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大腦的意識是猜出來的
這條音頻我們來說說,大腦的意識可能是猜出來的。
人的意識是如何產生的呢?這是哲學和科學都在試圖回答的問題。
前不久,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賽克勒意識科學中心的阿尼爾·賽思教授
在萬古雜誌發表了一篇很有新意的文章,他以實驗為依據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
大腦在感知外界事物前,會先預測,
預測和感知到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們的感知意識。
也就是說,大腦的意識可能是猜出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為了理解意識的問題,科學家使用了很多方法。
最常用的是利用腦電圖和核磁共振,它們可以比較不同情況下大腦活動的區別。
比如有個非常流行的實驗就是雙眼競爭實驗。
在這個實驗當中,受試者的兩隻眼睛分別看不同的圖像,
這樣的話,意識知覺就會不停地轉換。
通過這樣一些實驗,
科學家確定了大腦的哪些區域與視覺、聽覺以及其他刺激是密切相關的。
現在的神經科學家還有更加炫酷的技術。
比如米蘭大學有一位叫做馬塞洛·馬斯米尼的神經科學家,
他通過一種無創的技術給大腦施加電脈衝刺激,
然後用腦電圖記錄下大腦的哪個區域有響應。
他發現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比如睡眠者和植物人,大腦的響應結果非常簡單。
但是在有意識的狀態下,大腦皮層出現了一種非常複雜的模式然後消失。
現在甚至可以量化這些反應的複雜度了,就像使用溫度計來量溫度一樣。
但是,作者認為雖然這些實驗非常有說服力,
但是它們的落腳點依舊不在意識的“真正問題”上。
比如雖然看到了某個腦區在意識體驗中被激活,
但是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這個區域的激活和意識有關係。
因此,作者指出,
我們需要一個一般性的理論來描述大腦做了什麼,而不是它的什麼位置被激活了。
作者認為,
有一種理論可能用來幫助我們理解大腦到底幹了什麼,這種理論叫做“預測性感知”。
在這個理論當中,大腦在感知事物之前,會先對要感知的事物做出一個預測,
然後來判斷真正的感知和預測有多吻合。
比如在一個濃霧瀰漫的清晨,如果我們要在公交站約見一位朋友,
我們可能以為自己看到他在那兒,走近一看卻發現是另一個陌生人。
或者說如果我們想听到一些單詞,哪怕是在嘈雜的噪音中也能“聽到”它們。
因此,人們有意識地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東西,而不是和他們預期相違背的東西。
雖然這聽上去有些唯心主義,但是作者舉出了實驗的例子。
哈佛醫學院的一些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讓受試者看到由一系列小圓點組成的“雲朵”,並彙報他們看到的這個雲朵的移動方向。
他們利用儀器干擾視覺皮層,發現雖然受試者的眼睛視覺並未受影響,
他們依然能看見雲朵,但是他們對雲朵移動的感知卻消失了。
這說明了大腦並不只是接受眼睛傳來的信號就產生了意識。
“預測性感知”理論也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很多現象,
比如精神錯亂、致幻劑引起的幻覺等不正常的視覺體驗。
各種複雜幻覺都可以解釋為不同腦皮層對“預測”的過度加強導致。
作者認為,由於它搞清楚了許多精神病症狀的內在機理,這個研究有巨大的臨床意義。
作者還提到了非常著名的“橡膠手錯覺”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受試者被要求把精力放在假的橡膠手上,看不到真手。
如果實驗人員持續用軟毛刷輕輕地刷你看不見的真手和假的橡膠手,
你會很神奇地感受到似乎假手就是你身體的一部分。
作者自己的實驗室也通過類似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所以,作者認為,當輸入信號和預期行動結果匹配時,
我們會感受到假手或者其他東西更加真實。
更有說服力的是,許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為大腦的預測加工過程出現異常,
做這個實驗就會失敗。
這個理論為我們理解大腦的工作方式提供了新的視角。
