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得到-心理-哪一種好奇才能驅動成功

文章出處:哪一種好奇才能驅動成功


這條音頻跟你說說,好奇心是怎麼驅動成功的。


如果讓你舉出幾個和成功相關的特質,
你可能會說有智力、責任心、誠信、毅力、積極樂觀等等這些優秀的品質。
但是最近有本新書叫《好奇心》,作者是英國心理學專家伊恩·萊斯利,
他提出了一個觀點說,保持好奇心才最能驅動我們成功。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先來簡單說說什麼是好奇心。
心理學上把人的好奇心叫做認知需求,認知需求的多少,就代表一個人好奇心的大小。
認知需求低的人通常不太願意“動腦子”,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而認知需求高的人呢,他們更願意讀書,通過學習新知識來滿足自己的認知需求。


那麼,好奇心對成功有什麼影響呢?
很多人都覺得,一個人成不成功,和他的智商有很大關係。
但是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有時候最聰明的孩子可能是最懶惰的,
這可能就導致他的成績並不是很好。
所以,現在研究者們會更多地研究人的個性特徵,比如認知需求,自尊心,樂觀程度。
英國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個性特徵對成功的影響力是智力的4倍。


那什麼個性特徵的影響最大呢?
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綜合了200項研究,包括5萬名高中生受試者,
40多個公認的和成功相關的指標,他們想通過統計分析,
找出這些高中生的個性裡,有沒有能預示他們進入大學之後獲得成功的因素。
研究結果發現,除了智商和責任心之外,
對成功影響最顯著的因素就是認知需求,也就是好奇心。
研究的結論也很明顯,就是說聰明的孩子只有持續的努力,才能挖掘出自己的潛力,
但如果他沒有足夠的好奇心,是不可能堅持下去的。


但是書中也說,並不是所有的好奇心都有這樣的影響力。
書裡把好奇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做“消遣性好奇”。
我們知道,剛出生的嬰兒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什麼東西都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
這種好奇就是“消遣性好奇”。

到了第二個階段,好奇心會變得更加社會化。
在這個階段,人們會發現從其他人那裡也能得到有用信息,
於是他們會變得非常愛問為什麼,但並不在乎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第三個階段,是認識性好奇
這是人們在觀察周圍事物、收集信息的過程裡產生的提問興趣,
還會讓人想進一步去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才是能激發創造力的好奇心。
比如你想去探測火星,首先必須要有去遙遠星球探險的強烈渴望,
但如果想在火星上放一台照相機,你還需要一種持之以恆地去解決各種難題的動力。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很有好奇心的人,也別太高興,
因為書裡說,好奇心並不是一種特質,而是狀態。
也就是說,現在有好奇心,不代表以後也有。

那該怎樣保持好奇心呢?
書裡給了很多方法,選一個有意思的跟你說說,就是我們要用“狐猬”策略來搜索知識。
意思是說,狐狸躲避敵人的方法有很多種,富有創造力卻非常耗費精力。
而刺猬面對敵人只有一種策略,就是把自己縮成一團,
用刺來保護自己,方法雖然單一但十分有效。

所以想要成功,
就要像刺猬一樣精通一兩個方面的知識,還要像狐狸一樣能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書中舉了達爾文的例子,達爾文在生物學領域有長期的深入研究,這是他“刺猬”的方面。
但如果只是這樣,還不會超越同時期的自然學家。
與此同時,他還像“狐狸”一樣閱讀了大量其他學科的書籍,
最後受到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的影響,才提出了進化論。


以上就是這本書說的,好奇心是怎麼驅動成功的,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好奇心》
稿:Luke
轉載:得到

----------------
主旨:
保持好奇心才最能驅動我們成功。
心理學上把人的好奇心叫做認知需求,認知需求的多少,就代表一個人好奇心的大小。
認知需求低的人通常不太願意“動腦子”,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而認知需求高的人呢,他們更願意讀書,通過學習新知識來滿足自己的認知需求。
好奇心對成功有什麼影響呢?
英國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個性特徵對成功的影響力是智力的4倍。
個性特徵是什麼?比如認知需求,自尊心,樂觀程度。

那什麼個性特徵的影響最大呢?
研究結果發現,除了智商和責任心之外,
對成功影響最顯著的因素就是認知需求,也就是好奇心。
但並不是所有的好奇心都有這樣的影響力。
好奇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做“消遣性好奇”。
 剛出生的嬰兒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什麼東西都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
 這種好奇就是“消遣性好奇”。
第二個階段,好奇心會變得更加社會化
 非常愛問為什麼,但並不在乎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第三個階段,認識性好奇
 觀察周圍事物、收集信息的過程裡產生的提問興趣,
 還會讓人想進一步去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才是能激發創造力的好奇心。

然而,好奇心並不是一種特質,而是狀態。
也就是說,現在有好奇心,不代表以後也有。那該怎樣保持好奇心呢?
要像刺猬一樣精通一兩個方面的知識,還要像狐狸一樣能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