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得到-學習-解決反復糾結的三個方法

文章出處:解決反復糾結的三個方法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怎樣能快速做出選擇,告別糾結。

生活中,我們常常糾結,小到今天吃什麼,大到找對象找工作,既浪費時間,又破壞心情。有沒有解決方案呢?得到APP訂閱專欄“超級個體”的作者古典,
就給出了三個方法,可以讓我們不再糾結,快速做出決定。
都是什麼方法呢?我來給你詳細說說。

先來說說,人為什麼容易糾結。
古典解釋說,選擇本身對我們就是個負擔。每個人都想追求完美,還擔心選錯了受到損失。如果有一次選擇結果沒達到預期,就會覺得自己傻,應該選另外一項。
這樣下次做選擇的時候,會更要求完美,更害怕選錯,就會更糾結。
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尤其是如果選項太多的話,我們會因為害怕選錯而不選。
知識新聞以前也說過一個經典的果醬實驗。
讓人們品嚐兩組果醬,然後決定買哪一種。
一組6種口味,另一組24種口味。
結果,口味越多,買的人越少,在6種口味那組購買的人數,是24種口味那組的6倍。

現代社會裡,無論是商品還是信息,數量都極其豐富。
我們每天都要面臨太多的選擇,表現出來的就是反復糾結。


那怎麼辦呢?在作者看來,根據事情重要性大小,有三種解決方法。
第一個方法,把小事模式化
小事就是那些選錯了也不會影響你生活的事情,比如說中午吃什麼,衣服選什麼顏色等等。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在小事上追求完美的話,性價比很低,
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找到一個固定的模式,然後變成自己的習慣。
比如喬布斯經常穿黑色高領毛衣,
高效率的人士定期去選購同一個品牌的衣服,就是模式化的處理方式。


第二個方法,遇到大事,可以做調查,或者做實驗
這裡說的大事是那些真正能改變你命運的選擇,
比如選擇去哪個城市,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等。古典說,
我們遇到大事的時候,
第一步糾結的一般都是客觀問題,它們都會有相對穩定的答案。
比如哪項技術會發展得更快,什麼方案更有效率等等,
可以通過調查排除一些明顯不靠譜的選擇。

如果調查後,發現所有的選擇都有好有壞,或者再過一段時間也不會獲得新的信息,
這時候,糾結的點就落在了對自己的不確定,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損失,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糾結的程度會更嚴重。怎麼辦呢?可以做實驗。

古典舉了個例子,他有一個朋友休完產假後,不知道是應該工作還是繼續帶孩子。
上網調查一下別人的說法,發現什麼說法都有,更沒法做決定了。
古典就建議她做些“人生小實驗”,先連續幾天出門,
再連續幾天在家陪孩子,分別記錄自己的感受,
再根據自己的目標和孩子的反應,綜合做決定。最後這位朋友決定選擇做一份半天的工作。


第三個方法就是行動起來
那些永遠焦慮、但是從來不行動的人總是表現出深深的糾結。
比如要創業的人,反復探討哪個商業模式更容易上市,就是不去動手做。
要學英語的人,總在糾結最適合的方法,就是沒開始學。
這些人在反復的糾結裡,會強化一個暗示,
就是只要做好了這個選擇,生活就會一帆風順,有重大改善。
這樣的暗示會讓人更沒有行動能力。生活中不存在完美的選擇,盡快行動才是解決方案。


最後總結一下治療糾結的三個方法,
第一,把小事模式化;
第二,遇到大事可以先做調查,再做實驗;
第三,盡快行動。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古典古少俠”
(親愛的糾結癌病友,你人生遇到的糾結事,這4個方法都有解)
稿:羊小苒
轉載:得到

----------------
主旨:
人為什麼容易糾結。
因為選擇本身對我們就是個負擔。每個人都想追求完美,還擔心選錯了受到損失。

如果有一次選擇結果沒達到預期,就會覺得自己傻,應該選另外一項。
這樣下次做選擇的時候,會更要求完美,更害怕選錯,就會更糾結。
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尤其是如果選項太多的話,我們會因為害怕選錯而不選。
例如一個經典的果醬實驗,讓人們品嚐兩組果醬,然後決定買哪一種。
一組6種口味,另一組24種口味。
結果,口味越多,買的人越少,在6種口味那組購買的人數,是24種口味那組的6倍。

1. 把小事模式化
 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找到一個固定的模式,然後變成自己的習慣。
 比如喬布斯經常穿黑色高領毛衣,
 高效率的人士定期去選購同一個品牌的衣服,就是模式化的處理方式。
2. 遇到大事,可以做調查,或者做實驗
 第一步糾結的一般都是客觀問題,它們都會有相對穩定的答案。
 比如哪項技術會發展得更快,什麼方案更有效率等等,
 可以通過調查排除一些明顯不靠譜的選擇。
 如果調查後,發現所有的選擇都有好有壞,或者再過一段時間也不會獲得新的信息,
 這時,糾結的點就落在了對自己的不確定,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損失,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糾結的程度會更嚴重。怎麼辦呢?可以做實驗。
 例如有人休完產假後,不知道是應該工作還是繼續帶孩子。
 上網調查一下別人的說法,發現什麼說法都有,更沒法做決定了。
 她可以做個“人生小實驗”,先連續幾天出門,
 再連續幾天在家陪孩子,分別記錄自己的感受,
 再根據自己的目標和孩子的反應,綜合做決定。
3. 行動起來
 那些永遠焦慮、但是從來不行動的人總是表現出深深的糾結。
 比如要創業的人,反復探討哪個商業模式更容易上市,就是不去動手做。
 要學英語的人,總在糾結最適合的方法,就是沒開始學。
 這些人在反復的糾結裡,會強化一個暗示,
 就是只要做好了這個選擇,生活就會一帆風順,有重大改善。
 這樣的暗示會讓人更沒有行動能力。生活中不存在完美的選擇,盡快行動才是解決方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