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內參-世史-絲綢之路和世界史

出處:絲綢之路和世界史


在西方崛起之後,以西方價值觀為核心的世界史,
有一個清晰和簡單的脈絡:古希臘之後出現了羅馬;在羅馬帝國之後,是基督教的歐洲;
然後經過中世紀,迎來文藝復興;文藝復興之後出現了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帶來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讓大不列顛成為日不落帝國。
在那之後,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美國代替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一直延續至今。

英國歷史學家彼得·弗蘭科潘大受好評的歷史著作《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試圖跳出這個以西方為核心的世界史框架,來重新看待世界歷史。
他希望圍繞“絲綢之路”來重寫歷史。

不過,首先要說明的是,這裡的絲綢之路,並不是很多人通常意義上理解的“絲綢之路”。
通常理解的絲綢之路,是從中國秦漢時期開始的,中國同中亞與印度之間的貿易線路。
彼得·弗蘭科潘所指的絲綢之路,是一個抽象概念,
它代表的是“人們是如何交換商品、時尚、語言、思想、信仰,
同樣也有暴力、疾病和環境破壞。”
他希望用絲綢之路這個概念來講述東西方是如何交流往來的,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在地理上,弗蘭科潘所講的絲綢之路,
是指東西方的中間地帶,從地中海和黑海東岸到喜馬拉雅山脈。
站在今天的視角來看,弗蘭科潘說,
這一地區似乎是一些“失敗國家”、“沒落國家”和邊緣國家的聚集體,
比如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
但是在歷史上,它們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叉點,
“這些國家絕非處在全球事務的邊緣,而是國際交往的正中心”。


這段歷史的早期仍然是幾個古老帝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當時,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出口國,
來自中國的絲綢和瓷器通過絲綢之路不斷運往西方。

但真正吸引人的是絲綢之路上發生的圍繞著人們的靈魂的競爭。
中國和印度信奉的佛教、波斯帝國信封的瑣羅亞斯德教(中國人稱之為拜火教)、
從羅馬帝國內部產生的猶太教和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能夠迅速成長為後來可以和基督教一樣信仰者眾多的宗教,
和當時羅馬與波斯兩大帝國之間的戰爭又有關係。

在基督教的西方和伊斯蘭教的阿拉伯東方對峙之時,
絲綢之路上又先後迎來了蒙古帝國的崛起和俄羅斯的崛起。
蒙古帝國一度幾乎要佔領和統治整個世界,俄羅斯的崛起更是影響了現代世界的地緣格局。


不過,在弗蘭克潘看來,有兩個轉折點,真正影響了以絲綢之路為核心的世界史。

第一個轉折點發生在15世紀末。弗蘭科潘說,整個世界在15世紀末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歐洲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了世界的中心。

兩個探險家改變了世界的命運。 
1492年8月2日,哥倫布率領三艘大船從西班牙南部的一個海港起航;
5年之後,另一隻船隊在達·伽馬的帶領下從葡萄牙的里斯本開始起航。
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達伽馬則繞過了非洲的最南端抵達太平洋,把印度更快捷地呈現在歐洲面前。

弗蘭克潘說:“世界因15世紀90年代的新發現而發生了變化。
歐洲不再是環球事務的邊緣地帶,而是世界發展的驅動引擎。
馬德里和里斯本做出的決策能影響到幾千英里以外的世界,
如同當年從巴格達、洛陽、蒙古首都哈拉和中亞的撒馬爾罕發出的號令一樣。
如今是條條大路通歐洲。”

之後的歷史就進入了我們熟悉的世界史。
歐洲大陸成為世界的中心,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陸續崛起,
然後是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
絲綢之路上忙碌的仍然是各種貿易,但這次有所不同,
來自美洲的黃金和白銀、來自印度的香料、來自中國的茶葉瓷器和絲綢,
以及來自非洲的奴隸,源源不斷被輸送到歐洲。絲綢之路更像是強國的補給路線。
它們送回去的是工業革命後的工業產品,當然,送到中國的還包括鴉片。

