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

得到-心理-樂觀真的能治病?(希望感最重要)

文章出處:樂觀真的能治病?

以前我們總是聽說,那些患了絕症的人,如果能保持樂觀的心態,再輔以科學治療,那說不定可以最終戰勝病魔,甚至可以完全康復。從科學上來說,這的確有可能會發生,但起作用的可不是什麼樂觀心態。單純的樂觀態度,雖說短期而言可以快速改善情緒,但長期而言,並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微信公眾號“Know Yourself”上有篇文章就說,真正起作用的,其實是個叫“希望感”的東西。

那什麼是希望感呢?跟樂觀又有什麼不同?其實啊,希望感包括兩種思維特點:第一個是路徑思維,也就是相信自己能夠找到很多路徑來達成目標,有一種“我會找到方法來完成它”的信念。比如很多頭腦靈活的人,往往比固執的人更能體會到希望感,這是因為他們在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總能發現另一條新的路,始終保持積極探索的狀態。

希望感的另一個思維特點叫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說,能意識到自己能夠有效地掌控自己的行為。我們常常會發現,很多成功人士都興趣廣泛、多才多藝。比如一些商業大佬非常擅長打高爾夫或者戶外健身,或者精於書法、音樂。這就是因為,他們在這些業餘愛好上所取得的進步,恰恰能夠幫助他們增強自我效能感。比如健身的時候,他們能感覺到自己對身體的掌控感,甚至是感受到肌肉在跳動。再比如,一些商業大佬在生意上面臨挫折,他們往往能夠通過在高爾夫球場上的出色表現,找回自我控制的感覺,幫助自己恢復信心和希望。

前面我們提到,希望感不同於樂觀。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希望感並非一種簡單的情緒和態度,而是一套系統的科學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路徑。是可以通過不斷訓練加以提高的。而樂觀呢,如果過了頭,往往就變成了盲目樂觀,忽視了客觀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就像是魯迅小說裡的 阿Q 一樣,雖然他很擅長自我安慰,但長遠而言並沒有改善自己的處境,這種消極情緒會不斷累積最終爆發。而希望感則恰恰相反,它要求我們理性地分析現實處境,檢查、糾正自己內心的錯誤認知,並且針對現實情境做出積極主動的回應。

比如說,哈佛大學的人類學教授史蒂芬就通過創造希望感,延長了自己的生命。他在40歲那年被診斷出胃癌,醫生說他只能再活8個月。其實從正常人的角度而言,大家都會相信醫生的話,而且從經驗上看,這也的確符合他這種癌症階段的平均存活時間。所以正常人自然而然就會感到很絕望。

那這位教授是怎麼做的呢?他蒐集了大量資料,根據自己的年齡、生活方式、醫療狀況等因素來進行評估,他認為自己相對年輕,生活方式比較健康,能夠享受到的醫療服務也比較優質,而且能夠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為自己安排科學的保養和健身計劃,所以他認為自己可以活得更久一些。而最終的結果是,他隨後繼續生活了20年。

像上面這樣的理性分析,一方面幫他糾正了錯誤認知,因為醫生對他的個人情況往往不夠了解,僅僅是根據普通人的情況作出一般性的判斷,和他的真實情況有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通過這樣的理性分析,他也給自己創造了希望感,改善了心情,並且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積極注意保養和鍛煉,最終延長了自己的生命。

其實,像是史蒂芬教授這樣創造希望感的方法,對我們非常有用。研究者們基於很多案例,總結出這樣一套建立希望感的方法論,一共分為四步:第一,要找到能夠讓自己興奮的事情作為目標;第二,要明確為了實現目標,有哪些可行的路徑;第三,要進一步去思考,在這些路徑上分別可能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第四步,思考如何做,才能夠繞過這些困難。

如果你細心的話,就會發現,這套方法論並不是忽視眼前的問題,而是直面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困難,並且採取積極主動的策略來應對。總之,希望感的獲得,最終要基於對現實問題的積極應對,而不是被動接受,這也是它跟盲目樂觀的區別所在。

所以,當你下次再次感覺到自己陷入絕望的時候,要明白僅僅保持樂觀心態是不夠的,你不如也嘗試一下這四個步驟,幫助自己建立希望感吧。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Know Yourself”(你有沒有這9種類型的無望感?)
稿:耿天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