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得到-學習-巨人的工具:頂級投資牛人思考法

文章出處:巨人的工具:頂級牛人思考法


這條音頻和你說說世界級牛人的理念和習慣。

前不久,真格基金公關副總監孫思遠寫了一篇文章,
推薦了一本剛出版不久的英文書,名叫《巨人的工具》。
這本書的作者蒂姆·費里斯,是美國知名的暢銷書作家和天使投資人。
過去兩年,他在自己的訪談節目裡,採訪了200多位世界級牛人。
在這本書裡,蒂姆·費里斯總結了這些牛人的理念和習慣,下面和你分享一下。

第一個牛人是矽谷傳奇人物馬克·安德森,
他是頂級風投公司a16z的創始人,也被稱為“互聯網的點火人”。
馬克·安德森有兩個很好的理念。

一個叫做內部“壓力測試”。 a16z的每位管理合夥人,都有權獨自決定投什麼項目。
但在這之前,他必須通過內部的“壓力測試”。
比如,某位合夥人想投一個項目,即使馬克·安德森心裡覺得這個項目很好,
表面上也會拼命挑刺,還會拉別人一起來幫忙挑刺。
如果在這麼大的壓力之下,這個合夥人還堅持要投,大家就會改變態度同意他,支持他。
雖然這種方法很折磨人,但非常有效。

馬克·安德森還有一個理念,
叫做“向對立面學習”。除了和矽谷的同行學習,
他還會花很多時間學習價值投資者,比如巴菲特等等。
馬克·安德森和價值投資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投資類型。馬
克·安德森他們押的是“變化”,價值投資押的是“不變”。
如果巴菲特這些人犯錯,就說明某些變化他們沒有意識到;
如果馬克·安德森這些人犯錯,就說明他們預測的變化還沒有出現。
但兩者的共同之處在於:都倡導原創性思考,去挖掘別人看不到、甚至持相反觀點的機會。


第二位牛人是里德·霍夫曼,領英聯合創始人
也是矽谷天使投資人,曾經投資過Facebook、Airbnb等互聯網公司。
霍夫曼有兩個有意思的習慣。
一個是帶著問題去睡覺。
因為在睡眠的時候,你的大腦會重新充電,潛意識開始工作和思考。
等到起床之後,霍夫曼通常會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去解決昨晚睡覺前的問題。
還有一個是速度至上。他會和秘書說,如果你能提高處理問題的速度,
你就有權自行決定事務,而不用經過的我同意。
霍夫曼甚至允許10-20%的出錯率,只要你的速度能更快。


第三位牛人是彼得·蒂爾,他是PayPal聯合創始人,暢銷書《從0到1》作者,
也是矽谷投資人,投資過Facebook、SpaceX等公司。
很多人都喜歡談趨勢,
彼得·蒂爾有個理念,就是他反對談趨勢。因為趨勢意味著很多人已經在做了。
而很多人做的事情,就意味著很多的競爭,以及很小的差異性。
比如下一個比爾·蓋茨不會做操作系統,
下一個拉里·佩吉不會做搜索引擎,下一個扎克伯格不會做社交網絡。
所以彼得·蒂爾認為,應該盡量避免趨勢。和趨勢相比,彼得·蒂爾更願意說“使命感”。
他說,馬斯克在創立SpaceX之初,他的使命是去火星。除了SpaceX之外,
其他任何公司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這對在那裡工作的人們是一個很大的鼓舞。


以上幾位,是這本書裡知名度比較高的代表。
而且書裡並不鼓勵我們盲目地使用大師的理念和習慣,
因為這些人的成功,和時代背景以及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係,
這些工具和方法也不是適合所有人。
但如果你能了解這些理念和習慣,對你突破思維局限還是有幫助的。
而且你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去試驗、組合,最終把它們變成你自己的“工具”。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西經20度”(凱文·凱利、施瓦辛格、彼得·蒂爾……大師們有哪些小習慣?)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1. 馬克·安德森有兩個很好的理念。
 (1)內部“壓力測試”。
 a16z的每位管理合夥人,都有權獨自決定投什麼項目。
 但在這之前,他必須通過內部的“壓力測試”。
 比如,某位合夥人想投一個項目,即使馬克·安德森心裡覺得這個項目很好,
 表面上也會拼命挑刺,還會拉別人一起來幫忙挑刺。
 如果在這麼大的壓力之下,這個合夥人還堅持要投,大家就會改變態度同意他,支持他。
 雖然這種方法很折磨人,但非常有效。
 (2)“向對立面學習”
 除了和矽谷的同行學習,他還會花很多時間學習價值投資者,比如巴菲特等等。
 馬克·安德森和價值投資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投資類型。馬
 克·安德森他們押的是“變化”,價值投資押的是“不變”。
 如果巴菲特這些人犯錯,就說明某些變化他們沒有意識到;
 如果馬克·安德森這些人犯錯,就說明他們預測的變化還沒有出現。
 但兩者的共同之處在於:
 都倡導原創性思考,去挖掘別人看不到、甚至持相反觀點的機會。
2. 里德·霍夫曼,領英聯合創始人
 霍夫曼有兩個有意思的習慣。
 一個是帶著問題去睡覺
 因為在睡眠的時候,你的大腦會重新充電,潛意識開始工作和思考。
 等到起床之後,霍夫曼通常會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去解決昨晚睡覺前的問題。
 還有一個是速度至上
 他會和秘書說,如果你能提高處理問題的速度,
 你就有權自行決定事務,而不用經過的我同意。
 霍夫曼甚至允許10-20%的出錯率,只要你的速度能更快。
3. 彼得·蒂爾,他是PayPal聯合創始人
 彼得·蒂爾有個理念,就是他反對談趨勢。因為趨勢意味著很多人已經在做了。
 而很多人做的事情,就意味著很多的競爭,以及很小的差異性。

 比如下一個比爾·蓋茨不會做操作系統,
 下一個拉里·佩吉不會做搜索引擎,下一個扎克伯格不會做社交網絡。
 所以彼得·蒂爾認為,應該盡量避免趨勢。和趨勢相比,彼得·蒂爾更願意說“使命感”。
 他說,馬斯克在創立SpaceX之初,他的使命是去火星。除了SpaceX之外,
 其他任何公司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這對在那裡工作的人們是一個很大的鼓舞。
並不鼓勵盲目地使用大師的理念和習慣,
因為這些人的成功,和時代背景以及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係,
這些工具和方法也不是適合所有人。
但如果你能了解這些理念和習慣,對你突破思維局限還是有幫助的。
而且你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去試驗、組合,最終把它們變成你自己的“工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