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內參-心理-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

出處: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


每個人都會犯錯,可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錯誤,也可能是大錯誤。
犯錯之後,人們一般會有這樣幾種表現:
一種是“自憐”,覺得自己不行,感到很羞愧。
另一種是“自我放縱”,覺得犯了錯也無所謂,根本不在乎。
還有一種就是“自我同情”,意思是像同情朋友一樣同情自己。
 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在她的新書《另一種選擇》裡說,
我們在犯錯的時候,最好用自我同情來對待自己,
它能讓我們帶著關心和理解去處理自己的錯誤,而不是自責和羞愧。


桑德伯格寫這本書的緣起,是因為她的丈夫戴夫在2015年突然去世。
戴夫是桑德伯格的精神支柱,所以在遭遇打擊之後,
她曾經把丈夫的死歸咎於自身,並且一度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像過去那樣快樂了。
在沃頓商學院心理學教授亞當·格蘭特等朋友的幫助下,桑德伯格通過一些方法,
一步步從支離破碎的不幸與災難中復原。
 “自我同情”就是桑德伯格在復原的過程中學到的一個認知,她把這個認知寫進了書裡。

自我同情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復原力。
一項關於婚姻失敗的研究發現,
人們的復原力和他們的自尊程度、樂觀態度、離婚前的抑鬱狀態沒有關係,
和感情不和的持續時間長短也沒有關係,
真正幫人們對抗不幸、讓人們繼續向前的,正是自我同情。
此外,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返回美國士兵中,
有自我同情能力的士兵,他們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狀有顯著的緩解。


要做到自我同情,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聚焦在自己的行為上(改變行為),而不是人格,也就是“對事不對人”。
你要意識到,做了壞事並不代表自己就成了壞人。
書裡說,
責怪自己的行為,會讓人感到內疚,而不是恥辱。
內疚能讓人一直努力改進,讓人有動力去修正自己的錯誤,在未來做出更好的選擇。
但是恥辱卻會讓人覺得自己很渺小,
讓人更容易憤怒,更有攻擊性,或者變得越來越自卑自憐。
研究表明,有恥辱傾向的大學生,要比有內疚傾向的大學生更容易酗酒嗑藥,
而恥辱型的犯人重複犯罪的可能性,也比內疚型的犯人要高30%。
有恥辱傾向的小學生和中學生的敵對情緒更強,
更有攻擊性,而有內疚傾向的學生更願意主動化解衝突。


寫作是自我同情的另一個工具。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者要求參加實驗的人回憶他們糟糕的經歷,
比如在重要的考試中不及格,輸掉比賽,在台上表演時突然忘詞等。
他們要給自己寫一封信,表達他們對有同樣經歷的朋友的理解。
結果表明,和那些只寫了自己積極體驗的人相比,
這些自我同情的人幸福程度更高,憤怒程度更低。

心理學家早就發現,
把感受變成語言能幫人們度過悲傷,並且克服悲傷帶來的影響。
寫日記就是一個辦法,有超過100個實驗都證明了寫日記的治愈效果。
把創傷事件寫出來,可以有效減輕焦慮、憤怒等情緒反應。
即使偶爾寫幾分鐘日記,也能讓人產生變化。
而且心理學家說,你不用什麼都寫,當你覺得需要寫的時候就寫,不想寫的時候就停下來。
對許多人來說,在組織故事結構的過程中會產生頓悟;
對不喜歡寫作的人來說,對著錄音機講故事也一樣管用。


此外,給負面情緒貼上標籤,也能讓人更容易處理負面情緒,
而且標籤越具體,效果就越好。
比如,“我覺得很孤獨”就比模糊的“我感覺很糟”的效果更好。
把感受變成文字,更能讓人戰勝那些負面情緒。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找了一些害怕蜘蛛的人,
其中一組人只是想了一下蜘蛛是無害的,另一組人則要把對蜘蛛的恐懼寫出來。
結果,當蜘蛛出現時,那些把恐懼寫出來的人的生理反應更小。

當然,桑德伯格說,這種方式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發生了悲劇之後立刻寫日記,可能會適得其反。
因為對有些人來說,事情剛發生,他們還來不及反應處理。
寫作的確能減少孤獨感,改善情緒,但不一定能減輕悲傷或者消除抑鬱症狀。

