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

❤得到-經濟-擺脫貧困:皮鞋比電腦更有效

出處:擺脫貧困:皮鞋比電腦更有效


這條音頻講的是,援助貧困不應該只給人們經濟支持,而要幫助當地的企業自力更生。

我們知道,無論是中國發達地區援助貧困山區,還是歐美國家援助非洲,
對於貧困問題,人們想出的辦法常常是給經濟支持,
比如撥款、發物資等等。但是最近有本新書,叫《超越發展援助》,
作者是世界銀行前副行長林毅夫,和北大的研究員王燕。
這本書提出了一個觀點說,傳統的援助方式並不能徹底解決貧困問題,
我們要幫助貧困地區的企業自力更生。我們來聽聽它是怎麼說的。

書中說,幫助貧困地區的企業自力更生,這裡面包括兩個層面的內容。

首先,要想消除貧困,就要讓貧困地區有東西可賣。
我們知道,市場經濟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人們分工去生產商品、或者提供服務,
然後通過賣出商品或服務,來換取自己不能生產的東西。
而貧困地區的特徵,恰恰是不能生產這些可以和其他地區交換的商品,所以才貧困。

書中說,最典型的就是非洲的大部分國家。
這些國家普遍的情況是:市場上只有少量低價的農產品能作為商品出售,
人們呢,也買不起其他國家出售的汽車、電腦,這種高附加值的產品。
傳統的資金援助或者物資援助,只能滿足當地人一時的採購需求。
而且在大部分情況下,援助非洲的資金還要經過當地政府低效又腐敗的分配體系。
這些資金讓官員們買到了歐洲的奢侈品,
讓商人們買到了高級的跑車,但是大部分普通人卻沒有享受到任何福利。

所以,這本書認為,有效的援助首先需要的是投資,讓那些能從事生產的人獲得資金,
幫助當地建立生產和銷售商品的體系,也就是利用援助資金來投資製造業。


其次,在援助過程裡,要去投資能讓企業自己賺錢的產業。什麼意思呢?
傳統的援助過程裡,就算落後的地區把資金投資給了製造業,
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階層,通常也希望能直接投資給高附加值的領域。
比如馬來西亞曾經投資過汽車工業,非洲的很多國家也投資過機械加工業。
但是這些企業中,即使有活到現在的,
但也沒有給當地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而且它們都非常依賴政府的補貼。

書裡說,
貧困地方之所以貧困,是因為沒有一個能讓大多數人創造財富的平台。
就比如埃塞俄比亞,全國幾乎沒有像樣的工廠和道路。
這樣的國家就算用投資成立了很高大上的產業企業,結果往往也是用高額的工資,
來吸引外國技術人員來維持運轉,所以產品在價格上沒有任何的競爭力。

書裡引用了中國援助埃塞俄比亞的經驗,
最終證明,從投資簡單的產業起步,援助才能有效。
比如,中國就是通過合作,建立了東方工業園這樣的出口型加工園區,
先投資那些本地居民能夠勝任的製造型企業,比如製作皮鞋、縫製衣服這樣的企業,
逐步過渡到汽車組裝等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領域,
才讓那裡的企業有了可以自己生存下去的能力。


總的來說,如果援助能夠滿足以上這兩點,
那就意味著,這些援助的資金能讓大部分貧困的居民,利用簡單的手藝做出產品,
然後把這些產品賣給人均收入更高、消費能力更強的市場。
而生產不需要高技術的產品,能讓這些在貧困國家的、缺少技術的人們,
和富裕國家的工人站在平等的起點上競爭。

以上就是林毅夫和王燕在《超越發展援助》這本書裡所說的,如何幫助貧困經濟體真正擺脫貧困的方式,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超越發展援助》
稿:plus01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要想消除貧困,就要讓貧困地區有東西可賣

 我們知道,市場經濟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人們分工去生產商品、或者提供服務,
 然後通過賣出商品或服務,來換取自己不能生產的東西。
 而貧困地區的特徵,恰恰是不能生產這些可以和其他地區交換的商品,所以才貧困。
 最典型的就是非洲的大部分國家。
 這些國家普遍的情況是:市場上只有少量低價的農產品能作為商品出售,
 人們呢,也買不起其他國家出售的汽車、電腦,這種高附加值的產品。
 傳統的資金援助或者物資援助,只能滿足當地人一時的採購需求。
 而且在大部分情況下,援助非洲的資金還要經過當地政府低效又腐敗的分配體系。
 這些資金讓官員們買到了歐洲的奢侈品,
 讓商人們買到了高級的跑車,但是大部分普通人卻沒有享受到任何福利。
 因此,有效的援助首先需要的是投資,讓那些能從事生產的人獲得資金
 幫助當地建立生產和銷售商品的體系,也就是利用援助資金來投資製造業
2. 投資能讓企業自己賺錢的產業
 貧困地方之所以貧困,是因為沒有一個能讓大多數人創造財富的平台。
 就比如埃塞俄比亞,全國幾乎沒有像樣的工廠和道路。
 這樣的國家就算用投資成立了很高大上的產業企業,結果往往也是用高額的工資,
 來吸引外國技術人員來維持運轉,所以產品在價格上沒有任何的競爭力。
 以中國援助埃塞俄比亞的經驗,
 最終證明,從投資簡單的產業起步,援助才能有效
 比如,中國就是通過合作,建立了東方工業園這樣的出口型加工園區,
 先投資那些本地居民能夠勝任的製造型企業,比如製作皮鞋、縫製衣服這樣的企業,
 逐步過渡到汽車組裝等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領域,
 才讓那裡的企業有了可以自己生存下去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