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為什麼現在的人越來越自我
美國知名記者保羅·羅伯茨在他的書《衝動的社會》裡,
結合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談到了當下世界上的很多問題,
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現在很多人給人的感覺是越來越自我,觀點也越來越偏激。
為什麼會這樣呢?
保羅·羅伯茨說,其實很早之前,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就提出過一個術語,叫“現實原則”。
按照現實原則理論,一個健康的個人,由於受到現實原則的限制,必須學會如何延遲滿足。
如果不向現實妥協,繼續堅持嬰兒時期的那種“我想要的現在就要”原則,
那麼這個人就會永遠停留在感情功能不健全的幼兒期,
既不能完成自我實現,也沒有辦法跟社會交流。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現實原則主要是通過社會結構的渠道來對個人產生影響,
比如家庭、學校、公司、社會制度等。
但是現在,現實原則越來越不能生效了。
一個原因是,人們越來越“人以群分”。
學者比爾·畢肖普(Bill Bishop)寫過一本書《大歸類》,
這本書在美國政治界很有名,克林頓曾引用過它來解釋為什麼各州的選舉經常一邊倒。
裡面寫到,美國人是如果通過搬家到不同社區和不同城市,從而改變了美國的政治地圖的。
大歸類在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
結果是,經過40多年的大歸類,保守的地方越來越保守,自由主義的地方越來越自由主義。
美國人越來越多地與和自己觀點相近的人住在同一社區。
羅伯茨引用一位研究移民問題的經濟學家的說法:
“由於我們能輕鬆地選擇自己的鄰居,我們失去了和不同背景的人們接觸的機會,
因此也就無法接觸到與我們的觀點截然相反的人。”
人們只和自己觀點相近的人待在一起,聽到的也都是自己喜歡聽的話,
無論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芝加哥大學法學教授卡爾·桑斯坦就說:
“隨著我們的生活和經驗日益適應我們的偏好,
人們越來越相信我們有權力躲避那些我們不想聽到的意見,
遠離我們討厭的人,避免各種形式的不期而遇。”
說白了就是,以前人要適應現實,現在是現實去適應人,不然人就逃離。
桑斯坦和畢肖普的研究都揭示了同一個事實,
那就是,受群體心理學影響,如果一個社區中的成員擁有非常相似的價值觀,
那麼他們的觀點就會變得與來越極端,容忍不同意見的能力也會越來越低。
因為,當我們處在一個和我們價值觀非常類似的群體中,
群體的肯定會讓我們對自己的觀點更加自信。
桑斯坦的研究認為,
很多時候人對自己的觀點其實並沒有那麼強的自信,因此會藉鑑周圍人的看法。
於是,在一個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非常明顯的多樣化社區中,
這種心理能讓大多數人持有比較中立溫和的觀點。
但是,在一個人與人高度相似的社區中,因為自己的觀點就是其他人也贊同的觀點,
我們就會越來越自信,還感覺很良好。桑斯坦說:
”在很多情況下,僅僅因為團體的支持和肯定,人們的看法就會變得越來越極端。”
不僅如此,這還會影響人的自我認知能力。
康涅狄格大學哲學教授邁克爾·林奇就說,
一旦人類失去了忍受不同意見的意願,就失去了獲得真正的自我知識的能力。
因為,“當我們拒絕接受與我們看法不同的人時,我們不僅拒絕了這些具體的人,
還拒絕了他人這個抽象的概念;我們拒絕承認在自我之外還存在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這個世界不受我們控制,也不依賴於我們的自我而存在。
而只有認識到自我之外還存在更廣闊的東西,
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自己是誰,以及自己不是誰。”
越來越自我,並且極度自信,導致的結果就是,
越來越多的人表現出了心理學意義上的自戀症。
社會心理學家珍·特文格在她的書《自戀時代》裡就說,
自戀症在普通人中增長的速度,就跟肥胖增長的速度一樣驚人。
保羅·羅伯茨說,自戀越來越普遍也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文化和家庭的影響。
