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醫患關係為什麼難處
這幾年,醫患關係愈來愈緊張,各種矛盾衝突,頻頻成為新聞頭條。
按常理說,醫生和病人是同一戰壕的戰友,共同的敵人是疾病,
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其實,造成這種矛盾現象的原因,是醫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方面,醫學知識的專業化,在醫患雙方之間,造成了信息不平等,
另一方面,患者又對醫療技術的期望,提高到了一種過分的狀態。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追溯下現代醫學的歷史,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醫患關係的演變。
20世紀以前,那時候現代醫學剛剛萌芽,面對疾病,醫生和病人一樣,都屬於弱勢群體。
病人要嘛靠運氣等著自己痊癒,要嘛等死。
拿了錢的醫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但因為醫學總體水平非常低,
所以
只能根據不靠譜的古代醫學經典和自己行醫的經驗,開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藥方和治療方法,
比如病人有疼痛和炎症,那就放血,洗澡加灌腸,
然後病人被迫喝蓖麻油什麼的,完全是在撞大運。
在19世紀末,歐洲醫學的最高領域還興起了“視病人為人”的運動。
醫生們認為儘管醫療能力有限,但向病人傳達理解和同情,本身就具有治療的效果。
醫生原先扮演著病人鬥爭的輔助者,但這種關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迅速變化。
進入20世紀,臨床醫學一路高歌猛進。
對於公眾衛生情況可以做到更有效的隔離,治療手段上也得到了改善,
比如說1928年青黴素和磺胺,讓醫生有了對付感染的有力武器;
外科手術有了麻藥,有了止血鉗,突破了疼痛和失血的兩大難關。
1954年,第一例腎移植手術同樣順利,自此開啟了人類器官移植的時代。
所以說,在20世紀上半葉,人們眼中的醫生,就像是上帝一樣,似乎能征服一切的疾病。
醫生在病人心中樹立了絕對權威,同時贏得了領導病人的權力。
醫學,在政治經濟的作用下大幅度擴張,
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醫院數量增多了,這也進一步加深醫生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人們生活的地方附近就有醫院,當人們感到難過的時候,去醫院就可以,
讓醫生決定自己吃什麼、穿什麼、什麼時候起床睡覺,開什麼藥就吃什麼藥,
接受著一大堆的檢查,說動手術,就動手術。
然而患者對醫生無條件的信任沒持續多久,
醫學技術發展到了一定水平,普通人對醫生的信賴卻減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對醫學要求越來越高,但是臨床醫學效果遠遠不夠滿足人們的期望。
另一方面,現代醫學的拓展,讓疾病這個概念的外延無限增大了,
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這些老大難問題就不說了,就連原本不被當做疾病的抑鬱啊,
肥胖啊,失眠啊,現在都算個病了,以前被定義成健康的人,
現在也覺得自己一身都是病,吃了很多藥,也沒有改善,想來想去,還得賴大夫。
到了20世紀60、70年代,人們開始反思現代醫學的權威性,
醫生不再高高在上,並提出懷疑:醫務人員究竟承擔著多少病人的責任呢?
製藥業和醫療器械的金錢誘惑下,醫生還能把病人放在首要位置嗎?
