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得到-創業-馬徐駿:創業公司如何活下來

文章出處:馬徐駿:創業公司如何活下來


這條音頻說的知名撰稿人、得到訂閱專欄《馬徐駿說雜誌》的主理人馬徐駿,
對過去一年外刊精彩報導的總結。

感謝“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昨天我已經跟大家分享了《時代周刊》評選的年度人物,
和《經濟學人》關於“反全球化浪潮”的分析,
今天分享給你的是解讀的下半部分——2016,最值得你了解的“企業管理類好文”。


2016年3月,美國著名管理類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專門用了一個專題來說下面這個問題,
那就是——創業公司如何活下來? 
文章認為,初創公司發展不持久的原因是:無法實現“規模化”,並且對此給出了解決辦法。

“規模化”我們都好理解,其實是跟企業的擴張息息相關,
但文章就提出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絕大多數創業者對於“規模化”存在誤解。

文章認為,“規模化”其實跟公司大小、人數多少沒有關係,
“規模化”要求企業建立有響應的組織、流程和工作機制,去保證擴張的可靠和持續性。
文章根據創業公司的需求,給出了實現“規模化”的四大措施:


第一步:界定專業分工,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在公司創業初期,公司規模小,員工人數也少,大家憑著熱情做事,往往身兼數職,
一個人幹幾個人的活,既做專業的工作,也做管理,甚至做後勤、做招聘。
在創業初期,這樣的方式往往效果也不錯。但隨著公司的發展,創始人面對的情況,
複雜程度已經升級了,這個時候就需要界定專業分工。

專業分工的好處在於,
首先,專業人士能用專業知識高效地處理工作;
其次,他們能引入並且應用在這些行業中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這樣就會減輕其他部門在這方面的壓力。
比如說,如果市場營銷有專人負責了,那麼其他人就有精力去開展新的業務。


第二步:根據公司擴張規模,增加管理層次
很多創業公司在創立之初,人少事兒多,又懷有人人平等的理想,是沒有上下級關係的。
隨著公司的規模的擴大,業務的增多,幾個領導人下面要管的人和事兒就越來越多,
任何決策都要通過這幾個領導人拍板後才能決定,信息流通的速度也變慢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增加管理層次。


第三步:系統收集分享信息,建立處理問題的流程
初創公司要面臨的問題往往很緊迫,顧不上整理有效解決方案,分析如何提高效率,
即使有了高效的解決方案,部門之間也很少分享。
一旦關鍵的人物離開,帶走了核心知識,就會導致工作進度停滯不前。

所以系統地收集分享信息、建立處理問題的流程,
以及不依靠特定的幾個關鍵人物,來制定一次性的解決方案,就變得特別重要。
因為優化處理問題的流程,並且促進分享,能幫助企業的決策更合理也更高效。


第四步:堅定維護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是吸引早期員工的一大利器。
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公司後,企業文化可就很難維繫了。

這絕對是個問題,因為公司在發展期間,最重要的就是企業文化。
員工如果能認同企業文化,就能更主動的合作,努力。

那麼怎麼能維繫住這種強大的企業文化呢? 《哈佛商業評論》提出了兩種方法。

第一,企業文化可以在公司願景書和員工職位描述中闡明;

第二,招聘的時候,注意去招聘那些認同公司價值觀的人,
並且對做出符合公司價值觀行為的員工進行獎勵。

這兩個辦法,都能幫助你創始人維護自己的企業文化。

最後,文章給出了這樣一種態度,那就是作為一個創業者,靈活性是非常重要的素質。
絕對化的思維方式一定要摒棄。

比如說對“規模化”的理解上,千萬別讓自己陷入要不就是死板的教條管理,
要不然就是沒有規則的即興發揮,只能二選一的境遇。這兩者間,是有中間地帶的。
而找到這個中間地帶,就更有可能勝過對手一籌,
在競爭激烈、寥寥無幾的、能夠站穩腳跟的初創公司陣營中,獲得一席之地。

以上就是馬徐駿為你推薦的2016最值得你了解的“企業管理類”的外刊報導,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馬徐駿
轉載:得到

-------------
主旨:
初創公司發展不持久的原因是:無法實現“規模化”。那“規模化”是什麼意思?
“規模化”其實跟公司大小、人數多少沒有關係,
“規模化”要求企業建立有響應的組織、流程和工作機制,去保證擴張的可靠和持續性。
根據創業公司的需求,實現“規模化”有四大措施:
第一步:界定專業分工,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專業分工的好處在於,
 首先,專業人士能用專業知識高效地處理工作;
 其次,他們能引入並且應用在這些行業中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這樣就會減輕其他部門在這方面的壓力。
 比如說,如果市場營銷有專人負責了,那麼其他人就有精力去開展新的業務。
第二步:根據公司擴張規模,增加管理層次
 隨著公司的規模的擴大,業務的增多,幾個領導人下面要管的人和事兒就越來越多,
 任何決策都要通過這幾個領導人拍板後才能決定,信息流通的速度也變慢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增加管理層次。
第三步:系統收集分享信息,建立處理問題的流程
 初創公司要面臨的問題往往很緊迫,顧不上整理有效解決方案,分析如何提高效率,
 即使有了高效的解決方案,部門之間也很少分享。
 一旦關鍵的人物離開,帶走了核心知識,就會導致工作進度停滯不前。
 所以系統地收集分享信息、建立處理問題的流程,
 以及不依靠特定的幾個關鍵人物,來制定一次性的解決方案,就變得特別重要。

 因為優化處理問題的流程,並且促進分享,能幫助企業的決策更合理也更高效。
第四步:堅定維護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是吸引早期員工的一大利器。
 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公司後,企業文化可就很難維繫了。
 那怎樣維繫住這種強大的企業文化呢?
 第一,企業文化可以在公司願景書和員工職位描述中闡明;
 第二,招聘的時候,注意去招聘那些認同公司價值觀的人,
 並且對做出符合公司價值觀行為的員工進行獎勵。
對“規模化”的理解上,千萬別讓自己陷入要不就是死板的教條管理,
要不然就是沒有規則的即興發揮,只能二選一的境遇。這兩者間,是有中間地帶的。
而找到這個中間地帶,就更有可能勝過對手一籌,
在競爭激烈、寥寥無幾的、能夠站穩腳跟的初創公司陣營中,獲得一席之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