現在文化和家庭在培養孩子時,都強調要建立兒童的自尊心。
主流文化也鼓勵人認為自己是特別的和與眾不同的。這就導致,
很多人變成成年人,也抱有一種小孩子般的自我意識,
認為自己在外部世界中處於極端重要的位置。
第二個原因是經濟因素。
自戀的核心是從本質上拒絕外界的限制。這在從前只有特別富有和有權力的人才可以做到。弗洛伊德說的現實原則,很快就會讓大多數人認識到真實世界的限制。
但是,越來越發達的消費信貸文化改變了這一點。
一方面,它使得人們可以暫時逃避經濟能力的限制,
另一方面,過度消費也可以加強人們的自我認同。
所以,珍·特文格說:“金融革命和自戀主義文化在互相促進。”
第三個原因是技術。
社交網絡如Facebook、推特、微博、Instagram、朋友圈,都在鼓勵人去拍照展示自我。
如果有人對你的話和照片表示出不同意見,你還可以拉黑和屏蔽他們。
羅伯茨說,這讓社會變得真人秀化:
自我才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任何能擴大自我和吸引更多人關注自我的行為,
不管是多麼衝動、多麼愚蠢,都是個人成功的標誌。
以上就是美國著名記者保羅·羅伯茨對現在人為什麼越來越自我,觀點越來越極端的解釋。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參考來源:《衝動的社會》
作者:李翔
講述:顧一菲
-------------------------
摘要: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就提出過一個術語,叫“現實原則”。
按照現實原則理論,一個健康的個人,由於受到現實原則的限制,必須學會如何延遲滿足。
如果不向現實妥協,繼續堅持嬰兒時期的那種“我想要的現在就要”原則,
那麼這個人就會永遠停留在感情功能不健全的幼兒期,
既不能完成自我實現,也沒有辦法跟社會交流。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現實原則主要是通過社會結構的渠道來對個人產生影響,
比如家庭、學校、公司、社會制度等。
但是現在,現實原則越來越不能生效了。一個原因是,人們越來越“人以群分”。
學者比爾·畢肖普(Bill Bishop)寫過一本書《大歸類》,
這本書在美國政治界很有名,克林頓曾引用過它來解釋為什麼各州的選舉經常一邊倒。
裡面寫到,美國人是如果通過搬家到不同社區和不同城市,從而改變了美國的政治地圖的。
大歸類在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
結果是,經過40多年的大歸類,保守的地方越來越保守,自由主義的地方越來越自由主義。
美國人越來越多地與和自己觀點相近的人住在同一社區。
受群體心理學影響,如果一個社區中的成員擁有非常相似的價值觀,
那麼他們的觀點就會變得與來越極端,容忍不同意見的能力也會越來越低。
不僅如此,這還會影響人的自我認知能力。
我們拒絕承認在自我之外還存在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這個世界不受我們控制,也不依賴於我們的自我而存在。
而只有認識到自我之外還存在更廣闊的東西,
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自己是誰,以及自己不是誰。”
越來越自我,並且極度自信,導致的結果就是,
越來越多的人表現出了心理學意義上的自戀症。
自戀越來越普遍也有幾個原因。
1. 文化和家庭的影響
現在文化和家庭在培養孩子時,都強調要建立兒童的自尊心。
很多人變成成年人,也抱有一種小孩子般的自我意識,
認為自己在外部世界中處於極端重要的位置。
2. 經濟因素
自戀的核心是從本質上拒絕外界的限制。
這在從前只有特別富有和有權力的人才可以做到。
但是,越來越發達的消費信貸文化改變了這一點。
一方面,它使得人們可以暫時逃避經濟能力的限制,
另一方面,過度消費也可以加強人們的自我認同。
3. 技術
社交網絡如Facebook、推特、微博、Instagram、朋友圈,都在鼓勵人去拍照展示自我。
如果有人對你的話和照片表示出不同意見,你還可以拉黑和屏蔽他們。
美國知名記者保羅·羅伯茨在他的書《衝動的社會》裡,
結合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談到了當下世界上的很多問題,
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現在很多人給人的感覺是越來越自我,觀點也越來越偏激。
為什麼會這樣呢?
