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內參-學習-興趣-施一公:興趣是可以培養的

出處:施一公:興趣是可以培養的


10月28日在未來科技論壇上,清華大學副校長、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同幾位中學生對話時,
回憶自己的求學和研究道路說,自己和很多科學家不同,
他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對生命科學有興趣,只是到後來,這個興趣才被培養出來。
而他也因為一直堅持在這個領域做研究,最終成為大家。


施一公在讀高中時,數學物理都很好,生物這門課其實比較差。
但是,有一次老師跟他說,21世紀是生物化學的世紀。
他聽完之後很激動,因為他對探索科學很感興趣。
施一公一直對數學很熱衷,但是報考專業時,他沒有選擇數學系,而是選擇了生物系。

但是,因為基礎不好,儘管他自己拼命想學好,
在清華讀書時,包括出國後,他的生物成績都比較差。
大學時他的生物學成績經常是勉強及格,為了拿獎學金,
就去數學系和物理系選幾門課,拿滿分,來彌補生物成績的不好。
一直到後來,博士讀到三四年級,他才找到了一點感覺,“原來生物是這麼回事”。
施一公說:“當時沒有人告訴我生物是一個領域,數學是一個方法
如果知道這個區別的話,我會更快一點,
我老想拿數理思維去想生物學問題,所以我走了不少彎路。”

到了博士四年級以後,施一公才對生物學產生濃厚興趣,
有了興趣,再加上他認為生命科學的確很重要,
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在這個領域一直工作到了現在。

因此,施一公相信,“人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
“你只要好好走你的路,走下去,總會能達到你的目標”。
他也經常對自己實驗室裡的學生,包括清華的學生叮囑:
 你自己心裡想的,你信仰的東西
遠遠重要於外界別人對於你的看法和整個社會上的輿論、走向,這是非常關鍵的。

第一季的《李翔商業內參》也曾介紹過姚明的類似觀點。
後來成為籃球巨星的姚明,
在小時候其實也不喜歡打籃球,只是後來慢慢地才愛上了這項運動。
總之,興趣其實是可以培養的,而不是通常所認為的,必然是天生的。



-------------------------------
摘要:
施一公說他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對生命科學有興趣,
只是到後來,這個興趣才被培養出來。
而他也因為一直堅持在這個領域做研究,最終成為大家。

他在讀高中時,數學物理都很好,生物這門課其實比較差。
但是,有一次老師跟他說,21世紀是生物化學的世紀。
他聽完之後很激動,因為他對探索科學很感興趣。
施一公一直對數學很熱衷,但是報考專業時,他沒有選擇數學系,而是選擇了生物系。
一直到後來,博士讀到三四年級,他才找到了一點感覺,“原來生物是這麼回事”
施一公說:“當時沒有人告訴我生物是一個領域,數學是一個方法
如果知道這個區別的話,我會更快一點,
我老想拿數理思維去想生物學問題,所以我走了不少彎路。”

有了興趣,再加上他認為生命科學的確很重要,
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在這個領域一直工作到了現在。
因此,施一公相信,“人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
“你自己心裡想的,你信仰的東西,
遠遠重要於外界別人對於你的看法和整個社會上的輿論、走向,這是非常關鍵的。”
總之,興趣其實是可以培養的,而不是通常所認為的,必然是天生的。

❤內參-學習-谷歌前員工的5個職場經驗

出處:谷歌前員工的5個職場經驗


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公司Node創始人法隆·費特米(Falon Fatemi )
曾是谷歌最年輕的員工之一,她19歲加入谷歌,工作6年後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截至目前公司的融資總額為1630萬美元。回顧職業生涯時,她發現有5件事非常重要:

第一, 培養紀律感。
費特米的父母在70年代從伊朗移民到美國,
他們十分強調子女的教育與自力更生的能力,
她的父母規定,孩子每年夏天都必須額外補習數學跟科學教育,另外還要打工。
強大的學習與謀生壓力,培養了她的紀律感,
當同齡人還在打工賺零用錢時,她已經在一間公司裡,為律師做專利研究。

二,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
費特米在谷歌工作期間認識了幾位有影響力的前輩,
包括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費特米認為,
當你認識越多人,越有機會從他們身上學習,並且更了解自己未來該往哪裡走。


第三,主動出擊、及時行動。
在被谷歌面試時,費特米被問到個人的興趣是什麼,她的回答是:
“盡可能學習一切有趣的事物,以及在谷歌工作。”
她建議,當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時,就要及時行動,朝目標義無反顧地前進。


第四,仔細分析、謹慎行動。
剛進入谷歌工作時,公司要求費特米在兩週內想出一個打進非洲及東歐市場的方法,
“我當時只有19歲,面對這樣的難題,你不是去想辦法讓自己學懂游泳,就是等著溺斃”。
最後,費特米找到了一個方法,
凡事細心、小心以及謹慎,這最重要。只要你問得出正確的問題、
找正確的人、開正確的會議,就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得出最接近正確的答案。


第五,別讓自己限制自己。
費特米用盡全力進入谷歌,6年後又離開去創業,她認為能限制自己做夢、實現夢想的人,
只有自己,“別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
摘要:
1. 培養紀律感
2. 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
 當你認識越多人,越有機會從他們身上學習,並且更了解自己未來該往哪裡走。
3. 主動出擊、及時行動
 盡可能學習一切有趣的事物,當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時,
 就要及時行動,朝目標義無反顧地前進。
4. 仔細分析、謹慎行動
 凡事細心、小心以及謹慎,這最重要。只要你問得出正確的問題、
 找正確的人、開正確的會議,就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得出最接近正確的答案。
5. 別讓自己限制自己
 能限制自己做夢、實現夢想的人,只有自己,“別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內參-哲思-劉強東的個人奮鬥

出處:劉強東的個人奮鬥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10月28日在母校宿遷中學的九十週年校慶上做了演講,
回憶了自己小時候的貧苦歲月,然後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學生們要“看得更遠、走得更遠”。

劉強東說,小時候全村村民都沒什麼可吃的,一年最多只能吃一兩次豬肉。
但是村長家裡的屋簷底下掛著很多豬肉。所以,那時候他的最大夢想是當個村長。

在到宿遷讀高中之前,劉強東用自己攢的50塊錢,坐著車到了南京,
第一次看到了“不可思議的城市”,繞著37層的金陵大廈走了很多圈, 
“這個時候我才知道,世界上有比我們宿遷更大的城市,有更多的秘密。
當我從南京坐船到九江的路上,我就在想北京什麼樣,上海什麼樣,
還有紐約,還有倫敦,還有東京。”

高考報志願時,劉強東報的所有學校都在北京和上海。 
“老實說,上什麼學校不是最重要的,我一定要去中國最大的都市上學,
因為我堅信在那兒我可以站得更高,我可以看得更遠,我可以走得更遠。”


劉強東感慨說,從家鄉到北京,用了十年,才得到北京的孩子最基礎的一些東西;
奮鬥了二十年,才和東京人、紐約人和倫敦人站在同一個起跑線。
而且,到今天為止,他每天仍然工作16個小時,沒有周六和周日,
這樣努力, “並不僅僅為了事業上的成就,
我希望我每一天的學習都能夠讓我看得更遠,我每一天的努力都能夠讓我走得更遠。”
劉強東這個感慨,很多在大城市中的個人奮鬥者,估計都會有同感。



----------------------------
摘要:
在到宿遷讀高中之前,劉強東用自己攢的50塊錢,坐著車到了南京,
第一次看到了“不可思議的城市”,繞著37層的金陵大廈走了很多圈,
“這個時候我才知道,世界上有比我們宿遷更大的城市,有更多的秘密。
當我從南京坐船到九江的路上,我就在想北京什麼樣,上海什麼樣,
還有紐約,還有倫敦,還有東京。”
高考報志願時,劉強東報的所有學校都在北京和上海。

劉強東感慨說,從家鄉到北京,用了十年,才得到北京的孩子最基礎的一些東西;
奮鬥了二十年,才和東京人、紐約人和倫敦人站在同一個起跑線。

而且,到今天為止,他每天仍然工作16個小時,沒有周六和周日,這樣努力,
“並不僅僅為了事業上的成就,
我希望我每一天的學習都能夠讓我看得更遠,我每一天的努力都能夠讓我走得更遠。”
劉強東這個感慨,很多在大城市中的個人奮鬥者,估計都會有同感。

❤內參-心理-如何理解並克服恐懼

出處:如何理解並克服恐懼
參考:得到-心理-我們對什麼“毛骨悚然”


在文學作品或者影視劇裡,人們會虛構一些想像出來的怪物。
為什麼怪物會讓人感到恐懼呢?
得到訂閱專欄“馬徐駿·世界名刊速讀”介紹了《鸚鵡螺》雜誌的一篇文章《
為什麼大多數怪物都是混合物》(Why Are So Many Monsters Hybrids?),
研究的就是人類對於怪物的恐懼,以及如何更好地克服恐懼。
文章作者史蒂芬·阿斯瑪是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的哲學教授,
他出過一本書就是研究人類恐懼的。

作者阿斯瑪說,最可怕的怪物是混合型的怪物。
人類想像出來的很多怪物,都是不同的東西混在一起的,比如古埃及文化里的獅身人面像。
這種混合的怪物的可怕程度比一般的猛獸要高很多,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生理上的原因
研究表明,當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會給周圍的事物分類。
比如說,這是人,這是鳥,這是蟲子。這種粗糙的分類是我們理解世界很重要的方式。
這麼做可以建立一種預測性的模式,區分出有用的信息和無用的噪音,
幫我們更好地生存下來,還可以節省認知帶寬。
所以,當某個生物不在你的認知分類裡面的時候,你就會感到害怕。


第二個原因是文化上的原因。
出於各種文化和政治的需要,把各種抽象的概念,變成具象化的怪物
引發人們的厭惡,甚至是恐懼,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行為引導手段。
比如說,如果你作惡,那魔鬼就會找上你;
如果你破壞規則,某個怪物就會來抓你,等等。
而為了讓人覺得厭惡和恐懼,所有的敵人都必須被描繪得醜陋不堪,
這時候英雄的出場才備受期待,會變成一種文化認同,
比如宗教裡的神和聖人、神話中的英雄。
當我們講起這些故事的時候,其實就有了善惡之分。
當我們有了共同敵人,我們才會更團結,
所以怪物的作用,是使得人類可以更容易地被團結在某種社群之中。
而為了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普通的東西是不夠的,
只有突破了人們的認知,才會讓人印象更深刻,更容易傳播。

所以,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恐懼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習得的。
通過分類,通過文化因素,我們才產生了恐懼感。
想要克服這種恐懼感,一個辦法就是擴大分類,
習以為常的事物不會讓我們恐懼,突如其來的東西才會讓我們害怕。
恐懼來自於認知混亂,並不來自源於認知的內容本身。



----------------------------------
摘要:
最可怕的怪物是混合型的怪物。
人類想像出來的很多怪物,都是不同的東西混在一起的,比如古埃及文化里的獅身人面像。
這種混合的怪物的可怕程度比一般的猛獸要高很多,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生理原因
 研究表明,當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會給周圍的事物分類。
 比如說,這是人,這是鳥,這是蟲子。這種粗糙的分類是我們理解世界很重要的方式。
 這麼做可以建立一種預測性的模式,區分出有用的信息和無用的噪音,
 幫我們更好地生存下來,還可以節省認知帶寬。
 所以,當某個生物不在你的認知分類裡面的時候,你就會感到害怕。
2. 文化原因
 出於各種文化和政治的需要,把各種抽象的概念,變成具象化的怪物,
 引發人們的厭惡,甚至是恐懼,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行為引導手段。
 比如說,如果你作惡,那魔鬼就會找上你;
 如果你破壞規則,某個怪物就會來抓你,等等。
 而為了讓人覺得厭惡和恐懼,所有的敵人都必須被描繪得醜陋不堪,
 這時候英雄的出場才備受期待,會變成一種文化認同,
 比如宗教裡的神和聖人、神話中的英雄。
 當我們講起這些故事的時候,其實就有了善惡之分。
 當我們有了共同敵人,我們才會更團結,
 所以怪物的作用,是使得人類可以更容易地被團結在某種社群之中。
 而為了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普通的東西是不夠的,
 只有突破了人們的認知,才會讓人印象更深刻,更容易傳播。
所以,恐懼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習得的。
恐懼來自於認知混亂,並不來自源於認知的內容本身。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內參-人體-站著工作大腦反應更快

出處:站著工作大腦反應更快


由於久坐對健康不利,所以越來越多人開始站著工作。
美國《心理科學》雜誌(Psychological Science)9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
站著工作或許能讓我們的大腦更快地思考問題。

研究人員找來了兩組人,一組坐著,一組站著。
然後通過一種測試方法,來測量他們的注意力和大腦的運行速度。
具體方法是,給出一些描述顏色的詞語,這些詞本身也是有顏色的,
參加實驗的人要說出字的顏色,而不是字本身。
隨後,研究人員對比了兩組人大腦處理問題的時間,
結果站著的人的反應速度比坐著的人快一些,
雖然數據相差不大,但考慮到我們的大腦一天要處理很多東西,
微小的差距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影響。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坐著工作的人不習慣站著,
不僅是因為站著需要更多的體力,更因為大腦需要管理更多的事情,
比如平衡身體,控制輕微的肌肉萎縮,等等。
這些持續的、可控的、微小的事情,會給人帶來壓力。
此前有研究表明,適度的壓力可以讓人表現得更好。
這項最新研究也說明了,一點點額外的壓力會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大腦思考得更快,反應更加迅速,這時候人更容易專注於手頭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當然,站著的工作的好處還在討論之中,也有研究顯示一直站著工作對身體不好。
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經常改變一下工作的姿勢,而不是一成不變地使用一種姿勢工作。



----------------------------
摘要:
站著需要更多的體力,大腦需要管理更多的事情,
比如平衡身體,控制輕微的肌肉萎縮,等等。
這些持續的、可控的、微小的事情,會給人帶來壓力。
此前有研究表明,適度的壓力可以讓人表現得更好。
這項最新研究也說明了,一點點額外的壓力會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大腦思考得更快,反應更加迅速,這時候人更容易專注於手頭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當然,站著的工作的好處還在討論之中,也有研究顯示一直站著工作對身體不好。
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經常改變一下工作的姿勢,而不是一成不變地使用一種姿勢工作。

❤內參-企管-谷歌、全食如何掀起管理革命

出處:谷歌、全食如何掀起管理革命


從整個社會角度來看,我們在管理工業工廠方面,已經積累了數百年的經驗。
但是,著名管理學者戴維·布爾庫什(David Burkus)在《新管理革命》這本書裡認為,
隨著時代的變化,出現了很多新型的公司,
這些公司可能很富有創造力,也可能有其他的特點,
過去的管理方法,可能要做出一些變化。布爾庫什說,新型的管理系統應該以員工為中心。
因為工作的本質已經從工業型變成了知識型,並且公司也需要員工來解決問題。
所以,讓員工對工作更投入,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
那怎麼才能讓員工更投入呢?書裡介紹了一些企業的具體做法。


首先,我們都知道有一句話叫做“客戶第一”。
但在布爾庫什看來,這句話要變一下,變成“員工第一”
他認為,企業的利潤是由客戶的忠誠度驅動的,而客戶的忠誠度是由員工的滿意度驅動的。
對公司滿意並且高效的員工,能更好地和客戶進行高質量的交流,
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而要想讓員工滿意,就要把員工放在第一位來考慮。

書裡舉了IT服務供應商HCLT公司的例子。
這家公司的CEO維尼特·那亞爾(Vineet Nayar),
就在公司實施了“員工第一,客戶第二”新戰略。
這家公司的具體做法是,在企業內部建立了一個“智能服務平台”,
員工在這個平台上做的事情都會被記錄下來,
比如,當員工向各部門尋求幫助的時候,求助的全部過程就會被記錄下來。
每個部門解決問題用了多長時間,解決了多少問題,都會作為績效考核的標準。
此外,這家公司還會定期請各級員工參加公司的戰略會議。
通過這一系列的變革,HCLT公司的年營業額增長了三倍,市值也增長了兩倍。

其次,招聘模式也需要變化。
哈佛商學院“加強人才管理提升企業績效”高管教育課程學術主任
鮑里斯·格魯斯伯格(Boris Groysberg)曾表示,
如果想讓個體發揮最大潛能,
就一定要把他們看成一個團隊的成員,而不是單打獨鬥的英雄。
所以布爾庫什認為,在組建團隊的時候,企業最應該考慮的是“新人能否提升團隊績效,
以及團隊能否幫助新人提高績效”。在招聘時,最好更多地考慮一下團隊的整體意見。


書裡舉了兩個例子,一個例子是今年被亞馬遜收購的美國全食超市,另一個例子是谷歌。
全食超市在招人的時候,應聘者除了要經過電話面試、店長一對一的面之外,
還要經過一個小組面試,這個小組的考官都是由未來的團隊成員擔任的。
應聘者只有在小組面試中獲得超過三分之二投票,才能成為正式員工。
這種做法不僅能考察新員工和團隊的匹配度,
更重要的是,拒絕某個應聘者對團隊來說也很重要,
全食超市創始人約翰·麥基(John Mackey)認為,“一個團隊只有在對某人投出反對票時,
才真正凝聚起來”。反對票能讓團隊成員之間更加相互依存。

