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得到-教育-校園霸凌:如何與打鬧區別?

文章出處:校園霸凌:如何與打鬧區別?


這條音頻講的內容是如何區分打鬧和“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是一個社會熱點話題,“霸凌”,來源於英語中的bully一詞。
但是事實上,大家對於“校園霸凌”的標準卻一直很困惑,
很多人都弄不清楚霸凌和打鬧的區別。在學生當中,到底什麼行為才算是霸凌?
孩子受到霸凌之後會有哪些表現?
知識新聞工作室參考了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教授最近的文章,
還有台灣兒童福利聯盟發布的報告等,總結了以上問題的答案,給你說說。


首先,“校園霸凌”事件中外都有,而且發生頻率不低。
有報告稱,在美國有高達10%-20%的人在讀書期間受到過“校園霸凌”。
那到底什麼是校園霸凌?挪威心理學家丹·奧維斯給“校園霸凌”下的定義是:
一名學生長時間、重複地暴露在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
這些“負面行為”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和排擠,
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一樣的,談論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
針對什麼是“校園霸凌”,彭凱平教授在文章中提供了四個標準:


第一,有沒有恃強欺弱?
如果在體力、智力、權力、人數或性別上存在不平等,
而且是強勢的一方做出的行為,才可以成為“校園霸凌”,
勢均力敵的那叫打架鬥毆、違紀違規。

第二,有沒有傷害意圖? 
“校園霸凌”得是一方企圖給對方造成痛苦,
並且從中得到滿足或快樂,如果是意外傷害或者是無心為之,就不是“霸凌”。

第三,有沒有重複傷害? 
“校園霸凌”事件不是偶發的,而是經常性、重複性的,起碼出現了至少2次以上。

第四,有沒有挑釁在先?
如果行為的發生是正當防衛、自我保護,那就算不上“霸凌”,
只有那些無理由的被攻擊才有可能構成“校園霸凌”。


但是在實際的判斷上,
有的家長或者學校老師會認為孩子之間只是打鬧而已,沒有那麼嚴重。
但彭凱平教授說,校園霸凌行為蔓延的主要原因就在於,
家長不能正確及時地分辨出打鬧和“霸凌”的差別。該如何區分“霸凌”和打鬧呢?
台灣兒童福利聯盟的報告提供了7條判斷依據,可以幫助我們辨識“霸凌”和打鬧:


第一,面部表情。孩子打鬧時臉部表情是自然愉悅的,而霸凌時表情則是猙獰痛苦的;

第二,參與意願。打鬧時孩子可以自己決定是否參與,
而霸凌則是被迫或者因為被挑釁而參加的;

第三,用力程度。打鬧時孩子會控制自己的力道,擔心自己會傷害他人,
霸凌的時候會非常激動、失去理智,盡全力攻擊他人;

第四,角色是否轉換。打鬧時孩子們的角色會輪流轉換,而霸凌時雙方通常是固定角色;

第五,是否群聚。打鬧結束後孩子還是會一起玩,但是霸凌結束後大家則是一哄而散;

第六和第七條分別是前面彭凱平教授說的,是不是蓄意傷害,還有是不是重複發生。
參考這7條,“霸凌”和打鬧就很容易分辨出來了。


最後,我們還可以通過孩子的表現來判斷孩子是不是受到了校園霸凌。
台灣有本書叫《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冊》,
書裡說,如果孩子出現了這幾個症狀,那就要注意了:
看起來很焦慮,很沮喪,但是又拒絕說發生了什麼;身上經常有不明的傷口或淤青;
衣服常常被莫名其妙的毀損;學習成績下降,找藉口不去上學;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花錢;經常頭疼、失眠、做惡夢等等。


我們知道,“校園霸凌”事件會對孩子身體和心理造成嚴重的傷害,
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應該對這類事件持零容忍的態度。
發生了事情,處理之前要先搞清情況,如果是霸凌,那就堅決干預,
而打鬧,就讓孩子自己探索吧。


以上就是判斷“校園霸凌”行為的幾個方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彭凱平《怎樣才算“校園霸凌”以及為什麼要零容忍它? 》、《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冊》O'Moore Mona & Minton Stephen James 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小學兒童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
稿:馬騰
轉載:得到

--------------------------
主旨:
在學生當中,到底什麼行為才算是霸凌?孩子受到霸凌之後會有哪些表現?
挪威心理學家丹·奧維斯給“校園霸凌”下的定義是:
一名學生長時間、重複地暴露在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
這些“負面行為”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和排擠,
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一樣的,談論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


針對什麼是“校園霸凌”,彭凱平教授在文章中提供了四個標準:
1. 有沒有恃強欺弱?
 如果在體力、智力、權力、人數或性別上存在不平等,
 而且是強勢的一方做出的行為,才可以成為“校園霸凌”,
 勢均力敵的那叫打架鬥毆、違紀違規。
2. 有沒有傷害意圖?
 “校園霸凌”得是一方企圖給對方造成痛苦,
 並且從中得到滿足或快樂,如果是意外傷害或者是無心為之,就不是“霸凌”。
3. 有沒有重複傷害?
 “校園霸凌”事件不是偶發的,而是經常性、重複性的,起碼出現了至少2次以上。
4. 有沒有挑釁在先?
 如果行為的發生是正當防衛、自我保護,那就算不上“霸凌”,
 只有那些無理由的被攻擊才有可能構成“校園霸凌”。

該如何區分“霸凌”和打鬧呢?
第一,面部表情。孩子打鬧時臉部表情是自然愉悅的,而霸凌時表情則是猙獰痛苦的;

第二,參與意願。打鬧時孩子可以自己決定是否參與,
而霸凌則是被迫或者因為被挑釁而參加的;

第三,用力程度。打鬧時孩子會控制自己的力道,擔心自己會傷害他人,
霸凌的時候會非常激動、失去理智,盡全力攻擊他人;

第四,角色是否轉換。打鬧時孩子們的角色會輪流轉換,而霸凌時雙方通常是固定角色;

第五,是否群聚。打鬧結束後孩子還是會一起玩,但是霸凌結束後大家則是一哄而散;

第六和第七條分別是前面彭凱平教授說的,是不是蓄意傷害,還有是不是重複發生。

參考這7條,“霸凌”和打鬧就很容易分辨出來了。

台灣有本書叫《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冊》,
書裡說,如果孩子出現了這幾個症狀,那就要注意了:
看起來很焦慮,很沮喪,但是又拒絕說發生了什麼;身上經常有不明的傷口或淤青;
衣服常常被莫名其妙的毀損;學習成績下降,找藉口不去上學;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花錢;經常頭疼、失眠、做惡夢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