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得到-醫健-睡眠障礙:老年癡呆的前兆

出處:睡眠障礙:老年癡呆的前兆


這條音頻說的是:睡眠障礙有可能是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前兆。

最近,《環球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
作者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人體生物學博士、英國雷丁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員西蒙·馬金。
文章說,睡眠障礙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有著某種潛在的關係,
睡眠障礙可能是多年後患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前兆。怎麼回事呢?下面給你具體說說。


首先,如果睡眠狀態出了某些問題,可能意味著以後會患跟大腦有關的生理疾病。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睡眠週期中有一個階段叫快速眼動階段,
這個階段大腦非常活躍,容易做夢。
有些人在睡眠的這個階段會手舞足蹈,不能像正常一樣人靜止著睡覺。
這種現象可不能忽視,它在醫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
研究表明,有這種症狀的人,80%會發展成某類神經退行性疾​​病,
比如帕金森病、多系統萎縮症等等。

快速眼動睡眠障礙可能預示著疾病,
反過來,神經退行性疾​​病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睡眠問題,
比如失眠、睡眠中斷或者白天過度嗜睡等等,
有研究發現,在真正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症狀出現前幾十年,就可能開始出現睡眠障礙問題。
綜上,睡眠障礙有可能是未來大腦認知能力衰退的前兆。


那麼,為什麼睡眠障礙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會表現出這樣的相關性呢?
研究表明,這跟大腦中產生的某種蛋白有關。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學者在2009年發現,有種蛋白會在大腦中形成斑塊,
而這種斑塊跟阿爾茲海默症的形成有關,
而且,越是清醒的狀態下,這種形成斑塊的蛋白水平越高,
也就是說,有睡眠障礙會加重斑塊的形成。
同時,還有研究表明,當這種蛋白逐漸在大腦中沉積之後,也會引起睡眠障礙。
也就是說,睡眠障礙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影響是雙向的,
睡眠障礙會加速形成斑塊,導致加重神經退行性疾​​病,
反過來,神經退行性疾​​病過程中形成的蛋白也會擾亂睡眠。這就是二者的循環關係。
但是二者誰是因、誰是果,確切的形成機制是怎樣的,目前的研究還沒有確鑿的結論。


那睡眠障礙對大腦到底有怎樣的影響呢?
研究人員探究了控制生物鐘的基因對大腦健康的影響。
研究人員拿小鼠做過實驗,結果發現,如果小鼠的生物鐘基因發生紊亂,
即使正常睡覺、正常醒來,大腦也會逐漸發生病變,
比如神經元突觸減少,出現炎症等等。
還有研究發現,如果控制生物鐘的單個基因發生突變,
就會患上一種叫做亨廷頓舞蹈病的疾病,這種病在晚期的時候會出現身體僵硬、
身體劇烈扭動、不能說話、吞嚥困難等症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跟前面提到的一致,在實驗中,攜帶這種患病基因的實驗組在發病前也會出現睡眠問題,
而且越臨近患病期,睡眠問題越嚴重。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中講到的睡眠障礙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關係,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環球科學》(為什麼睡眠障礙可能是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前兆)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如果睡眠狀態出了某些問題,可能意味著以後會患跟大腦有關的生理疾病。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睡眠週期中有一個階段叫快速眼動階段,
這個階段大腦非常活躍,容易做夢。
有些人在睡眠的這個階段會手舞足蹈,不能像正常一樣人靜止著睡覺。
這種現象可不能忽視,它在醫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
研究表明,有這種症狀的人,80%會發展成某類神經退行性疾​​病,
比如帕金森病、多系統萎縮症等等。


快速眼動睡眠障礙可能預示著疾病,
反過來,神經退行性疾​​病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睡眠問題,
比如失眠、睡眠中斷或者白天過度嗜睡等等,
有研究發現,在真正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症狀出現前幾十年,就可能開始出現睡眠障礙問題。
綜上,睡眠障礙有可能是未來大腦認知能力衰退的前兆。

那睡眠障礙對大腦到底有怎樣的影響呢?
研究人員探究了控制生物鐘的基因對大腦健康的影響。
研究人員拿小鼠做過實驗,結果發現,如果小鼠的生物鐘基因發生紊亂,
即使正常睡覺、正常醒來,大腦也會逐漸發生病變,
比如神經元突觸減少,出現炎症等等。
還有研究發現,如果控制生物鐘的單個基因發生突變,
就會患上一種叫做亨廷頓舞蹈病的疾病
,這種病在晚期的時候會出現身體僵硬、
身體劇烈扭動、不能說話、吞嚥困難等症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跟前面提到的一致,在實驗中,攜帶這種患病基因的實驗組在發病前也會出現睡眠問題,
而且越臨近患病期,睡眠問題越嚴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