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得到-科學-味精和雞精健康嗎?&小麥為什麼要磨&保留臍帶血?

文章出處:雞精到底健康不健康

這條音頻說的是,和咱們生活有關的三條小知識。

最近,科普達人卓克在訂閱專欄“卓老闆聊科技”裡又介紹一些科學小知識,
其中三條可以幫助你掃除一些生活中的“知識盲區”,下面來具體說說。

第一條先來說說,味精和雞精,到底健康不健康
你可能聽到過這種說法,說味精和雞精吃多了會致癌。卓克說了,實際上,這只是個謠言。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谷氨酸是一種氨基酸,肉湯的鮮味兒就是它。
谷氨酸鈉在加熱到120℃後,會形成焦谷氨酸鈉,傳統謠言說的致癌物,
就是這個叫做焦谷氨酸鈉的東西。
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總結過9000多份關於味精和健康的論文,得出的結論是:
長期吃味精是沒有害的。但我們做飯時,使用味精時還是得避免加熱超過120℃,
這倒不是因為焦谷氨酸鈉致癌,而是因為那樣就沒有鮮味了。
同時,味精添加要避免過量,主要也是口味問題。
因為味精中除了谷氨酸鈉,還有氯化鈉,也就是食鹽的主要成分,加多了肯定會很鹹。
而雞精呢,它的成分除了大約40%的谷氨酸鈉和10%的氯化鈉之外,大都是香味添加劑。
和味精類似,吃雞精,最應該注意的也是裡面的鈉離子,因為吃多了會導致血壓升高。

另外,患有痛風的人要避免吃雞精。因為雞精中有種用來增加鮮味的添加劑,叫核苷酸。
核苷酸經過消化系統後會產生尿酸,尿酸的堆積是導致痛風的根源。
但是除了痛風這樣的特殊人群,大部分人在保持適量的原則下食用雞精或味精,
對健康,是不會有害的。



第二條說的是,
為什麼人類吃小麥,要先磨成粉,再蒸、再煮,但吃大米,就可以直接蒸著、煮著吃?

卓克提供了兩個分析角度。
第一,是二者成分不同
小麥中麥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含量高,
磨成粉之後,兌上水,麵粉中的澱粉能粘在一起,團成各種形狀。
而大米中沒有這兩種蛋白,它包含的絕大多數蛋白可溶於水,
磨成粉之後很難粘和,直接兌水只能形成稀爛的米糊糊。
你可能會說,不對啊,不是有一種叫“米粉”的東西嗎?
卓克解釋說,米粉是在大米磨成粉後,
再經過高溫,讓米中的澱粉糊化之後,才勉強有一點粘性。
所以即使是用這種方式把米搓成團,米粉還是容易斷裂。

第二,是從如何更利於吸收這個角度去看
如果我們同時收穫了水稻和麥粒,那很自然就會想到煮著吃試試,這就出現問題了。
水稻的粒外面的殼帶芒刺,只能脫殼吃。那麥粒呢,它也有殼,不帶芒刺,
不脫殼也能吃,只不過你會把吃下去的麥粒完整地排出體外。
如果有兩個人,吃同樣多的麥粒和脫殼的米粒,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一個營養充足,另一個瘦得不行。
麥粒一旦磨碎了,吸收就特別好​​,於是人類乾脆就把麥粒磨碎了再吃。


最後一條知識來說一下,要不要給新生兒保留臍帶血
有些商業宣傳可能會告訴你:花2萬塊錢保留臍帶血,就等於給新生兒買了一份健康保險。
卓克認為,這種說法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收益太低。

保留臍帶血的科學性在於,它可以對白血病和一些免疫力疾病的治療有幫助。
治白血病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
臍帶血裡有造血幹細胞,經過誘導能變成白細胞、免疫細胞。
所以它能重建病人的全部血液和免疫細胞。

所以臍帶血的用處就是,
一旦這個嬰兒將來得了白血病之類的疾病,可以用它來給自己配型。
但臍帶血的保留時間只有18年,如果考慮到白血病的年發病率只有十萬分之幾,
那麼臍帶血能發揮作用的概率,差不多等於只有十萬分之幾乘以18,這個數還是很小。
同時,臍帶血對於那種基因遺傳的白血病,是沒用的。
因此,臍帶血的實際有效採用率會更低。

總的來說就是,保留臍帶血,可能會有用,但是真派上用場的可能性很小,
要不要保留,就看個人對性價比的在意程度了。



以上,就是我們從「得到」專欄“卓老闆聊科技”里為你精選的三條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本文源自:訂閱專欄“卓老闆聊科技"
稿:柏拉圖沒養貓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吃味精和雞精,到底健康不健康。
 你可能聽到過這種說法,說味精和雞精吃多了會致癌。實際上,這只是個謠言。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谷氨酸是一種氨基酸,肉湯的鮮味兒就是它。
 谷氨酸鈉在加熱到120℃後,會形成焦谷氨酸鈉,傳統謠言說的致癌物,
 就是這個叫做焦谷氨酸鈉的東西。
 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總結過9000多份關於味精和健康的論文,得出的結論是:
 長期吃味精是沒有害的。但我們做飯時,使用味精時還是得避免加熱超過120℃,
 這倒不是因為焦谷氨酸鈉致癌,而是因為那樣就沒有鮮味了。
 同時,味精添加要避免過量,主要也是口味問題。
 因為味精中除了谷氨酸鈉,還有氯化鈉,也就是食鹽的主要成分,加多了肯定會很鹹。
 而雞精呢,它的成分除了大約40%的谷氨酸鈉和10%的氯化鈉之外,大都是香味添加劑。
 和味精類似,吃雞精,最應該注意的也是裡面的鈉離子,因為吃多了會導致血壓升高。

 另外,患有痛風的人要避免吃雞精。因為雞精中有種用來增加鮮味的添加劑,叫核苷酸。
 核苷酸經過消化系統後會產生尿酸,尿酸的堆積是導致痛風的根源。

2. 為什麼人類吃小麥,要先磨成粉,再蒸、再煮,但吃大米,就可以直接蒸著、煮著吃?
 (1)是二者成分不同
 小麥中麥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含量高,
 磨成粉之後,兌上水,麵粉中的澱粉能粘在一起,團成各種形狀。
 而大米中沒有這兩種蛋白,它包含的絕大多數蛋白可溶於水,
 磨成粉之後很難粘和,直接兌水只能形成稀爛的米糊糊。
 你可能會說,不對啊,不是有一種叫“米粉”的東西嗎?
 因為米粉是在大米磨成粉後,
 再經過高溫,讓米中的澱粉糊化之後,才勉強有一點粘性。
 (2)更利於吸收這個角度去看 
 麥粒一旦磨碎了,吸收就特別好
3. 要不要給新生兒保留臍帶血
 保留臍帶血的科學性在於,它可以對白血病和一些免疫力疾病的治療有幫助。
 治白血病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
 臍帶血裡有造血幹細胞,經過誘導能變成白細胞、免疫細胞。
 所以它能重建病人的全部血液和免疫細胞。
 所以臍帶血的用處就是,
 一旦這個嬰兒將來得了白血病之類的疾病,可以用它來給自己配型。
 但臍帶血的保留時間只有18年,如果考慮到白血病的年發病率只有十萬分之幾,
 那麼臍帶血能發揮作用的概率,差不多等於只有十萬分之幾乘以18,這個數還是很小。
 同時,臍帶血對於那種基因遺傳的白血病,是沒用的。
 因此,臍帶血的實際有效採用率會更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