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得到-心理-如何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

文章出處:如何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


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面對別人的評價,都願意接受誇獎,
但是如果要接受別人的批評,可能就沒那麼容易了。
但是批評又是不可能避免的,我們追求的,應該是從批評中成長。
怎樣才能正確對待批評呢?微信公眾號“KnowYourself”有一篇文章,
介紹了5個注意事項,咱們一起來聽聽。


第一點是,不要急著證明你沒有責任。面對批評,很多人本能地會說自己沒有錯。
有時候可能確實是別人的錯,但是你急著說不是自己的責任,就會讓人反感。
這提醒我們,面對批評時,千萬別說主觀的、控訴性的話,
比如“不是我的錯”,或者“我是冤枉的”。既然別人批評你,說明你多多少少要承擔點責任。
你應該更多地從事實出發,
先耐心聽完對方的看法,再評述自己在工作中承擔的責任和結果。

舉個例子,你本來要在今天中午交一份報告給老闆。
你提前一天就交待給實習生打印和裝訂報告,結果實習生誤解了,晚了幾個小時才交上去。
在這件事上,儘管你按照流程做,但你的老闆並不會在意是不是實習生的責任,
他看到的事實就是讓你交報告,你交晚了。
這時候,你先得承認,“報告交晚了是我的責任。”
然後表示,“我會建立更完善的流程和機制,確保下一次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第二,不要在批評你的人身上找問題
很多人一聽到批評,會習慣地反駁批評自己的人,說你憑啥批評我,你自己也不行。
其實,你要想明白,大家都是就事論事,這個時候,你們討論的重點不是誰的能力問題,
而是你做錯了這件事。即便對方也犯過錯,也不能拿來反擊對方。


第三,不要過分道歉。
如果對方因為一個具體的錯誤或者行為批評你,道一次歉就夠了。
但是,你的道歉必須嚴肅,就事論事,並且你得搞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以後要避免同樣的問題。這事有可能就過去了。


第四,不要放過進一步解釋和澄清的機會。
當你冷靜下來,自己回頭想想,在批評中,哪幾個點讓你有收穫?哪些地方有誤解和偏見?
如果確實有誤解和偏見,
你可以在批評過去了幾天,或者幾個星期以後,回去和批評你的人討論。
比如,你可以說,“我反思了一下,有三個方面是我特別需要改進的,
還有兩個地方是我覺得之前就做得比較好,需要繼續堅持的。
最後,你提到的一點讓我還有些疑惑和擔心。”
這時候,對方一方面會欣賞你,覺得你在接受批評後能分析和思考;
另一方面,你也可能會澄清一些誤解。


最後一點是,不要陷在對方的批評裡出不來。很多時候,批評會讓你懷疑自己。
如果批評的點是你平時沒有意識到的,但又很難改變的話,就讓人特別糾結。
比如有人說,你演講的時候,怎麼那麼愛用連接詞?
你很有可能會受到打擊,然後不開心,這很正常。
但是,你還是要面對和接受,因為每個人都有缺點。
別人給你指出來,能幫助你更好地認識自己,以後嘗試改變。

你看,別人批評我們時,別急著喊冤或者推卸責任,而是應該反思自己的不足並且改正。
如果你覺得批評裡有誤解或偏見,可以另外找個時間和地方討論。
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受到批評就難過。
成熟的人,會把批評當成墊腳石,幫助自己改進行為,不斷進步,成為更厲害的人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KnowYourself”(如何正確處理來自他人的“批評”?)
稿:陳成康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不要急著證明你沒有責任
 比如“不是我的錯”,或者“我是冤枉的”。
 既然別人批評你,說明你多多少少要承擔點責任。
2. 不要在批評你的人身上找問題
 即便對方也犯過錯,也不能拿來反擊對方。
3. 不要過分道歉
4. 不要放過進一步解釋和澄清的機會
5. 不要陷在對方的批評裡出不來
 成熟的人,會把批評當成墊腳石,幫助自己改進行為,不斷進步,成為更厲害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