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得到-經濟-套利與創新:企業家的基本職能

出處:套利與創新:企業家的基本職能


這條音頻和你說的是,企業家的兩個職能,是“套利”和“創新”。

最近,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在創業黑馬分享會上,
從“套利”和“創新”的角度,講了講企業家的職能。

首先,他認為“套利”和“創新”是企業家的兩個基本職能。為什麼這麼說呢?
他認為企業家的基本職能和市場經濟的功能是一樣的。
市場經濟有兩個重要功能,第一是如何配置資源,第二是技術進步。
張維迎認為,技術進步更加重要。
因為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主要靠資源配置增長,那麼資源配置最優時,經濟就會停止增長。
但技術進步,卻可以重新配置資源,讓經濟持續增長。


市場經濟的這兩個基本功能,對應到企業家就是“套利”和“創新”。
張維迎先解釋了什麼是“套利”。就是如果市場中有一些資源沒有被有效配置,
或者配置不均衡的時候,你發現了它,你就可以利用它賺錢。
套利能讓經濟的不均衡、不協調變得相對協調、均衡一些。

張維迎說,套利分為兩種。一種是創造價值的套利,另一種是不創造價值的套利。
創造價值的套利是生產性套利,就是把便宜的東西買進來,
再到能賣到更高價格的地方賣出去,這個過程裡增加了產品的價值。
但是還有些不創造價值的套利,特別是一些政策性套利。
比如國家制定了給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政策,
有些人有關係,就註冊了一家專門的公司,你去找他,他來幫你申請這個能拿補貼的資質。
張維迎認為,這種套利,不能給消費者帶來價值,只是在瓜分財富,是沒有前途的。


再來看什麼是“創新”。
我們剛才說,套利能讓經濟變得更均衡,
但如果經濟達到了均衡,企業家就沒有利潤可賺了。
那如果還想賺錢的話,就需要用創新來打破均衡。
創新共分為四種。第一是創造原來沒有的產品;
第二是引進原來沒有的生產方式,雖然生產的是同樣的東西,但成本更低了;
第三,發現原來沒發現的市場,沒發現的供應渠道,讓供應成本降低;
第四,通過改變企業要素的組織方式,或者組織形式來創新。


另外,他重點談了談顛覆式創新和改良式創新。
顛覆式創新就是從0到1,原來沒有的東西現在有了。
而改良式創新呢,就是把原來有的東西,想辦法改進它的性能、質量,降低它的成本。
顛覆式創新剛出現的時候,性能都不如老產品。
比如汽車剛出現時不如馬車,微型計算機剛出來時也沒辦法和大型計算機相比。
它們都是經過後續的一系列改良式創新,產品才真正成功。

張維迎說,套利和創新不是截然分開的,每個人或企業身上都有這兩種因素。
比如上世紀80年代,計算機剛剛興起,柳傳志就在套利。
當時計算機在香港賣1萬元,北京要3萬元,這就是套利的機會。
柳傳誌發現了這個機會,但香港計算機是用繁體字的,大陸是簡體字,
直接拿香港的電腦過來,在北京肯定不好賣。於是他就推出了聯想漢卡,這就是創新。


但張維迎也說,在現實中,有些人總是在創新,有些人總是在套利。
所有創新的人都在給套利的人提供新的套利機會。
比如喬布斯推出iPad是創新,而很多人因此仿照著生產平板電腦,這就是套利。

那麼,套利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最大的不同在哪裡呢?張維迎說,是賺錢的方式不同。
套利型企業家一開始就賺錢,後來錢越來越少,最後到沒錢可賺。
而創新型企業一開始是虧損的,等到現金流可以彌補成本的時候,賺錢就會越來越多。
過幾年市場出現模仿者時,利潤又開始下降。

張維迎說,中國過去的30多年,基本都是套利型的企業家。
但現在能套利的空間越來越小,前一代人已經把能套利的東西都挖掘得差不多了。
這也是現在創業面臨的問題,中國企業家整體都面臨著轉型,
也就是從套利型企業家轉換成為創新型企業家。在未來,仍然會有套利型的企業家,
但他們需要等創新型企業家給他們提供套利的機會,而創新型企業家才能讓經濟持續發展。

以上就是張維迎所說的,企業家的兩個職能是套利和創新,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張維迎創業黑馬第十四期課程
稿:黃思瑩
轉載:得到

----------------
主旨:
市場經濟有兩個重要功能,第一是如何配置資源,第二是技術進步。
技術進步更加重要。
因為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主要靠資源配置增長,那麼資源配置最優時,經濟就會停止增長。
但技術進步,卻可以重新配置資源,讓經濟持續增長。

市場經濟的這兩個基本功能,對應到企業家就是“套利”和“創新”。
什麼是“套利”。就是如果市場中有一些資源沒有被有效配置,
或者配置不均衡的時候,你發現了它,你就可以利用它賺錢。
套利能讓經濟的不均衡、不協調變得相對協調、均衡一些。
套利分為兩種。一種是創造價值的套利,另一種是不創造價值的套利。
創造價值的套利是生產性套利,就是把便宜的東西買進來,
再到能賣到更高價格的地方賣出去,這個過程裡增加了產品的價值。
但是還有些不創造價值的套利,特別是一些政策性套利。
比如國家制定了給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政策,
有些人有關係,就註冊了一家專門的公司,你去找他,他來幫你申請這個能拿補貼的資質。
這種套利,不能給消費者帶來價值,只是在瓜分財富,是沒有前途的。

那什麼是“創新”。
創新共分為四種。第一是創造原來沒有的產品;
第二是引進原來沒有的生產方式,雖然生產的是同樣的東西,但成本更低了;
第三,發現原來沒發現的市場,沒發現的供應渠道,讓供應成本降低;
第四,通過改變企業要素的組織方式,或者組織形式來創新。
另外,還有顛覆式創新和改良式創新
顛覆式創新就是從0到1,原來沒有的東西現在有了。
而改良式創新呢,就是把原來有的東西,想辦法改進它的性能、質量,降低它的成本。

顛覆式創新剛出現的時候,性能都不如老產品。
比如汽車剛出現時不如馬車,微型計算機剛出來時也沒辦法和大型計算機相比。
它們都是經過後續的一系列改良式創新,產品才真正成功。

在現實中,有些人總是在創新,有些人總是在套利。
所有創新的人都在給套利的人提供新的套利機會。
比如喬布斯推出iPad是創新,而很多人因此仿照著生產平板電腦,這就是套利。
中國過去的30多年,基本都是套利型的企業家。
但現在能套利的空間越來越小,前一代人已經把能套利的東西都挖掘得差不多了。
這也是現在創業面臨的問題,中國企業家整體都面臨著轉型,
也就是從套利型企業家轉換成為創新型企業家。在未來,仍然會有套利型的企業家,
但他們需要等創新型企業家給他們提供套利的機會,而創新型企業家才能讓經濟持續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