再說一下谷歌的例子。
谷歌招聘的時候,招聘決定需要全團隊一起來做,而不是某個經理人說了算。
在面試應聘者時,谷歌不僅會請出他的未來上司,
還會把他的跨部門經理人、甚至是未來的下屬也請來擔任面試官。
另外,所有的面試結果,會反饋給兩個委員會進行集中審核。
這些委員會的成員並不是應聘者的未來團隊成員,而是來自應聘者未來有可能合作的部門。
谷歌高級副總裁拉斯洛·博克(Laszlo Bock)說:
“來自合作部門的評價,比其他任何人都重要,因為他們才是以後要忍受你的人。”


第三,書裡還對傳統的薪酬系統提出了挑戰。大部分公司都是禁止談論工資的,
這被認為是尊重員工的表現。但是書裡說,工資保密會在公司裡造成不平等。

首先是信息的不平等,工資保密會讓“信息不對稱”,
也就是談判一方比另一方擁有更多或更為準確的信息。
因為雇主擁有更多的相關信息,所以雇主在任何情況下都處於有利地位。

還有一種不平等是員工之間的不平等,
員工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現與得到的工資,和其他同事是平等的。
因此,人們總是想了解自己以外的同事的表現和工資信息。
這就是為什麼員工有時候會不經意地試圖了解同事的工資,
也說明了為什麼當有人在很偶然的情況下透露了自己的薪資,會引發混亂。
當員工覺得自己工資過少的時候,會產生痛苦,並且會採取行動,讓自己有平等的感覺。
比如,他們可能會表現的不那麼好,或者不像過去那麼努力。
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表現和感知到的獎勵持平。

公平理論和公平感知所帶來的挑戰在於,
如果工資信息不公開,人們把自己的工資和同事進行比較。
工資保密系統下的員工,
往往會高估比他們職位低的人的工資,還會低估那些職位高於他們的人的工資。

書裡說,確保工資公正是公開工資的前提。
公司首先要把工資寫進崗位描述中,並且要確定績效考核系統,
以及控制好影響工資的變量,最後還要每個月和員工進行溝通,
這樣不僅能了解員工是否達到了崗位要求,還能及時解決分歧。

以上就是《新管理革命》這本書裡介紹的一些挑戰傳統的管理做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本期文章內容參考來源:《新管理革命:知識經濟如何重塑組織和管理》,
作者戴維·布爾庫什,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
摘要:
1. 員工第一
 企業的利潤是由客戶的忠誠度驅動的,而客戶的忠誠度是由員工的滿意度驅動的。
 對公司滿意並且高效的員工,能更好地和客戶進行高質量的交流,
 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而要想讓員工滿意,就要把員工放在第一位來考慮。
2. 改變招聘模式
 如果想讓個體發揮最大潛能,
 就一定要把他們看成一個團隊的成員,而不是單打獨鬥的英雄。
 以谷歌為例,
 谷歌招聘時,招聘決定需要全團隊一起來做,而不是某個經理人說了算。
 在面試應聘者時,谷歌不僅會請出他的未來上司,
 還會把他的跨部門經理人、甚至是未來的下屬也請來擔任面試官。
 另外,所有的面試結果,會反饋給兩個委員會進行集中審核。
 這些委員會的成員並不是應聘者的未來團隊成員,
 而是來自應聘者未來有可能合作的部門。
 谷歌高級副總裁拉斯洛·博克(Laszlo Bock)說:
 “來自合作部門的評價,比其他任何人都重要,因為他們才是以後要忍受你的人。”
3. 公開工資
 部分公司都是禁止談論工資的,被認為是尊重員工的表現。
 但是工資保密會在公司裡造成不平等。
 不公開會有兩種不平等
 (1)信息的不平等,工資保密會讓“信息不對稱”,
 也就是談判一方比另一方擁有更多或更為準確的信息。
 因為雇主擁有更多的相關信息,所以雇主在任何情況下都處於有利地位。
 (2)員工之間的不平等,
 員工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現與得到的工資,和其他同事是平等的。
 因此,人們總是想了解自己以外的同事的表現和工資信息。
 如果工資信息不公開,人們把自己的工資和同事進行比較。
 工資保密系統下的員工,
 往往會高估比他們職位低的人的工資,還會低估那些職位高於他們的人的工資。
 
 確保工資公正是公開工資的前提。
 公司首先要把工資寫進崗位描述中,並且要確定績效考核系統,
 以及控制好影響工資的變量,最後還要每個月和員工進行溝通,
 這樣不僅能了解員工是否達到了崗位要求,還能及時解決分歧。

❤內參-藝術-藝術的根本就是創新

出處:藝術的根本就是創新


細江英公是戰後日本第一代現代攝影教父大師,
他最出名的作品是與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合作的《薔薇刑》,
他還是日本著名攝影師森山大道的老師。
接受《時尚先生》採訪時,細江英公總結了自己的攝影觀念和思想。


細江英公的照片基本都以紀實的手法拍攝,
這個手法很便利,不過要想在寫實照片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就必須花費很多心思,比如如何讓寫實的鏡頭變得浪漫起來。
如今智能手機讓攝影迅速普及,但沒有想法地拍只是拍照而已,算不上是作品。
細江英公說,將自己的思想傳達出來的,才叫創作者,
“思想是指人類的看法,處事時自己的姿態,是生活中所擁有的價值觀。
以此為背景,才能創造出作品。
無論是小說還是詩歌、俳句,或是音樂,都是基本相同的。攝影也是其中之一。

誰都能拍照,這是攝影吸引人的地方,但是也有陷阱,
“ 思想要通過技術,讓它產生現實的方向,這才能成為作品。
攝影是在深刻的思想上成立的、表現出來的,不是誰都可以做到。
攝影的同時也需要審美和繪畫之心。
要創作偉大、優秀的小說,或者是一曲絕倫的音樂,是前路漫長的。
攝影也是一樣,我希望大家甚至能想像著自己身處戰場,不斷給自己激勵,再去拍攝。”

細江英公十分堅持自己的表達自由,
不管其他人說什麼,他從不對自己的作品抱有疑問,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創作者就是這樣的。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並沒有'這樣的表現方式就不好'這種說法,
也完全沒有'照片必須這樣拍才行'這種規定
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就好,這樣才能做出獨特的東西。創作者必須這樣。”

在細江英公看來,原樣照搬和模仿他人做的事情,從學習技術的層面來講,
也許是有益的。但是,藝術是模仿不來的,
“藝術就是創新,是做他人從未做過的事情,不模仿照搬,獨有創意。這才是藝術的根本。



------------------------------
摘要:
細江英公是戰後日本第一代現代攝影教父大師,
細江英公的照片基本都以紀實的手法拍攝,
這個手法很便利,不過要想在寫實照片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就必須花費很多心思,比如如何讓寫實的鏡頭變得浪漫起來。
如今智能手機讓攝影迅速普及,但沒有想法地拍只是拍照而已,算不上是作品。
細江英公說:
將自己的思想傳達出來的,才叫創作者,
 思想是指人類的看法,處事時自己的姿態,是生活中所擁有的價值觀。
 以此為背景,才能創造出作品。

 無論是小說還是詩歌、俳句,或是音樂,都是基本相同的。攝影也是其中之一。
 而且,思想要通過技術,讓它產生現實的方向,這才能成為作品。
 攝影是在深刻的思想上成立的、表現出來的,不是誰都可以做到。
 攝影的同時也需要審美和繪畫之心。
 要創作偉大、優秀的小說,或者是一曲絕倫的音樂,是前路漫長的。」
細江英公十分堅持自己的表達自由,
不管其他人說什麼,他從不對自己的作品抱有疑問,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創作者就是這樣的。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並沒有'這樣的表現方式就不好'這種說法,
 也完全沒有'照片必須這樣拍才行'這種規定。

 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就好,這樣才能做出獨特的東西。創作者必須這樣。」
藝術就是創新,是做他人從未做過的事情,不模仿照搬,獨有創意。這才是藝術的根本。

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內參-學習-記憶-如何改善記憶並提升專注力

出處:如何改善記憶並提升專注力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介紹了四種改善記憶力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重複
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閱讀,仍然是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最佳途徑。
反覆琢磨一些想法和觀念,直到完全記牢,這是最簡單的讓大腦形成新連接的方式。


第二種方法是間隔式溫習。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系主任羅伯特·比約克(Robert Bjork)說,
快速把信息塞進大腦的結果是,時間一長我們就會忘記它們。
但是,如果你能每隔幾天就進行一次溫習,那就會記得更牢。
而且,如果你能把試圖記住的東西融入到日常生活裡,記住它們的概率就會更高。


第三種方法是創造專注的工作環境。
密蘇里大學的工作記憶專家納爾遜·考恩(Nelson Cowan)指出,
很多人都意識不到專注對於工作的重要性。
考恩認為,聯合辦公空間或者開放式辦公場所,其實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因為它們會額外製造出許多讓人分心的因素。
比如你的同事可能在旁邊吃零食,或者跟其他人交談。這都會影響到你。
此外,停止做那些會分神和拖延的事情,
比如瀏覽社交網絡,聚焦在手頭的任務上,不但專注力會提升,記憶力也會得到改善。


第四種方法是給記憶設置提示。
心理學家丹尼爾·沙克特(Daniel Schacter)說,:
“記憶非常依賴提示。大多數人都會說,
這樣(善忘的)事絕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但這樣的事曾發生在太多靠得住的人身上。
如果得不到提示,你幾乎可能忘掉所有的一切。”
可以使用多種提示來改進記憶,在手機上設置提醒,
用相關物品來作為提醒,寫成便利貼放在案頭。

沙克特非常強調專注:“很多人過分自信,以為自己能掌控得了分心的情況。
但是,要明白一心二用可能會讓你付出代價。
有時候這種代價並沒什麼,但另外一些時候,後果很嚴重。”



------------------------------
摘要:
1. 重複
 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閱讀,仍然是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最佳途徑。
 反覆琢磨一些想法和觀念,直到完全記牢,這是最簡單的讓大腦形成新連接的方式。
2. 間隔式溫習
 如果你能每隔幾天就進行一次溫習,那就會記得更牢。
 而且,如果你能把試圖記住的東西融入到日常生活裡,記住它們的概率就會更高。
3. 創造專注的工作環境
 聯合辦公空間或者開放式辦公場所,其實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因為它們會額外製造出許多讓人分心的因素。
 比如你的同事可能在旁邊吃零食,或者跟其他人交談。這都會影響到你。
 此外,停止做那些會分神和拖延的事情,
 比如瀏覽社交網絡,聚焦在手頭的任務上,不但專注力會提升,記憶力也會得到改善。

4. 給記憶設置提示
 可以使用多種提示來改進記憶,在手機上設置提醒,
 用相關物品來作為提醒,寫成便利貼放在案頭。

❤內參-醫健-主動型午睡和被動型午睡

出處:主動型午睡和被動型午睡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介紹了關於午睡以及取得最佳午睡效果的研究。
這篇文章的觀點來自於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睡眠與生物鐘學中心主任戴維·丁格思(David Dinges)。


人為什麼需要午睡?
丁格思和同事的觀點是,人類文明中的大部分是在赤道氣候中進化而來的,
赤道地區越到中午就越熱,因此,在最熱的時候適當休息,可以改善工作表現。
午睡和晚上睡覺一樣,是人體內先天設置好的生物程序,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

因此,你不必想太多,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躺下來或者趴下來小睡一會兒就好。
午睡時,人需要安全感,所以在公共區域午睡其實並不夠理想。
午睡時間應該控制在15-60分鐘,否則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午睡後可以喝一杯咖啡來緩解睡後遲鈍感。

丁思格把午睡分為主動型和被動型兩種。
一個人為了繼續一天的工作,有意識的休息一會兒是主動型午睡;
不小心睡著的多數是被動型午睡。
丁思格建議成年人每24小時周期要睡上至少7小時,
因此,如果你晚上睡得不夠,白天最好主動午睡一會兒。
而且,即使只睡15分鐘,也可以緩解部分睡眠壓力。
丁思格說:“保持清醒就像背著一個背包。
醒著的時間越長,背包就越沉重,如果稍事休息,背上的負擔將有所減輕。
總之,不要為自己午睡而不好意思,主動午睡總比被動午睡好。


-----------------------
摘要:
人為什麼需要午睡?
人類文明中的大部分是在赤道氣候中進化而來的,
赤道地區越到中午就越熱,因此,在最熱的時候適當休息,可以改善工作表現。
午睡和晚上睡覺一樣,是人體內先天設置好的生物程序,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

因此,你不必想太多,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躺下來或者趴下來小睡一會兒就好。
午睡時,人需要安全感,所以在公共區域午睡其實並不夠理想。
午睡時間應該控制在15-60分鐘,否則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午睡後可以喝一杯咖啡來緩解睡後遲鈍感。

午睡分為主動型和被動型兩種。
一個人為了繼續一天的工作,有意識的休息一會兒是主動型午睡;
不小心睡著的多數是被動型午睡。
成年人每24小時周期要睡上至少7小時。
如果你晚上睡得不夠,白天最好主動午睡一會兒。
而且,即使只睡15分鐘,也可以緩解部分睡眠壓力。
保持清醒就像背著一個背包,醒著的時間越長,背包就越沉重,
如果稍事休息,背上的負擔將有所減輕。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內參-表達-如何30秒講清楚一件事

出處:如何30秒講清楚一件事


電梯演講,也叫30秒演講,或者一句話演講,
就是怎樣能一句話和別人說清楚你做的事情是什麼。
掌握這種方法對我們和別人溝通特別有幫助。
得到訂閱專欄“張瀟雨·商業經典案例課”的主理人張瀟雨,
就在一篇文章裡介紹了三個通用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叫“輸入-輸出”句式
這裡應該是藉用了計算機的術語,具體的句式是:
如果你做了一個什麼動作(輸入),就能獲得一個什麼結果(輸出)。
比如,已經辭去Uber CEO的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在早期和別人描述Uber的時候,
說的就是:“你只要按下一個鍵,就會有一輛車來接你。”這就是典型的“輸入-輸出”句式。


第二種方法叫“二維定位法”
聽起來比較拗口,但你生活中肯定聽過類似的表達。
比如Uber火了之後,就有人說“我要做某個領域的Uber”,
這就是二維定位法的一種,找到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產品對標。
很多時候,一句話說不清楚的事,用一個熟悉的概念來形容,效率會高很多。
另外,在找到人們非常熟悉的產品對標之後,還要說出你做的事情和它的區別。
比如,你見投資人的時候可以說:“我要做的是某某行業的Uber。
不過和Uber比,我們的服務沒那麼緊急,頻次略低,客單價比Uber要高一些,
所以做一個交易平台還是很有需求的。”這樣投資人也會明白,你是做了功課才來的。


第三種方法叫做“寫新聞發言稿”。
這是亞馬遜做法。亞馬遜在開發一個產品之前,會先給這個產品寫一個新聞發言稿。
這種方式不但能弄清楚到底要開發哪些功能、優先級是什麼,還能很好地描述要做的事情。
因為新聞發言稿要言簡意賅,把話說清楚,而且受眾基本都是第一次聽說某個新東西。
所以你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說明一件事情。


張瀟雨還根據自己看過的一篇文章,把這個方法進行了一個延伸:
在描述自己的東西的時候,想一個場景,
就是你的用戶給你寫了一封感謝信,或者是發了個感謝的朋友圈。
一般來說發個感謝的朋友圈可能是這樣的:
“我有一個很急的需求,後來找到了這麼一個服務,
然後我只需要這麼這麼做,就把事情搞定了。
它給我帶來了怎樣怎樣的價值。實在太感謝了。”
實際上,這個框架就能幫你理清楚你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比如,客戶有什麼場景化的需求?你的服務提供了什麼幫助?操作流程是什麼?
給了客戶什麼價值?等等。你只要想一下你會怎麼給其他的產品寫感謝信,
反過來用在你身上,思路可能就會更清晰一些。

以上就是“張瀟雨·商業經典案例課”分享的電梯演講的三個通用的方法。




--------------------------------
摘要:
電梯演講,也叫30秒演講,或者一句話演講,
就是怎樣能一句話和別人說清楚你做的事情是什麼。
介紹了三個通用的方法。
1. 輸入-輸出
 這裡應該是藉用了計算機的術語,具體的句式是:
 如果你做了一個什麼動作(輸入),就能獲得一個什麼結果(輸出)。
 比如,已經辭去Uber CEO的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在早期和別人描述Uber時,
 說的就是:“你只要按下一個鍵,就會有一輛車來接你。”
 這就是典型的“輸入-輸出”句式。
2. 二維定位法
 比如Uber火了之後,就有人說“我要做某個領域的Uber”,
 這就是二維定位法的一種,找到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產品對標。
 很多時候,一句話說不清楚的事,用一個熟悉的概念來形容,效率會高很多。
3. 寫新聞發言稿
 這是亞馬遜做法。
 亞馬遜在開發一個產品之前,會先給這個產品寫一個新聞發言稿。
 這種方式不但能弄清楚到底要開發哪些功能、優先級是什麼,
 還能很好地描述要做的事情。因為新聞發言稿要言簡意賅,把話說清楚,
 而且受眾基本都是第一次聽說某個新東西。

❤內參-醫健-重新理解疾病和細菌

出處:重新理解疾病和細菌


一提起細菌,大多數人就想到細菌會讓人生病。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孩子有過敏的症狀,
而且很多小孩子還會得哮喘病。為什麼衛生條件越來越好,小孩子卻更容易過敏了呢?
科學研究裡有一個理論,叫“衛生的假設”,
這個假設給出的理由是,過去幾十年裡,衛生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小朋友接觸細菌的機會少了,反而更容易受到各種微生物的影響。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可以從《我包羅萬象》(I Contain Multitudes)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這是得到“每天聽本書”新介紹的一本英文書,
目前沒有中文版,作者是華裔科普作家勇埃德。
他供職於《大西洋月刊》,同時也為《科學美國人》等刊物寫文章,
被稱為是當代最優秀的科學記者。