在這個大背景下,醫患關係就開始緊張了,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所謂的“共享決定權原則”。
就是你得了病,大夫會把所有治療方案,可能的風險,
可能的治療後果,都擺在你面前, 你自己選,聽起來夠透明民主的吧,但還是會有問題。
我們來舉個例子,比如說你膝蓋受傷了,你可以選擇開刀,
也可以選擇保守治療比如藥物注射,理療等等。
但是人們通常會選擇聽醫生的決定。
因為一般而言,人們會覺得萬一以後出了問題,自己擔受不起決定的責任,
但是醫生可以負責,而人的心理呢,都是一旦把選擇權交出去,
結果不如人意,他就會賴那個替自己做選擇的人,感覺是大夫把事兒搞砸了。
另外,還有一層知識的壁壘,阻隔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交流。
你動個小手術,醫生跟你說了N個聽不懂的醫療術語。
即便醫生向你解釋了,你還是一頭霧水,
根據陰謀論,你就覺得醫生向你隱瞞或者誇大了一些東西。
所以說,“共享決定權”的失敗根本原因是因為面對疾病,
醫生和病人是不可能達到100%的權力平等,醫患之間隔著知識鴻溝。
這就等於權力還是傾向於醫生。
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第二個,第三個原因,
分別是是病人的“消失”,以及醫患雙方對於疾病的不同感受。
先來聊聊病人是怎麼消失的吧。舉個例子,以前的醫生會問你“你怎麼不舒服。”
但是現在的醫生通常會這麼問:“你哪裡不舒服。”
醫生直奔客體的疾病,曾經作為主體的病人卻消失了。
英國社會學家尤森認為,這是醫學知識變化導致的。
臨床知識的轉變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病理解剖學的建立。
醫學家認為人體是一個個部件,解剖之後,發現病灶,
病灶就像機器損壞的點一樣,過去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病人,
到了醫院就變成了各個器官和組織。醫生不再通過病人口述的病情來判斷,
而是通過各式各樣的檢查,比如血檢、尿檢、血壓測試等等。
病人的“消失”對醫生而言非常有利,
因為他們能對病人進行有效治療,所以醫患之間的關係也就變得不重要了。
另外,對於病人來說,疾病不僅僅是疾病,更多的疾痛。
比如,你以前是一個健康的人,但是後來得了糖尿病,你得承受疾病帶來的各種痛苦,
這往往會牽扯到更廣的社會關係層面上。你的妻子可能因為你的疾病和你離婚,
你不得不學著適應疾病給你的生活帶來的各種困擾和疼痛。
比如說你得了腦瘤,切除之後醫生看著核共振報告說,腦瘤完全切除了,手術非常成功。
但是切除腦瘤的你,卻變得不那麼健康,你沒有方向感、不能順暢地吞嚥食物,
只能感覺到冷水、熱水,卻感覺不到溫水。 “你不再是原來的你”,
但是醫生卻認為,你的腦瘤沒有了,疾病消除了,
總之,冷冰冰的醫學常識,能夠讓醫生量化疾病,
而不能量化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痛苦,沒法做到“感同身受”。
有人說生病是件非常不幸的事,但是更不幸的是生病帶來的孤獨感。
當你進了醫院,與親人隔絕開來,把自己交給了一群陌生的醫生。
他們忙碌又冷漠,放大了你的寂寞與孤獨感,
從某種意義上說,醫患矛盾存在的基礎,和現代醫學得以發展的基礎,是同一個東西,
在我們可見的未來時間裡,暫時沒有好辦法徹底根除。
本文源自:三聯生活周刊《醫與患關係斷代史:權力、壁壘與困境》
稿:黃思瑩
轉載:得到
------------
主旨:
在19世紀末,
歐洲醫學的最高領域還興起了“視病人為人”的運動。
醫生們認為儘管醫療能力有限,
但向病人傳達理解和同情,本身就具有治療的效果。
進入20世紀,臨床醫學一路高歌猛進。
公眾衛生情況做到更有效的隔離,治療手段上也得到了改善,
比如說1928年青黴素和磺胺,讓醫生有了對付感染的有力武器;
外科手術有了麻藥、止血鉗,突破了疼痛和失血的兩大難關。
在20世紀上半葉,
人們眼中的醫生就像是上帝一樣,似乎能征服一切的疾病。
醫生在病人心中樹立了絕對權威,同時贏得了領導病人的權力。
因為人們對醫學要求越來越高,
但是臨床醫學效果遠遠不夠滿足人們的期望。
另一方面,現代醫學的拓展,讓疾病這個概念的外延無限增大。
到了20世紀60、70年代,人們開始反思現代醫學的權威性,
醫生不再高高在上,並提出懷疑:
醫務人員究竟承擔著多少病人的責任呢?
製藥業和醫療器械的金錢誘惑下,
醫生還能把病人放在首要位置嗎?
