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羅輯語音-文學-讀小說到底有啥用?

文章出處:讀小說到底有啥用?

語音:
有一次我和一位學者聊天,他是那種特別謙虛的人,
說觀點之前總是要說,我這說的都是無用之學,博大家一樂。

那次我終於沒忍住,我說,你以後再別說什麼無用之學了,過去學問可能是這樣。
但是未來那些虛頭八腦的學問的價值會越來越落實。

我舉個例子,去年有個段子說的,
面對美景,別人可以吟誦“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而你只能說,真他媽好看。同樣是面對一道茶葉,別人能說出這個品種、源流和典故;
你只能說,真他媽好喝。那你花的旅行費用和買茶葉的錢是不是就貶值了呀?

你看,未來的市場中體驗本身就是價值,
而創造體驗的除了商家就是你自個兒的知識。你看,這就是只是價值的顯性化。


*****
文章:讀小說到底有啥用?

摘要:
好處一:鍛煉你的移情能力
成功人士各有特質,有的執著,有的膽大,
但有一類人不僅成功,而且睿智,他們的秘訣就是具有強大的移情能力。

閱讀嚴肅小說,可以為你提供一個個案例,讓你置身局中,體會各種不同的人生。
好的小說,不管多麼離奇荒誕,都是源自生活的,而且能夠超越時空,
讓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形成共鳴。

人物傳記看似更真實,但人的記憶都是有偏差的,尤其是自傳,未必客觀準確,不可盡信。
小說是虛構的,也正是因為有了虛構的幌子,作家才能盡情地把真實的故事講給你聽。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到有時有還無。”

§後面這一段話很有意思,正因為有假名,才敢說出實情,
這就好像,有人接受訪問,臉打馬賽克,聲音被變造一樣,怕被認出。


好處二:提升你的道德境界
道德不是說教,而是在遇到復雜問題時的審慎取捨。
學習道德的一種途徑就是思考在遇到各種道德兩難困境時何去何從。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說,小說就是要懸置道德判斷。
好的作家不會在作品中宣傳教化,
他會不動聲色地把人性中光明和黑暗的地方都呈現給你,讓你自己來做選擇。
沒有人有終極答案。
好的小說讓你更加寬容,更加謙卑,對人類更加悲憫,對人性更多理解。


好處三:提高你的寫作能力
萬維鋼老師、和菜頭叔叔都曾說過,文筆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本事。
我們的語文教育一直在教我們如何才能寫得文筆優美,
結果是培養出來一批無病呻吟的小文人。

中文有其獨特的優勢,音節鏗鏘、詞義豐富、語法靈活,
因此,中文很適宜抒情,但拙於敘述和說理。
嚴復嘗試用文言文翻譯《天演論》等社科名著,雅則雅矣,達則難達。
要學習敘述,學習講故事,就要多看小說。

中國古代也有小說,但大多數寫得極爛。 《紅樓夢》、《金瓶梅》洵屬佳作,
《水滸傳》、《聊齋誌異》等而下之,而《西遊記》、《三國演義》已並無足觀。

中文愛好者不要不服氣,中西文化,各有千秋,
遇到別人比我們強的地方,虛心學習就是了。

寫首詩,可以“妙手偶得之”,寫小說可就是技術活兒和體力活了,
如何謀篇佈局、如何控制節奏、如何刻畫人物、如何選擇視角,都是有講究的。
以為文無定法、自出機杼,不過是師心自用而已。


◎那麼多小說,讀哪些好呢?
今天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些我最近讀過的當代作品。不多,只介紹21本:
1.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盲刺客》
2.薩爾曼·拉什迪:《午夜之子》
3.阿拉文德·阿迪加:《白老虎》
4.伊恩·麥克尤恩:《贖罪》
5.伊洛塔·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6.弗蘭納里·奧康納:《好人難尋》
7.雅歌塔·克里斯多夫:《惡童三部曲》
8.羅貝托·波拉尼奧:《2666》
9.唐·德里羅:《地下世界》
10.石黑一雄:《長日留痕》

11.A.S.拜厄特:《佔有》
12.朱利安·巴恩斯:《10½章世界史》
13.托馬斯·品欽:《萬有引力之虹》
14.翁貝托·埃科:《玫瑰之名》
15.菲利普·羅斯:《我嫁給了共產黨人》

16.保羅·喬爾達諾:《質數的孤獨》
17.大衛·米切爾:《雲圖》
18.艾麗斯·門羅:《親愛的生活》
19.馬丁·阿米斯:《時間箭》
20.喬治·馬丁:《冰與火之歌》
21.阿瑟·黑利行業系列小說:
《大飯店》《航空港》《晚間新聞》《烈藥》《汽車城》《最後診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