首先,我們要知道,致病的細菌,或者說病原體,其實是極少數,
絕大多數生活在人體內的細菌,都能與人和平相處。
也就是說,人和細菌其實是一種共生的關係。細菌從人的食物中獲得養分,
同時細菌的存在和細菌產出的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

書裡舉了母乳喂養的例子。
如今人們很推崇母乳喂養,一說起原因,大多數人都覺得是因為母乳有更多的養分,
母乳喂養的孩子免疫力發育好,母乳喂養的孩子聰明。這些解釋都對。
但是如果認為,嬰兒直接吸收母乳的養分,從而變得更健康,更聰明,就錯了。
因為這樣的解釋忽略了細菌的作用。


書裡說,很多研究者都很困惑,
因為母乳只不過是脂肪和糖分的混合,為什麼哺乳動物要花那麼多精力去分泌乳汁呢?
後來研究發現,母乳中有200多種叫做HMO的多醣,這是一些相對複雜的糖分。
母乳和牛奶對比,HMO種類要豐富得多,是牛奶的4倍,數量更要多出幾百倍。
研究者覺得一定是這些HMO為胎兒提供了重要養分。
但結果卻是,嬰兒根本沒辦法吸收HMO。
母乳中的HMO其實是為了去餵養嬰兒腸胃中的細菌。這種細菌食用HMO之後,
會產出的一種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有助於嬰兒的小腸壁細胞膜的發育,
能幫助嬰兒的小腸更好地成長。
結果就是,母乳喂養的嬰兒消化能力更強,拉肚子和患其他疾病的機會少了很多。
也就是說,母乳喂養的是嬰兒體內的細菌,
而細菌又能生產出化學物質,促進嬰兒的成長發育。這就是一組良好的共生關係。

出於這種共生關係,人體內的菌群平衡變得非常重要。
下面我們就從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解釋一下某些疾病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自然界的生態失衡會導致環境的破壞。
同樣的道理,人體內的菌群失衡也會導致疾病。
書裡說,很多疾病都是單個的細菌或者病毒造成的,
這種單個入侵雖然不一定好治療,但我們至少知道從哪下手解決問題。
但是大多數疾病都是體內整個菌群發生了變化,問題就變得複雜了。
像這種人體整個菌群變成誘發疾病的狀態,學術上叫做“生態失調”或者“菌群失調”。
比如腸胃炎就是一系列內部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有基因的原因,有感染病毒的因素,有人體內部免疫系統失調的因素,
也有外部環境污染的原因,最終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
導致整個腸胃的菌群變成生病狀態,引發炎症。

人體內菌群多樣化的減少,不僅可能引發菌群失調的風險,
也讓導致疾病的細菌容易侵入人體。生物學裡有一個名詞,叫做“殖民抵抗”,
講的就是如果一個生命體擁有多元化茁壯成長的菌群,
就不太會給導致疾病的細菌留下多少空間,
所以,菌群存在的本身就構成了對導致疾病的細菌的抵抗。
但是,如果菌群種類減少,就可能留下大量空間,讓危險的微生物不僅可能入侵成功,
還可以擁有更多的食物,不斷成長壯大,填補共生菌群在生態圈中的位置。

比如說,自然分娩和母乳喂養之所以有好處,
就是因為自然分娩,孩子經過母親的產道,就能帶上母親體內的細菌。
同樣,母乳喂養,除了前面提到的吸收大腸菌群喜歡的HMO之外,
孩子也在接觸母親體內的細菌。孩子最早接觸什麼樣的細菌,
是否可能接觸更多樣化的細菌,對他身體內部菌群的發育是非常有用的。

以上就是《我包羅萬象》這本書裡介紹的兩個觀點,
人和細菌是共生的關係,以及疾病就是人體內的菌群失調,
人與細菌的共生關係發生了破壞。希望可以幫你更好地理解細菌與疾病。
有關這本書的更多內容,歡迎你去得到“每天聽本書”欄目收聽。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得到“每天聽本書”欄目解讀英文書的《我包羅萬象》。



---------------------------------
摘要:
一提起細菌,大多數人就想到細菌會讓人生病。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孩子有過敏的症狀,
而且很多小孩子還會得哮喘病。為什麼衛生條件越來越好,小孩子卻更容易過敏了呢?
科學研究裡有一個理論,叫“衛生的假設”,
這個假設給出的理由是,過去幾十年裡,衛生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小朋友接觸細菌的機會少了,反而更容易受到各種微生物的影響。
我們要知道,致病的細菌,或者說病原體,其實是極少數,
絕大多數生活在人體內的細菌,都能與人和平相處。
也就是說,人和細菌其實是一種共生的關係。細菌從人的食物中獲得養分,
同時細菌的存在和細菌產出的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

以母乳為例,如今人們很推崇母乳喂養,
一說起原因,大多數人都覺得是因為母乳有更多的養分,
母乳喂養的孩子免疫力發育好,母乳喂養的孩子聰明。這些解釋都對。
但是如果認為,嬰兒直接吸收母乳的養分,從而變得更健康,更聰明,就錯了。
因為這樣的解釋忽略了細菌的作用。
母乳中有200多種叫做HMO的多醣,這是一些相對複雜的糖分。
母乳和牛奶對比,HMO種類要豐富得多,是牛奶的4倍,數量更要多出幾百倍。
研究者覺得一定是這些HMO為胎兒提供了重要養分。
但結果卻是,嬰兒根本沒辦法吸收HMO。
母乳中的HMO其實是為了去餵養嬰兒腸胃中的細菌。這種細菌食用HMO之後,
會產出的一種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有助於嬰兒的小腸壁細胞膜的發育,
能幫助嬰兒的小腸更好地成長。
結果就是,母乳喂養的嬰兒消化能力更強,拉肚子和患其他疾病的機會少了很多。
也就是說,母乳喂養的是嬰兒體內的細菌,
而細菌又能生產出化學物質,促進嬰兒的成長發育。這就是一組良好的共生關係。

我們都知道,自然界的生態失衡會導致環境的破壞。
同樣的道理,人體內的菌群失衡也會導致疾病。
如果菌群種類減少,就可能留下大量空間,讓危險的微生物不僅可能入侵成功,
還可以擁有更多的食物,不斷成長壯大,填補共生菌群在生態圈中的位置。

比如說,自然分娩和母乳喂養之所以有好處,
就是因為自然分娩,孩子經過母親的產道,就能帶上母親體內的細菌。
同樣,母乳喂養,除了前面提到的吸收大腸菌群喜歡的HMO之外,
孩子也在接觸母親體內的細菌。孩子最早接觸什麼樣的細菌,
是否可能接觸更多樣化的細菌,對他身體內部菌群的發育是非常有用的。

內參-心理-樂觀、悲觀和務實的希望

出處:態度:樂觀、悲觀和務實的希望


艾默里·羅文斯(Amory Lovins)是世界能源和環境問題專家。
在能源問題方面,羅文斯是當之無愧的權威人物。對於能源問題,
悲觀者會認為人類對能源的依賴是不可持續的,
而且,使用石油和煤炭帶來的環境問題會把人類推向毀滅;
樂觀者認為,每次科技的進步總能解決人類面對的能源問題,因此不必過於杞人憂天。
這兩種態度都不陌生。我們每個人可能都選擇持其中一種。

但是羅文斯卻不這樣看待悲觀和樂觀的問題。
羅文斯說,每當有人問他,是個樂觀者還是悲觀者時,
他總是這麼回答:“我既不是樂觀者,也不是悲觀者。
因為這兩者都只是不同形式的宿命論,把未來視為命運,而非選擇,
使你免於擔起責任,創造自己想要的未來。我相信務實的希望(applied hope)。”

顯然,這是一種你我都可以採取的更好的態度。


-----------------------------------
摘要:
艾默里·羅文斯(Amory Lovins)是世界能源和環境問題專家。
羅文斯說,每當有人問他,是個樂觀者還是悲觀者時,
他總是這麼回答:“我既不是樂觀者,也不是悲觀者。
因為這兩者都只是不同形式的宿命論,把未來視為命運,而非選擇,
使你免於擔起責任,創造自己想要的未來。我相信務實的希望(applied hope)。”

❤內參-溝通-怎樣與年輕一代高效溝通

出處:怎樣與年輕一代高效溝通


千禧一代指的是出生於1984年至2000年的年輕人,
他們在互聯網的陪伴下長大,如今已是職場和消費的主力人群。
有種看法認為,要跟千禧一代溝通,就得擅長使用Instagram、Snapchat等社交應用,
職場溝通顧問公司Davis & Company創始人艾莉森‧戴維斯(Alison Davis)並不認同。
在她看來,與千禧一代的溝通,跟與其他各世代的溝通方式並無差別,
因為在信息爆炸時代,大家都很重視便利性和真實性。
與年輕一代溝通時,只需要遵循以下7個基本準則:

第一,精簡談話內容。
與跟年輕員工談事情,要好懂、好消化,冗長的對話就像一道大餐,吃不下又耗時。
第二,要交談,不要教訓。
跟年輕員工談事情要親切,不要擺架子。
第三,增加參與感,
勇於發聲是千禧一代的強項,他們尤其討厭職場上的獨裁者,
主管要懂得增加員工參與感,多聽少說,不斷詢問員工的想法,才能促成有意義的對話。
第四,視覺勝於聽覺。
圖像視覺已成為溝通中最重要的一環,有調查指出,95%的營銷人員都認為圖像效果最好。
跟年輕員工溝通時不要只是口頭交代,給他們提供圖像會更加一目了然。
第五,交待任務時把焦點放在員工身上。
老闆交代任務時,常常會談到公司的大方向和願景,
但年輕員工更想知道這項任務對自己的影響。
第六,要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主管也不用當老師,只要給年輕員工食譜,提供解決問題的訣竅即可。
第七,活潑一些。如果有機會在溝通過程中表現輕鬆、活潑點,為
什麼要當個枯燥、呆板的人呢?


-------------------------
摘要:
與年輕一代溝通時,只需要遵循以下7個基本準則:
1. 精簡談話內容
 與跟年輕員工談事情,要好懂、好消化,冗長的對話就像一道大餐,吃不下又耗時。
2. 要交談,不要教訓
 跟年輕員工談事情要親切,不要擺架子。
3. 增加參與感
 主管要懂得增加員工參與感,多聽少說,不斷詢問員工的想法,才能促成有意義的對話。
4. 視覺勝於聽覺
 圖像視覺已成為溝通中最重要的一環,有調查指出,
 95%的營銷人員都認為圖像效果最好。
5. 交待任務時把焦點放在員工身上
 老闆交代任務時,常常會談到公司的大方向和願景,
 但年輕員工更想知道這項任務對自己的影響。
6. 要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主管也不用當老師,只要給年輕員工食譜,提供解決問題的訣竅即可。
7. 活潑一些
 如果有機會在溝通過程中表現輕鬆、活潑點,為什麼要當個枯燥、呆板的人呢?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內參-學習-成功者的5個高效原則

出處:成功者的5個高效原則
參考:內參-學習-軟銀CEO孫正義的思維方式



同期加入公司的人,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快速升職加薪,有的人一直原地踏步呢?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布蘭登·伯查德(Brendon Burchard)在新書《高效能習慣》
(High Performance Habits: How Extraordinary People Become That Way》中回答了這個問題。
作為高效能教練,他與多位成功人士進行了訪談,
他發現成功者都擁有一些高效率達成目標的習慣。
每個人都會面臨困境和挫折,但成功者總能很快地爬起來,
克服惰性和其他束縛,持續地鞭策自己,才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商業網站《Inc》的一篇文章從伯查德的新書中總結出了成功者的5個重要原則:
第一,獨立思考洞察的能力。
不管是開會時發表意見還是與主管討論年度KPI,
都需要事前花時間梳理,關鍵在於如何開口就能說重點、一眼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伯查德建議,平常可以自我練習,要求自己在一分鐘內講完要點;
如果能轉化成文字更好,可以幫助你調整內容的邏輯。
另外,不等上級通知,自己主動思考與檢討每一個決策與表現,
問問自己能為客戶、公司提供什麼服務和技能,再進行調整修正,這將會讓你更具有優勢。


第二,掌握工作和休息的頻率,維持活力。
很多上班族在下午兩三點時就已疲憊不堪,
但真正忙碌、有效率的人懂得利用工作間隙的小空檔,
在每45分鐘或一小時後快速充電休息,
釋放上一個任務的緊張和焦慮,然後蓄勢待發進行下一項任務。


第三,持續地關注你的目標。
伯查德曾與奧運會金牌短跑選手合作過,他問對方:
當你和所有運動員同在起跑點,勝負差距僅有百分之一秒的情況下,你怎麼知道誰會贏?
短跑選手說,我會賭那個說“我要為我母親而戰”的人。
伯查德建議,要隨時問問自己是為何而做、為誰而做,
從中獲得心理認同感和使命願景,確保行為與目標一致,才能擁有更卓越的表現。


第四,專注重點,提高工作效能。
每個人時間都是有限的,因此要找出最重要的東西,並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


第五,適當地表現出勇氣。
成功人士通常情緒成熟穩定,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懂得尊重他人、體諒他人的感受。
面對高風險、困境、和未知的恐懼時,他們更願意去說出實話,為他人出一份力。
他們也不怕鬥爭角力,畢竟成功就是要翻越高牆,才能磨練出自己的專業能力。



---------------------------------------
摘要:
每個人都會面臨困境和挫折,但成功者總能很快地爬起來,
克服惰性和其他束縛,持續地鞭策自己,才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以下是成功者的5個高效原則。
1. 獨立思考洞察的能力
 不管是開會時發表意見還是與主管討論年度KPI,
 都需要事前花時間梳理,關鍵在於如何開口就能說重點、一眼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平常可以自我練習,要求自己在一分鐘內講完要點;

 如果能轉化成文字更好,可以幫助你調整內容的邏輯。
2. 掌握工作和休息的頻率,維持活力
 很多上班族在下午兩三點時就已疲憊不堪,
 但真正忙碌、有效率的人懂得利用工作間隙的小空檔,
 在每45分鐘或一小時後快速充電休息,
 釋放上一個任務的緊張和焦慮,然後蓄勢待發進行下一項任務。
3. 持續地關注你的目標(為何而戰)
 從中獲得心理認同感和使命願景,確保行為與目標一致,才能擁有更卓越的表現。
4. 專注重點,提高工作效能
5. 適當地表現出勇氣

 成功人士通常情緒成熟穩定,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
 也懂得尊重他人、體諒他人的感受。
 面對高風險、困境、和未知的恐懼時,他們更願意去說出實話,為他人出一份力。
 他們也不怕鬥爭角力,畢竟成功就是要翻越高牆,才能磨練出自己的專業能力。

❤內參-行銷-上癮模型和設計倫理

出處:上癮模型和設計倫理
參考文章:
內參-心理-如何戒掉手機上癮
得到-心理-如何克服手機上癮症
內參-學習-專注-如何正確使用網絡工具


矽谷著名投資人馬克·安德森曾經說過,作為一個用戶,生活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幸福的。
互聯網讓用戶可以免費或更低成本地享受到很多產品和服務,
這些產品和服務,都是此前哪怕是巨富也很難享受到的。
比如,現在一個普通的用戶,想要出門時可以用優步和滴滴這樣的約車軟件,
約到各種車型的車;可以通過訂餐服務享受到送上門的各種餐飲;
在互聯網上有聽不完的音樂和看不完的視頻、文字,而且。不是免費就是價格極低。

但是,成癮性產品的出現,也提醒我們,作為這個時代的用戶,也存在一個不利的方面。
那就是,我們作為用戶勢單力薄,而那些設計產品和服務的人,
卻有一個聚集了眾多聰明人的團隊,利用技術、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各種研究成果,
想要讓你沉迷在某些產品中,對它們形成使用依賴。


這時候,站在產品開發者的角度,上癮模型和開髮用戶依賴性產品,
會面對一個跟商業無關,但卻至關重要的問題:
培養出用戶對產品的習慣和依賴,從中獲取商業利益,是否道德?
在《上癮》這本書裡,作者的觀點是,
開發成癮性產品的公司和產品設計者,可以根據對兩個問題的回答,被劃分成不同類型。
這兩個問題是:
第一,你自己會使用這個產品嗎?第二,你的產品會幫助用戶大大提高其生活質量嗎?