除了把情緒寫出來,書裡還提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多關注自己的小成功和小貢獻。
桑德伯格在寫日記的時候,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建議她寫下每一天做得好的三件事。
有證據表明,專注於心理學家稱之為“微小成功”的事件,的確有效果。
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參加實驗的人需要每天花5~10分鐘寫下當天發生的好事以及原因。
三週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人的壓力水平降低了,心理和身體上的不適也減少了。
心理學家認為,發現這些小成功、小貢獻之所以管用,
是因為貢獻是主動的,它提醒我們,“我們可以做到”,從而幫我們建立自信。

以上就是桑德伯格在新書《另一種選擇》中介紹的“自我同情”概念,希望對你有幫助。
得到訂閱專欄“萬維鋼·精英日課”第一季,以及得到“每天聽本書”欄目,也解讀了這本書,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去了解更多的內容。

本期文章參考內容來源:《另一種選擇:直面逆境,培養復原力,重拾快樂》,
中信出版社出版。


-------------------------------------------------------
摘要:
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在她的新書《另一種選擇》裡說,
我們在犯錯的時候,最好用自我同情來對待自己,
它能讓我們帶著關心和理解去處理自己的錯誤,而不是自責和羞愧。

自我同情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復原力。一項關於婚姻失敗的研究發現,
人們的復原力和他們的自尊程度、樂觀態度、離婚前的抑鬱狀態沒有關係,
和感情不和的持續時間長短也沒有關係,
真正幫人們對抗不幸、讓人們繼續向前的,正是自我同情。

要做到自我同情,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聚焦在自己的行為上(改變行為),而不是人格,也就是“對事不對人”。
你要意識到,做了壞事並不代表自己就成了壞人。
責怪自己的行為,會讓人感到內疚,而不是恥辱。
內疚能讓人一直努力改進,讓人有動力去修正自己的錯誤,在未來做出更好的選擇。
但是恥辱卻會讓人覺得自己很渺小,
讓人更容易憤怒,更有攻擊性,或者變得越來越自卑自憐。
研究表明,有恥辱傾向的大學生,要比有內疚傾向的大學生更容易酗酒嗑藥,
而恥辱型的犯人重複犯罪的可能性,也比內疚型的犯人要高30%。
有恥辱傾向的小學生和中學生的敵對情緒更強,
更有攻擊性,而有內疚傾向的學生更願意主動化解衝突。

寫作是自我同情的另一個工具。
把感受變成語言能幫人們度過悲傷,並且克服悲傷帶來的影響。
寫日記就是一個辦法,有超過100個實驗都證明了寫日記的治愈效果。
把創傷事件寫出來,可以有效減輕焦慮、憤怒等情緒反應。
即使偶爾寫幾分鐘日記,也能讓人產生變化。
而且心理學家說,你不用什麼都寫,當你覺得需要寫的時候就寫,不想寫的時候就停下來。
對許多人來說,在組織故事結構的過程中會產生頓悟;
對不喜歡寫作的人來說,對著錄音機講故事也一樣管用。

給負面情緒貼上標籤,也能讓人更容易處理負面情緒,
而且標籤越具體,效果就越好。

比如,“我覺得很孤獨”就比模糊的“我感覺很糟”的效果更好。
把感受變成文字,更能讓人戰勝那些負面情緒。

這種方式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發生了悲劇之後立刻寫日記,可能會適得其反。
因為對有些人來說,事情剛發生,他們還來不及反應處理。
寫作的確能減少孤獨感,改善情緒,但不一定能減輕悲傷或者消除抑鬱症狀。
所以,除了把情緒寫出來,要多關注自己的小成功和小貢獻。
建議寫下每一天做得好的三件事。
有證據表明,專注於心理學家稱之為“微小成功”的事件,的確有效果。
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參加實驗的人需要每天花5~10分鐘寫下當天發生的好事以及原因。
三週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人的壓力水平降低了,心理和身體上的不適也減少了。
心理學家認為,發現這些小成功、小貢獻之所以管用,
是因為貢獻是主動的,它提醒我們,“我們可以做到”,從而幫我們建立自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