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得到-中史-只會打嘴炮的上了前線會怎麼樣

文章出處:只會打嘴炮的上了前線會怎麼樣
純故事


之前我們的音頻提到,張之洞和張佩綸都是言官出身,
也都是慈禧的寵臣,也都被慈禧調整到實務一線,張之洞顯示了才能,成了一代名臣。
但是張佩綸,我們不提你根本不知道有過這麼一位。
我們從張佩綸的經歷當中,又能得到什麼啟示呢?

話說張佩綸進入總理衙門沒有多久,大清朝的政壇發生了一次非常的大變動,
就是慈禧太后和恭親王的矛盾白熱化了,
慈禧一怒之下,不顧皇室的面子,把恭親王罷免了。


這事要是擱張之洞身上,不管他內心怎麼看,肯定要沉沉氣兒再說。
可張佩綸就不一樣了,在那麼敏感的一個節骨眼上,
不識時務地上了一道奏摺為恭親王辯護。慈禧很不高興,
可礙於張佩綸過去的言官身份和聲望,再加上慈禧老太太確實也欣賞張佩綸的才氣。
這事也沒給張佩綸直接帶了什麼不好的後果。

可沒過多久,中法戰爭發生,兩國之間打仗,是戰是和,肯定是一把手來掌握,
可張佩綸呢,卻上書堅決主戰。再看慈禧,什麼也不說,
直接派了絲毫沒有軍事經驗的張佩綸上了前線。


書生上火線,結果可想而知。到了戰場上的張佩綸才發現打仗不是鬧著玩的,
更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事兒,大清朝的軍艦,根本扛不住人家法國的大砲。
這時候,張佩綸完全顧不上平時的慷慨激昂,趕緊溜之大吉。
當時正下著大雷雨,張佩綸把鞋子都跑丟了,主帥這麼狼狽,戰爭的結果也就不難猜到了。

戰場失利,誰的責任,當然是主帥啊。這一次,
慈禧說什麼也不肯放過張佩綸這個過去的寵臣。
就這麼著,張佩綸被慈禧貶為平民,發配到邊疆去了,為期三年,這在過去,叫做戍邊。


張佩綸的運氣也還算不錯,三年戍期滿了之後,
被父親的老朋友李鴻章收留在他賬下做了幕僚先生,還做了李鴻章的女婿。
雖然說幕僚的身份跟過去三品大員落差很大,可那也要看是誰的幕僚,成為李鴻章的幕僚,
那可就不一般了,咱們都知道,人家李鴻章在成為晚清重臣之前,
就是在曾國藩的府上當幕僚的。張佩綸會不會鹹魚翻身呢?

要說張佩綸沒有吸取教訓,還真不是,自從他到了李鴻章的帳下,一直保持低調,
而且盡量迴避政治,可咱想想啊,李鴻章掌管的是什麼地方,北洋總督衙門,
那北洋總督衙門又是什麼地方,大清朝政治的要害中樞,
張佩綸又是李鴻章的女婿,
必須處處維護李鴻章的利益和主張,怎麼可能做到不和別人起衝突呢。
再加上,過去張佩綸彈劾過那麼多人,人家能不盯著他嗎?


果然,不久之後甲午戰爭爆發,在前不久的音頻裡咱們講過,
甲午戰爭,誰吃了最大的瓜落兒?李鴻章啊,出了半天力,結果成了賣國賊。
張佩綸看到眼裡,能不發表議論嗎?這一發表議論,就讓人家揪住尾巴了,
結果被人告到慈禧那裡,說好多事都是張佩綸出的主意。
慈禧一看,又是張佩綸,正好趕上那段時期大清朝的形勢特別不好,這氣是不打一處來,
撒到誰身上啊,李鴻章還要用,就只好把氣撒到張佩綸身上了,
勒令他離開北洋總督衙門,返回原籍。
張佩綸自己提出想去南京,慈禧還算給他面子批准了。


經了這麼一遭,張佩綸對官場算是徹底的心灰意冷。
後來慈禧下詔變法,推行新政,又想起張佩綸這個以前的寵臣,
可是張佩綸卻說什麼也不幹了。就連老丈人李鴻章在北京去世,張佩綸也沒能趕來奔喪。

說起來真是特別巧,就在張佩綸在南京的那段時期,
已經成為天下名臣的張之洞也到了南京。
不過,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在一年的時間裡只見了一面。關於這一點,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張之洞知道朝廷不喜歡張佩綸,所以不願見面。

另一種正好相反,說張之洞到了南京,多次想見張佩綸,
可張佩綸覺得自己今天和當年的老朋友地位如天壤之別,
各種推脫,最終實在推不過,才匆匆見了一面。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今日值得花時間”(二張的命運)
稿:陳遠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