第一種類型的公司,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那麼,這個產品的開發者是一個良好習慣的推廣者。
你開發的產品對用戶的生活有正向的好處,而且你自己也使用自己的產品。
這種情況下,公司不需要有任何的道德負罪感。

第二種類型的公司,產品開發者認為自己開發產品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用戶的生活質量。
但是,他自己事實上卻不用自己開發和設計的產品。
這樣的公司被稱為“兜售者”。你是在推銷自己認為很好、但自己卻不會使用的產品。

第三種類型的公司,產品開發者會使用自己的產品,
但是,卻沒有辦法問心無愧地說,自己的產品能夠提高用戶的生活質量,
更多的價值是在為用戶提供娛樂消遣和打發時間。那麼,這類公司是娛樂用戶者。

第四種類型的公司最為糟糕,產品開發者自己並不會使用自己的產品,
也不能問心無愧地說,自己的產品能夠提高用戶的生活質量。
這種產品的開發者需要承受的道德負擔最多。
這種公司只是在利用人性的弱點為自己賺取金錢。


美國重要的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1927-1998)
曾經提出過一個概念叫“設計倫理”。
他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版的一本書《為真實世界的設計》中首次提出這個概念
。帕帕奈克是一個知名的設計師,也是大學教授。
設計倫理是指,設計必須要同時考慮人、環境和資源,要著眼於長遠,
鼓勵人性中善良和美好的一面。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人。

“設計倫理”的概念也被引入到了互聯網產品的設計中。
特里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曾經做過谷歌的設計倫理學家。
他曾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說過:
“使用數碼產品時你有責任克制自己,但你沒意識到在屏幕的另一端有上千人,
他們的任務就是擊垮你的自制力。 ” 
哈里斯的觀點是,好的技術應該幫助人們設定邊界,
幫助人們有效利用時間,而不是讓人無限制地沉浸在技術產品中,一旦停止就會焦慮。

哈里斯一直鼓勵像蘋果這樣的智能手機製造商,
通過某種設計來限制用戶對智能手機的過度使用。
在他的邏輯裡,手機裡應用程序的設計者,
其實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用戶更頻繁的使用,而且使用時間越長越好;
但是硬件生產商並不需要依靠鼓勵用戶把更多時間用在手機上而獲利。
所以,手機廠商更能接受防止人沉迷的設計倫理。

對於產品和服務的設計者,有設計倫理的拷問;
對於身為用戶的每個人,我們也要提醒自己,
的確有產品設計者在千方百計地想要讓我們對產品形成依賴。
這時候,我們要自覺地去分辨利弊,知道在某些時候要讓自己避免陷入對某樣產品的依賴。

矽谷著名孵化器YC的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就說過:
“我們尚未來得及發明抵禦上癮性新事物的社會抗體”。
在這種情況下,用戶自己也有抵禦上癮的責任,“
除非我們想成為新上癮性產品牢籠裡的金絲雀,
以自身慘痛經歷為未來的人們提供經驗教訓,
否則我們必須搞清楚自己要避免什麼,以及如何避免。”

以上就是對成癮性產品設計中的設計倫理的討論,希望對你認識這個問題有所幫助。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
作者: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特里斯坦·哈里斯採訪;維克多·帕帕奈克關於設計倫理的介紹。


------------------------------------
摘要:
成癮性產品的出現,也提醒我們,作為這個時代的用戶,也存在一個不利的方面。
那就是,我們作為用戶勢單力薄,而那些設計產品和服務的人,
卻有一個聚集了眾多聰明人的團隊,利用技術、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各種研究成果,
想要讓你沉迷在某些產品中,對它們形成使用依賴。

美國重要的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1927-1998)
曾經提出過一個概念叫“設計倫理”。
設計倫理是指,設計必須要同時考慮人、環境和資源,要著眼於長遠,
鼓勵人性中善良和美好的一面。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人。


特里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曾經做過谷歌的設計倫理學家。
他說:「使用數碼產品時你有責任克制自己,但你沒意識到在屏幕的另一端有上千人,
他們的任務就是擊垮你的自制力。 好的技術應該幫助人們設定邊界,
幫助人們有效利用時間,而不是讓人無限制地沉浸在技術產品中,一旦停止就會焦慮。


哈里斯一直鼓勵像蘋果這樣的智能手機製造商,
通過某種設計來限制用戶對智能手機的過度使用。
在他的邏輯裡,手機裡應用程序的設計者,
其實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用戶更頻繁的使用,而且使用時間越長越好;
但是硬件生產商並不需要依靠鼓勵用戶把更多時間用在手機上而獲利。
所以,手機廠商更能接受防止人沉迷的設計倫理。

對於產品和服務的設計者,有設計倫理的拷問;
對於身為用戶的每個人,我們也要提醒自己,
的確有產品設計者在千方百計地想要讓我們對產品形成依賴。
這時候,我們要自覺地去分辨利弊,知道在某些時候要讓自己避免陷入對某樣產品的依賴。

❤內參-文學-石黑一雄的一次冒險

出處:石黑一雄的一次冒險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獲獎之後,參加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秋季文學節,
回憶了自己的創作歷程。 FT中文網報導了他的演講。
石黑一雄1954年出生在日本,但5歲時就跟父母一起搬到英國,從此就開始融入英國社會。
石黑一雄的前兩部小說《遠山淡影》和《浮世畫家》都以日本為背景,
但其實在這兩部小說發表之前,他從未回到過日本。
但是,當時日本經濟的迅速起飛,讓整個世界都對日本文化充滿了好奇。
就像今天世界對中國充滿好奇一樣。而石黑一雄無意之間,成為了“一個生活居住在西方,
向西方世界解釋日本文化的闡釋者”,“好像成了一個旅居倫敦的日本駐外記者。”

日本成為石黑一雄身上的一個標籤。這給他造成了困擾。
因為,身為一名作家,石黑一雄“希望自己的作品中有人性,有永恆的東西,
而不是只有日本這個標籤。”

石黑一雄做了一個有些冒險的決定,他的第三本小說不會再寫跟日本有關的題材。
他說:“這是有風險的,甚至可能會帶來一部分讀者的敵意,
認為我離開了大家安排給我的位置——向西方闡釋東方的一個特殊位置。
但我還是決定要做這件有風險的事,看看結果會怎麼樣。”

這第三本小說就是《長日留痕》,寫的是一個英國管家的故事。
這是一個地道的英國故事——英格蘭才有真正的管家,也是石黑一雄最成功的作品,
獲得了英語文學的最高獎項布克獎,改變後的電影也大受歡迎,獲得8項奧斯卡提名。

石黑一雄的這一次文學冒險反而讓他走上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也為他日後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石黑一雄對諾貝爾獎的評價是:
“它大過作家本身,大過我,大過書本身,甚至大過文學本身,它是一個符號似的象徵,
代表著特定的文化價值取向,這是諾獎之於今天這個躁動不安的時代最大的意義和價值。”




-----------------------------
摘要:
石黑一雄的前兩部小說《遠山淡影》和《浮世畫家》都以日本為背景,
但其實在這兩部小說發表之前,他從未回到過日本。
但是,當時日本經濟的迅速起飛,讓整個世界都對日本文化充滿了好奇。
就像今天世界對中國充滿好奇一樣。而石黑一雄無意之間,成為了“一個生活居住在西方,
向西方世界解釋日本文化的闡釋者”,“好像成了一個旅居倫敦的日本駐外記者。”

石黑一雄做了一個有些冒險的決定,他的第三本小說不會再寫跟日本有關的題材。
他說:“這是有風險的,甚至可能會帶來一部分讀者的敵意,
認為我離開了大家安排給我的位置——向西方闡釋東方的一個特殊位置。
但我還是決定要做這件有風險的事,看看結果會怎麼樣。”
這第三本小說就是《長日留痕》,寫的是一個英國管家的故事。
這是一個地道的英國故事——英格蘭才有真正的管家,也是石黑一雄最成功的作品,
獲得了英語文學的最高獎項布克獎,改變後的電影也大受歡迎,獲得8項奧斯卡提名。

石黑一雄對諾貝爾獎的評價是:
“它大過作家本身,大過我,大過書本身,甚至大過文學本身,它是一個符號似的象徵,
代表著特定的文化價值取向,這是諾獎之於今天這個躁動不安的時代最大的意義和價值。”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內參-溝通-如何正確表達歉意

出處:如何正確表達歉意
參考:得到-溝通-怎麼正確地說“對不起”


人們在生活中難免會做錯事,或是傷害到別人的感情。
如果道歉做得好,就能化解衝突、修復傷害、促成原諒,並且改善關係。
不過,假如採取了錯誤的道歉方式,可能達不到你所預期的結果。
暢銷書作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動機科學中心副主任
海蒂·格蘭特·霍爾沃森(Heidi Grant Halvorson)在《沒人懂你怎麼辦》一書中,
提供了幾個策略,幫助你正確表達歉意:


第一, 不要自我辯護。
很多人道歉時,會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包括自己的意圖、想法和感覺,
當你把事情搞砸了,受此影響的人並不想听到你的事,
應停止談論自己,把道歉的焦點放在對方身上。


第二,設想對方的觀點。
要仔細考慮對方因你的過失,受到了什麼影響、有什麼感受,
以及需要從你那裡獲得什麼,才能放下過去、向前看。


第三,承認對方的感受及其價值觀。
鼓勵他們談論自己的感受和重視的事物,能夠減輕你所造成的傷害。


第四,重建“我們”的感覺。
當你無法兌現承諾,或者錯誤對待了他人,這樣會破壞你和對方之間的信任感。
因此,要提醒對方,你們共同經歷的過去、擁有的共通性,以及共享的目標。
讓他明確知道你與他屬於同一團隊,而且不想再讓團隊失望。


第五,弄清道歉對象。
應該根據你與道歉對象之間的關係,調整道歉方式
比如,你向配偶做出的道歉,應該不同於你把咖啡濺到陌生人身上而做的道歉。
對陌生人或點頭之交來說,他們需要你提供補償;
對你的伴侶、同事或朋友來說,你需要提供的是表現同理心,
也就是說你要從對方的觀點出發,勇於承認自己造成的傷害並且表達關心。
通過表現同理心,對方會覺得自己是以夥伴的關係被了解與尊重,因而能夠重建信任;
在團隊的環境裡,不需要補償或同理心,你需要承認自己違反了規則與規範。



-----------------------------------
摘要:
1. 不要自我辯護
 很多人道歉時,會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包括自己的意圖、想法和感覺,
 當你把事情搞砸了,受此影響的人並不想聽到你的事,
 應停止談論自己,把道歉的焦點放在對方身上。
2. 設想對方的觀點
 要仔細考慮對方因你的過失,受到了什麼影響、有什麼感受,
 以及需要從你那裡獲得什麼,才能放下過去、向前看。
3. 承認對方的感受及其價值觀
 鼓勵他們談論自己的感受和重視的事物,能夠減輕你所造成的傷害。
4. 重建“我們”的感覺
 當你無法兌現承諾,或者錯誤對待了他人,這樣會破壞你和對方之間的信任感。
 因此,要提醒對方,你們共同經歷的過去、擁有的共通性,以及共享的目標。
 讓他明確知道你與他屬於同一團隊,而且不想再讓團隊失望。
5. 弄清道歉對象
 應該根據你與道歉對象之間的關係,調整道歉方式,
 比如,你向配偶做出的道歉,應該不同於你把咖啡濺到陌生人身上而做的道歉。
 (1)陌生人或點頭之交:他們需要你提供補償;
 (2)對你的伴侶、同事或朋友:
 是表現同理心,從對方的觀點出發,勇於承認自己造成的傷害並且表達關心。
 通過表現同理心,對方會覺得自己是以夥伴的關係被了解與尊重,因而能夠重建信任;
 (3)團隊:不需要補償或同理心,你需要承認自己違反了規則與規範。

❤內參-文學-語言的活力和困境

出處:語言的活力和困境


87歲的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詩人之一。
他也是好幾年來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候選者之一。
阿多尼斯在公開活動中談到語言時說:
語言是一種活生生的存在,語言和任何一種生物一樣,都會生長、成熟、衰老、死亡。
比如說,拉丁語已經死亡了,曾經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首愛情詩的蘇美爾語也已經死亡了,
語言的死亡和一切生物的死亡一樣,都不足為奇。
語言的活力在於語言內部那些思考者、創造者的活力,
(他們有活力)這個社會的語言就有活力。
語言的困境不僅在於語言內部,也是社會困境在語言上的反映。



---------------------
摘要:
語言是一種活生生的存在,語言和任何一種生物一樣,都會生長、成熟、衰老、死亡。
比如說,拉丁語已經死亡了,曾經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首愛情詩的蘇美爾語也已經死亡了,
語言的死亡和一切生物的死亡一樣,都不足為奇。
語言的活力在於語言內部那些思考者、創造者的活力,
(他們有活力)這個社會的語言就有活力。
語言的困境不僅在於語言內部,也是社會困境在語言上的反映。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內參-時間-李開復:管理時間的五個方法

出處:李開復:管理時間的五個方法
參考:內參-時間-李開復的時間管理法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在自己的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介紹了自己管理時間的五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每天早上確定今天要做的緊急事和重要事,
然後每天晚上睡前回顧一下,有沒有做好平衡。
重要事和緊急事的分類法來自於管理大師史蒂芬·柯維。
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把事情分為:
重要不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和不重要緊急四類。
對這四類事情的處理方法應該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要有計劃的做;
重要緊急的事情要立即去做;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盡量別做;
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可以委託他人去做。

李開復說,每個人都有許多的緊急事和重要事,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不切實際。
因此,可以把“必須做的事”和“盡量做的事”分開。
把必須做的事做到最好,盡量做的事盡力而為即可。
要保護自己的時間,尤其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做那些“重要事”。


第二個方法是:列出待辦事項清單和完成事項清單。
待辦事項清單用來提醒你要做的事情,完成事項清單用來審視你的時間安排。
列待辦事項清單時,可以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來,並且排好優先次序。
列完成清單時,認真回憶記錄自己今天做了什麼,
以及花費了多少時間,然後每週或每月總結這段時間做了什麼,
反思自己的時間分配是否合理。


第三個方法是:注重提升效率。
提升效率,一是要注意通過鍛煉身體等方式來保持體力,
二是要確保自己的專注工作時間不被打斷。
比如可以設定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大腦中冒出其他事情或一些點子,
可以先寫到紙上,然後繼續做自己手上的事情,
等事情做完之後,再來處理這些記下來的事。

李開復舉了一個例子,在工作過程中被同事打斷時,
​​如果自己手上的工作任務重要緊急,可以委婉告訴對方,等自己工作完成後再去找TA;
如果對方的工作也確實非常緊急而且無法拒絕,那麼可以請對方給自己幾分鐘時間,
把自己正在做的工作和思路做一個簡單的記錄,
再去配合同事完成工作,等到完成後,就可以回來,根據自己之前的記錄,繼續工作。


第四個方法是,利用高效率的時間。
每個人一天當中,也有一些時間,屬於工作起來效率天然就會高的高效率時間
有人是早晨,有人是下午或夜裡,把這些時間用在最關鍵的思考、學習和工作上,
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個方法是,為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最後期限。
如果一個任務沒有期限,人們往往會無限期拖延
因此,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略微緊迫可以刺激自己努力的時間期限。
李開復說:“完成一項艱難任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
從Deadline往前推-分解目標到每一天-每週一小節確保跟上時間進度-最終完成任務。
從現在開始做第一步。

以上是李開復介紹給你的五個時間管理方法。


---------------------------
摘要:
1. 每早確定今天要做的緊急事和重要事,然後每晚睡前回顧一下,有沒有做好平衡。
 (1)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要有計劃的做;重要緊急的事情要立即去做;
 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盡量別做;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可以委託他人去做。

 (2)每個人都有許多的緊急事和重要事,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不切實際。
 因此,可以把“必須做的事”和“盡量做的事”分開。
  把必須做的事做到最好,盡量做的事盡力而為即可。
 要保護自己的時間,尤其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做那些“重要事”。
2. 列出待辦事項清單和完成事項清單
 辦事項清單用來提醒你要做的事情,完成事項清單用來審視你的時間安排。
 列待辦事項清單時,可以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來,並且排好優先次序。
 列完成清單時,認真回憶記錄自己今天做了什麼,
 以及花費了多少時間,然後每週或每月總結這段時間做了什麼,
 反思自己的時間分配是否合理。

3. 注重提升效率
 (1)注意通過鍛煉身體等方式來保持體力,
 (2)確保自己的專注工作時間不被打斷。

 比如可以設定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大腦中冒出其他事情或一些點子,
 可以先寫到紙上,然後繼續做自己手上的事情,
 等事情做完之後,再來處理這些記下來的事。
 再舉個例子,在工作過程中被同事打斷時,
 ​​如果自己手上的工作任務重要緊急,可以委婉告訴對方,等自己工作完成後再去找TA;
 如果對方的工作也確實非常緊急而且無法拒絕,那麼可以請對方給自己幾分鐘時間,
 把自己正在做的工作和思路做一個簡單的記錄,
 再去配合同事完成工作,等到完成後,就可以回來,根據自己之前的記錄,繼續工作。
4. 利用高效率的時間
 每個人一天當中有一些時間,屬於工作起來效率天然就會高的高效率時間。
5. 為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最後期限
 如果一個任務沒有期限,人們往往會無限期拖延。
 從Deadline往前推-分解目標到每一天-每週一小節確保跟上時間進度-最終完成任務。
 從現在開始做第一步。

❤內參-心理-情緒-如何遠離憤怒情緒

出處:如何遠離憤怒情緒


我們平時免不了會生氣,怎樣才能讓自己遠離這些憤怒的情緒呢?
紐約城市大學的哲學教授馬西莫·匹格里奇(Massimo Pigliucci)
在萬古(aeon)雜誌網站寫文章討論了這個話題。界面新聞翻譯了這篇文章。

匹格里奇說,
我們可以從公元一世紀的哲學家塞內加(Lucius Annaeus Seneca)那裡學會如何遠離憤怒。
塞內加認為,憤怒其實是一種短暫的瘋狂,
所以就算你有很正當的理由去生氣,也不應該在怒氣的指揮下肆意妄為。
因為其他負面情緒是逐漸在我們心中緩慢醞釀而成的,而憤怒卻是突如其來的;
雖然其他負面情緒也會影響我們的判斷,但憤怒卻會影響人的健康。
而且這種強烈的感受並不受任何原因的限制,就算很小的事情,也能引發很強烈的憤怒。


