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得到-醫健-云無心:怎麼看科學結論被顛覆

文章出處:云無心:怎麼看科學結論被顛覆


這條音頻說的是云無心對2016年一些科學結論被反轉這個現象的思考。

云無心是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家,《吃的真相》系列文集的作者,
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他為我們獨家提供了《從葉酸自閉症到紅肉致癌,說說科學界的“反轉”》這篇文章。
下面我們就把他的這篇文章跟你分享。


我們都已經習慣了時事新聞的“反轉”,但對於科學結論,我們都比較難以接受“反轉”。
其實科學的本意是人們認識事物的方式,它並不意味著得到的認識就一定是準確的。
所謂科學的“反轉”,其實就是科學探索接近事物真實情況的過程。


2016年,有兩則科學新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一個是“孕期過量葉酸和維生素B12增加自閉症的風險”,另一個是紅肉致癌。
先大致說一下這兩項科學反轉是怎麼回事。

“孕婦應該補充葉酸”這是醫學界的一條共識,很多國家的衛生部門都是這樣執行的。
在中國,育齡婦女可以從政府免費領取葉酸。這是因為:
葉酸對嬰兒發育等細胞分裂和生長的過程極為重要。
懷孕前期如果孕婦的葉酸攝入量不足,會增加嬰兒神經管畸形和唇裂的風險。
這一點有充分的科學證據支持。美國從1998年開始推動孕婦通過補充劑補充葉酸。
自那以後,美國的嬰兒神經管畸形發生率下降了25%—30%。
食物中的天然葉酸不穩定,大多數人都無法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量。
孕婦對葉酸的需求量更大,所以需要補充。

2016年葉酸與自閉症的那項研究中,
研究人員研究了孩子出生之前母親的血液葉酸和維生素B12的水平,發現:
如果孕婦的血液葉酸水平高,那麼孩子的自閉症風險增加2倍;
如果是維生素B12水平過高,則孩子自閉症風險增加3倍;如果2者都高,則風險增高17.6倍。


而紅肉致癌的這項反轉,
實際上,這個結論並不是新的,在營養學界早就有許多相關的文獻。
今年之所以引發關注,是因為世界衛生組織把加工肉製品定位“1級致癌物”,
與砒霜、石棉、香煙等臭名昭著的致癌物同列。
另外,還把所有的紅肉,也就是所有哺乳的動物的肉,
包括我們吃得最多的豬、牛、羊肉,列為“2A級致癌物”。

長久以來,“天天有肉吃”是生活富足的標誌。
在人們的心目中,“吃蔬菜”是果腹,而“肉”不僅好吃,還更有營養。
突然之間,說肉變成致癌物了,許多人實在是難以接受。

面對一次又一次類似的科學新聞,許多人無所適從。 “今天的真理可能明天就變成了謬誤”,
許多人面對自己不願意接受的科學事實的時候,就經常用這句話來辯解。
科學,真的是這樣變來變去,不靠譜嗎?


讓我們先來看看葉酸的那個新聞。
其實,這項研究的結論是基於血液中的“葉酸水平過高”。
但是,正常補充葉酸和維生素,
是否會導致血液中的葉酸和維生素B12達到這個“高水平”,目前還不得而知。
在討論要不要補充葉酸的時候,這是最關鍵的問題,而這項研究恰恰沒有給出回答。
也有其他研究指出,母親在懷孕早期服用葉酸,
孩子得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機率比沒吃葉酸母親的孩子要低39%。

也就是說,此前的結論是說“如果孕期葉酸不足,那麼孩子出現神經管畸形的機率會增加”;
而這一項研究是說“如果孕婦體內的葉酸過多,那麼孩子將來出現自閉症的風險會更高”。
這兩個結論並不矛盾,前者說“不夠會有問題”,後者說“過多也有問題”。
後者並不是否定前者,而是對前者的補充。兩者加在一起,才勾畫出了問題的全貌。


