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得到-心理-讓人頭疼的時候(非舒適區)最有創造力

文章出處:讓人頭疼的時候最有創造力


當你遇到困難,覺得沒辦法克服的時候,是不是有一種要幹砸了的感覺?
誰也不想遇到這種情況,但是這不一定是壞事。
最近,TED上的一個演講認為:讓人頭疼的情境更能激發創造力。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心理學實驗。
這個實驗把水平差不多的學生分成兩組,
一組學生在期末考試中,拿到的是印刷清楚、容易閱讀的試卷。
另一組學生的試卷,字和字之間特別緊湊,讀起來很費勁。
成績出來後,試卷讀起來費勁的那組學生,表現比另一組要好。
這是因為難閱讀的試卷讓學生們不得不放慢閱讀速度,能更認真地審題,正確率也就更高

再看一個例子,一個心理學家把學生們分成四人小組,
有的小組成員都是熟悉的朋友;
有的小組成員相互之間不認識,都是陌生人;
有的小組既有相互認識的朋友也有陌生人。
然後給每個小組一些案件的檔案資料,讓小組成員合作去判斷,案件裡的殺人兇手是誰。
結果顯示,全是陌生人的小組找到兇手的準確率最高,全是朋友組成的小組準確率最低
原因是,如果小組中是陌生人,大家彼此不信任,
這種懷疑精神,反倒有助於整個小組排除錯誤的線索,找出正確答案。


音樂界也有這樣的例子。
比如,擅長即興創作的鋼琴家凱斯-傑瑞曾經受邀請到科隆歌劇院演出,
結果到了現場,他發現鋼琴完全不稱手。那架鋼琴太小,音調不對,琴鍵還不好用。
他一開始拒絕演出,但主辦方苦苦請求,他只好勉強答應登台表演。
為了適應這架不稱手的鋼琴,他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曲子甚至演奏方式 。結果你猜怎麼著?
這場演出的效果非常震撼,觀眾好評如潮,整場演奏會錄成專輯發行,
成了歷史上銷量最高的鋼琴專輯。

還有一個搖滾音樂界的大師,布萊恩-伊諾, 他經常拿著一疊卡片,
每次到了演播室就隨便抽出一張,然後讓樂隊的其他人按照卡片上寫的來做。
比如,卡片上寫著“交換樂器角色”,
於是鋼琴家要去打鼓,鼓手要來彈鋼琴,場面一片混亂。
樂隊的人都很討厭這些卡片,但正是這些卡片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
在他的影響下,誕生了好多搖滾樂壇上偉大的專輯。


無論是這疊搗亂的卡片,不稱手的鋼琴,還是讓人讀起來費勁的試卷,尷尬的陌生人,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逼著你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去思考問題,而這正是創造力的來源


本文源自:TED演講(How messy problems can inspire creativity)
稿:攀小攀 將心比心
來源: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