基於塞內加的理論,匹格里奇總結了幾點適用於今天的情緒管理方法。
第一,提前沉思:想一想什麼樣的環境會讓你憤怒,並且提前想好辦法去應對。
有了生氣的徵兆時,就應該及時控制,否則等到它爆發出來就很難掌控了。

第二,情緒是可以傳染的,所以盡量和內心寧靜的人在一起,遠離那些容易憤怒的人群。
另外在情緒方面,你可以用身體行動來控制思想:
刻意地放慢步調,降低聲音,讓自己成為一個平靜的人。

第三,可以進行一些放鬆大腦的活動,比如學一種樂器,放鬆的大腦不會產生憤怒。

第四,控制外部環境對於我們的情緒管理是有用的。
尋找帶有平和色彩的環境,而不是那些色彩刺激的。

第五,學會釋放認知空間,塞內加稱之為“延緩”你的回應。
你可以找一些能讓你從緊張的環境中脫身出來的方式,比如散散步、洗個澡,等等。

最重要的是,對待他人要忠厚仁慈,這是人生得以幸福的要領。



------------------------------
摘要:
我們可以從公元一世紀的哲學家塞內加(Lucius Annaeus Seneca)那裡學會如何遠離憤怒。
塞內加認為,憤怒其實是一種短暫的瘋狂,
所以就算你有很正當的理由去生氣,也不應該在怒氣的指揮下肆意妄為。
因為其他負面情緒是逐漸在我們心中緩慢醞釀而成的,而憤怒卻是突如其來的;
雖然其他負面情緒也會影響我們的判斷,但憤怒卻會影響人的健康。

而且這種強烈的感受並不受任何原因的限制,就算很小的事情,也能引發很強烈的憤怒。

1. 提前沉思:想一想什麼樣的環境會讓你憤怒,並且提前想好辦法去應對。

 有了生氣的徵兆時,就應該及時控制,否則等到它爆發出來就很難掌控了。
2. 情緒是可以傳染的,所以盡量和內心寧靜的人在一起,遠離那些容易憤怒的人群。
 另外在情緒方面,你可以用身體行動來控制思想:
 刻意地放慢步調,降低聲音,讓自己成為一個平靜的人。
3. 進行一些放鬆大腦的活動,比如學一種樂器,放鬆的大腦不會產生憤怒。
4. 控制外部環境對於我們的情緒管理是有用的。

 尋找帶有平和色彩的環境,而不是那些色彩刺激的。
5. 學會釋放認知空間,塞內加稱之為“延緩”你的回應。
 你可以找一些能讓你從緊張的環境中脫身出來的方式,比如散散步、洗個澡,等等。
6. 對待他人要忠厚仁慈,這是人生得以幸福的要領。

❤內參-溝通-圖像思維更有效

出處:圖像思維更有效
參考:得到-溝通-溝通與創新:畫畫比語言更有效


《哈佛商業評論》刊登了企業發展顧問和執行教練
塔米·普勞夫(Tammie Plouffe)的一篇文章。他認為,圖像可以迅速調動觀賞者的情感。
所以在團隊建設的時候,分享照片可能比其他的交流方式更有效。

如果你想有效領導團隊,
就要讓大家弄懂你的想法,提高信息的編碼和解碼,降低接與收之間的噪聲。
有研究表明,經過三天的時間,
人們對親眼看到的信息能保留60%的內容,而對聽到的信息只能保留10%。
塔米也在自己的團隊做了一項實驗,他讓成員們用圖像傳達他們的問題和項目預期。
一年後,讓成員們重新挑選哪些圖像屬於誰,
他們能記得很清楚,並且還原當時參與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文章說,
從進化的的角度來看,
3萬多年前原始智人就能相互溝通了,而書面交流的歷史只有幾千年而已。
我們的大腦更擅長解讀的是那些視覺信息。從生物學角度分析也是如此,
大腦中90%的精力用於分析圖像,繼而產生激素,形成刺激。

這就是為什麼塔米推薦用照片來進行團隊建設的原因。
他建議,可以讓團隊中每人準備10張高質量的照片,然後展示給大家看,讓大家討論。
這些照片可能是旅行見聞、大家都認識的老朋友或者某個動人的瞬間。
作為活動的主持者,要有意識地讓團隊成員在天馬行空的照片中逐漸聚攏成為一個團體。
比如提出一個討論的主題,讓大家表達看法;
或者是針對某張照片做一些評論。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人的形像變得更具體,
大家在情感上靠的更近,基於照片彼此之間能討論的話題也能更深入詳細。


------------------------------
摘要:
圖像可以迅速調動觀賞者的情感。
所以在團隊建設的時候,分享照片可能比其他的交流方式更有效。
讓大家弄懂你的想法,提高信息的編碼和解碼,降低接與收之間的噪聲。
有研究表明,經過三天的時間,
人們對親眼看到的信息能保留60%的內容,而對聽到的信息只能保留10%。
從進化的的角度來看,
3萬多年前原始智人就能相互溝通了,而書面交流的歷史只有幾千年而已。
我們的大腦更擅長解讀的是那些視覺信息。從生物學角度分析也是如此,
大腦中90%的精力用於分析圖像,繼而產生激素,形成刺激。


有人做一項實驗,團隊讓成員們用圖像傳達他們的問題和項目預期。
一年後,讓成員們重新挑選哪些圖像屬於誰,
他們能記得很清楚,並且還原當時參與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所以,可以讓團隊中每人準備10張高質量的照片,然後展示給大家看,讓大家討論。
這些照片可能是旅行見聞、大家都認識的老朋友或者某個動人的瞬間。
作為活動的主持者,要有意識地讓團隊成員在天馬行空的照片中逐漸聚攏成為一個團體。
比如提出一個討論的主題,讓大家表達看法;
或者是針對某張照片做一些評論。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人的形像變得更具體,
大家在情感上靠的更近,基於照片彼此之間能討論的話題也能更深入詳細。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內參-創新-如何培養靈感

出處:如何培養靈感


靈感,不僅僅是從事創意工作的人士才需要,它會影響每個人。
心理學家托德·思拉什(Todd Thrash)和安德魯·伊萊特(Andrew Elliot)
數十年來都在研究靈感,他們發現,當人們獲得靈感時,會發生三種變化:
能看見新的可能性;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變得更有精力、更有動力。
靈感並非曇花一現,可以在有利的環境中培養出來。
領導力教練克里絲蒂·海吉斯(Kristi Hedges)在《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中,
援引了作家傑克·倫敦的一句話“不要通過偷懶來追求靈感;
你要拿著一條木棒,立刻出發去追捕它,就算找不到靈感,
你還是會獲得一些與靈感極為相似的東西” ,她還分享了一些培養靈感的方法:


第一,不要等到心情好時才行動。
靈感不會在你坐在辦公桌回復電子郵件時突然降臨,不要等到靈光乍現時才進行改變。
根據認知行為理論,我們的行為會影響自己的思維和情緒;
做不同的事情,就會使我們感受到不同的情緒。一味等待行動時機,只會讓情況維持不變。


第二,養成找靈感的習慣。有研究發現,
一旦人們把自己認定為專家,思維就會變得更狹窄,
這種現象就是“獲得性思想僵化”(earned dogmatism)。
只有接觸新的體驗和信息,才能觸發新的見解,
這樣才最有可能獲得靈感,並且保持啟發狀態。
上課、看書、參加專業聚會、旅行,都能幫助你收集靈感,
最好的做法,就是選一個適合你的活動,
然後對你的日常工作進行調整,把這些活動融入在其中。


第三,找一些與你從事不同工作的人,把他們當作思想上的伙伴和導師。
你不需要正式地與榜樣建立關係,因為你可以從遠距離觀察他們、向他們學習,
而他們甚至都不需要知道自己就是你的榜樣。


第四,縮小選擇範圍。
選擇太多有時會讓人甚麼都做不到,把選擇範圍縮小,
行動就會變得更容易,也會更有動力。海吉斯建議可以先把所有選擇寫下來,
再依次選出三個最讓你感到興奮的選擇;選完之後,你就要安排時間,為首選目標努力。

海吉斯在文章最後說:“這些活動不是只在你陷入低潮的時候才適用的。
就算你靈感滿滿,也要繼續進行這樣的活動,這樣你才能保持靈感不斷。”


------------------------------
摘要:
當人們獲得靈感時,會發生三種變化:
能看見新的可能性;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變得更有精力、更有動力。

培養靈感的方法:
1. 不要等到心情好時才行動
 根據認知行為理論,我們的行為會影響自己的思維和情緒;
 做不同的事情,就會使我們感受到不同的情緒。
 一味等待行動時機,只會讓情況維持不變。
2. 養成找靈感的習慣
 一旦人們把自己認定為專家,思維就會變得更狹窄,
 這種現象就是“獲得性思想僵化”(earned dogmatism)。
 只有接觸新的體驗和信息,才能觸發新的見解,
 這樣才最有可能獲得靈感,並且保持啟發狀態。
 上課、看書、參加專業聚會、旅行,都能幫助你收集靈感,
 最好的做法,就是選一個適合你的活動,
 然後對你的日常工作進行調整,把這些活動融入在其中。
3. 找一些與你從事不同工作的人,把他們當作思想上的伙伴和導師
 你不需要正式地與榜樣建立關係,因為你可以從遠距離觀察他們、向他們學習,
 而他們甚至都不需要知道自己就是你的榜樣。
4. 縮小選擇範圍
 先把所有選擇寫下來,再依次選出三個最讓你感到興奮的選擇;
 選完之後,你就要安排時間,為首選目標努力。

❤內參-文學-詩要展示可能性,不必表達觀點

出處:詩要展示可能性,不必表達觀點


普通人很難表達出詩歌是什麼,以及詩歌對自己的意義。
在9月舉辦的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的中德詩人交流活動中,
德國詩人揚·瓦格納(Jan Wagner)接受了澎湃新聞的採訪,分享了他對詩歌的看法。
今年6月,他的詩集作品,獲得了德語文學最重要的獎項——格奧爾格·畢希納獎。

在當今世界,可能絕大多數人都不再覺得詩歌重要了。
揚·瓦格納說:
其實每個小孩在嘗試著去唸一些押韻的語句時,是會有巨大喜悅的,韻律充滿了魔力。
只不過我們長大之後,可能被太多事情分神,就忘記了最初對語言和音律的感動。

對他來說,詩歌創作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自由和樂趣。
就像美國詩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曾經說過的:
“當某一個時刻,你覺得頭蓋骨彷彿被掀起來,那你就獲得了詩的靈感。” 
詩歌的創作意味著以一種全新的認知方式去看待一個習以為常的事物,
就像你彷彿第一次看到或者聽到它一樣,這是醍醐灌頂的感覺。

揚·瓦格納所說的巨大自由是指,
我們可以打破平時使用語言的一種慣性思維,
就是平時指稱一個東西時的那種習以為常的慣性思維。
詩歌創作打破了慣性,“雨桶不再只是盛雨水的器具,泡過的茶包也不再只是待扔的垃圾。”
在詩歌的語言裡,它們擺脫了人賦予它們的“用途”,
作為一種有質地的物本身存在著,這裡面就會產生巨大自由。 “
詩並非一定要表達觀點,而是展現語言或者世界的所有可能性。”


-------------------------
摘要:
在當今世界,可能絕大多數人都不再覺得詩歌重要了。
其實每個小孩在嘗試著去唸一些押韻的語句時,是會有巨大喜悅的,韻律充滿了魔力。
只不過我們長大之後,可能被太多事情分神,就忘記了最初對語言和音律的感動。

對德國詩人揚·瓦格納(Jan Wagner)來說,
詩歌創作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自由和樂趣。
就像美國詩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曾經說過的:
“當某一個時刻,你覺得頭蓋骨彷彿被掀起來,那你就獲得了詩的靈感。”
詩歌的創作意味著以一種全新的認知方式去看待一個習以為常的事物,
就像你彷彿第一次看到或者聽到它一樣,這是醍醐灌頂的感覺。

巨大自由是指,我們可以打破平時使用語言的一種慣性思維,
就是平時指稱一個東西時的那種習以為常的慣性思維。

詩歌創作打破了慣性,“雨桶不再只是盛雨水的器具,泡過的茶包也不再只是待扔的垃圾。”
在詩歌的語言裡,它們擺脫了人賦予它們的“用途”,
作為一種有質地的物本身存在著,這裡面就會產生巨大自由。 “
詩並非一定要表達觀點,而是展現語言或者世界的所有可能性。”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內參-學習-記憶-記憶高手教你提升記憶力

出處:記憶高手教你提升記憶力


有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記憶會出現連續並且規律的衰退。
那我們應該怎樣拯救自己的記憶力呢?公眾號“遠讀重洋”推薦了一本書,
叫做《無止境的記憶力:如何運用進階學習策略提高學習速度、記憶能力和工作效率》
(Unlimited Memory: How to Use Advanced Learning Strategies to Learn Faster,
Remember More and be More Productive)。
這本書的作者凱文·霍斯利是一位記憶高手,並且曾經在1999年打破了一個記錄。
霍斯利先是背下了圓周率小數點後的一萬位數字,然後他還被隨機問某五位是什麼,
比如,第5001-5005位是什麼數。
就這樣被問了50次,他都成功回答,並且比之前的記錄快了14分鐘。

霍斯利在書裡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而記憶?
然後,他把這個問題拆分為三個詳細的步驟:
明確你的記憶目標(purpose),找到你的記憶興趣(interest),
重拾你的好奇心(curiosity)。這就是他提出的“PIC記憶法則”。


首先,你要明確記憶目標。
在記憶一段內容之前,你要思考,我為什麼要記住,它能給我帶來什麼價值。
如果你要花很長時間,你甚至要在紙上把記憶的原因詳細寫出來。
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以讓你變得理性而專注。
一個明確的目標,它的內容應該是可量化的,以及有著明確的應用場景。
你尤其要重視“應用場景”,因為你能和別人講明白的事情,
你自己肯定已經記得一清二楚了。


其次,找到你記憶的興趣。
比如,如果你喜歡的某位歌星,
他的歌詞你肯定都能記住,原因就是你對這些歌詞有著很大的記憶興趣。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記憶興趣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注意力。
記憶興趣高的時候,大腦的自律性、敏銳性也會很高。那如果沒有興趣的內容怎麼辦呢?
這時候你就要想,這個內容和你感興趣的事情之間有什麼聯繫?
比如,一個做培訓的人,如果遇到了一個不得不記住的信息,
他會想:“如果我要給我的學生講這個信息,我能怎麼講得有趣一點?”
這時候信息就變得不一樣了。

最後,重拾你的好奇心。
好奇心這個概念和“童心”特別接近,你小時候肯定對很多事情都充滿好奇。
所以,重拾好奇心就是要保持空杯心態,
假設自己一無所知,再去看眼前的內容到底有什麼新意。



-------------------------
摘要:
1. 明確你的記憶目標(purpose)
 在記憶一段內容之前,你要思考,我為什麼要記住,它能給我帶來什麼價值。
 一個明確的目標,它的內容應該是可量化的,以及有著明確的應用場景。
 你尤其要重視“應用場景”,因為你能和別人講明白的事情,
 你自己肯定已經記得一清二楚了。
2. 找到你的記憶興趣(interest)
 記憶興趣高的時候,大腦的自律性、敏銳性也會很高。
 那如果沒有興趣的內容怎麼辦呢?
 這時候你就要想,這個內容和你感興趣的事情之間有什麼聯繫?
 比如,一個做培訓的人,如果遇到了一個不得不記住的信息,
 他會想:“如果我要給我的學生講這個信息,我能怎麼講得有趣一點?”
 這時候信息就變得不一樣了。
3. 重拾你的好奇心(curiosity)
 好奇心這個概念和“童心”特別接近,你小時候肯定對很多事情都充滿好奇。
 所以,重拾好奇心就是要保持空杯心態,
 假設自己一無所知,再去看眼前的內容到底有什麼新意。

❤內參-行銷-讓人形成使用習慣的方法論(下)

出處:讓人形成使用習慣的方法論(下)


上癮模型的第三個環節是,設計給用戶的回報
也就是用戶使用你的產品,能從中獲得什麼。
《上癮》這本書稱之為“多變的酬賞”。 “酬賞”容易理解,
但為什麼要“多變”,而不是確定的回報呢?