我們每個人的獨特體驗,可能不過是大腦對於外界感覺信號的最佳猜測。
這個結論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Anil Seth(The Real Problem)
稿:王承志
轉載:得到
---------------
主旨:
有一種理論可能用來幫助我們理解大腦到底幹了什麼,這種理論叫做“預測性感知”。
在這個理論當中,大腦在感知事物之前,
會先對要感知的事物做出一個預測,然後來判斷真正的感知和預測有多吻合。
比如在一個濃霧瀰漫的清晨,如果我們要在公交站約見一位朋友,
我們可能以為自己看到他在那兒,走近一看卻發現是另一個陌生人。
或者說如果我們想听到一些單詞,哪怕是在嘈雜的噪音中也能“聽到”它們。
因此,人們有意識地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東西,而不是和他們預期相違背的東西。
雖然這聽上去有些唯心主義,但是作者舉出了實驗的例子。
哈佛醫學院的一些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讓受試者看到由一系列小圓點組成的“雲朵”,並彙報他們看到的這個雲朵的移動方向。
他們利用儀器干擾視覺皮層,發現雖然受試者的眼睛視覺並未受影響,
他們依然能看見雲朵,但是他們對雲朵移動的感知卻消失了。
這說明了大腦並不只是接受眼睛傳來的信號就產生了意識。
“預測性感知”理論也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很多現象,
比如精神錯亂、致幻劑引起的幻覺等不正常的視覺體驗。
各種複雜幻覺都可以解釋為不同腦皮層對“預測”的過度加強導致。
由於它搞清楚了許多精神病症狀的內在機理,這個研究有巨大的臨床意義。
在非常著名的“橡膠手錯覺”實驗中,受試者被要求把精力放在假的橡膠手上,看不到真手。
如果實驗人員持續用軟毛刷輕輕地刷你看不見的真手和假的橡膠手,
你會很神奇地感受到似乎假手就是你身體的一部分。
當輸入信號和預期行動結果匹配時,我們會感受到假手或者其他東西更加真實。
更有說服力的是,
許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為大腦的預測加工過程出現異常,做這個實驗就會失敗。
這條音頻我們來說說,大腦的意識可能是猜出來的。
人的意識是如何產生的呢?這是哲學和科學都在試圖回答的問題。
前不久,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賽克勒意識科學中心的阿尼爾·賽思教授
在萬古雜誌發表了一篇很有新意的文章,他以實驗為依據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
大腦在感知外界事物前,會先預測,
預測和感知到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們的感知意識。
也就是說,大腦的意識可能是猜出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為了理解意識的問題,科學家使用了很多方法。
最常用的是利用腦電圖和核磁共振,它們可以比較不同情況下大腦活動的區別。
比如有個非常流行的實驗就是雙眼競爭實驗。
在這個實驗當中,受試者的兩隻眼睛分別看不同的圖像,
這樣的話,意識知覺就會不停地轉換。
通過這樣一些實驗,
科學家確定了大腦的哪些區域與視覺、聽覺以及其他刺激是密切相關的。
現在的神經科學家還有更加炫酷的技術。
比如米蘭大學有一位叫做馬塞洛·馬斯米尼的神經科學家,
他通過一種無創的技術給大腦施加電脈衝刺激,
然後用腦電圖記錄下大腦的哪個區域有響應。
他發現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比如睡眠者和植物人,大腦的響應結果非常簡單。
但是在有意識的狀態下,大腦皮層出現了一種非常複雜的模式然後消失。
現在甚至可以量化這些反應的複雜度了,就像使用溫度計來量溫度一樣。
但是,作者認為雖然這些實驗非常有說服力,
但是它們的落腳點依舊不在意識的“真正問題”上。
比如雖然看到了某個腦區在意識體驗中被激活,
但是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這個區域的激活和意識有關係。
因此,作者指出,
我們需要一個一般性的理論來描述大腦做了什麼,而不是它的什麼位置被激活了。
作者認為,
有一種理論可能用來幫助我們理解大腦到底幹了什麼,這種理論叫做“預測性感知”。
在這個理論當中,大腦在感知事物之前,會先對要感知的事物做出一個預測,