在這個大背景下,醫患關係就開始緊張了。
原因1:“共享決定權原則”
你得了病,大夫會把所有治療方案,可能的風險,
可能的治療後果,都擺在你面前。人們通常會選擇聽醫生的決定。
因為人們會覺得萬一以後出了問題,自己擔受不起決定的責任,
但是醫生可以負責,而人的心理呢,都是一旦把選擇權交出去,
結果不如人意,他就會賴那個替自己做選擇的人。
原因2:病人的“消失”
例如現在的醫生通常會這麼問:“你哪裡不舒服。”
醫生直奔客體的疾病,曾經作為主體的病人卻消失了。
但病人的“消失”對醫生而言非常有利,
因為他們能對病人進行有效治療。
原因3:醫患雙方對於疾病的不同感受
冷冰冰的醫學常識,能夠讓醫生量化疾病,
而不能量化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痛苦,沒法做到“感同身受”。
這幾年,醫患關係愈來愈緊張,各種矛盾衝突,頻頻成為新聞頭條。
按常理說,醫生和病人是同一戰壕的戰友,共同的敵人是疾病,
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其實,造成這種矛盾現象的原因,是醫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方面,醫學知識的專業化,在醫患雙方之間,造成了信息不平等,
另一方面,患者又對醫療技術的期望,提高到了一種過分的狀態。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追溯下現代醫學的歷史,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醫患關係的演變。
20世紀以前,那時候現代醫學剛剛萌芽,面對疾病,醫生和病人一樣,都屬於弱勢群體。
病人要嘛靠運氣等著自己痊癒,要嘛等死。
拿了錢的醫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但因為醫學總體水平非常低,
所以
只能根據不靠譜的古代醫學經典和自己行醫的經驗,開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藥方和治療方法,
比如病人有疼痛和炎症,那就放血,洗澡加灌腸,
然後病人被迫喝蓖麻油什麼的,完全是在撞大運。
在19世紀末,歐洲醫學的最高領域還興起了“視病人為人”的運動。
醫生們認為儘管醫療能力有限,但向病人傳達理解和同情,本身就具有治療的效果。
醫生原先扮演著病人鬥爭的輔助者,但這種關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迅速變化。
進入20世紀,臨床醫學一路高歌猛進。
對於公眾衛生情況可以做到更有效的隔離,治療手段上也得到了改善,
比如說1928年青黴素和磺胺,讓醫生有了對付感染的有力武器;
外科手術有了麻藥,有了止血鉗,突破了疼痛和失血的兩大難關。
1954年,第一例腎移植手術同樣順利,自此開啟了人類器官移植的時代。
所以說,在20世紀上半葉,人們眼中的醫生,就像是上帝一樣,似乎能征服一切的疾病。
醫生在病人心中樹立了絕對權威,同時贏得了領導病人的權力。
醫學,在政治經濟的作用下大幅度擴張,
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醫院數量增多了,這也進一步加深醫生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人們生活的地方附近就有醫院,當人們感到難過的時候,去醫院就可以,
讓醫生決定自己吃什麼、穿什麼、什麼時候起床睡覺,開什麼藥就吃什麼藥,
接受著一大堆的檢查,說動手術,就動手術。
然而患者對醫生無條件的信任沒持續多久,
醫學技術發展到了一定水平,普通人對醫生的信賴卻減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對醫學要求越來越高,但是臨床醫學效果遠遠不夠滿足人們的期望。
另一方面,現代醫學的拓展,讓疾病這個概念的外延無限增大了,
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這些老大難問題就不說了,就連原本不被當做疾病的抑鬱啊,
肥胖啊,失眠啊,現在都算個病了,以前被定義成健康的人,
現在也覺得自己一身都是病,吃了很多藥,也沒有改善,想來想去,還得賴大夫。
到了20世紀60、70年代,人們開始反思現代醫學的權威性,
醫生不再高高在上,並提出懷疑:醫務人員究竟承擔著多少病人的責任呢?
製藥業和醫療器械的金錢誘惑下,醫生還能把病人放在首要位置嗎?