大腦中有個部位叫伏隔核。伏隔核的活躍,會讓人感到興奮和激動。
根據對賭博者的神經學研究,其實賭博者在拿到酬金的一刻,伏隔核並沒有明顯的活躍;
相比之下,在他們期待獲得酬金時,伏隔核要活躍得多。
也就是說,在還沒得到一件你渴望的東西時,你會感到最為興奮。
到之後,反而沒有那麼興奮。

這就說明,驅使我們採取行動的,是對酬賞和回報的渴望。
酬賞和回報的多變性,會使大腦中的伏隔核更加活躍,會促使人產生更多渴望。

比如,為什麼我們在發了一條朋友圈動態之後,
會忍不住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拿起手機看一看。
因為微信朋友圈給我們提供了充滿變化的社交酬賞。
我們會好奇,是不是有人點贊,誰點讚了;以及下面都有什麼人在留言,要不要回复。
每一次你點開微信朋友圈,這個產品給你的回報或者說酬賞,
都是不同的,是你沒有辦法準確預期的。它刺激你更多更頻繁地去看。
比於確定性的回報,不確定性反而更吸引人。


上癮模型的第四個環節,也就是最後一個環節是投入。
要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和依賴性,還需要用戶投入一定的時間、精力在這個產品中。
這種投入會讓用戶對產品形成更多情感上的依賴。
鼓勵用戶向系統投入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可以增加他們更多使用產品的可能性,從而完成整個上癮模型。

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領域已經有很多實驗可以解釋,
為什麼讓用戶投入,反而能夠幫助用戶對某項產品或服務建立好感。
比如, 心理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現象叫“宜家效應”。
宜家效應的意思是,人們總會高估自己的勞動成果。
就像宜家出售的需要用戶自己組裝的家具一樣,
用戶對自己參與了某個環節的產品,會產生一種非理性的喜愛。

此外,還有一個心理學理論叫“一致性傾向”。
它的意思是,人總會盡力和自己過去的行為保持一致。
比如,一個蘋果電腦的用戶,更容易變成蘋果手機的用戶,會很容易接受蘋果的新產品。

有一個著名的實驗說明的就是一致性傾向。
研究人員要求兩組城郊居民在自家房子前立一個巨大標識牌,上面寫著 “小心駕駛”。
第一組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這個要求;第二組中,達到76%。
原因是,研究人員先找到第二組人,
要求他們在自家窗戶上貼一個很小的標識,上面寫著 “小心行車”。
幾乎每個人都接受了這個要求。兩週後,研究人員又來了,
這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結果大多數人都同意把小標語換成房前草坪的大牌子。

心理學家用避免認知失調來解釋這種行為。
上面提到的實驗中的第二組人,他們先是接受了一個看上去很微不足道的要求。
但這個要求幫助人們建立起一種認知,
那就是自己是一個熱心於公共事務、願意為了公眾利益做出一定犧牲的人。
然後,接下來,為了維護這種認知,
他們就更容易接受實驗者提出的,讓他們做出更多犧牲的要求。

總之,我們對事物的投入越多,就越有可能認為它有價值,
也越有可能和自己過去的行為保持一致。
而且,我們會改變自己的喜好以避免發生認知失調。

不過,在要求用戶“投入”時,要注意兩點。
首先,時機很重要。最好的時機是,在用戶享受過形式多樣的酬賞之後,
再提出讓其做一些小小投入的要求,而不是之前。這樣用戶會更容易接受。

其次,要求用戶投入也需要循序漸進
如果一開始就對用戶要求太多,用戶就可能會拒絕去投入。
最好的方法是,產品設計者把自己希望用戶做的投入,分解成小塊任務,
先從小而簡單的任務開始,然後在上癮模型的連續循環過程中逐步加大任務難度。

這就是《上癮》這本書提出的上癮模型的四個步驟: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和投入。
完成這個四個步驟,你就很有可能形成了對某一個產品的使用習慣,
或者更誇張地說,已經“上癮”。想一想,我們身邊其實有不少這樣的產品存在。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你是不是總是忍不住要去看手機?

最後,結合上癮模型,《上癮》這本書提出,
一個想要設計出用戶習慣養成產品的公司,可以問自己五個基本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基於內部觸發提出的:用戶真正需要什麼?你的產品可以緩解什麼樣的痛苦?
第二個問題是基於外部觸發提出的:你靠什麼吸引用戶使用你的服務?廣告?媒體報導?
第三個問題是基於行動提出的:用戶可採取的最簡單的操作行動是什麼?
如何簡化產品使行動更輕鬆、更容易?
第四個問題是基於多變的酬賞提出的:用戶是滿足於得到的酬賞,還是想要更多酬賞?
回報機制可否多樣化?
第五個問題是基於投入提出的:用戶對你的產品做出了哪些點滴投入?
這些投入是否有助於加載下一個觸發並儲存價值,使產品質量在使用過程中獲得提升?

如果你的公司想要開發出讓人形成使用習慣的產品,那你可以問一下自己這五個問題。
以上就是對開發出讓人形成使用習慣的產品的“上癮模型”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
作者: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
摘要:
3. 設計給用戶的回報,但為什麼要“多變”,而不是確定的回報呢?
 大腦中有個部位叫伏隔核。伏隔核的活躍,會讓人感到興奮和激動。
 根據對賭博者的神經學研究,其實賭博者在拿到酬金的一刻,伏隔核並沒有明顯的活躍;
 相比之下,在他們期待獲得酬金時,伏隔核要活躍得多。
 也就是說,在還沒得到一件你渴望的東西時,你會感到最為興奮。
 得到之後,反而沒有那麼興奮。
 這就說明,驅使我們採取行動的,是對酬賞和回報的渴望。
 酬賞和回報的多變性,會使大腦中的伏隔核更加活躍,會促使人產生更多渴望。
 比如,為什麼我們在發了一條朋友圈動態之後,
 會忍不住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拿起手機看一看。
 因為微信朋友圈給我們提供了充滿變化的社交酬賞。
 我們會好奇,是不是有人點贊,誰點讚了;以及下面都有什麼人在留言,要不要回复。
 每一次你點開微信朋友圈,這個產品給你的回報或者說酬賞,
 都是不同的,是你沒有辦法準確預期的。它刺激你更多更頻繁地去看。
 相比於確定性的回報,不確定性反而更吸引人。
4. 要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和依賴性,還需要用戶投入一定的時間、精力在這個產品中。
 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領域已經有很多實驗可以解釋,
 為什麼讓用戶投入,反而能夠幫助用戶對某項產品或服務建立好感。
 比如,心理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現象叫“宜家效應”
 宜家效應的意思是,人們總會高估自己的勞動成果。
 就像宜家出售的需要用戶自己組裝的家具一樣,
 用戶對自己參與了某個環節的產品,會產生一種非理性的喜愛。
 此外,還有一個心理學理論叫“一致性傾向”
 它的意思是,人總會盡力和自己過去的行為保持一致。
 比如,一個蘋果電腦的用戶,更容易變成蘋果手機的用戶,會很容易接受蘋果的新產品。
 不過,在要求用戶“投入”時,要注意兩點。
 (1)時機很重要
 在用戶享受過形式多樣的酬賞之後,再提出讓其做一些小小投入的要求,而不是之前。
 (2)循序漸進
 如果一開始就對用戶要求太多,用戶就可能會拒絕去投入。
 最好的方法是,產品設計者把自己希望用戶做的投入,
 分解成小塊任務,先從小而簡單的任務開始。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內參-行銷-讓人形成使用習慣的方法論 (上)

出處:讓人形成使用習慣的方法論 (上)


如果一款產品能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
或者說,能讓用戶上癮了,這就會對產品的開發者形成巨大的競爭優勢。
一方面,舊有的習慣會讓競爭類產品很難對產品形成威脅;
另一方面,它還可以促使用戶更多地去使用和消費,為公司貢獻更多的利潤。

因此,如何讓人對某款產品形成使用習慣,就成為商業和產品設計領域一個熱門的話題。
近些年來,行為經濟學和行為心理學這些學科的進展,更是給產品設計提供了新的方法論。
在產品經理界影響很大的一本書《上癮》,就結合了這些方法,提出了一個“上癮模型”。
也就是說,只要照著這個模型去做,
你就有很大機會設計出讓人上癮的產品,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


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有兩個前提條件。一個是使用頻率,另一個是“可感知用途”。
使用頻率很好理解
如果用戶一年才會用一次你的產品,顯然就不存在要讓用戶形成習慣這一說。
可感知用途指的是,
在用戶看來,你的產品跟其他產品相比,有什麼不同,多了哪些用途和好處。
“只有當某種行為的發生頻率足夠高,可感知用途足夠多時,才可能發展成習慣。”
中國創業者熟悉的一種說法是,高頻剛需。
在這裡,高頻是一致的,但是在需求這一面,
這裡強調的是用戶可感知的產品價值相對於同類產品要更明顯,而不僅僅是需求很剛性。


解決了這兩個前提條件之後,就可以來看一看《上癮》這本書提出的上癮模型了。
這個模型分為四個部分:第一是觸發;第二是行動;第三是多變的酬賞,第四是投入。

第一步是觸發。
所謂觸發,就是能夠引發用戶去關注到你的產品。
如果連關注都沒有,用戶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接下來的一切都不成立了。

觸發可以分為兩種:外部觸發和內部觸發。
外部觸發,是藉助外部的工具和方法去刺激用戶,
提醒用戶有這樣一個產品可以用,最典型的外部觸發就是廣告;
內部觸發是指用戶自動想起來說,還有這樣一個產品存在,是不是可以用一下。

外部觸發比較容易達成。
書裡把外部觸發分成四個類型:付費型觸發,比如做廣告,或者通過搜索引擎推廣;
回饋性觸發,通過公關和媒體的方式,讓產品獲得關注;
人際型觸發,也就是熟人之間的互相推薦;
自主性觸發,用戶自主選擇接收公司推送的產品信息等。
總之,就是藉助外部的某種提醒,來讓用戶注意到你的產品。

但是讓用戶產生動機的關鍵是內部觸發。
要想產生內部觸發,需要去滿足或迎合用戶的某種情緒。
比如,負面情緒就是一種強大的內部觸發。
中國互聯網界很多產品經理經常講,做產品就是在研究貪嗔癡,就是這個道理。
孤獨可以觸發用戶去使用社交網絡;無聊能觸發用戶去玩電子遊戲;
壓力過大可以觸發用戶去電子商務網站買買買。
所以,從電子郵件到Facebook、微信,都是成功的習慣養成型產品。
用戶不斷地刷郵件、Facebook或微信,可以逃離眼前的現實,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觸發之後的第二個步驟是行動。喚起了用戶想要嘗試的慾望之後,
下一步就是讓用戶真正行動起來。從起心動念,到真正行動,中間也有很長的距離。

斯坦福大學說服技術研究實驗室的主任福格博士建立了一個行動模型。
在這個模型中,要使人們行動起來,需要三個要素:
第一,充分的動機;第二,完成行動的能力;第三,促使人們付諸行動的觸發。
簡單而言,行動=動機+能力+觸發。缺一不可。

這裡的動機和觸發的區別是什麼呢?
觸發提醒你採取行動,而動機決定你是否願意採取行動。
福格博士認為,能驅使我們採取行動的核心動機不外乎三種:
第一種,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第二種,追求希望,逃避恐懼;
第三種,追求認同,逃避排斥。所有人的行動都受到這三組核心動機的影響。

推特聯合創始人伊万·威廉姆斯說過一句話:
“選取人性中的某種慾望,最好是讓人魂牽夢繞的某種慾望,
然後利用現代科技來滿足這種慾望。”
有了慾望,就有了動機,產品能滿足這種慾望,就有了成功的前提條件。

在行動模型中,能力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如果非要在能力和動機中選一個最優先解決的問題,那麼,就解決能力問題。
解決能力問題的關鍵是,不斷降低使用產品需要的能力。

使用產品需要的能力可以被劃分為六個方面:
時間,也就是完成這項活動需要的時間;
金錢,從事這項活動需要的經濟投入;
體力,完成這項活動需要消耗的體力;
腦力,從事這項活動需要消耗的腦力;
社會認同,你的社交網絡中的其他人對這項活動的接受度;
非常規性,“該項活動與常規活動之間的匹配程度或矛盾程度。

只要能夠解決這六個因素提出的問題,就可以降低人們去使用一個產品或服務的能力要求。比如說,
我們使用微信朋友圈的過程裡,等電梯時就可以看一下,完全是碎片時間;
幾乎不用花錢,是免費的;
動動手指頭就可以,不會消耗你的體力;
看朋友圈點贊基本不用費腦子;
你的朋友們都在上面,點贊還可以增加互動;
就在你的手機上,使用手機是你的常規活動,沒什麼矛盾。
所以,使用微信朋友圈就幾乎不存在能力問題。

以上就是讓用戶對產品形成依賴的上癮模型中的兩個部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
作者: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
摘要:
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有兩個前提條件。
1. 使用頻率
 使用頻率很好理解,如果用戶一年才會用一次你的產品,
 顯然就不存在要讓用戶形成習慣這一說。
2. 可感知用途
 在用戶看來,你的產品跟其他產品相比,有什麼不同,多了哪些用途和好處。
 只有當某種行為的發生頻率足夠高,可感知用途足夠多時,才可能發展成習慣。

解決了這兩個前提條件之後,就可以來看《上癮》這本書提出的上癮模型。
這個模型分為四個部分:第一是觸發;第二是行動;第三是多變的酬賞,第四是投入。
1. 觸發
 (1)外部觸發:
 藉助外部的工具和方法去刺激用戶。
 i. 付費型觸發,比如做廣告,或者通過搜索引擎推廣。
 ii.回饋性觸發,通過公關和媒體的方式,讓產品獲得關注。
 iii.人際型觸發,也就是熟人之間的互相推薦。
 iv.自主性觸發,用戶自主選擇接收公司推送的產品信息等。
 (2)內部觸發:
 需要去滿足或迎合用戶的某種情緒。比如,負面情緒就是一種強大的內部觸發。
 中國互聯網界很多產品經理經常講,做產品就是在研究貪嗔癡,就是這個道理。
 孤獨可以觸發用戶去使用社交網絡;無聊能觸發用戶去玩電子遊戲;
 壓力過大可以觸發用戶去電子商務網站買買買。
2. 行動
 要使人們行動起來,需要三個要素:
 1. 充分的動機
 這裡的動機和觸發的區別是什麼呢?
 觸發提醒你採取行動,而動機決定你是否願意採取行動。
 i. 追求快樂,逃避痛苦;
 ii.追求希望,逃避恐懼;
 iii.追求認同,逃避排斥。
 2. 完成行動的能力
 如果非要在能力和動機中選一個最優先解決的問題,那麼,就解決能力問題。
 解決能力問題的關鍵是,不斷降低使用產品需要的能力。
 使用產品需要的能力可以被劃分為六個方面:
 i. 時間,也就是完成這項活動需要的時間;
 ii.金錢,從事這項活動需要的經濟投入;
 iii.體力,完成這項活動需要消耗的體力;
 iv.腦力,從事這項活動需要消耗的腦力;
 v. 社會認同,你的社交網絡中的其他人對這項活動的接受度;
 vi.非常規性,“該項活動與常規活動之間的匹配程度或矛盾程度。”
 拿微信來舉例:
 i. 等電梯時就可以看一下,完全是碎片時間。
 ii.幾乎不用花錢,是免費的。
 iii.動動手指頭就可以,不會消耗你的體力。
 iv.看朋友圈點贊基本不用費腦子;
 v. 你的朋友們都在上面,點贊還可以增加互動;
 vi.就在你的手機上,使用手機是你的常規活動,沒什麼矛盾。
 所以,使用微信朋友圈就幾乎不存在能力問題。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內參-學習-梁文道:用紀律定住自己

出處:梁文道:用紀律定住自己
§可以歸類成哲思§


梁文道是知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和作家,
曾經常年在鳳凰衛視主持讀書節目《開卷八分鐘》。
接受Lens視頻採訪時, 梁文道描述自己的生活狀態,
稱自己是“太流動的一個人”,每年有三分之二時間住在酒店,每個星期都坐飛機。
於是,他發現,“當你生活這麼漂泊不定的時候,
你需要有些別的東西定住自己,那個東西就是我給自己的紀律,是我生活的重心。

這種紀律,一方面是讀書。梁文道之前接受采訪時說過:
“我沒有什麼消遣娛樂,我不唱卡拉OK,我不按摩,我把這些時間都拿去讀書了。
就像跑步一樣,會越來越快,
你如果像我這樣每天五六個小時以上在讀書,也一樣會越讀越快。”

另一方面,梁文道讓自己隔一段時間就短期出家或者禪修。
這是一個跟他的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狀態,“不能讀書,不能說話,不跟外界有任何的溝通,
甚至時鐘、手機都要拿掉,你對自己失去了任何的掌控。
所有的時間都是聽敲鐘來定。鐘不在你那兒,是人家在敲。專心一意地在修行上。”


在2008年和2009年的時候,梁文道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名人,出入都被人簇擁著。
他突然就開始重新問自己,到底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做人的意思到底在哪裡?
現在,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所謂做人到底是為了什麼,
不是一個字面上給你答案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它需要你在自己身上做點什麼來體會、得到、產生一種感悟。
我就發現:我應該在'人'上頭做點兒功夫,透過對自我的、生活的、心靈的,
乃至於身體的鍛煉,讓自己產生出某種狀態,然後一路發展下去。”



----------------------
摘要:梁文道說:“當你生活這麼漂泊不定的時候,
你需要有些別的東西定住自己,那個東西就是我給自己的紀律,是我生活的重心。”
這種紀律,一方面是讀書。梁文道之前接受采訪時說過:
“我沒有什麼消遣娛樂,我不唱卡拉OK,我不按摩,我把這些時間都拿去讀書了。
就像跑步一樣,會越來越快,
你如果像我這樣每天五六個小時以上在讀書,也一樣會越讀越快。”

另一方面,梁文道讓自己隔一段時間就短期出家或者禪修。
這是一個跟他的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狀態,“不能讀書,不能說話,不跟外界有任何的溝通,
甚至時鐘、手機都要拿掉,你對自己失去了任何的掌控。
所有的時間都是聽敲鐘來定。鐘不在你那兒,是人家在敲。專心一意地在修行上。”

❤內參-醫健-視力、聽力減退可能影響認知

出處:視力、聽力減退可能影響認知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視力和聽力可能會下降。
越來越多的研究把視力、聽力等感官功能的受損和認知能力的下降聯繫到一起。
《眼科學紀要》(JAMA Ophthalmology)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視力不良和認知能力差存在關係。
這項研究調研了3000名美國老年人,以及3萬名聯邦醫療保險的受益者。
在兩份樣本中,都用不同的方法對記憶力、方向感等認知能力進行了衡量。
結果表明,視力受損和大腦功能受損之間是有關聯的。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眼科專家蘇珊·珀欣(Suzann Pershing)說:
“儘管這種關聯還不能證明視力下降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但至少解釋了,人們和外部世界的互動越少,
受到的認知刺激越少,認知功能下降的可能性越大。”

