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得到-行銷-張泉靈:三個重要的變現邏輯

文章出處:張泉靈:三個重要的變現邏輯


這條音頻和你分享張泉靈關於變現邏輯的三個思考。

紫牛基金合夥人張泉靈曾經是央視著名主持人。
一年前,已經是公眾知名人物的張泉靈,決定從零開始,轉型成為一名投資人。
她說自己在這一年裡,每個星期思考的結果,都只能證明了她上個星期的想法是多麼愚蠢。
張泉靈說,做投資人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搞清楚變現的邏輯。
今天,張泉靈在“羅輯思維”公眾號發表了一篇文章,總結了自己關於變現邏輯的三個思考。


第一點,是怎麼把流量變成錢。
要想讓你的流量值錢,
有幾個要素很關鍵,使用你的應用的人數和頻次要足夠多,時間足夠長,
並且你能給用戶提供精準的服務和內容。
為什麼搜索天然值錢,就是因為你想要搜什麼,它就會告訴你。
所以你搜個醫院,百度就能賺錢。

有了流量之後,下一步就是如何變現。
最簡單的方法是做廣告。但張泉靈說,從投資的角度,
她不太敢投把廣告作為主要營收的自媒體。
因為自媒體篇幅有限,廣告個數就有限,單價不可能無限上升,
收入總額就在那裡,能持續多久也不好說。

效率比較高的是流量變交易,但交易什麼?怎麼選品?怎麼控制質量?
怎麼控制供應鏈?為什麼用戶一定要從你這裡買?你獲得流量的成本和交易利潤相配嗎?
這些後端的能力才是核心競爭力。所有內容轉電商的都應該想想上面這些問題。


第二點,是怎麼把知識變成錢。
內容收費是今年以來的一個新趨勢。
當免費成習慣的時候,有價值的選擇,其實是值錢的,因為用戶的時間是值錢的。
尤其是當小額在線支付成為基礎設施和用戶習慣的時候,知識變成錢就成為了可能。

就拿在線教育來說,做線下,最多教幾百個孩子,
做線上,可以改變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家庭的幸福指數。
張泉靈投的編程貓,教孩子學編程。一開始是免費的。
後來有家長不斷要求收費,他們怕公司倒了,他們的孩子以後沒地方繼續學了。
所以這一塊是紫牛基金的在內容領域的投資重點。
雖然說這樣的公司未必起得很快,但是由於這些內容本身有價值,就可以形成壁壘。


第三點,是把數據變成錢
但張泉靈說,只有算法的公司不值錢,
能接觸到數據的公司才值錢,能自動產生數據的公司更值錢。
自動產生數據有這麼幾種:
一種是可以利用技術和算法完成數據獲取積累。
比如“阿爾法狗”學下圍棋。這樣的半監督學習,可以大大減少原來的數據積累時間;
再比如第四範式的遷移學習,
本質上,如果真的突破的話,解決了只有大數據才能學習的限制。

另一種是產品本身就產生大量用戶行為數據的公司,
人們的在購物、社交的時候,都會產生數據。
而數據本身,也會改善他們的行為體驗,這時候正向循環就產生了。

還有些公司可以通過一些服務接觸到別人的數據,
並挖掘出價值,比如那些本來就做企業服務的公司。

最後一類非常值錢的公司,是可以把長期數據和短期數據打通的公司。
居民信息、金融信息,都是長期有效的數據,
如果和短期行為數據打通,就會有很高的價值。這就是互聯網金融數據。
還有開始利用人工智能的傳統金融公司,
尤其是保險公司開始使用人工智能的時候,
和健康長期數據以及短期行為數據打通,是最值錢的。
它幾乎可以挖掘一個人最大的經濟價值。
活得更長更健康更有意思,這正是我們未來要花錢的地方。

以上就是張泉靈關於變現邏輯的最新看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羅輯思維”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怎麼把流量變成錢
 要想讓你的流量值錢,有幾個要素很關鍵,
 使用你的應用的人數和頻次要足夠多,時間足夠長,
 並且你能給用戶提供精準的服務和內容。
 有了流量之後,下一步就是如何變現。
 例如,交易什麼?怎麼選品?怎麼控制質量?
 怎麼控制供應鏈?為什麼用戶一定要從你這裡買?你獲得流量的成本和交易利潤相配嗎?
 這些後端的能力才是核心競爭力。所有內容轉電商的都應該想想上面這些問題。
2. 怎麼把知識變成錢
 內容本身有價值,可以形成壁壘,便能變現。
3. 把數據變成錢
 (1)只有算法的公司不值錢,
  能接觸到數據的公司才值錢,能自動產生數據的公司更值錢。
 (2)產品本身就產生大量用戶行為數據的公司,
  人們的在購物、社交的時候,都會產生數據。
  而數據本身,也會改善他們的行為體驗,這時候正向循環就產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