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得到-商業-互聯網信用正在改變市場運作

文章出處:互聯網信用正在改變市場運作


這條音頻的內容是,互聯網信用對經濟的影響。

今天,互聯網信用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明顯,不管是人們在網上買東西,
還是商家在網上賣東西,都會有信用記錄。
那我們在互聯網上建立的信用,會對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最近,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課題組,
發布了一份《互聯網信用生態體系及其價值度量》的研究報告。
在報告的前言中,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
從三個角度分析了互聯網信用給今天經濟帶來的改變。


第一,互聯網信用改變了市場主體的屬性。
在傳統經濟中,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企業的市場地位,要從企業特徵入手,
比如,規模有多大,資產有多少,品牌是不是很出名,等等。
這些特徵,都是歷史積累的結果。
換句話說,想要知道一個企業現在的信用狀況,或者將來的狀況,我們要往回看。
所以我們很難說清楚,究竟是大企業的信用好,還是小企業的信用好。
說大企業信用好,是因為大企業資本多、規模大、員工多;
說小企業信用好,是因為小企業更知道信用的重要性,而且能更好地維護信用。
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我們對市場主體屬性的判斷,
主要靠的是歷史積累,缺乏對當前狀況的描述手段。

互聯網出現之後,市場主體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
過去注重歷史積累,現在注重當前的表現。
一個企業,我們可以通過它的賬戶的實際表現,
通過對它賬戶中的信息的分析,了解到它信用是怎麼樣的,這就是信用存量。
所以,今後如果誰掌握了信用存量,誰就有可能贏得市場的未來。


第二,互聯網信用改變了市場活動的方式。
古典經濟理論認為,市場活動的本質是等價交換,你給我東西,我給你錢。
這樣你得到了你需要的,我也得到了我需要的。現實表現就是商品和貨幣的交換。
但這個法則遇到了挑戰:當我們手裡沒有錢的時候,可能永遠交換不到我們需要的東西。
比如,你要去買盒飯,如果不付錢,對方就不會把盒飯給你,
因為別人不知道你是有信用的,也就是說,市場經濟也有不方便的時候。

但互聯網信用的出現,把市場的法則改變了,
把東西和錢的交換,變成了東西和信用的交換。
這時候錢已經不重要了,信用才是第一位的。
就拿剛才買盒飯的例子來說,如果信用好,你完全可以先拿了盒飯之後再付款,
這時候,錢的作用是滯後的。
所以,隨著互聯網經濟和信用關係的發展,
貨幣經濟的作用正在後退,信用經濟的登場成為了必然。

此外,在互聯網上跑的已經不是錢,而是信用賬戶中的“信用存量”。
這時候,在市場上運行的是每一個流動的信用值,所有流動的信用值合起來就是信用流。
所以,未來宏觀經濟關於“信用值”和“信用流”的管理,可能會成為政府市場調控的新對象。
簡單地說,就是互聯網讓信用動了起來,信用讓市場活了起來。


第三,互聯網信用也改變了市場本身的價值。
過去產業鏈的特點是,從上游到下游,從產地到銷售地,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
每個市場主體只完成其中的一個動作或一種功能,相對穩定和封閉,對創新活動比較排斥。
日本企業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父親如果做一個企業,兒子可以繼續做,
因為價值鍊是封閉的,上一輩積累了好的信用,下一輩只要好好繼承,
總能做好,因為上游是誰、下游是誰永遠不會變。

互聯網信用的意義就在於,
它打破了這種固定的價值鏈結構,過去封閉的價值鏈,變成了開放的結構,
這時候經濟主體的作用,不是看它在價值鏈中的位置,而是看它在經濟活動中發揮的功能。
如果我們只用商品“交換”來認識市場已經不夠了,
市場的真正意義可能在於它的價值“創新”能力。
這種開放型市場結構的出現,背後的關鍵原因是信用結構的改變,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阿里研究院(北京大學CCRC主任章政:互聯網信用究竟改變了什麼?)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互聯網信用改變了市場主體的屬性
 想要知道一個企業現在的信用狀況,或者將來的狀況,我們要往回看。
 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我們對市場主體屬性的判斷,
 主要靠的是歷史積累,缺乏對當前狀況的描述手段。
 互聯網出現之後,市場主體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
 過去注重歷史積累,現在注重當前的表現。
 一個企業,我們可以通過它的賬戶的實際表現,通過對它賬戶中的信息的分析,
 了解到它信用是怎麼樣的,這就是信用存量。

 所以,今後如果誰掌握了信用存量,誰就有可能贏得市場的未來。
2. 互聯網信用改變了市場活動的方式
 古典經濟理論認為,市場活動的本質是等價交換,你給我東西,我給你錢。
 現實表現就是商品和貨幣的交換。
 但互聯網信用的出現,把市場的法則改變了,
 把東西和錢的交換,變成了東西和信用的交換。
 這時候錢已經不重要了,信用才是第一位的。
 就拿買盒飯的例子來說,如果信用好,你完全可以先拿了盒飯之後再付款,
 這時候,錢的作用是滯後的。
 所以,隨著互聯網經濟和信用關係的發展,
 貨幣經濟的作用正在後退,信用經濟的登場成為了必然。
3. 互聯網信用也改變了市場本身的價值
 互聯網信用的意義就在於,
 它打破了固定的價值鏈結構,過去封閉的價值鏈,變成了開放的結構,
 這時候經濟主體的作用,不是看它在價值鏈中的位置,

 而是看它在經濟活動中發揮的功能。
 如果我們只用商品“交換”來認識市場已經不夠了,
 市場的真正意義可能在於它的價值“創新”能力。
 這種開放型市場結構的出現,

 背後的關鍵原因是信用結構的改變,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