約翰斯·霍普金斯老齡與健康研究中心的弗蘭克·R·林博士(Frank R. Lin),
曾經主持了一項針對將近兩千名老年人研究,結果發現,在實驗之初就有聽力損傷的人,
在六年內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機率比聽力正常的同齡人高24%。


林博士認為,這種情況的出現有下面三種解釋。
首先,聽力不好可能會造成“認知負荷”,當你聽不清楚時,
大腦接收的是錯亂的信號,迫使它更努力地工作,試圖弄清那條信息的意思。

其次,可能是那些聽不清的人往往更孤僻,這樣會導致認知刺激減少,認知能力受損。

第三種解釋和大腦的結構有關。
聽力損傷會導致大腦萎縮速度加快,主要是大腦的聽力部分,
而這個部分也跟記憶、學習和思考等功能有關。
項研究表明,聽力損傷加重後,聽覺皮質會萎縮,
這可能會降低大腦完成聽力之外的其他任務的能力。

所以科學家建議,人們可以定期進行視力和聽力的檢查,
這樣不僅能及早發現問題,還可以提高生活質量。



----------------------------------
摘要: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眼科專家蘇珊·珀欣(Suzann Pershing)說:
“儘管這種關聯還不能證明視力下降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但至少解釋了,
人們和外部世界的互動越少,受到的認知刺激越少,認知功能下降的可能性越大。”

這種情況的出現有下面三種解釋。
1. 聽力不好可能會造成“認知負荷”,當你聽不清楚時,
 大腦接收的是錯亂的信號,迫使它更努力地工作,試圖弄清那條信息的意思。
2. 可能是那些聽不清的人往往更孤僻,這樣會導致認知刺激減少,認知能力受損。
3. 聽力損傷會導致大腦萎縮速度加快,
 主要是大腦的聽力部分,而這個部分也跟記憶、學習和思考等功能有關。
 多項研究表明,聽力損傷加重後,聽覺皮質會萎縮,
 這可能會降低大腦完成聽力之外的其他任務的能力。

❤內參-社會-全球傳播領域的3個困境

出處:全球傳播領域的3個困境


張力奮是FT中文網創刊總編輯,也是複旦新聞學院特聘教授。
他在界面新聞主辦的2017中國優傳播大獎頒獎典禮上發表了演講,
提到了全球傳播領域的3個困境

首先是社交媒體帶來的狹隘和焦慮
張力奮說,雖然我們看起來有非常多的渠道和信息,
但我們對媒體的使用正處在越來越狹隘的層面。
他舉了美國匹斯堡大學的一項研究說明,
在社交媒體介入之後,尤其是在年輕人之中,
有一個重要的趨向,那就是他們認為社交媒體加劇了孤獨感,
加劇了他們和真實世界的割裂感,加劇了生活中某種消極情況,
包括嫉妒,包括希望別人相信他們呈現出的理想生活。
過去兩年,全世界接近1300萬人離開了Facebook,
當然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可以看出來,
這些年輕人之所以最終會選擇暫時離開這樣的平台,
是因為他們覺得技術讓他們和真實世界之間出現了某種障礙。


第二個問題是內容黑洞
如今傳輸數據的成本越來越低,生產出來的信息和內容也越來越多。
如果僅僅把字節看成內容的話,我們現在製造垃圾的能力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時代。
我們應該去思考,人類對內容的需求到底能不能有一個界限?以及我們到底需要什麼?


第三個問題是新聞公共產品生產的成本和記者的離場問題
社交空間和真實世界僅僅隔著一個微信或者Facebook,但是甄別信息的成本越來越高。
全球報紙廣告收入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遞減。
當廣告無力支撐我們公共品的時候,誰來支持?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記者離場,這個情況在中國非常多。
張力奮說:“有一些大型的媒體機構,在過去兩三年裡面,
他們中間(每個機構)離開的記者已經到了4位數。”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如果記者和編輯離場,同時因為技術的顛覆,
使我們的專業主義人員和專業主義的基本標准在這個過程中消失,這將是公共產品的災難。



-----------------------
摘要:
全球傳播領域的3個困境
1. 社交媒體帶來的狹隘和焦慮
 雖然我們看起來有非常多的渠道和信息,
 但我們對媒體的使用正處在越來越狹隘的層面。
 美國匹斯堡大學的一項研究說明,
 在社交媒體介入之後,尤其是在年輕人之中,
 有一個重要的趨向,那就是他們認為社交媒體加劇了孤獨感,
 加劇了他們和真實世界的割裂感,加劇了生活中某種消極情況,
 包括嫉妒,包括希望別人相信他們呈現出的理想生活。
 過去兩年,全世界接近1300萬人離開了Facebook,
 當然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可以看出來,
 這些年輕人之所以最終會選擇暫時離開這樣的平台,
 是因為他們覺得技術讓他們和真實世界之間出現了某種障礙。
2. 內容黑洞
 如今傳輸數據的成本越來越低,生產出來的信息和內容也越來越多。
 如果僅僅把字節看成內容的話,
 我們現在製造垃圾的能力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時代。
 我們應該去思考,人類對內容的需求到底能不能有一個界限?
 以及我們到底需要什麼?
3. 新聞公共產品生產的成本和記者的離場問題
 社交空間和真實世界僅僅隔著一個微信或者Facebook,但是甄別信息的成本越來越高。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如果記者和編輯離場,同時因為技術的顛覆,
 使我們的專業主義人員和專業主義的基本標准在這個過程中消失,
 這將是公共產品的災難。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內參-教育-擺脫逆境落差是成功關鍵

出處:教育:擺脫逆境落差是成功關鍵


《紐約時報》編輯保羅·塔夫(Paul Tough)也是一位兒童教育專家,
長期關注教育和兒童發展。他在自己的第三本書《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裡,
引用了認知發展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研究。
他發現,在家庭與學校營造出有安全和歸屬感的環境、給提供孩子學習動機,
才是帶孩子走向成功的關鍵。


接受《天下》雜誌採訪時,塔夫說,
過去幾十年,人們認為成功的特質與關鍵是智力,是那些考試測驗上的分數,
這也是人們對成績上癮的原因,但這是錯的。
他認為,“放手讓孩子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
同時培養學生管理失敗的能力,讓孩子知道自己有能力改變困境,才是迎戰未來的關鍵”。


在塔夫看來,成功的定義是讓孩子有選擇的自由。
這是很多孩子所沒有的,
一方面因為他們沒有相對多的資源;
另一方面,他們常常在僵化的體制內被迫塞入一個框架跟視野,
無法思考自己有沒有其他夢想。應對未來的能力,無法從考試中測量,也很難去教,
最好的方式是給孩子創造出舒服與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學習

塔夫還提出了一個叫做“逆境落差”(Adversity Gap)的概念,
貧窮出身的孩子每天面對的都是失敗與問題,
富有的孩子卻像生活在泡泡裡,有師長的保護,從來沒有經歷過失敗,
這兩類孩子之間的落差會越來越大。
塔夫說, 家庭風險高的孩子,需要安全感和穩定性;
富有家庭的小孩也可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很混亂,家庭很複雜。
如果老師能把歸屬感、安全感和有意義融入孩子的日常,
比如在教室創造一個容許失敗的環境,讓大家看到,
那些失敗卻仍在努力的孩子是教室裡的英雄,
給這些孩子更多空間嘗試新東西,他們就會更願意冒險。

塔夫在《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裡以國際象棋棋隊老師伊麗莎白為例,
雖然棋隊裡的孩子主要來自低收入家庭,
但是伊麗莎白很擅長教導學生管理挫敗,
鼓勵他們把握機會面對錯誤,而不是被失敗的情緒左右。
她會帶著孩子檢討前一盤棋,下錯了哪些步驟,讓孩子覺得,
“原來這樣的困境是可以被改變的,而我有機會可以改正這個錯誤。”
這樣相當於告訴孩子們,他們將來也能成為厲害的人;
相信來到學校是有更大意義與目的,而不只是為了考試;
同時也知道自己必須非常努力。這就會激勵他們學習。


--------------------------
摘要:
成功的定義是讓孩子有選擇的自由。
這是很多孩子所沒有的,一方面因為他們沒有相對多的資源;
另一方面,他們常常在僵化的體制內被迫塞入一個框架跟視野,
無法思考自己有沒有其他夢想。
應對未來的能力,無法從考試中測量,也很難去教,
最好的方式是給孩子創造出舒服與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學習。
放手讓孩子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同時培養學生管理失敗的能力,
讓孩子知道自己有能力改變困境,才是迎戰未來的關鍵
”。

家庭風險高的孩子,需要安全感和穩定性;
富有家庭的小孩也可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很混亂,家庭很複雜。
如果老師能把歸屬感、安全感和有意義融入孩子的日常,
比如在教室創造一個容許失敗的環境,讓大家看到,
那些失敗卻仍在努力的孩子是教室裡的英雄,
給這些孩子更多空間嘗試新東西,他們就會更願意冒險。

《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裡以國際象棋棋隊老師伊麗莎白為例,
雖然棋隊裡的孩子主要來自低收入家庭,
但是伊麗莎白很擅長教導學生管理挫敗,
鼓勵他們把握機會面對錯誤,而不是被失敗的情緒左右。
她會帶著孩子檢討前一盤棋,下錯了哪些步驟,讓孩子覺得,
原來這樣的困境是可以被改變的,而我有機會可以改正這個錯誤。
這樣相當於告訴孩子們,他們將來也能成為厲害的人;
相信來到學校是有更大意義與目的,而不只是為了考試;
同時也知道自己必須非常努力。這就會激勵他們學習。

❤內參-表達-如何持續寫出好作品

出處:如何持續寫出好作品


徐則臣是年輕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他的長篇小說《耶路撒冷》獲得過老舍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等。
澎湃新聞整理了徐則臣10月14日在北京十月文學月活動上的演講。
在演講裡,徐則臣談了他對文學和寫作的認知,其中有四點讓人印像很深。
而且他的這些觀點,不僅僅是對寫作者適用,對其他產品的開發者也適用,道理相通。

第一點是,作品中要有我
也就是要把自己獨特的、真實的體驗放進自己的作品中。
 “作為一位作家,從開始寫作,你就應當意識到'這是我在寫',
而不是一群人在寫,也不是另一個誰在寫。能比較精準地看到一些東西,擁有很好的表達,
有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擁有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的作家值得期待。”

徐則臣經常舉一個例子,曾有人向他推荐一位80後作家的作品。
他看完之後覺得,寫的真不錯,技巧、語言、結構各方面都好,
但是,“如果不告訴我他是位80後,我還以為那是50後寫的”,
“雖然他的技巧運用得很好,但我覺得那卻是在用假嗓子說話”。

在徐則臣看來, 文學的價值,
在於“一個作家能夠提供他能提供而別人提供不了的東西。
文學是一個人獨特地面對世界的方式,只有與別人區別開來以後,
你才能確定一個自己,否則你將永遠走在別人的陰影裡,過一段時間也就消失了。


第二點是,要找到對自己而言張力最大的時代變遷。
徐則臣認為,歷史的軌跡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不停出現拐點,歷史發展的密度和節奏不同。

因此,如果文學是世界觀的反映,作家生活的時期就會對寫作產生影響。
每一個人都脫離不了他的時代。
徐則臣舉例說,在國外見到60後的海外華人,
只要一張嘴唱歌,都是他們成長年代的紅色歌曲。
所以那個時代已經對他們形成了深遠影響。
所以,好的作家要去找到跟你之間張力最大的屬於你這個時代的變遷,
要清楚自己身處什麼樣的時代,也應當知道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東西。

徐則臣舉例說,很多作者會跟他抱怨,自己多年來一直寫,卻成不了出色的作家。
但是如果把他們幾十年前的作品拿來看,
會發現雖然今天故事講得越來越順、技巧和語言越來越好,
但是,這麼多年,他全然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在變。


第三點是要不斷產生對世界的新的認識
一個典型的現像是,不少中國作家六十歲以後只寫回憶錄,
但不少歐美作家直到八十歲創作力仍然很旺盛,作品質量也很高。
原因是,這些中國作家靠經驗寫作,而經驗是會寫完的。
有的作家只吃一口井中的水,好的作家同時會挖另一口井。

作家寫到最後靠的不單是講故事的能力,還有持續寫作的能力,
要不斷對世界產生的新的認識,在看世界時不停地發現新問題。


第四點是,不要抗拒現實,而要和現實保持關聯。
徐則臣說:
“一個時代偉大的作品應該是用這個時代核心的語言,去表達這個時代核心的情緒和疑難。
沒有哪個好作家會拒絕現實這個詞,也沒有哪個好作家在拒絕時代。”

他以《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為例。
雖然馬爾克斯的風格是魔幻現實主義,但馬爾克斯喜歡說自己是一個寫現實的作家。
因為他不是一個跟著政治或主流走的作家,
馬爾克斯的作品跟現實之間有一种血肉相連的關係。
 “一位好作家要有能力站在高處去看待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

不僅是文學,徐則臣這四點談的基本是持續做出成功作品或產品需要具備的要素。

第一點是獨特,作品或產品必須要有獨特性,有無可替代的對世界的感知在裡面;
第二點是,要找到關鍵節點,從重要性而言,歷史不是均勻分佈的,
因此,某些關鍵節點就很重要;
第三點是要保持可持續的創造力,而不是僅僅依靠直覺、經驗和天賦才華;
第四點是,對現實保持關切,而不是試圖逃離,同時又要區分開現實跟主流,
現實是最底層最厚重的,而有時候主流只是一陣終究會過去的流行。
希望這四個觀點能對你有所發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徐則臣:用“假嗓子”寫作成不了好作家》,
見於澎湃新聞網,記者康寧。



---------------------------
摘要:
1. 作品中要有我
 也就是要把自己獨特的、真實的體驗放進自己的作品中。
 “作為一位作家,從開始寫作,你就應當意識到'這是我在寫',
 而不是一群人在寫,也不是另一個誰在寫。
 能比較精準地看到一些東西,擁有很好的表達,
 有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擁有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的作家值得期待。”
 文學的價值,在於“一個作家能夠提供他能提供而別人提供不了的東西。
 文學是一個人獨特地面對世界的方式,只有與別人區別開來以後,
 你才能確定一個自己,否則你將永遠走在別人的陰影裡,過一段時間也就消失了。”
2. 要找到對自己而言張力最大的時代變遷
 歷史的軌跡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不停出現拐點,歷史發展的密度和節奏不同。
 很多作者多年來一直寫,卻成不了出色的作家。
 但是如果把他們幾十年前的作品拿來看,
 會發現雖然今天故事講得越來越順、技巧和語言越來越好,
 但是,這麼多年,他全然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在變。
3. 要不斷產生對世界的新的認識
 一個典型的現像是,不少中國作家六十歲以後只寫回憶錄,
 但不少歐美作家直到八十歲創作力仍然很旺盛,作品質量也很高。
 原因是,這些中國作家靠經驗寫作,而經驗是會寫完的。
 有的作家只吃一口井中的水,好的作家同時會挖另一口井。
 作家寫到最後靠的不單是講故事的能力,還有持續寫作的能力,
 要不斷對世界產生的新的認識,在看世界時不停地發現新問題。

4. 不要抗拒現實,而要和現實保持關聯
 “一個時代偉大的作品應該是用這個時代核心的語言,去表達這個時代核心的情緒和疑難。
 沒有哪個好作家會拒絕現實這個詞,也沒有哪個好作家在拒絕時代。”
 “一位好作家要有能力站在高處去看待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

❤內參-醫健-如何用生物鐘倒時差

出處:如何用生物鐘倒時差


人們到國外出差,或者出國旅遊的時候,會遇到倒時差的問題。
科學作者、《三聯生活周刊》主筆袁越在《三聯生活周刊》發表了一篇文章,
介紹了倒時差的科學原理。

想知道我們是如何倒時差的,就要先了解一下生物鐘。 
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頒給了三位研究時差問題的美國科學家,
他們發現了晝夜節律的生理機制。晝夜節律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生物鐘。
三位科學家通過對果蠅的研究,找到了控制果蠅晝夜節律的基因。
這種基因負責編碼一種週期蛋白質(PER),這種蛋白質每天晚上都會被合成出來,
到了白天再慢慢被降解掉。果蠅就是通過這種蛋白質來調控晝夜節律的。


科學家後來又在很多生物體內找到了這種基因,
人類的版本主要在大腦中的一個叫做視交叉上核(簡稱SCN)的地方起作用。 
“從人類的SCN處延伸出兩組神經束,一組神經束和視網膜相連,
太陽光每天都通過它來對人類生物鐘進行校準。
如果你想盡快倒時差的話,可以每天早上去戶外走走,讓眼睛接受強光的刺激。
另一組神經束和大腦中的松果體相連,松果體在接收到相應信號後會分泌褪黑素
(Melatonin),人類就是通過它來調節睡眠節律的。
如果你因為時差的關係睡不著的話,可以試試蒙上眼睛,或者吃點褪黑素。

最開始,科學家認為SCN是人體內唯一的生物鐘,
但是後來研究發現,幾乎每個人體細胞內部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基因,
雖然這些基因原則上都受到SCN的控制,但這種控制會有滯後效應。
也就是說,想讓所有生物鐘迅速校準到同一時間,除了光線之外,還要找到其他因素。

