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內參-表達-如何持續寫出好作品

出處:如何持續寫出好作品


徐則臣是年輕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他的長篇小說《耶路撒冷》獲得過老舍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等。
澎湃新聞整理了徐則臣10月14日在北京十月文學月活動上的演講。
在演講裡,徐則臣談了他對文學和寫作的認知,其中有四點讓人印像很深。
而且他的這些觀點,不僅僅是對寫作者適用,對其他產品的開發者也適用,道理相通。

第一點是,作品中要有我
也就是要把自己獨特的、真實的體驗放進自己的作品中。
 “作為一位作家,從開始寫作,你就應當意識到'這是我在寫',
而不是一群人在寫,也不是另一個誰在寫。能比較精準地看到一些東西,擁有很好的表達,
有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擁有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的作家值得期待。”

徐則臣經常舉一個例子,曾有人向他推荐一位80後作家的作品。
他看完之後覺得,寫的真不錯,技巧、語言、結構各方面都好,
但是,“如果不告訴我他是位80後,我還以為那是50後寫的”,
“雖然他的技巧運用得很好,但我覺得那卻是在用假嗓子說話”。

在徐則臣看來, 文學的價值,
在於“一個作家能夠提供他能提供而別人提供不了的東西。
文學是一個人獨特地面對世界的方式,只有與別人區別開來以後,
你才能確定一個自己,否則你將永遠走在別人的陰影裡,過一段時間也就消失了。


第二點是,要找到對自己而言張力最大的時代變遷。
徐則臣認為,歷史的軌跡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不停出現拐點,歷史發展的密度和節奏不同。

因此,如果文學是世界觀的反映,作家生活的時期就會對寫作產生影響。
每一個人都脫離不了他的時代。
徐則臣舉例說,在國外見到60後的海外華人,
只要一張嘴唱歌,都是他們成長年代的紅色歌曲。
所以那個時代已經對他們形成了深遠影響。
所以,好的作家要去找到跟你之間張力最大的屬於你這個時代的變遷,
要清楚自己身處什麼樣的時代,也應當知道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東西。

徐則臣舉例說,很多作者會跟他抱怨,自己多年來一直寫,卻成不了出色的作家。
但是如果把他們幾十年前的作品拿來看,
會發現雖然今天故事講得越來越順、技巧和語言越來越好,
但是,這麼多年,他全然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在變。


第三點是要不斷產生對世界的新的認識
一個典型的現像是,不少中國作家六十歲以後只寫回憶錄,
但不少歐美作家直到八十歲創作力仍然很旺盛,作品質量也很高。
原因是,這些中國作家靠經驗寫作,而經驗是會寫完的。
有的作家只吃一口井中的水,好的作家同時會挖另一口井。

作家寫到最後靠的不單是講故事的能力,還有持續寫作的能力,
要不斷對世界產生的新的認識,在看世界時不停地發現新問題。


第四點是,不要抗拒現實,而要和現實保持關聯。
徐則臣說:
“一個時代偉大的作品應該是用這個時代核心的語言,去表達這個時代核心的情緒和疑難。
沒有哪個好作家會拒絕現實這個詞,也沒有哪個好作家在拒絕時代。”

他以《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為例。
雖然馬爾克斯的風格是魔幻現實主義,但馬爾克斯喜歡說自己是一個寫現實的作家。
因為他不是一個跟著政治或主流走的作家,
馬爾克斯的作品跟現實之間有一种血肉相連的關係。
 “一位好作家要有能力站在高處去看待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

不僅是文學,徐則臣這四點談的基本是持續做出成功作品或產品需要具備的要素。

第一點是獨特,作品或產品必須要有獨特性,有無可替代的對世界的感知在裡面;
第二點是,要找到關鍵節點,從重要性而言,歷史不是均勻分佈的,
因此,某些關鍵節點就很重要;
第三點是要保持可持續的創造力,而不是僅僅依靠直覺、經驗和天賦才華;
第四點是,對現實保持關切,而不是試圖逃離,同時又要區分開現實跟主流,
現實是最底層最厚重的,而有時候主流只是一陣終究會過去的流行。
希望這四個觀點能對你有所發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徐則臣:用“假嗓子”寫作成不了好作家》,
見於澎湃新聞網,記者康寧。



---------------------------
摘要:
1. 作品中要有我
 也就是要把自己獨特的、真實的體驗放進自己的作品中。
 “作為一位作家,從開始寫作,你就應當意識到'這是我在寫',
 而不是一群人在寫,也不是另一個誰在寫。
 能比較精準地看到一些東西,擁有很好的表達,
 有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擁有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的作家值得期待。”
 文學的價值,在於“一個作家能夠提供他能提供而別人提供不了的東西。
 文學是一個人獨特地面對世界的方式,只有與別人區別開來以後,
 你才能確定一個自己,否則你將永遠走在別人的陰影裡,過一段時間也就消失了。”
2. 要找到對自己而言張力最大的時代變遷
 歷史的軌跡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不停出現拐點,歷史發展的密度和節奏不同。
 很多作者多年來一直寫,卻成不了出色的作家。
 但是如果把他們幾十年前的作品拿來看,
 會發現雖然今天故事講得越來越順、技巧和語言越來越好,
 但是,這麼多年,他全然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在變。
3. 要不斷產生對世界的新的認識
 一個典型的現像是,不少中國作家六十歲以後只寫回憶錄,
 但不少歐美作家直到八十歲創作力仍然很旺盛,作品質量也很高。
 原因是,這些中國作家靠經驗寫作,而經驗是會寫完的。
 有的作家只吃一口井中的水,好的作家同時會挖另一口井。
 作家寫到最後靠的不單是講故事的能力,還有持續寫作的能力,
 要不斷對世界產生的新的認識,在看世界時不停地發現新問題。

4. 不要抗拒現實,而要和現實保持關聯
 “一個時代偉大的作品應該是用這個時代核心的語言,去表達這個時代核心的情緒和疑難。
 沒有哪個好作家會拒絕現實這個詞,也沒有哪個好作家在拒絕時代。”
 “一位好作家要有能力站在高處去看待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