紅肉致癌的結論也是如此
紅肉依然是優質蛋白、鐵和鋅等礦物質,以及B族維生素的優秀來源,
新的結論並沒有否定這些事實。它說的是,紅肉中有些成分可能增加直腸癌等癌症的風險。
公眾的喧囂主要來自於對“致癌等級”的誤解。
“致癌物等級”是根據某種物質增加人體癌症風險的確鑿證據來定的。
等級最高的1級致癌物是說有很確鑿的證據,顯示該物質能增加人的患癌風險。

媒體和公眾往往把“致癌等級”錯誤地理解成了“致癌能力的大小”。
比如說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它們的致癌能力有多大呢?
世界衛生組織引用的數字是“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製品,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將增加18%”。
這個風險增加的意思是:如果不吃加工肉製品的人得結腸直腸癌的機率是1%,
那麼每天吃50克加工肉製品,得結腸直腸癌的機率是1.18%。
而同為1級致癌物的香煙,每天抽一盒的話患肺癌的風險會增加十幾倍。
同為1級致癌物的,還有酒精飲料、中式鹹魚、檳榔和曬太陽。
也就是說,紅肉致癌這個事情,
也並不是對於肉的營養價值的否定,而是對於紅肉與健康之間關係的完善。

以上就是云無心對於該如何看待所謂的科學結論“反轉”的思考,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云無心講述:鄭磊

----------------
主旨:
2016年,有兩則科學新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一個是“孕期過量葉酸和維生素B12增加自閉症的風險”,另一個是紅肉致癌。

2016年葉酸與自閉症的那項研究中,
研究人員研究了孩子出生之前母親的血液葉酸和維生素B12的水平,發現:
如果孕婦的血液葉酸水平高,那麼孩子的自閉症風險增加2倍;
如果是維生素B12水平過高,則孩子自閉症風險增加3倍;如果2者都高,則風險增高17.6倍。
而紅肉致癌的這項反轉,
今年之所以引發關注,是因為世界衛生組織把加工肉製品定位“1級致癌物”,
與砒霜、石棉、香煙等臭名昭著的致癌物同列。
另外,還把所有的紅肉,也就是所有哺乳的動物的肉,
包括我們吃得最多的豬、牛、羊肉,列為“2A級致癌物”。

長久以來,“天天有肉吃”是生活富足的標誌。
在人們的心目中,“吃蔬菜”是果腹,而“肉”不僅好吃,還更有營養。
突然之間,說肉變成致癌物了,許多人實在是難以接受。
“今天的真理可能明天就變成了謬誤”,
許多人面對自己不願意接受的科學事實的時候,就經常用這句話來辯解。
科學,真的是這樣變來變去,不靠譜嗎?

讓我們先來看看葉酸的那個新聞。
此前的結論是說“如果孕期葉酸不足,那麼孩子出現神經管畸形的機率會增加”;
而這一項研究是說“如果孕婦體內的葉酸過多,那麼孩子將來出現自閉症的風險會更高”。
這兩個結論並不矛盾,前者說“不夠會有問題”,後者說“過多也有問題”。
後者並不是否定前者,而是對前者的補充。兩者加在一起,才勾畫出了問題的全貌。
紅肉致癌的結論也是如此。
紅肉依然是優質蛋白、鐵和鋅等礦物質,以及B族維生素的優秀來源,
新的結論並沒有否定這些事實。它說的是,紅肉中有些成分可能增加直腸癌等癌症的風險
媒體和公眾往往把“致癌等級”錯誤地理解成了“致癌能力的大小”。
比如說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它們的致癌能力有多大呢?
世界衛生組織引用的數字是“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製品,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將增加18%”。
這個風險增加的意思是:如果不吃加工肉製品的人得結腸直腸癌的機率是1%,
那麼每天吃50克加工肉製品,得結腸直腸癌的機率是1.18%。
而同為1級致癌物的香煙,每天抽一盒的話患肺癌的風險會增加十幾倍。
同為1級致癌物的,還有酒精飲料、中式鹹魚、檳榔和曬太陽。
也就是說,紅肉致癌這個事情,
並不是對於肉的營養價值的否定,而是對於紅肉與健康之間關係的完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