保羅·羅伯茨說,其實很早之前,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就提出過一個術語,叫“現實原則”。
按照現實原則理論,一個健康的個人,由於受到現實原則的限制,必須學會如何延遲滿足。
如果不向現實妥協,繼續堅持嬰兒時期的那種“我想要的現在就要”原則,
那麼這個人就會永遠停留在感情功能不健全的幼兒期,
既不能完成自我實現,也沒有辦法跟社會交流。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現實原則主要是通過社會結構的渠道來對個人產生影響,
比如家庭、學校、公司、社會制度等。
但是現在,現實原則越來越不能生效了。
一個原因是,人們越來越“人以群分”。
學者比爾·畢肖普(Bill Bishop)寫過一本書《大歸類》,
這本書在美國政治界很有名,克林頓曾引用過它來解釋為什麼各州的選舉經常一邊倒。
裡面寫到,美國人是如果通過搬家到不同社區和不同城市,從而改變了美國的政治地圖的。
大歸類在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
結果是,經過40多年的大歸類,保守的地方越來越保守,自由主義的地方越來越自由主義。
美國人越來越多地與和自己觀點相近的人住在同一社區。
羅伯茨引用一位研究移民問題的經濟學家的說法:
“由於我們能輕鬆地選擇自己的鄰居,我們失去了和不同背景的人們接觸的機會,
因此也就無法接觸到與我們的觀點截然相反的人。”
人們只和自己觀點相近的人待在一起,聽到的也都是自己喜歡聽的話,
無論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芝加哥大學法學教授卡爾·桑斯坦就說:
“隨著我們的生活和經驗日益適應我們的偏好,
人們越來越相信我們有權力躲避那些我們不想聽到的意見,
遠離我們討厭的人,避免各種形式的不期而遇。”
說白了就是,以前人要適應現實,現在是現實去適應人,不然人就逃離。
桑斯坦和畢肖普的研究都揭示了同一個事實,
那就是,受群體心理學影響,如果一個社區中的成員擁有非常相似的價值觀,
那麼他們的觀點就會變得與來越極端,容忍不同意見的能力也會越來越低。
因為,當我們處在一個和我們價值觀非常類似的群體中,
群體的肯定會讓我們對自己的觀點更加自信。
桑斯坦的研究認為,
很多時候人對自己的觀點其實並沒有那麼強的自信,因此會藉鑑周圍人的看法。
於是,在一個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非常明顯的多樣化社區中,
這種心理能讓大多數人持有比較中立溫和的觀點。
但是,在一個人與人高度相似的社區中,因為自己的觀點就是其他人也贊同的觀點,
我們就會越來越自信,還感覺很良好。桑斯坦說:
”在很多情況下,僅僅因為團體的支持和肯定,人們的看法就會變得越來越極端。”
不僅如此,這還會影響人的自我認知能力。
康涅狄格大學哲學教授邁克爾·林奇就說,
一旦人類失去了忍受不同意見的意願,就失去了獲得真正的自我知識的能力。
因為,“當我們拒絕接受與我們看法不同的人時,我們不僅拒絕了這些具體的人,
還拒絕了他人這個抽象的概念;我們拒絕承認在自我之外還存在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這個世界不受我們控制,也不依賴於我們的自我而存在。
而只有認識到自我之外還存在更廣闊的東西,
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自己是誰,以及自己不是誰。”
越來越自我,並且極度自信,導致的結果就是,
越來越多的人表現出了心理學意義上的自戀症。
社會心理學家珍·特文格在她的書《自戀時代》裡就說,
自戀症在普通人中增長的速度,就跟肥胖增長的速度一樣驚人。
保羅·羅伯茨說,自戀越來越普遍也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文化和家庭的影響。
現在文化和家庭在培養孩子時,都強調要建立兒童的自尊心。
主流文化也鼓勵人認為自己是特別的和與眾不同的。這就導致,
