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內參-溝通-怎樣解決溝通難問題

出處:吳伯凡:怎樣解決溝通難問題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和那個人溝通這麼難?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有些人卻聽不懂?
得到訂閱專欄《伯凡·日知錄》的主理人吳伯凡在專欄裡,
借用生物學上“受體”這個概念來說明這個問題。
他認為,很多矛盾、衝突的背後都有一個根本原因,那就是對受體的不理解。
生物學上的“受體”,本意說的是細胞表面的一種特殊分子,
它能識別另外一些特定的分子,並和這些分子結合,
將化學信號轉變成生物信號,從而完成某個特定的反應。
換句話說,如果細胞表面沒有某種受體,那相應的反應就不能發生。

吳伯凡說,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每個人對外界的感知模式都是有區別的。
比如有些人對聲音特別敏感,文字就不行,這就是「受體」的不同。
事實上,我們受教育的過程,受環境影響的過程,都是一種塑造、定義我們感知方式
或者說塑造「受體」的過程,這些影響了我們面對世界的方式。
人與人相處的時候,如果信息的接受方沒有這個信息對應的受體,那事情就會遇到困難。
所以,現實生活中就可能會出現不理解,甚至雞同鴨講的情況。

那面對受體不同帶來的衝突怎麼辦?吳伯凡給了兩點建議。
首先,面對衝突的時候,不要做過多無謂的爭論,而是要去理解,
因為很多時候發生衝突,可能只是受體不同而已。

其次,你可以建立一個自己的FDA。 FDA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縮寫。
一個新藥要上市,為了確保有效無害,從它申報到上市平均時間是12年。
吳伯凡說,
在觀念市場、知識市場,好像沒有一個類似於FDA的機構。
常常是某個大師突然創造了、或者是在國外看到了一種東西,
立即就拿過來在國人當中推行。所以,你要建立自己的FDA,
接受他人信息的時候做一道篩選,選擇符合自己受體的新觀念。


-------------------
摘要:
(用好的"引喻",來牽導人生)
我們受教育的過程,受環境影響的過程,都是一種塑造、定義我們感知方式。
人與人相處的時候,如果信息的接受方的感知沒有對應得上,那事情就會遇到困難。
所以,現實生活中就可能會出現不理解,甚至雞同鴨講的情況。
那該怎麼辦呢?
1. 面對衝突的時候,不要做過多無謂的爭論,而是要去理解,
 因為很多時候發生衝突,可能只是人跟人感知不同而已。
2. 做一道觀念或知識的篩選
 在觀念市場、知識市場,常常是某個大師突然創造了、
 或者是在國外看到了一種東西,立即就拿過來在國人當中推行。
 所以,你要做一道觀念、或知識的篩選
 過濾他人信息,選擇符合自己感知的新觀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