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內參-溝通-如何有話直說又不傷人

出處:如何有話直說又不傷人
§也能是"表達"§


在工作中,誠實地表達意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但是很多人在表達意見,尤其是表達反對意見的時候,
經常會擔心引起衝突,或者冒犯了同事,傷了感情,
所以大多數人都是心裡有想法,但不願意提出來。
《華爾街日報》“工作與家庭”的專欄作家蘇·席蘭伯格(Sue Shellenbarger)在一篇文章裡,
綜合了多位決策專家的看法,總結了幾條講真話的方法。


第一,給出有建設性的反饋前,最好先問問對方的意見。
美國佛羅里達州好萊塢市的高管教練阿西姆·諾瓦克(Achim Nowak)表示:
“不要一開口就攻擊別人,最好先說'我有一些想法想跟你分享,現在合適嗎?'”
此外,他還提到,在表達意見之前,最好先加一句
“你肯定已經考慮過這些了”,這樣會顯得比較謙遜。


第二,不要將對事情的意見變成對人的攻擊。
暢銷書《徹底坦白》(Radical Candor)的作者金·斯科特提出,
可以遵循“情境、行為、影響”的法則:
描述有問題的行為出現的情境,對方具體的行為,以及影響。
比如,不要說“你太馬虎了”,
而應該說“你周末和晚上都在為這件事加班,有些當局者迷,很難從自己的角度發現錯誤。”

最後,要了解別人,能預見對方的反應。 
“你要想好,誰能接受一針見血的批評,誰只能婉言相勸。”



----------------
摘要:
1. 給出有建設性的反饋前,最好先問問對方的意見
 美國佛羅里達州好萊塢市的高管教練阿西姆·諾瓦克(Achim Nowak)表示:
 “不要一開口就攻擊別人,最好先說'我有一些想法想跟你分享,現在合適嗎?'”
 此外,他還提到,在表達意見之前,最好先加一句
 “你肯定已經考慮過這些了”,這樣會顯得比較謙遜。
2. 不要將對事情的意見變成對人的攻擊
 可以遵循“情境、行為、影響”的法則:
 描述有問題的行為出現的情境,對方具體的行為,以及影響。
 比如,不要說“你太馬虎了”,
 而應該說“你周末和晚上都在為這件事加班,
 有些當局者迷,很難從自己的角度發現錯誤。”
3. 要了解別人,能預見對方的反應
 你要想好,誰能接受一針見血的批評,誰只能婉言相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