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得到-工業-別被“工業4.0”忽悠了

文章出處:別被“工業4.0”忽悠了


這幾年,德國人提出的“工業4.0”的概念特別火,資本界有好多解讀。
有很多人就說,我們中國也應該發展自己的工業4.0,
但是海銀資本創始人王煜全卻警告大家:
可千萬別被“工業4.0”給忽悠了,中國製造業壓根兒就不應該跟德國學。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說工業4.0是啥。
這是德國人提出的概念,
提倡用更加系統化、集成化和整體化的思路來提高製造水平,
讓製造變得更加精密、更高效。德國人為什麼要提這個事兒呢?
因為德國工業的特點,就是品質過硬,並且整合能力強,
要是朝著工業4.0方向發展,就能進一步提高德國製造的優勢
那為什麼中國不能跟著學呢?

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因為中國製造的優勢跟德國不一樣,
另一個是未來的趨勢是科技創新,製造升級也得通過科技創新來完成


先說中國製造的優勢。我們都知道德國的工業一直都很強大,
德國製造四個字可以說代表了品質過硬、良心出品。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德國人只給自己國家的品牌生產產品,不做代工
但是中國就不一樣了,世界工廠嘛,
很多發達國家的公司都選擇了中國工廠為自己代工,
比方說咱們非常熟悉的iPhone就是由富士康生產的。
今年,照相機裡的高端品牌徠卡,也開始跟中國工廠合作了。


人家為什麼願意跟咱們合作呢?有人說是因為便宜,這是沒看到本質原因。
中國製造的優勢最主要不是便宜,而是更加靈活。
舉個例子,奧巴馬曾經跟喬布斯提過,讓他把iPhone的工廠遷回美國,
喬老爺子怎麼回答的呢?他說,可以啊,iPhone在中國生產的時候,
每次設計有改動了,甭管幾點鐘,修改意見馬上就能傳到工廠,
2小時之內工人就會開始調整生產線,生產新的產品,24小時就能交付。
美國工人要是能做到這個,我立馬遷回來。結果奧巴馬再也沒提過這事兒。

在大型企業工作過的人,多少都接觸過一個叫做ERP的系統,
全稱叫企業資源計劃,它的好處是節省資源,缺點是靈活度非常差。
要是想修改一個已經通過的事情,那老費事了,
要通知各部門、說明情況、再審批,怎麼也得花個十天半個月。
德國製造就像這個ERP系統,
中國企業則像是扁平化管理的現代公司,所以咱們不能跟德國學。


再來說說未來趨勢。
咱們先看一個論證德國製造很了不起的例子,說德國製造的伐木機比別的都要貴,
但是它的損壞率特別低,所以雖然貴還是有很多人買。
因為伐木都是在深山老林裡頭,要是伐木機壞了,就得運出去修,
修完了還得送回來,非常耽誤時間。
比起這個時間上的損失,大家寧可買貴一些的德國伐木機。

王煜全說,你德國的伐木機確實很精密不容易壞,
但是我不需要一條路走到黑啊,我可以發展別的技術啊。
比方說無人機足夠發達之後,用大型無人機吊著伐木機飛出去修好了再飛回來,
一天一個來回一點問題也沒有,你這個壁壘不就不攻自破了嗎?
所以說,中國製造真正面臨的挑戰不是德國工業4.0,跟它學解決不了問題。


那中國製造面臨的挑戰是什麼呢?是科技升級應該向誰學習呢?向美國學習
真正有可能搶中國勞工飯碗的,
不是德國那種精密度很高的機器人,
而是美國一家公司研製的具備靈活性的機器人,
以及正在開發的,能夠模糊學習、接受訓練的機器人。
比如:贏了李世石的Alpha Go就是這種有學習能力的電腦,
這萬一普及到機器人當中,
就比德國那種預先設置好這一步幹嘛、下一步幹嘛的機器人智能多了。

所以說中國製造業要想升級,有一個可能的途徑,
就是用美國機器人裝備生產線,請老師傅把機器人訓練好。
不管多複雜的電子產品,機器人都能裝配得好。
這樣的中國製造才能繼續成為全球的製造業中心,而且更有開放性和靈活性。


你看,不能覺得外國的月亮就是圓,人家提出一個概念就趕緊照搬。
要向世界先進生產力學習,得先認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找對學習目標,才能事半功倍。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羅輯思維”(別被“工業4.0”忽悠了)
稿:安迪、羅小蔓
轉載:得到

----------
主旨:
工業4.0是啥?
這是德國人提出的概念,
提倡用更加系統化、集成化和整體化的思路來提高製造水平,
讓製造變得更加精密、更高效。德國人為什麼要提這個事兒呢?
因為德國工業的特點,就是品質過硬,並且整合能力強,
要是朝著工業4.0方向發展,就能進一步提高德國製造的優勢。

為什麼中國不能跟著學呢?
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因為中國製造的優勢跟德國不一樣,
另一個是未來的趨勢是科技創新,製造升級也得通過科技創新來完成。
德國人只給自己國家的品牌生產產品,不做代工。
但是中國就不一樣了,是世界工廠,
很多發達國家的公司都選擇了中國工廠為自己代工。
中國製造的優勢最主要不是便宜,而是更加靈活。
在大型企業工作過的人,多少都接觸過一個叫做ERP的系統,
全稱叫企業資源計劃,它的好處是節省資源,缺點是靈活度非常差。
要是想修改一個已經通過的事情,那老費事了,
要通知各部門、說明情況、再審批,怎麼也得花個十天半個月。
德國製造就像這個ERP系統,
中國企業則像是扁平化管理的現代公司,所以咱們不能跟德國學。

那中國製造面臨的挑戰是什麼呢?是科技升級。應該向誰學習呢?向美國學習。
就是用美國機器人裝備生產線,請老師傅把機器人訓練好。
不管多複雜的電子產品,機器人都能裝配得好。
這樣的中國製造才能繼續成為全球的製造業中心,而且更有開放性和靈活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