然後來判斷真正的感知和預測有多吻合。
比如在一個濃霧瀰漫的清晨,如果我們要在公交站約見一位朋友,
我們可能以為自己看到他在那兒,走近一看卻發現是另一個陌生人。
或者說如果我們想听到一些單詞,哪怕是在嘈雜的噪音中也能“聽到”它們。
因此,人們有意識地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東西,而不是和他們預期相違背的東西。
雖然這聽上去有些唯心主義,但是作者舉出了實驗的例子。
哈佛醫學院的一些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讓受試者看到由一系列小圓點組成的“雲朵”,並彙報他們看到的這個雲朵的移動方向。
他們利用儀器干擾視覺皮層,發現雖然受試者的眼睛視覺並未受影響,
他們依然能看見雲朵,但是他們對雲朵移動的感知卻消失了。
這說明了大腦並不只是接受眼睛傳來的信號就產生了意識。
“預測性感知”理論也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很多現象,
比如精神錯亂、致幻劑引起的幻覺等不正常的視覺體驗。
各種複雜幻覺都可以解釋為不同腦皮層對“預測”的過度加強導致。
作者認為,由於它搞清楚了許多精神病症狀的內在機理,這個研究有巨大的臨床意義。
作者還提到了非常著名的“橡膠手錯覺”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受試者被要求把精力放在假的橡膠手上,看不到真手。
如果實驗人員持續用軟毛刷輕輕地刷你看不見的真手和假的橡膠手,
你會很神奇地感受到似乎假手就是你身體的一部分。
作者自己的實驗室也通過類似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所以,作者認為,當輸入信號和預期行動結果匹配時,
我們會感受到假手或者其他東西更加真實。
更有說服力的是,許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為大腦的預測加工過程出現異常,
做這個實驗就會失敗。
這個理論為我們理解大腦的工作方式提供了新的視角。
我們每個人的獨特體驗,可能不過是大腦對於外界感覺信號的最佳猜測。
這個結論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Anil Seth(The Real Problem)
稿:王承志
轉載:得到
---------------
主旨:
有一種理論可能用來幫助我們理解大腦到底幹了什麼,這種理論叫做“預測性感知”。
在這個理論當中,大腦在感知事物之前,
會先對要感知的事物做出一個預測,然後來判斷真正的感知和預測有多吻合。
比如在一個濃霧瀰漫的清晨,如果我們要在公交站約見一位朋友,
我們可能以為自己看到他在那兒,走近一看卻發現是另一個陌生人。
或者說如果我們想听到一些單詞,哪怕是在嘈雜的噪音中也能“聽到”它們。
因此,人們有意識地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東西,而不是和他們預期相違背的東西。
雖然這聽上去有些唯心主義,但是作者舉出了實驗的例子。
哈佛醫學院的一些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讓受試者看到由一系列小圓點組成的“雲朵”,並彙報他們看到的這個雲朵的移動方向。
他們利用儀器干擾視覺皮層,發現雖然受試者的眼睛視覺並未受影響,
他們依然能看見雲朵,但是他們對雲朵移動的感知卻消失了。
這說明了大腦並不只是接受眼睛傳來的信號就產生了意識。
“預測性感知”理論也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很多現象,
比如精神錯亂、致幻劑引起的幻覺等不正常的視覺體驗。
各種複雜幻覺都可以解釋為不同腦皮層對“預測”的過度加強導致。
由於它搞清楚了許多精神病症狀的內在機理,這個研究有巨大的臨床意義。
在非常著名的“橡膠手錯覺”實驗中,受試者被要求把精力放在假的橡膠手上,看不到真手。
如果實驗人員持續用軟毛刷輕輕地刷你看不見的真手和假的橡膠手,
你會很神奇地感受到似乎假手就是你身體的一部分。
當輸入信號和預期行動結果匹配時,我們會感受到假手或者其他東西更加真實。
更有說服力的是,
許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為大腦的預測加工過程出現異常,做這個實驗就會失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