近現代史上那些重要的大戲連番上演。
啟蒙運動和蒸汽機革命,包括英國在內的強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
歐洲強國先後征服了世界上其他古老的帝國,
美國的獨立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個轉折點發生在1901年
那一年英國商人諾克斯·達西從波斯國王那裡,獲得了在波斯土地上的特許勘探權。
這份協議讓諾克斯·達西有了在波斯土地深處自由勘探石油、打洞和鑽井的完成整的、
不受限的權利。弗蘭克潘認為,這件事足以同哥倫布橫跨大西洋發現美洲相媲美的事。

正是在達西獲得的特許權的基礎上,誕生了英波石油公司,
也就是後來英國石油公司,簡稱BP。 BP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開始時,諾克斯·達西在中東土地上尋找石油和獲得特許權的故事,
還是一個西方企業家冒險尋找機會的故事,
但是後來,英國政府買下了英波石油的大部分股份,
還同公司簽訂了為期20年的向海軍供應石油的秘密條款。
在當時的海軍大臣、後來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看來,石油問題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問題。

從這份特許權開始,“征服者再一次掠奪了大量的保障和財富並運回歐洲。”
在這之後,拋開各種陰謀論,也必須承認,
發生在中東的種種事情,都和這塊土地下擁有的豐富的石油資源有很大關係


石油以及滋生在中東地區的宗教極端分子和恐怖主義,
提醒著世界這塊地區的重要性,能源、宗教和暴力的網絡仍然在發揮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代表的亞洲的再次崛起,也讓西方世界必須重新思考東方。
弗蘭克潘說:“古時絲綢之路是溝通東西方的橋樑,
現在我們依然在絲綢之路上建造鐵路、運送油氣。”

以上就是英國歷史學家弗蘭克潘以絲綢之路為核心書寫的世界史的概要,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參考來源:《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
摘要:
英國歷史學家彼得·弗蘭科潘大受好評的歷史著作《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試圖跳出這個以西方為核心的世界史框架,來重新看待世界歷史。

先要說明的是,這裡的絲綢之路,並不是很多人通常意義上理解的“絲綢之路”。
得·弗蘭科潘所指的絲綢之路,是一個抽象概念,
它代表的是“人們是如何交換商品、時尚、語言、思想、信仰,
同樣也有暴力、疾病和環境破壞。”
他希望用絲綢之路這個概念來講述東西方是如何交流往來的,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在地理上,弗蘭科潘所講的絲綢之路,
是指東西方的中間地帶,從地中海和黑海東岸到喜馬拉雅山脈。
站在今天的視角來看,弗蘭科潘說,
這一地區似乎是一些“失敗國家”、“沒落國家”和邊緣國家的聚集體,
比如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
但是在歷史上,它們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叉點,
“這些國家絕非處在全球事務的邊緣,而是國際交往的正中心”。

但真正吸引人的是絲綢之路上發生的圍繞著人們的靈魂的競爭。
中國和印度信奉的佛教、波斯帝國信封的瑣羅亞斯德教(中國人稱之為拜火教)、
從羅馬帝國內部產生的猶太教和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能夠迅速成長為後來可以和基督教一樣信仰者眾多的宗教,
和當時羅馬與波斯兩大帝國之間的戰爭又有關係。

在弗蘭克潘看來,有兩個轉折點,真正影響了以絲綢之路為核心的世界史。
第一個轉折點發生在15世紀末。兩個探險家改變了世界的命運。 哥倫布和達伽馬。

之後的歷史就進入了我們熟悉的世界史。
歐洲大陸成為世界的中心,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陸續崛起,
然後是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

第二個轉折點發生在1901年,
那一年英國商人諾克斯·達西從波斯國王那裡,獲得了在波斯土地上的特許勘探權。

這份協議讓諾克斯·達西有了在波斯土地深處自由勘探石油、打洞和鑽井的完成整的、
不受限的權利。弗蘭克潘認為,這件事足以同哥倫布橫跨大西洋發現美洲相媲美的事。
從這份特許權開始,“征服者再一次掠奪了大量的保障和財富並運回歐洲。”
在這之後,拋開各種陰謀論,也必須承認,
發生在中東的種種事情,都和這塊土地下擁有的豐富的石油資源有很大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