很多人變成成年人,也抱有一種小孩子般的自我意識,
認為自己在外部世界中處於極端重要的位置。
第二個原因是經濟因素。
自戀的核心是從本質上拒絕外界的限制。這在從前只有特別富有和有權力的人才可以做到。弗洛伊德說的現實原則,很快就會讓大多數人認識到真實世界的限制。
但是,越來越發達的消費信貸文化改變了這一點。
一方面,它使得人們可以暫時逃避經濟能力的限制,
另一方面,過度消費也可以加強人們的自我認同。
所以,珍·特文格說:“金融革命和自戀主義文化在互相促進。”
第三個原因是技術。
社交網絡如Facebook、推特、微博、Instagram、朋友圈,都在鼓勵人去拍照展示自我。
如果有人對你的話和照片表示出不同意見,你還可以拉黑和屏蔽他們。
羅伯茨說,這讓社會變得真人秀化:
自我才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任何能擴大自我和吸引更多人關注自我的行為,
不管是多麼衝動、多麼愚蠢,都是個人成功的標誌。
以上就是美國著名記者保羅·羅伯茨對現在人為什麼越來越自我,觀點越來越極端的解釋。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參考來源:《衝動的社會》
作者:李翔
講述:顧一菲
-------------------------
摘要: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就提出過一個術語,叫“現實原則”。
按照現實原則理論,一個健康的個人,由於受到現實原則的限制,必須學會如何延遲滿足。
如果不向現實妥協,繼續堅持嬰兒時期的那種“我想要的現在就要”原則,
那麼這個人就會永遠停留在感情功能不健全的幼兒期,
既不能完成自我實現,也沒有辦法跟社會交流。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現實原則主要是通過社會結構的渠道來對個人產生影響,
比如家庭、學校、公司、社會制度等。
但是現在,現實原則越來越不能生效了。一個原因是,人們越來越“人以群分”。
學者比爾·畢肖普(Bill Bishop)寫過一本書《大歸類》,
這本書在美國政治界很有名,克林頓曾引用過它來解釋為什麼各州的選舉經常一邊倒。
裡面寫到,美國人是如果通過搬家到不同社區和不同城市,從而改變了美國的政治地圖的。
大歸類在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
結果是,經過40多年的大歸類,保守的地方越來越保守,自由主義的地方越來越自由主義。
美國人越來越多地與和自己觀點相近的人住在同一社區。
受群體心理學影響,如果一個社區中的成員擁有非常相似的價值觀,
那麼他們的觀點就會變得與來越極端,容忍不同意見的能力也會越來越低。
不僅如此,這還會影響人的自我認知能力。
我們拒絕承認在自我之外還存在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這個世界不受我們控制,也不依賴於我們的自我而存在。
而只有認識到自我之外還存在更廣闊的東西,
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自己是誰,以及自己不是誰。”
越來越自我,並且極度自信,導致的結果就是,
越來越多的人表現出了心理學意義上的自戀症。
自戀越來越普遍也有幾個原因。
1. 文化和家庭的影響
現在文化和家庭在培養孩子時,都強調要建立兒童的自尊心。
很多人變成成年人,也抱有一種小孩子般的自我意識,
認為自己在外部世界中處於極端重要的位置。
2. 經濟因素
自戀的核心是從本質上拒絕外界的限制。
這在從前只有特別富有和有權力的人才可以做到。
但是,越來越發達的消費信貸文化改變了這一點。
一方面,它使得人們可以暫時逃避經濟能力的限制,
另一方面,過度消費也可以加強人們的自我認同。
3. 技術
社交網絡如Facebook、推特、微博、Instagram、朋友圈,都在鼓勵人去拍照展示自我。
如果有人對你的話和照片表示出不同意見,你還可以拉黑和屏蔽他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