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得到-心理-我們為什麼愛信專家的

文章出處:我們為什麼愛信專家的
跟這篇文章一起讀:得到-宗教-迷信,滿足了你什麼需求

這條音頻的內容是,為什麼人們喜歡聽專家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聽專家的預測。為什麼人們願意聽專家的呢?
科學作家萬維鋼最近在得到的專欄裡推薦了一本書,叫做《未來亂語》,
副標題是“為什麼專家的預測沒用,而你能做到比他們更好”。
這本書裡說,人們之所以願意相信這些預測,是因為害怕不確定性。


不確定的感覺對人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嗎?
研究人員做過一個電擊實驗,找了兩組人。
第一組知道自己將會被電擊20次,每次強度都一樣。
第二組不知道會被電擊多少次,也不知道每次的強度有多大。
執行的時候,第二組的電擊強度是比第一組弱很多的。
可是電擊結束之後,一問這兩組人的感受,第二組的感受反而比第一組差很多。
這種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壞事的感覺,讓人非常難受。


所以,人們為了追求這種“確定感”,想了不少辦法。
第一個辦法就是搞迷信活動。
有研究者調查了一個仍然處於原始社會的海島。
這個島上的居民,時不時會搞一些迷信的祭祀活動。
但這種活動不是什麼時候都搞,只有在居民們要出海捕魚,或者是要防止蟲害的時候才搞。
因為出海打漁是有風險的,
防止蟲害對原始社會的海島居民來說,也是一個沒有把握的事情。
所以說,人們一旦要面對不能掌控的事情,
就會選擇信個什麼,指望神靈來幫助我們掌控自己的命運。


人們追求“確定感”的第二個辦法,是強加一些嚴格的紀律。
有研究發現,1920年代美國經濟狀況好的時候,比較自由的教堂更受歡迎,大家都喜歡去。
到了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時候,
一方面去教堂的人數增加了,另一方面,人們更願意去那些充滿教條主義的教堂。


第三個辦法,就是尋求陰謀論
咱們都知道,一旦出現地震啊,水災啊,
即使很多人都知道這是自然災害,但還是會出現各種謠言,
說是山神發怒了,或者誰誰誰做了什麼缺德事兒遭報應了。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也是,指責背後有大陰謀的說法大行其道。
這正是因為日子越是充滿不確定性,我們越要抓住一些確定感。
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也是來自討厭不確定感。

有人說,我現在知道了,這些所謂的專家之所以能忽悠住人,
就是因為他表現得特別自信,而我又害怕不確定感。
那以後別人說的越好聽,表現得越自信,我就不聽他的,以後就不會再被忽悠了。
萬維鋼說,我們可能高估了自己。

他用自己的經歷當例子,萬維鋼在選擇理財組合的時候,理財顧問斬釘截鐵地說:
你現在的投資組合太保守了,要統統賣掉換成另外一個。
這個投資顧問既沒有給出好幾個選擇讓萬維鋼選,
也沒有說清楚他對自己的判斷有多大的信心,
可是他的自信就是特別有感染力,以至於萬維鋼當場拍板決定按他說的做。
所以說我們對確定感的渴望,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強烈。

本文源自:“得到”訂閱專欄“萬維鋼·精英日課”(專家,給我一句準話)
稿:羅小蔓
轉載:得到


---------
主旨:
不確定的感覺對人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嗎?
研究人員做過一個電擊實驗,找了兩組人。
第一組知道自己將會被電擊20次,每次強度都一樣。
第二組不知道會被電擊多少次,也不知道每次的強度有多大。
執行的時候,第二組的電擊強度是比第一組弱很多的。
可是電擊結束之後,一問這兩組人的感受,第二組的感受反而比第一組差很多。
這種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壞事的感覺,讓人非常難受。
所以,人們為了追求這種“確定感”,想了不少辦法。
1. 搞迷信活動
2. 強加一些嚴格的紀律
 有研究發現,
 1920年代美國經濟狀況好的時候,比較自由的教堂更受歡迎,大家都喜歡去。
 到了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時候,一方面去教堂的人數增加了,
 另一方面,人們更願意去那些充滿教條主義的教堂。
3. 尋求陰謀論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指責背後有大陰謀的說法大行其道。
 這正是因為日子越是充滿不確定性,我們越要抓住一些確定感。
 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也是來自討厭不確定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