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得到-理財-徐小平:五年來我的投資哲學

文章出處:徐小平:五年來我的投資哲學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著名投資人徐小平的投資哲學。

最近,中國著名天使投資人、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接受了鈦媒體的採訪。
徐小平在創辦真格基金之前,是中國最大的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的聯合創始人,
他和俞敏洪、王強並稱為新東方“三駕馬車”。
在這次採訪中,徐小平對自己在真格基金五年來的投資哲學進行了系統的梳理,
提出了創業者的“時間原點”理論。


徐小平說,當一個人想創業的時候,他就是站在創業的“時間原點”上。
這個站在時間原點上的創業者能不能成功,主要是由三個要素決定的。
這三個要素就是創始動力、創始資源和創始技能。

拿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來說,他的創始動力是為了掙足夠的錢,然後去美國留學。
等俞敏洪掙的錢越來越多,他的奮鬥動力也慢慢在昇華,
但那種賺錢的創始動力一直沒變,最終新東方成了一家偉大的公司。

俞敏洪的創始資源是北大。新東方的人才有三個來源:
俞敏洪北大的同學、同事,俞敏洪江陰一中的同學圈,以及新東方自己培養的學生。
比如,新東方前執行總裁陳向東是新東方的學生,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周成剛是俞敏洪的中學同學。
而徐小平自己,以及新東方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王強,都是俞敏洪的北大校友。

俞敏洪的創始技能就是英語老師、托福老師。
新東方在最初創立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俞敏洪本人一直是新東方的骨干教師,
最忙的時候曾經連著好幾天,每天上十幾個小時的課。

徐小平認為,在這三個創始要素中,
創始動力最重要,應該排在第一位,創始資源排第二,創始技能排第三。
投資人從見一個創業者到決定投資,一般就是見一次面。
在這麼短的時間,很難看出這個人的價值觀,
但從他和合夥人的人生履歷中,就比較容易判斷他的創始動機,從而找到投資決策的依據。


此外,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最糾結的一件事,就是投還是不投?
徐小平也說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徐小平說,自己有三個投資理論。第一個理論叫做“牛二理論”,
意思是說,投人就是投牛人,
但牛人有沒有強大二把手、三把手,也能證明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很牛。
比如在新東方,俞敏洪的二三把手是王強和徐小平,這更能證明俞敏洪很牛。
所以如果沒有強大的團隊,只有一個看似很強的創始人,這種項目徐小平是不會投的。


第二個理論叫“單一利益主體論”
意思是說,早期創業者在主體業務還沒有做大的時候,
絕對不應該同時做兩家公司,更不能同時有兩個不同的利益主體。
徐小平認為,創業者是公司的大家長,在你的家還風雨飄搖、團隊還飢寒交迫的時候,
在外面再養一個家,會分散你的精力和資源,這不僅是愚蠢的,也是不道德的。

徐小平的第三個理論是,兼職的人是不能給股份的。
要給也是在一定的周期之後,業績回顧的時候給一點兒。
股份誰都想要,但股份不是給出來的,股份是“掙”出來的。
如果一個人的股份高於他的貢獻,並且還不能往下調節,就會出現內鬥和亂局。

以上就是徐小平對自己投資哲學的最新總結,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鈦媒體”(徐小平創業五年首次全面自我解剖:重回創投原點)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創業者能不能成功,主要是由三個要素決定的。
這三個要素就是創始動力、創始資源和創始技能。
拿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來說,
他的創始動力是為了掙足夠的錢,然後去美國留學。
俞敏洪的創始資源是北大。新東方的人才有三個來源:
俞敏洪北大的同學、同事,俞敏洪江陰一中的同學圈,以及新東方自己培養的學生。
俞敏洪的創始技能就是英語老師、托福老師。
在這三個創始要素中,
創始動力最重要,應該排在第一位,創始資源排第二,創始技能排第三。
投資人從見一個創業者到決定投資,一般就是見一次面。
在這麼短的時間,很難看出這個人的價值觀,
但從他和合夥人的人生履歷中,就比較容易判斷他的創始動機,從而找到投資決策的依據。

徐小平有三個投資理論。
1. 牛二理論
 投人就是投牛人,但牛人有沒有強大二把手、三把手,
 也能證明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很牛。
 比如在新東方,俞敏洪的二三把手是王強和徐小平,這更能證明俞敏洪很牛。
 所以如果沒有強大的團隊,只有一個看似很強的創始人,這種項目徐小平是不會投的。
2. 單一利益主體論
 早期創業者在主體業務還沒有做大的時候,
 絕對不應該同時做兩家公司,更不能同時有兩個不同的利益主體。
3. 兼職的人是不能給股份
 股份誰都想要,但股份不是給出來的,股份是“掙”出來的。
 如果一個人的股份高於他的貢獻,並且還不能往下調節,就會出現內鬥和亂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