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得到-經濟-中國哪個城市最有發展前景?

文章出處:中國哪個城市最有發展前景?


前不久,各個省市陸續公佈了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基本上冰火兩重天啊。
有21個城市出現了負增長;但是也有發展勢頭好的,有7個城市的增長速度超過10%。
城市經濟學博士李曉鵬,在微信公眾號“正和島”上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
預測了未來哪個城市經濟前景會更好。我們一起來看看。

先說這發展勢頭好的7個城市,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都不一​​樣,具體來說,可以分成三種。

第一種驅動力,是國家政策的扶持,典型代表是廈門和海口。
廈門經濟為啥增長快,因為國家政策支持它所在的省份福建啊。
你看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地區,是第二批自由貿易試驗區,
還是製造強國戰略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的第一個試驗點。
這三大政策都選中了福建, 廈門又是福建的重要經濟城市,GDP能大幅增長也就不奇怪了。

海口的GDP增長快,主要是因為國家大力支持南海開發。
海口作為海南的省會城市,擁有最大的港口,自然是沾了國家政策的光。
而且南海開發是一個持續幾十年的戰略,這只是起步階段,海口未來也很有潛力。


第二種驅動力,是金融創新和產業創新相結合。典型代表是深圳、杭州和重慶。
最近這段時間常說的供給側改革,核心是創新驅動,關鍵就是金融創新和科技創新相結合。
像深圳的前海金融示範區和科技創新就結合得非常好。
另外,最近七八年,深圳引進了北大、清華等國內名校來辦分校區,
還成立了南方科技大學,高學歷人才培養逐漸成了氣候。
李曉鵬預測,深圳良好的經濟前景至少還能保持十年。

再說杭州,杭州跟深圳有相同點,就是把金融創新和科技創新相結合。
但是杭州的創新體系主要是靠民間資本支撐,
特點就是“民間創投+互聯網創新”,草根性比較強。人才戰略也不如深圳。

重慶的模式跟杭州正好相反,重慶的投融資體係是由政府主導建立的,
比如“八大投”投資平台,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完整的地方政府投融資體系。
政府主導的投資,效率更高。比如說,京東方到重慶投資面板生產線,200多億的投資,
超過三分之二都是重慶市政府負責解決的。
還有重慶市機器人產業的高速發展,靠的也是政府主導的投資體系。

李曉鵬認為,中國的創新驅動路徑,一定是金融創新和產業創新相結合的成果。
在這條道路上,深圳、杭州、重慶這三個城市的探索都很有價值。

下面說到第三種驅動力,是製造實力驅動,代表是長沙
這個城市看上去低調,其實暗地裡牛著呢。
它是中國第二個開通磁懸浮列車的城市,排在上海後面。
但是長沙的磁懸浮列車更牛,它是自主設計、自主製造、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
還有,去年5月國務院剛提出製造強國戰略十年行動綱領,
不到三個月,長沙就公佈了具體實施方案。
反應這麼快,可見長沙在智能製造方面早就做足了功課。
李曉鵬判斷,長沙有可能成為中國的裝備製造之都。


說完了GDP增長快的城市,我們再來看看下降的城市。
資源型或者是資源粗加工型的城市,GDP都大幅度下降,甚至負增長。
像甘肅省嘉峪關,主要經濟支柱是初步加工鐵合金, GDP就出現了負增長。
前邊我們說負增長的城市有21個,為什麼會這樣呢?
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現在大規模的鐵路、公路和其他基礎設施,都基本建設完成了,
再加上“去產能”,對煤炭、鋼鐵這樣的資源型產品,需求就會大幅度下滑。
李曉鵬預測,資源型城市GDP的下跌,可能是未來幾年的大趨勢。

資源型城市怎麼辦?唯一的出路是轉型。
你看安徽阜陽,本來嚴重依賴煤炭資源,但是其他煤炭城市一片蕭條,阜陽就能一枝獨秀。為啥呢?人家在煤炭價格最高的時期,就把從煤炭裡面賺的錢,
拿來搞基礎設施和戰略新興產業投資,
現在的城市經濟指望紡織業和裝備製造業,不再依賴煤炭了。


你肯定會問我:
“你嘚不嘚跟我說了這麼多關於城市發展的東西,跟我有啥關係啊?你跟我說這些幹嘛?”
其實啊,你千萬別以為這些離你特別遠,城市的發展跟咱們個人還真就關聯非常大。
不管你是打工族、白領還是創業者、投資人,
都得選擇一個靠譜和有前景的城市,以求將來有更大發展。
也就是說,
只有充分了解了整個宏觀經濟態勢和城市經濟發展前景,你才會比別人更快一步抓住機遇。
希望我們上面對中國城市的分析,能對你的判斷和決策提供個參照。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正和島”(天啊,你的家鄉變窮了!2016中國城市半年報最新出爐)
稿:王海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