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得到-中史-影視劇裡的妃子可以自稱臣妾嗎

文章出處:影視劇裡的妃子可以自稱臣妾嗎


有句話你肯定聽過,那就是“臣妾做不到”。
現在電視上經常會播出一些古代宮廷劇,裡面的皇上會自稱“朕”,
皇后會自稱“哀家”,妃子則自稱“臣妾”,但古人真的這麼稱呼自己嗎?
澎湃新聞有篇文章專門討論了這個話題。

第一,“哀家”這個稱呼,古人在平時交往中是不會用的,
因為只有在古代的戲曲小說裡才有這個詞。 “哀家”的意思是自稱可憐的人
在過去的戲曲裡,死了丈夫的皇后或皇太后一般這麼稱呼自己。
所以,作為一個正常人,你可千萬別用“哀家”來稱呼自己。


第二,有不少宮廷戲和文學作品裡,嬪妃和比自己級別高的人說話時,
往往自稱“臣妾”,於是很多人就覺得“臣妾”是古代后妃的專用稱呼。其實不是這樣。

首先“臣”和“妾”是兩個不同的詞,意思是不一樣的。
 “臣”最開始指的是被抓的俘虜,有奴僕和奴隸的意思;“妾”的意思就是女奴。
所以,
“臣妾”最早是指那些從事很低賤的勞動的男女奴隸的總稱,男的就是臣,女的就是妾。
後來,“臣妾”這個詞在使用過程中,範圍逐漸擴大,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叫做“臣妾”。
在這個時候,並沒有文獻記載過后妃自稱為“臣妾”。
到了宋代之後,在文獻裡能看到女性自稱為“臣妾”的記載,但這種證據是有爭議的


第三,我們說一下“朕”這個詞的意思。有一部熱播的電視劇,叫《羋月傳》,
講的是戰國時期女政治家羋月的故事。在電視劇裡面,羋月當上太后了,自稱為“朕”,
引起了大家的討論。有人說,為什麼“羋月”不自稱哀家?這一點前面已經解釋過了。

還有很多人說,只有皇帝才能稱“朕”,女人怎麼能稱自己為“朕”呢?你別說,還真能。
在秦始皇之前,“朕”這個詞就是“我”的意思,不管身份高低貴賤,誰都能用。
等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朕”就成了皇帝的專屬稱呼,其他人不能用了。
但是在漢代的文獻裡,也有地位高的女性自稱為“朕”的記載。
當時很多登基的皇帝年齡都很小,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垂簾聽政的時候,就稱自己為“朕”。


第四,在古裝劇裡,我們經常能看到皇帝自稱為“孤”或者“寡人”。
實際上,在先秦時期,這兩個詞一般是“王侯”的自稱,而不是天子。
先說“孤”,這個詞的本意是說小時候失去父親或者母親的人,
那些家裡有喪事的大國諸侯,會用“孤”來稱呼自己,表示一種自謙。

到了漢朝末年和三國時期,割據的諸侯開始用“孤”自稱,比如曹操就曾經稱呼自己為“孤”。
再說“寡”,“寡”就是少的意思,“寡君”是先秦時期諸侯一種謙虛的說法。
秦始皇繼位後,曾經有一段時間稱自己為“寡人”,後來不用了,改稱“朕”。
漢朝之後,“寡人”用的比較少, “孤”用的時間比較長,
魏晉的時候,王公比較流行稱自己為“孤”。


總之,中國古代有很豐富的稱謂文化,反映了嚴格的尊卑秩序,
所以我們不能把一些劇情中的稱呼當成史實,
影視劇裡的稱呼和真實歷史的稱謂還是有區別的。


本文源自:“澎湃新聞”(“臣妾”、“哀家”、“咱家”:影視劇中的古人稱謂用對了嗎)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哀家”這個稱呼,古人在平時交往中是不會用的
 只有在古代的戲曲小說裡才有這個詞。 “哀家”的意思是自稱可憐的人。
 在過去的戲曲裡,死了丈夫的皇后或皇太后一般這麼稱呼自己。
 所以,作為一個正常人,你可千萬別用“哀家”來稱呼自己。
2. 臣”和“妾”是兩個不同的詞,意思是不一樣的
 “臣”最開始指的是被抓的俘虜,有奴僕和奴隸的意思;“妾”的意思就是女奴。
 所以,“臣妾”最早是指那些從事很低賤的勞動的男女奴隸的總稱,
 男的就是臣,女的就是妾。
 後來,“臣妾”這個詞在使用過程中,範圍逐漸擴大,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叫做“臣妾”。
 在這個時候,並沒有文獻記載過后妃自稱為“臣妾”。
 到了宋代之後,在文獻裡能看到女性自稱為“臣妾”的記載,但這種證據是有爭議的。
3. 在秦始皇之前,“朕”這個詞就是“我”的意思,不管身份高低貴賤,誰都能用。
4. “孤”或者“寡人”的意思
 在先秦時期,這兩個詞一般是“王侯”的自稱,而不是天子。
 先說“孤”,這個詞的本意是說小時候失去父親或者母親的人,
 那些家裡有喪事的大國諸侯,會用“孤”來稱呼自己,表示一種自謙。
 到了漢朝末年和三國時期,割據的諸侯開始用“孤”自稱,
 比如曹操就曾經稱呼自己為“孤”。
 再說“寡”,“寡”就是少的意思,“寡君”是先秦時期諸侯一種謙虛的說法。
 秦始皇繼位後,曾經有一段時間稱自己為“寡人”,後來不用了,改稱“朕”。
 漢朝之後,“寡人”用的比較少, “孤”用的時間比較長,
 魏晉的時候,王公比較流行稱自己為“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