日本山口大學的生物學家佐藤美保猜測,
進食後大量分泌的胰島素,可能是影響生物鐘的因素之一。
她和同事用小鼠做了實驗,發現如果用一種藥物抑制小鼠的胰島素分泌,
這種小鼠倒時差的速度就會變得很慢。而沒有受到抑制的小鼠相比之下速度就比較快。
佐藤教授表示,如果人也有這種功能的話,
我們就可以在倒時差的時候多吃一些,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這樣倒時差會更快。



--------------------------
摘要:
想知道我們是如何倒時差的,就要先了解一下生物鐘。
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頒給了三位研究時差問題的美國科學家,
他們發現了晝夜節律的生理機制。晝夜節律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生物鐘。
三位科學家通過對果蠅的研究,找到了控制果蠅晝夜節律的基因。
這種基因負責編碼一種週期蛋白質(PER),這種蛋白質每天晚上都會被合成出來,
到了白天再慢慢被降解掉。果蠅就是通過這種蛋白質來調控晝夜節律的。

科學家後來又在很多生物體內找到了這種基因,
人類的版本主要在大腦中的一個叫做視交叉上核(簡稱SCN)的地方起作用。
“從人類的SCN處延伸出兩組神經束,一組神經束和視網膜相連,
太陽光每天都通過它來對人類生物鐘進行校準。
如果你想盡快倒時差的話,可以每天早上去戶外走走,讓眼睛接受強光的刺激。
另一組神經束和大腦中的松果體相連,
松果體在接收到相應信號後會分泌褪黑素(Melatonin),
人類就是通過它來調節睡眠節律的。
如果你因為時差的關係睡不著的話,可以試試蒙上眼睛,或者吃點褪黑素。”


最開始,科學家認為SCN是人體內唯一的生物鐘,
但是後來研究發現,幾乎每個人體細胞內部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基因,
雖然這些基因原則上都受到SCN的控制,但這種控制會有滯後效應。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內參-哲思-如何提升自知力

出處:如何提升自知力


有自知之明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那些自我認知水平比較高的人(知道如何觀照自我,清楚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做出的決策更明智,在學業和工作上也會更出色,和別人的關係也更健康。
那如何才能正確地了解自己呢?
職場心理學家塔莎·尤里克(Tasha Eurich)在她的新書《自知力》(Insight)裡說,
一般的自我認知有兩個方面:向內探索和向外探索。
向內探索的自我認知是指內省,也就是了解自己本人,
而向外探索的自我認知是指正確了解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這兩種自我認知,你可能只擅長一種。尤里克說,向外探索的自我認知可能更難實現。
但是別人參與進來,可以讓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更為客觀的態度。
那如何知道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呢?尤里克提供了一些建議。

第一,找個合適的人,問問他的看法。
尤里克說,這個人不一定要和你關係很近,
因為和你關係很近的人,不太會說你不喜歡的話。
所以你可以找個和你關係不那麼近的人,這個人的評價更客觀。
研究表明,從視頻上觀察一個人差不多五分鐘的時間,無需見面,
人們就可以給出對此人的評價,準確度幾乎和親友的看法相近。
另外,你還應該找一個能對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人。
比如,你要是想知道異性對你的看法,那你應該去找個異性問問。


第二,對自己想知道的事情盡量具體化。
不要讓人隨便說說對你的看法,一定要具體。尤里克舉例說,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一個有魅力的人,你可以找個昨晚一起和你參加派對的人,
問問他對你的印象。你做了哪些事幫自己樹立了那個形象?又做了哪些事不利於那個形象?


第三,多注意別人的反應。§跟第二點可合併§
尤里克建議,先想想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再把這個目標和實際結果進行對比。
比如,如果你希望自己是個幽默的人,
那你講了笑話之後,看看別人是笑了還是聽了之後沒什麼反應。


第四,觀察別人對待你是否有所不同。
只觀察對方的身體語言還不夠,還要注意他們對別人的態度,
想想他們對你有同樣的態度嗎?你說話時他們聽得更多還是更少?笑得多還是少?
另外,觀察一個人的反應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也很重要,
如果別人對你的態度有任何變化,可能是因為你有了變化。


------------------------------
摘要:
1. 找個合適的人,問問他的看法
 這個人不一定要和你關係很近,因為和你關係很近的人,不太會說你不喜歡的話。
 所以你可以找個和你關係不那麼近的人,這個人的評價更客觀。
 研究表明,從視頻上觀察一個人差不多五分鐘的時間,無需見面,
 人們就可以給出對此人的評價,準確度幾乎和親友的看法相近。
 另外,你還應該找一個能對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人。
 比如,你要是想知道異性對你的看法,那你應該去找個異性問問。
2. 先想想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再把這個目標和實際結果進行對比
 比如,如果你希望自己是個幽默的人,
 那你講了笑話之後,看看別人是笑了還是聽了之後沒什麼反應。
3. 觀察別人對待你是否有所不同
 只觀察對方的身體語言還不夠,還要注意他們對別人的態度,
 想想他們對你有同樣的態度嗎?你說話時他們聽得更多還是更少?笑得多還是少?
 另外,觀察一個人的反應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也很重要,
 如果別人對你的態度有任何變化,可能是因為你有了變化。

❤內參-學習-學習新技能時需要注意什麼

出處:學習新技能時需要注意什麼


在快速變化、競爭激烈的世界裡,人們需要不斷提高自我、獲取新的技能。
《哈佛商業評論》特約撰稿人艾米·加洛(Amy Gallo)在一篇文章中,
分享了學習、掌握新技能時的一些普適性原則。

艾米·加洛說,當你決定要學習新技能時,首先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你的目標是不是可以實現的?有些技能會存在客觀限制,
比如糟糕的手腦協調能力會阻礙你成為一個腦外科醫生;
第二,你能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
自我提高是個辛苦的工作,學習新技能也需要更多自覺性。

接著,你要確定這項新技能是必須的。
艾米·加洛引用了
美國著名商學院巴布森學院管理與組織行為教授約瑟夫·溫特勞布(Joseph Weintraub)
的建議:你所學的技能必須和目前的職位或組織相關,兩者兼顧更佳。
“獲得新技能是項投資,你要提前知道它會給你帶來哪些回報。”


學習新技能時,你可以回顧下自己過去的經歷,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學習時“千萬不要嘗試面面俱到,否則將適得其反”,
可以將新技能分解成更小的、易於管理的任務和目標;
學習過程中,你要及時反思所學到的技能,以及想達到的目標,
“討論學習進程,有助於你得到有效反饋,幫助你鞏固學習中取得的成果”;
另外,學習新技能最快的方式之一,就是不斷使用該技能並將其傳授給他人,
你可以設定一個“分享日”,與團隊、管理者、同事分享你的新知識。

艾米·加洛說,還有三個“不要”原則:
不要閉門造車——你需要尋求別人的指導和反饋;
不要偏聽偏信——不負責評估你的人,他們提供的意見也很重要,不能只依賴主管的意見;
不要操之過急——掌握新技能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需要花費六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
摘要:
當你決定要學習新技能時,首先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1. 你的目標是不是可以實現的?
 有些技能會存在客觀限制,比如糟糕的手腦協調能力會阻礙你成為一個腦外科醫生。
2. 你能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
 自我提高是個辛苦的工作,學習新技能也需要更多自覺性。
3. 你要確定這項新技能是必須的。
 獲得新技能是項投資,你要提前知道它會給你帶來哪些回報。

如何學習新技能?
1. 回顧下自己過去的經歷,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2. “千萬不要嘗試面面俱到,否則將適得其反”,
 可以將新技能分解成更小的、易於管理的任務和目標。
3. 學習過程中,你要及時反思所學到的技能,以及想達到的目標。
4. 討論學習進程,有助於你得到有效反饋,幫助你鞏固學習中取得的成果。
5. 學習新技能最快的方式之一,就是不斷使用該技能並將其傳授給他人,
 你可以設定一個“分享日”,與團隊、管理者、同事分享你的新知識。

以及三個“不要”原則。
不要閉門造車——你需要尋求別人的指導和反饋;
不要偏聽偏信——不負責評估你的人,他們提供的意見也很重要,不能只依賴主管的意見;
不要操之過急——掌握新技能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需要花費六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內參-行銷-為什麼更好的產品不一定會贏

出處:為什麼更好的產品不一定會贏


在商業世界裡面經常會存在一種悖論,那就是,
你可能會認為有一種新產品,比市場上原有的主流產品更好,也更有創新,
但是,對這款更好的產品,用戶就是不買賬。
而且,這種更好,還不是那種產品生產者自以為的更好,是真的要更好一些。


有一個經常被提到的例子是:鍵盤。就是我們電腦上的鍵盤。

我們現在用的鍵盤是QWERTY鍵盤,以鍵盤左上角的六個字母命名。
你可以看一下自己的電腦鍵盤,第一排左上角排列的就是QWERTY。

這種鍵盤是在19世紀70年代問世的,最初是應用在老式打字機上。 
QWERTY鍵盤的一個特徵是,常用字符被隔得很開。
學者用這樣的鍵盤打字,打字的速度當然會很慢。
當初這麼設計,設計者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降低打字速度。為什麼呢?
因為最初打字機的打字桿是放在類似籃子一樣的容器裡,
打字時它要旋轉著上去,印在紙面上,然後再回歸原位。
如果相鄰的兩個字母敲擊速度過快,打字桿就會卡在一起。
而且,英語中的確有很多字母是高頻被使用的。

所以,一個叫克里斯托夫·肖爾斯的美國人,發明了QWERTY鍵盤,
用反向操作的方法來解決打字機卡住的問題,也就是把最常使用的字母分得最遠。
這種鍵盤很快就被鍵盤生產商採用了。

後來,華盛頓大學有一位教授叫德沃夏克,
他在1932年發明了一種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鍵盤“德沃夏克鍵盤”。
德沃夏克教授為了研製這款鍵盤,下了很大功夫。
他首先把打字員打字的過程拍攝下來,
然後,用了整整10年時間去研究,如何提高打字的速度。
在《創新的擴散》這本研究創新的經典作品裡,
作者羅傑斯就說,德沃夏克鍵盤相比QWERTY鍵盤而言,效率確實是得到了很大提升。
相比之下,初學打字者需要用兩倍的時間來學習如何用QWERTY鍵盤,
而且要花20倍的精力來工作。

但即使這樣也一點兒用都沒有,市場完全被QWERTY鍵盤壟斷著。
到今天,擔心打字桿卡住的問題早根本不成立了,
QWERTY鍵盤仍然用在了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上。
後來手機上有了鍵盤,智能手機開始有了虛擬鍵盤,這些鍵盤也都是QWERTY鍵盤。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每個人學打字時用的都是QWERTY鍵盤。
我們對這種鍵盤已經熟悉到不看鍵盤就可以熟練打出字的程度。
它已經變成了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不斷在一代人一代人中延續了下去。
要改變用戶的習慣,讓用戶接受新鍵盤,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這種例子在互聯網時代也有很多。
比如微軟推出了一個搜索引擎必應,試圖挑戰谷歌在搜索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儘管微軟做了很多努力,必應的市場份額始終也不能對谷歌形成威脅。
阿里巴巴曾推出過一個社交軟件來往,
試圖挑戰微信在社交領域的統治地位,結果甚至更加糟糕。
這裡面當然有很多原因,
比如谷歌的算法要更好,微信已經形成了網絡效應,
但也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用戶已經形成了使用習慣。
對於用戶而言,谷歌就是搜索的代名詞,
微信就是移動社交的代名詞,轉而使用新的替代產品,只會增加認知負擔。


所以, 哈佛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約翰·古維爾說:
“許多創新都以失敗告終,因為用戶總是過分地倚重原有產品,而商家卻總是高估新產品。
因此,新產品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必須要有絕對優勢,而不僅是略勝一籌。” 
雷軍所講的極致也是這個意思。
只有產品和用戶體驗做到極致,才有可能替代其他同類產品,在市場上立足。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能看出,用戶習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壁壘。
如果用戶已經習慣了使用某個產品,這個產品就很難被替代。
在互聯網產品領域有一本非常有名的書叫《上癮》。
得到有這本書的電子書,每天聽本書也介紹過它。
《上癮》這本書,講的就是為什麼讓用戶對某件產品形成使用習慣這麼重要,
以及如何才能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甚至上癮。

認知心理學家們對習慣的定義是:
一種在情景暗示下產生的無意識行為,使我們不假思索就做出某個舉動。 
《上癮》這本書裡說,
人類將近一半的日常活動受制於習慣,習慣是大腦藉以掌握複雜舉動的途徑之一。

習慣的神經科學原理是:
人的大腦中存在一個負責無意識行為的基底神經節[基底核],
人在無意中產生的條件反射,會被存儲在基底神經節中,形成習慣。
這樣,人就可以騰出精力來關注其他事了。習慣是一種大腦的捷徑。
當大腦不再主動思考接下來該做什麼,直接做出反應時,習慣就養成了。


對應到人的行為上,我們在生活中會傾向於選擇那些曾被證明有效的做法。
大腦的推導過程是:如果這個辦法在過去有效,現在仍然很保險。
這樣,就形成了固定的行為模式。
習慣為什麼對產品這麼重要呢?一個原因是,習慣會形成競爭優勢,
一旦某個產品能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其他產品就很難再去替代它。

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公司能從習慣中賺到更多錢。
有一個詞語叫用戶終身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
是指一個用戶在有生之年為某個產品和公司付出的總價值。
如果用戶對某一個產品產生了使用習慣,
那麼,他使用產品的總時長會變長,使用頻率會增加,用戶終身價值也會變得更高,
公司也能從中獲得更高的收益。

如何判斷一個人對某個產品已經形成了習慣?
標準是,你會因為無法實施某種行為,
感到一種渴求沒有得到滿足的不適感,這時你就形成習慣了。

以上就是為什麼更好的產品不一定能贏得市場的原因,
以及你的使用習慣如何為商家創造出更多利潤的。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 ,
作者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中信出版集團出版;《創新的擴散》,
作者EM羅傑斯,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
摘要:
我們現在用的鍵盤是QWERTY鍵盤,以鍵盤左上角的六個字母命名。
你可以看一下自己的電腦鍵盤,第一排左上角排列的就是QWERTY。
這種鍵盤是在19世紀70年代問世的,最初是應用在老式打字機上。
QWERTY鍵盤的一個特徵是,常用字符被隔得很開。
初學者用這樣的鍵盤打字,打字的速度當然會很慢。
當初這麼設計,設計者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降低打字速度。為什麼呢?
因為最初打字機的打字桿是放在類似籃子一樣的容器裡,
打字時它要旋轉著上去,印在紙面上,然後再回歸原位。
如果相鄰的兩個字母敲擊速度過快,打字桿就會卡在一起。
而且,英語中的確有很多字母是高頻被使用的。
所以,一個叫克里斯托夫·肖爾斯的美國人,發明了QWERTY鍵盤,
用反向操作的方法來解決打字機卡住的問題,也就是把最常使用的字母分得最遠。
這種鍵盤很快就被鍵盤生產商採用了。

後來,華盛頓大學有一位教授叫德沃夏克,
他在1932年發明了一種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鍵盤“德沃夏克鍵盤”。
德沃夏克教授為了研製這款鍵盤,下了很大功夫。
他首先把打字員打字的過程拍攝下來,
然後,用了整整10年時間去研究,如何提高打字的速度。
在《創新的擴散》這本研究創新的經典作品裡,
作者羅傑斯就說,德沃夏克鍵盤相比QWERTY鍵盤而言,效率確實是得到了很大提升。
相比之下,初學打字者需要用兩倍的時間來學習如何用QWERTY鍵盤,
而且要花20倍的精力來工作。
但即使這樣也一點兒用都沒有,市場完全被QWERTY鍵盤壟斷著。
直到今天,擔心打字桿卡住的問題早根本不成立了,
QWERTY鍵盤仍然用在了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上。
後來手機上有了鍵盤,智能手機開始有了虛擬鍵盤,這些鍵盤也都是QWERTY鍵盤。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每個人學打字時用的都是QWERTY鍵盤。
我們對這種鍵盤已經熟悉到不看鍵盤就可以熟練打出字的程度。
它已經變成了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不斷在一代人一代人中延續了下去。
要改變用戶的習慣,讓用戶接受新鍵盤,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這種例子在互聯網時代也有很多。
比如微軟推出了一個搜索引擎必應,試圖挑戰谷歌在搜索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儘管微軟做了很多努力,必應的市場份額始終也不能對谷歌形成威脅。
阿里巴巴曾推出過一個社交軟件來往,
試圖挑戰微信在社交領域的統治地位,結果甚至更加糟糕。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用戶已經形成了使用習慣。
對於用戶而言,谷歌就是搜索的代名詞,
微信就是移動社交的代名詞,轉而使用新的替代產品,只會增加認知負擔。
因此,新產品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必須要有絕對優勢,而不僅是略勝一籌。”
只有產品和用戶體驗做到極致,才有可能替代其他同類產品,在市場上立足。


《上癮》這本書,講的就是為什麼讓用戶對某件產品形成使用習慣這麼重要,
以及如何才能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甚至上癮。
認知心理學家們對習慣的定義是:
一種在情景暗示下產生的無意識行為,使我們不假思索就做出某個舉動。
《上癮》這本書裡說,
人類將近一半的日常活動受制於習慣,習慣是大腦藉以掌握複雜舉動的途徑之一。

習慣的神經科學原理是:
人的大腦中存在一個負責無意識行為的基底神經節[基底核],
人在無意中產生的條件反射,會被存儲在基底神經節中,形成習慣。
這樣,人就可以騰出精力來關注其他事了。習慣是一種大腦的捷徑。
當大腦不再主動思考接下來該做什麼,直接做出反應時,習慣就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