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得到-學習-怎樣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

文章出處:怎樣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


咱們正處在一個信息膨脹的時代,每天都能接觸到大量的知識。
怎樣才能充分吸收、利用這些知識,讓自己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呢?
知乎大V采銅為我們詳細介紹了一個方法,叫做內容解碼,我們一塊來了解一下。


什麼是解碼呢?就是對看見的內容進行深層加工,透過表層,解讀內涵,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樣,知識就能變成自己的。不過,每個人視角不一樣,解碼的過程和結果也不一樣。
采銅認為,解碼的視角可以分成三層
我們來舉個例子:玩具店裡有一隻“會說話的小黃鴨”,要對這個玩具進行解碼。

第一層視角是:孩子視角。孩子關心的是“小黃鴨會說什麼”,也就是最直接的信息。
這也是我們在讀書、看電影時常用的視角,關心這本書寫了什麼,這部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第二層視角是:家長視角。家長關心的是“小黃鴨是什麼”?
比如它是一個玩具,然後家長會評判這個玩具好不好玩、安不安全。
採用這種視角的人,更關心內容有什麼價值,意義在哪裡,並且能對內容進行評價和反思。

第三層視角是:製造者視角。他們關心的是“小黃鴨是怎麼做出來的”,
它有哪些功能,它的電路結構和聲光效果怎麼樣。
你看,這個層次的人,
會更關心作品的內部結構、表達方式和效果呈現等方面,會對作品進行徹底的剖析

這三層解碼視角是層層遞進的,難度也逐漸增加。
高段位學習者當然是處在第三個層次,可是大多數人都在第一個層次上
那麼怎樣提升自己的解碼層次呢?采銅說,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


首先,既要尋找結論,也要關注過程。我們讀書時,總是著急去看故事的結局。
但是一個高段位學習者,除了關心結果,還要知道這個結果是怎麼來的。
比如,我們看一本虛構的文學作品,可以邊看邊思考,
作者怎樣從邏輯和感情上推動,才產生了一個情理之中又有點意外的結果。
再比如:如果讀一篇評論文章,可以邊讀邊分析,
作者用了哪些材料論據,採用了什麼樣的論證步驟,才能論證觀點,說服別人。


其次,既要歸納,還要延展。套用在讀書上,就是先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
書讀厚,就是去關注書裡的細節,每一個有用的細節都可以向外延展,豐富自己的知識。
下一步就是讀懂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把書讀“薄”。
意思是必須把已經學過的東西,咀嚼、消化、組織整理,提煉出關鍵問題,
弄清楚來龍去脈,再和已有的知識進行比較,看看作者究竟添加了哪些新內容、
使用了哪些新方法,甚至還可以把書裡的經典橋段放到其他的情境裡,
看看是不是同樣適用。經過這樣消化的知識,更容易記憶,運用的時候也更加得心應手。


最後,既要比較相似,更要比較不同。
比如導演徐皓峰對曾經獲得奧斯卡獎的影片《臥虎藏龍》進行解碼,
就跟張藝謀的電影做了對比。
同樣是表現深宅大院,張藝謀電影裡的宅院不管有多寬敞,視覺上也會顯得很擁擠。
因為張藝謀在拍攝時會運用技術,消滅空間感,表現壓抑和充滿窒息感的效果。
但是李安拍出來的宅院,用色彩表現中空的感覺,看起來就會感覺呼吸順暢。
看了他的解碼,我們普通觀眾就能明白導演的意圖,
甚至會產生錯覺,我好像也會拍電影了。

總結一下,要成為高段位學習者,就必須提升自己內容解碼的層次。
具體方法有三個:
要關注過程,要對外延展,還要在比較中學習。掌握了方法,
咱們還得注意實踐運用。
比如聽完了今天的得到音頻,你就可以現學現賣,
看看自己處在內容解碼的哪個層次,是不是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行動派”(如何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什麼是解碼呢?就是對看見的內容進行深層加工,透過表層,解讀內涵,形成自己的見解。
解碼的視角可以分成三層
1. 孩子視角(表達什麼-淺)

 關心這本書寫了什麼,這部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2. 家長視角(表達什麼-深)
 更關心內容有什麼價值,意義在哪裡,並且能對內容進行評價和反思。
3. 製造者視角(如何表達)
 會更關心作品的內部結構、表達方式和效果呈現等方面,會對作品進行徹底的剖析。
怎樣提升自己的解碼層次呢?
1. 既要尋找結論,也要關注過程
 如果讀一篇評論文章,可以邊讀邊分析,
 作者用了哪些材料論據,採用了什麼樣的論證步驟,才能論證觀點,說服別人。
2. 既要歸納,還要延展
 套用在讀書上,就是先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
 把書讀厚,就是去關注書裡的細節,
 每一個有用的細節都可以向外延展,豐富自己的知識。
 下一步就是讀懂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把書讀“薄”。
 意思是必須把已經學過的東西,咀嚼、消化、組織整理,提煉出關鍵問題,
 弄清楚來龍去脈,再和已有的知識進行比較,看看作者究竟添加了哪些新內容、
 使用了哪些新方法,甚至還可以把書裡的經典橋段放到其他的情境裡,
 看看是不是同樣適用。經過這樣消化的知識,更容易記憶,運用的時候也更加得心應手。
3. 既要比較相似,更要比較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