在這個大背景下,醫患關係就開始緊張了,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所謂的“共享決定權原則”。
就是你得了病,大夫會把所有治療方案,可能的風險,
可能的治療後果,都擺在你面前, 你自己選,聽起來夠透明民主的吧,但還是會有問題。
我們來舉個例子,比如說你膝蓋受傷了,你可以選擇開刀,
也可以選擇保守治療比如藥物注射,理療等等。
但是人們通常會選擇聽醫生的決定。
因為一般而言,人們會覺得萬一以後出了問題,自己擔受不起決定的責任,
但是醫生可以負責,而人的心理呢,都是一旦把選擇權交出去,
結果不如人意,他就會賴那個替自己做選擇的人,感覺是大夫把事兒搞砸了。
另外,還有一層知識的壁壘,阻隔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交流。
你動個小手術,醫生跟你說了N個聽不懂的醫療術語。
即便醫生向你解釋了,你還是一頭霧水,
根據陰謀論,你就覺得醫生向你隱瞞或者誇大了一些東西。
所以說,“共享決定權”的失敗根本原因是因為面對疾病,
醫生和病人是不可能達到100%的權力平等,醫患之間隔著知識鴻溝。
這就等於權力還是傾向於醫生。
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第二個,第三個原因,
分別是是病人的“消失”,以及醫患雙方對於疾病的不同感受。
先來聊聊病人是怎麼消失的吧。舉個例子,以前的醫生會問你“你怎麼不舒服。”
但是現在的醫生通常會這麼問:“你哪裡不舒服。”
醫生直奔客體的疾病,曾經作為主體的病人卻消失了。
英國社會學家尤森認為,這是醫學知識變化導致的。
臨床知識的轉變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病理解剖學的建立。
醫學家認為人體是一個個部件,解剖之後,發現病灶,
病灶就像機器損壞的點一樣,過去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病人,
到了醫院就變成了各個器官和組織。醫生不再通過病人口述的病情來判斷,
而是通過各式各樣的檢查,比如血檢、尿檢、血壓測試等等。
病人的“消失”對醫生而言非常有利,
因為他們能對病人進行有效治療,所以醫患之間的關係也就變得不重要了。
另外,對於病人來說,疾病不僅僅是疾病,更多的疾痛。
比如,你以前是一個健康的人,但是後來得了糖尿病,你得承受疾病帶來的各種痛苦,
這往往會牽扯到更廣的社會關係層面上。你的妻子可能因為你的疾病和你離婚,
你不得不學著適應疾病給你的生活帶來的各種困擾和疼痛。
比如說你得了腦瘤,切除之後醫生看著核共振報告說,腦瘤完全切除了,手術非常成功。
但是切除腦瘤的你,卻變得不那麼健康,你沒有方向感、不能順暢地吞嚥食物,
只能感覺到冷水、熱水,卻感覺不到溫水。 “你不再是原來的你”,
但是醫生卻認為,你的腦瘤沒有了,疾病消除了,
總之,冷冰冰的醫學常識,能夠讓醫生量化疾病,
而不能量化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痛苦,沒法做到“感同身受”。
有人說生病是件非常不幸的事,但是更不幸的是生病帶來的孤獨感。
當你進了醫院,與親人隔絕開來,把自己交給了一群陌生的醫生。
他們忙碌又冷漠,放大了你的寂寞與孤獨感,
從某種意義上說,醫患矛盾存在的基礎,和現代醫學得以發展的基礎,是同一個東西,
在我們可見的未來時間裡,暫時沒有好辦法徹底根除。
本文源自:三聯生活周刊《醫與患關係斷代史:權力、壁壘與困境》
稿:黃思瑩
轉載:得到
------------
主旨:
在19世紀末,
歐洲醫學的最高領域還興起了“視病人為人”的運動。
醫生們認為儘管醫療能力有限,
但向病人傳達理解和同情,本身就具有治療的效果。
進入20世紀,臨床醫學一路高歌猛進。
公眾衛生情況做到更有效的隔離,治療手段上也得到了改善,
比如說1928年青黴素和磺胺,讓醫生有了對付感染的有力武器;
外科手術有了麻藥、止血鉗,突破了疼痛和失血的兩大難關。
在20世紀上半葉,
人們眼中的醫生就像是上帝一樣,似乎能征服一切的疾病。
醫生在病人心中樹立了絕對權威,同時贏得了領導病人的權力。
因為人們對醫學要求越來越高,
但是臨床醫學效果遠遠不夠滿足人們的期望。
另一方面,現代醫學的拓展,讓疾病這個概念的外延無限增大。
到了20世紀60、70年代,人們開始反思現代醫學的權威性,
醫生不再高高在上,並提出懷疑:
醫務人員究竟承擔著多少病人的責任呢?
製藥業和醫療器械的金錢誘惑下,
醫生還能把病人放在首要位置嗎?
在這個大背景下,醫患關係就開始緊張了。
原因1:“共享決定權原則”
你得了病,大夫會把所有治療方案,可能的風險,
可能的治療後果,都擺在你面前。人們通常會選擇聽醫生的決定。
因為人們會覺得萬一以後出了問題,自己擔受不起決定的責任,
但是醫生可以負責,而人的心理呢,都是一旦把選擇權交出去,
結果不如人意,他就會賴那個替自己做選擇的人。
原因2:病人的“消失”
例如現在的醫生通常會這麼問:“你哪裡不舒服。”
醫生直奔客體的疾病,曾經作為主體的病人卻消失了。
但病人的“消失”對醫生而言非常有利,
因為他們能對病人進行有效治療。
原因3:醫患雙方對於疾病的不同感受
冷冰冰的醫學常識,能夠讓醫生量化疾病,
而不能量化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痛苦,沒法做到“感同身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