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得到-邏輯-科學帶你挖掘真理?不靠譜

文章出處:科學帶你挖掘真理?不靠譜


我們大部分人都認為,科學是追求真理的重要手段。
小到微觀世界的細菌病毒,大到探索宇宙、登陸月球,都是科學立下的功勞。
可是自由學者王東岳在他的西方哲學課上提到了一個特別毀三觀的觀點,
他說科學根本靠不住,我們可能永遠都沒法找到真理。
憑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聽一下他的解釋。

首先有個前提,就是我們必須承認,
無論是什麼科學發現,依靠的都是人的邏輯推理和判斷。
一旦邏輯推理和判斷都靠不住,
那科學發現的結果就變得有待商榷了。王東岳就是從這兩個方面證明了科學的不靠譜。

先說說邏輯推理。邏輯的基本形式就三種,純邏輯、歸納法和演繹法,
這三種邏輯各有漏洞。比如說純邏輯,就是把所有感性的信息都給屏蔽掉,
只用邏輯來做推導。像數學和幾何學,就是典型的純邏輯,
因為抽象的點、面、函數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嘛。
這就暴露了純邏輯的一個缺陷:就是邏輯的起點都是假設的
像“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個公理就是一個假設,你既不能證明它對,也不能證偽它錯。
所以說,純邏輯的根基是不牢靠的。


再比如歸納法。歸納法的推理方式是:
我們看見中國的天鵝是白色的,美國的天鵝是白色的,日本的天鵝也是白色的,
當看到足夠多的地方的天鵝都是白色的,
我們就可以歸納得出“天鵝都是白色的“這樣的一個結論。但是這個結論未必靠譜,
因為你不可能窮盡地球上所有的天鵝,所以你就不能說世界上沒有其他顏色的天鵝。
事實也證明,澳洲就是有黑色的天鵝。
所以說,用歸納法得出的結論只能被證偽,不能被證明,因此也未必靠得住。

最後再看演繹法,演繹法就是三段論嘛,比如說有個大前提是“凡是天鵝都是白色的”,
再來個小前提“澳洲有天鵝”,就可以得出結論“澳洲的天鵝是白色的”。這個結論靠譜嗎?
當然不靠譜。因為演繹法的第一個大前提,都是通過歸納法得來的,
既然歸納法不靠譜,演繹法怎麼會靠譜呢?
也就是說,一旦大前提出了問題,演繹法就會有問題。

這樣來看,三種邏輯推理雖然不是永遠錯,但也確實都存在致命的漏洞。
除了邏輯,剛剛還說了一個影響科學準確性的因素就是人的判斷。
下面就說說人在判斷上經常犯的錯誤。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說過,
我們所有人都很容易陷入到四種假像中,而這四種假象,都是造成我們判斷錯誤的根源。

第一種是種族假象。意思就是說,不同物種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所依賴的資源不一樣,
所以他們對信息的理解也就不一樣,很難確定誰的理解是對的,誰的理解是錯的。
比如說在對聲音的理解上,人和蝙蝠就不一樣,人不需要聽見超聲波,
但是蝙蝠要是沒有接受超聲波的功能,是會要命的。
如果你只是在人的角度說接受超聲波的功能不重要,這就是一個片面的判斷。


第二種是洞穴假象,就是說我們的思維和判斷肯定會受到環境的限制,
說白了,就是我們都是“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的那一片天。
比如說現在的物理學證明,是有四維時空的,
但是對於我們人類這種在三維時空裡生活的物種來說,
你沒法知道在四維時空裡真實地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換句話說,我們對四維空間所有的想像,離真理可能差著十萬八千里。


第三種是市場假象,意思是說,我們從外界得到的很多信息,
可能都是別人編造出來的,為了某種目的故意讓我們知道。比如商品廣告、企業宣傳等等。
基於這些信息作出的結論,就很可能有問題。


第四種是劇場假象,意思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固定的思維習慣,
就像是一出有固定套路的戲,到了某個節點就自動表演。
一旦思維習慣出了問題,就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

這樣看來,靠邏輯和思考找真理還真不一定靠譜。
當然,我們也不是說所有的科學都不靠譜。
但是知道了這些之後,對於有待商榷的科學命題,
我們至少可以有意識地降低偏差,改進科學的準確性就多了一個抓手。


本文源自:王東岳西方哲學課講義
稿:王海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