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得到-外史-海上霸權易手,英美為啥沒打仗

文章出處:海上霸權易手,英美為啥沒打仗


這條音頻給您說的是一本新書,
書裡講的是為什麼沒打仗,英國就把海上霸權拱手給了美國。

我們都知道,英國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海上霸主。
但一戰以後,美國漸漸趕上來了。到了二戰以後,美國的海上力量就全面超越了英國。
但問題來了,像英國以前跟西班牙爭霸,都是要在海上爭個你死我活的,
但美國從英國手裡奪取這頭把交椅,為啥一次仗也沒打過呢?
最近有本新書,專門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本書叫《大不列顛太陽下的美國海權之路》,
作者是前不久剛剛去世的,我國著名海軍史專家章騫老師,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分析。


書裡說,實際上,英國海上力量衰落的時候,
很多歐洲國家都覺得機會來了,想取而代之,但最後都沒爭得頭把交椅。

比如說,法國就試圖來爭過,但它的經濟和貿易,一直都是由政府牢牢控制的,
法國人自己也沒有什麼自由貿易的理念,把關稅定得很高,
所以跟英國相比,法國的海商船隊力量就非常弱。
另外法國海軍也不行,一直被陸軍領導著,
陸軍呢,本身就軍費有限,也就根本顧不上發展海軍。

俄國人也來試過,彼得大帝曾經非常重視發展海軍,
俄國因為地理原因,出海口太少了,國內也沒有視野開闊的不凍港,
海軍的發展自然也就力不從心了,而且俄國軍隊的管理也不行,
那些來自貴族階層的軍官,
跟來自底層的士兵離心離德,很不團結,根本不可能把海軍經營好
再加上俄國人對海上貿易也不在行,根本就不是英國人的對手。

還有個國家,就是德國,也想來試試,
但野心勃勃、想拼命發展海軍的皇帝威廉二世,太急著超越英國了,
這就讓英國人明顯感覺地位受到了威脅。
所以一戰的時候,英國就跟德國在海上打得不可開交,
最後德國輸了,威廉二世也被他自己的水兵趕下了台。


這麼一來,就只剩美國能繼承英國的霸主地位了。
那個時候,美國為了爭取一個和平的環境,
不受干擾地發展本國經濟,提出了門羅主義和門戶開放政策
門羅主義主張,美國人不參與歐洲國家的糾紛
歐洲人呢,也不要來干涉我們美洲的事務,這個倡議讓歐洲人無話可說,
美國也就爭取到了對加勒比海的控制權,為以後的海上霸權打下了基礎。
而門戶開放政策呢,是主張對某個國家的貿易權不應該由某個國家獨占,
而應該由各國分享,這也算是繼承了英國人的自由貿易理念。

美國提出的這些主張,不僅對美國自己有利,對各方其實也都是有利的,
比如說,一戰結束以後,威爾遜總統在國際會議上倡導海上自由通行權,
主張領海以外,必須保持公海航行的絕對自由。
這個提議最後獲得了通過,就是因為有了這一條,各個國家的海上航行自由度都會大很多。
而且美國的所有主張,都沒有直接針對英國,
英國沒有感覺到直接威脅,這也是美國能比較順利地擴張自己海權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說,一個國家處理對外事務的時候,
不能一味使用武力威懾,而要剛柔並濟,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反過來說,讓英國和平交出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其實也挺不容易的。
那為什麼英國可以做到呢?
書裡說,那是因為英國和美國一樣,
都願意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妥協讓步,雙方都想盡量避免戰爭。
就是因為這個,英國也就不那麼在乎政治上的所謂面子,而非得去跟美國開戰了。
在讓出霸主位置以後,英國跟美國結盟,也獲得了很大的利益。

所以,作者在書裡說,未來的海權競爭,不光要看誰的海軍力量強大,
更重要的是,佔據霸主地位的人,得給世界帶來製度創新,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大家才會擁護他當霸主。這個道理,對正在崛起中的中國,很有啟發意義。

本文源自:《大不列顛太陽下的美國海權之路》,作者章騫, 2016年8月版
稿:刁敏桓
轉載:得到

-------------
主旨:
美國為了爭取一個和平的環境,
不受干擾地發展本國經濟,提出了門羅主義和門戶開放政策。
門羅主義主張,美國人不參與歐洲國家的糾紛,
歐洲人呢,也不要來干涉我們美洲的事務,這個倡議讓歐洲人無話可說,
美國也就爭取到了對加勒比海的控制權,為以後的海上霸權打下了基礎。

而門戶開放政策呢,是主張對某個國家的貿易權不應該由某個國家獨占,
而應該由各國分享,這也算是繼承了英國人的自由貿易理念。
美國提出的這些主張,不僅對美國自己有利,對各方其實也都是有利的,
比如說,一戰結束以後,威爾遜總統在國際會議上倡導海上自由通行權,
主張領海以外,必須保持公海航行的絕對自由。
英國和美國一樣,
都願意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妥協讓步,雙方都想盡量避免戰爭。
就是因為這個,英國也就不那麼在乎政治上的所謂面子,而非得去跟美國開戰了。
在讓出霸主位置以後,英國跟美國結盟,也獲得了很大的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