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得到-商業-彼得蒂爾:好公司無法被貼標籤

文章出處:彼得蒂爾:好公司無法被貼標籤


這條音頻給你說的是,彼得·蒂爾對創業和投資的一些看法。

彼得·蒂爾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支付工具Paypal貝寶的創始人之一,
也是著名的矽谷投資人,彼得·蒂爾曾給早期的Facebook投資50萬美元,
Facebook上市之後,彼得·蒂爾先後兩次賣掉手裡的一部分股票,賺回了10億,
那本火遍中國創業圈的書,《從0到1》,就是他寫的。


今年7月,彼得·蒂爾在科斯拉風險投資公司舉辦的CEO會議上,
談了談他對創業和投資的看法,這個演講最近才被放出來,
其中一些觀點非常新穎,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首先來看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公司是優秀的公司?
彼得·蒂爾認為,人們無法準確描述它的業務和商業模式的,就是好公司
矽谷有一些流行詞彙,或者說熱詞,
比如說:教育軟件、醫療健康軟件、雲計算、大數據等等,
但是彼得·蒂爾說,如果聽到一個創業公司用這些詞自我標榜,那你應該趕緊走開,
因為人人都能理解這些詞,這樣的公司沒什麼特別之處,
只是在嚇唬人,好公司是不會用一連串熱詞來描述自己的。

像Facebook、谷歌這樣的公司,
其實是無法被哪個詞準確概括的,又或者說,被我們用錯誤的詞語概括了。
比如我們認為Facebook是社交網站,但是社交網站這個概念並不是它創造的。
彼得·蒂爾說,自己的一位前同事在1997年就成立了一家讓人們上網社交的公司——
叫SocialNet.com,在這上面,人們可以選擇用虛擬的人物形象,
或者貓狗的形象來社交——它比Facebook還早7年。但為什麼沒有走下去?
因為事實證明,重要的不是社交,而是真實身份,這也是Facebook真正的成功之處,
他們不是社交網站,而是第一家在網上建立真實身份的公司。


再來說谷歌,我們常說它是個搜索引擎。
但這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谷歌是第一個以機器為主導的搜索引擎,
這個分類,以前從未有過。

彼得·蒂爾講這幾個例子是為了說明,作為投資人,最重要的,
是在投資項目上找到別人看不到的閃光點。
什麼是只有你知道,而別人都不知道的?如果答不出這個問題,投資可能就是錯誤的。


除了投資,彼得·蒂爾還談到,什麼樣的公司可以達到壟斷。
一般我們會認為,正確答案是,有別人無法複製的創新技術。
但是彼得·蒂爾認為,更重要的是,長期來看,這項技術的領先是否能夠持續?

Paypal是1998年成立的,剛成立不到兩年,也就是2000年左右的時候,
彼得·蒂爾他們對未來的情況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這家公司75%的價值都來自2011年及之後的日子。
這個結論不太符合人們的認知,因為當時矽谷大多數的創業者和投資人,
關心的都是最近一個月、一個季度或者一年的數據。
但彼得·蒂爾相信,持久性,才是決定一切是否有價值的關鍵,
他現在投資的大部分科技公司, 75% 的價值來自於 2026 年及以後產生的現金流。
所以,投資之前首先要問的是:
到那時候它們是否還存在?它們會有多成功?決定這些的市場結構是怎樣的?


彼得·蒂爾還總結了成功壟斷一個行業,決定性的三要素:
一,是小型初級市場,也就是很少有人在這類項目上創業,市場還沒有被充分開發;
二,產品有一定的用戶粘性;
三,是邊際成本為零。
比如IT領域的創業項目,邊際成本幾乎為零,項目就有擴張性和極大的盈利性。
在彼得·蒂爾的投資項目中,大概有70% 都是 IT 類項目。


彼得·蒂爾還談了自己對於創業公司招人的一些建議。
公司招人,是找有才華的新手,還是有經驗的行業老手呢?
彼得·蒂爾認為,招新手還是熟手,一定要考慮行業的現狀。
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com”泡沫的時候,彼得·蒂爾就認定,
當時不適合聘請有行業經驗的老手,因為他們實在太貴了。
他的邏輯是,如果老手們真的那麼有用,那他們的要價肯定會很高,
如果你聘請了兩三個這種人,那公司的股份基本就不多了。
而在一個不那麼泡沫的時代,的確可以請一些老手。
如果是外招有行業經驗的老手,那業務也確實會出現你預想中的增長,
如果是找有才華的新手,好處就在於,聰明的人總會找到各種你意想不到的增長方法。
所以這個問題主要取決於時代背景和老手的要價。

以上就是彼得·蒂爾對於投資、技術和人才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源自:長石資本LongCapital
(Peter Thiel的投資邏輯: 尋找那些無法準確描述其業務的公司)
稿:普魯托
轉載:得到

---------------
主旨:
什麼樣的公司是優秀的公司?
彼得·蒂爾認為,人們無法準確描述它的業務和商業模式的,就是好公司。
因為人人都能理解這些詞,這樣的公司沒什麼特別之處,
只是在嚇唬人,好公司是不會用一連串熱詞來描述自己的。
像Facebook、谷歌這樣的公司,其實是無法被哪個詞準確概括的,
又或者說,被我們用錯誤的詞語概括了。
比如我們認為Facebook是社交網站,但是社交網站這個概念並不是它創造的。
彼得·蒂爾說,自己的一位前同事在1997年就成立了一家讓人們上網社交的公司——
叫SocialNet.com,在這上面,人們可以選擇用虛擬的人物形象,
或者貓狗的形象來社交——它比Facebook還早7年。但為什麼沒有走下去?
因為事實證明,重要的不是社交,而是真實身份,這也是Facebook真正的成功之處,
他們不是社交網站,而是第一家在網上建立真實身份的公司。

什麼樣的公司可以達到壟斷?
一般我們會認為,正確答案是,有別人無法複製的創新技術。
但是彼得·蒂爾認為,更重要的是,長期來看,這項技術的領先是否能夠持續?
Paypal是1998年成立的,剛成立不到兩年,也就是2000年左右的時候,
彼得·蒂爾他們對未來的情況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這家公司75%的價值都來自2011年及之後的日子。
這個結論不太符合人們的認知,因為當時矽谷大多數的創業者和投資人,
關心的都是最近一個月、一個季度或者一年的數據。
但彼得·蒂爾相信,持久性,才是決定一切是否有價值的關鍵,
他現在投資的大部分科技公司, 75% 的價值來自於 2026 年及以後產生的現金流。
彼得·蒂爾還總結了成功壟斷一個行業,決定性的三要素:
一,是小型初級市場,也就是很少有人在這類項目上創業,市場還沒有被充分開發;
二,產品有一定的用戶粘性;
三,是邊際成本為零。
比如IT領域的創業項目,邊際成本幾乎為零,項目就有擴張性和極大的盈利性。
在彼得·蒂爾的投資項目中,大概有70% 都是 IT 類項目。

彼得·蒂爾還談了自己對於創業公司招人的一些建議。
公司招人,是找有才華的新手,還是有經驗的行業老手呢?
主要取決於時代背景和老手的要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