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得到-溝通-技巧:如何讓別人接受你的觀點

出處:技巧:如何讓別人接受你的觀點


這條音頻給你說一說怎麼說服別人。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說服別人的情況,比
如說服上司同意自己的提議、吃飯的時候說服別人去自己喜歡的餐廳等等。
那麼,到底怎樣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呢?最近,泛心理科普團隊“KnowYourself”的主創,
在他們的公眾號上發了篇文章,講了一些說服別人的套路,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先說一下,在說服別人時,哪些因素會影響說服效果。
第一個因素和你想說服的人有關,
人們一般更相信自己的經驗,喜歡堅持自己的立場,
所以容易注意到那些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
不過如果你強調消息的新穎性比如你可以跟他強調,
“我說的這是2016年的最新研究”,就可以減少經驗對他的影響,
因為人們對新事物有本能的好奇,當你說你的信息比較新時,他就可能更容易被說服。

第二個因素是,你是不是權威人士
我們知道,權威人士在傳達信息時,更容易讓人信服。
但文章說,就算你不是權威人士,也許當時別人不接受你的觀點,
一段時間,比如幾天或幾個月後,人們可能又認可你的觀點了。
這是因為,比起信息內容,人們忘記信息來源的速度更快。
一段時間後,人們只記得“有人說過什麼什麼”,而忘了說話的人是誰。

第三個因素是,你說的信息和對方有關嗎?其他人同意嗎?
因為人們更願意思考和自己有關的事,如果你說的事和他有關,你就更可能說服他。
比如你勸別人買醫療保險,如果你指出對方以後得病的可能性,
他就會想到萬一有一天自己真生病了,是不是確實需要醫保。

還有其他人的意見也會產生影響,
特別是那些主觀的、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比如有人勸你畢業後工作、有人勸你留學,
你也不知道哪一種選擇更好,如果這時有其他人說:
“我也覺得選留學更好。”那麼,你被說服的概率就會增大。


之後呢,文章給我們總結了幾個說服別人的小技巧。
第一是,告訴對方,“你可以自己選擇做還是不做”
研究發現,當你讓對方做什麼事時,比如讓對方捐錢或幫你幹活,
如果你加一句“你可以選擇做或不做”,會有多出1倍的人答應你的請求。
這是因為人們不喜歡被剝奪選擇權,
如果你只提出請求他們會覺得你只給了他們一個選項,有被強迫的感覺,
如果你主動指出他有更多的選擇,他就會平和地考慮你的建議。


第二,在談論對方不喜歡的事時加快語速
研究發現,當你說服他人接受不喜歡的觀點時,適當加快語速能讓對方更容易接受。
這可能是因為較快的語速需要對方迅速做出判斷,沒有時間思考如何反駁你。

第三,在談論一件對方很熟悉的事情時,要動之以情,讓他從情感上理解你。
比如,你不想下班之後開車去接自己的另一半,不要理性地幫她分析,
像坐地鐵回家更快、繞遠路太浪費時間,
而是要疲憊地表示,我今天太累了,希望早點回家休息。
反過來,在談論對方不熟悉的事時
比如給上級介紹一個新概念,就要多從理性分析的角度說服對方

第四,學會說對方的話,比如他們常用的詞彙,他們熟悉的例子等等
因為這樣可以增加他對你的好感,人們更容易被自己喜歡的人說服。
比如如果你用計算機術語,來向法律人士解釋一個問題,
那麼法律人士可能根本不能理解你在說什麼,就很難和你產生共鳴。


最後,文章說,要想不被別人輕易說服,也有一些小技巧。
比如可以思考對方的動機。你可以多想一想,你被說服後,他會獲得哪些好處,
當我們知道對方有利可圖時,就會更加警惕,更不容易被說服。
再比如,你可以在對方說話時不斷提出質疑,質疑信息的來源、提出反例、
或者是單純地表示不喜歡他說的話。
這樣能打亂對方思考和談話的節奏,給自己更多的時間,思考如何反駁對方。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KnowYourself”(得套路者得人心?| 導讀:人為了說服別人,都有哪些套路)
稿:喬志強
轉載:得到

-------------
主旨:
哪些因素會影響說服效果?
1. 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和消息的新穎性
 人們一般更相信自己的經驗,喜歡堅持自己的立場,
 所以容易注意到那些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
 或者你可以跟他強調,“我說的這是2016年的最新研究”,
 就可以減少經驗對他的影響,因為人們對新事物有本能的好奇,
 當你說你的信息比較新時,他就可能更容易被說服。
2. 你是不是權威人士
 通常權威人士在傳達信息時,更容易讓人信服,但不盡然。
 就算你不是權威人士,也許當時別人不接受你的觀點,
 一段時間,比如幾天或幾個月後,人們可能又認可你的觀點了。
 這是因為,比起信息內容,人們忘記信息來源的速度更快。
 一段時間後,人們只記得“有人說過什麼什麼”,而忘了說話的人是誰。(睡眠者效應)
3. 和對方有關嗎?其他人同意嗎?
 人們更願意思考和自己有關的事,如果你說的事和他有關,你就更可能說服他。
 比如你勸別人買醫療保險,如果你指出對方以後得病的可能性,
 他就會想到萬一有一天自己真生病了,是不是確實需要醫保。

說服別人的小技巧:
1. 告訴對方,“你可以自己選擇做還是不做”
 研究發現,當你讓對方做什麼事時,比如讓對方捐錢或幫你幹活,
 如果你加一句“你可以選擇做或不做”,會有多出1倍的人答應你的請求。
 這是因為人們不喜歡被剝奪選擇權

 如果你只提出請求,他們會覺得你只給了他們一個選項,有被強迫的感覺,
 如果你主動指出他有更多的選擇,他就會平和地考慮你的建議。
2. 在談論對方不喜歡的事時加快語速
 研究發現,當你說服他人接受不喜歡的觀點時,適當加快語速能讓對方更容易接受。
 這可能是因為較快的語速需要對方迅速做出判斷,沒有時間思考如何反駁你。
3. 談論一件對方很熟悉的事情時,要動之以情
 比如,你不想下班之後開車去接自己的另一半,不要理性地幫她分析,
 像坐地鐵回家更快、繞遠路太浪費時間,
 而是要疲憊地表示,我今天太累了,希望早點回家休息。
4. 在談論對方不熟悉的事時,多從理性分析的角度說服對方
5. 學會說對方的話,比如他們常用的詞彙,他們熟悉的例子等等
 樣可以增加他對你的好感,人們更容易被自己喜歡的人說服。
 比如如果你用計算機術語,來向法律人士解釋一個問題,
 那麼法律人士可能根本不能理解你在說什麼,就很難和你產生共鳴。

要想不被別人輕易說服,也有一些小技巧:
 對方說話時不斷提出質疑,質疑信息的來源、提出反例、
 或者是單純地表示不喜歡他說的話。

 這樣能打亂對方思考和談話的節奏,給自己更多的時間,思考如何反駁對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