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患者語言模式成了診斷依據
今年9月刊的《環球科學》雜誌,有兩篇文章,
分別講了有關健康和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挺有意思的,給大夥說說。
第一篇是和健康有關的。
我們平時去醫院的時候,醫生會讓就診者描述自己的感受,
比如“哪不舒服啊?怎麼個不舒服法啊?”之類的,
但是這只是收集信息,而不是真的在分析診斷的對象。
不過,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有一批神經科學家、精神病醫生和計算機專家在研究病人的語言。
他們認為,在還沒做任何化驗之前,僅僅靠和病人談話,就能提供有助於診斷病情的信息。
儘管通過談話做診斷這事兒的精確度,可能還不如直接去做個基因測序或者核磁共振,
但對那些疑難雜症,尤其是缺乏明確生物指標的病,這招還挺管用的。
比如說精神錯亂吧。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有個研究,醫生找了34個可能會患精神錯亂的年輕人,
和他們談話,兩年半以後,發現受訪對象裡有5個人得了精神病,剩下的都正常。
然後,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計算機程序,分析兩年半以前的那次談話。
結果他們就發現,後來得了精神病這5個人,說話的時候句子更短,
句與句之間跳躍性很強,而且幾乎不用“that”、“what”、“which”之類的關係代詞。
後來他們又用這個程序反向分析了一遍談話,
電腦程序能百分之百地預測出哪些人會得精神病,哪些人不會。
再來看看帕金森病,研究人員讓27個受試者聽一些句子,
句子裡有一些跟特定的手形有關的動詞,比如說“鼓掌”或者“揮拳”什麼的。
研究人員要求這些受試者,根據他們自己的意願,要么雙手攤開,要么握緊雙拳,
然後當他們聽到鼓掌或者揮拳指令的時候,要去按身體前面的一個按鈕。
結果就發現,句子裡的指令和受試者的手形恰好一致的時候,
所謂一致就是鼓掌對應雙手攤開,而揮拳對應握緊雙拳。
健康的受試者,在動作和指令一致的時候,按按鈕的速度會比不一致的時候要快,
而那些帕金森症早期的受試者,在反應時間上就沒有這種差別。
這種脫節現象,是帕金森早期的症狀,而且會越來越嚴重。
最後是漸凍症,研究人員給受試者看24幅圖,
圖與圖之間有很緊密的關係,然後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講述這些圖。
結果發現,漸凍症患者說出的句子,更不完整,而且在動詞的時態上也有很多錯。
核磁共振的圖像顯示,語法錯誤多的人,大腦裡語言腦區惡化的情況就更明顯,
這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用語法,來分析評估漸凍症的發病和嚴重程度。
下面再來看第二項最新研究,那就是我們的大腦是怎麼學習科學知識的。
科學知識是現代化發展的產物,
我們的大腦遠比科學知識的年齡要大得多,
那古老的大腦是怎麼學習這些新的抽象知識的呢?
科學家說,大腦用的是平時處理節律和句法的腦區。
比如說學生學習“引力”這個概念,
就算他們學習環境不同、老師也不一樣、理解能力也有差別,
但只要他們學的是同一個概念,調動的腦區就是一樣的。
科學家還發現,思考“頻率”、“波長”這些概念的時候,活躍的大腦區域,
跟觀看舞蹈、聽音樂或聽到有節奏的聲響是一樣的,
很可能是因為它們都傳遞了“週期性”的概念。
而學生在解數學方程的時候,活躍的腦區和處理句子的時候是一樣的。
這個研究可以幫我們確定,哪些課程放在一起開設,學習效率最高。
比如我們可以在學習頻率、波長概念的時候,聽聽音樂,很可能有助於我們的理解。
再回顧一下上面提到的這期《環球科學》雜誌的兩篇文章。
與病人談話,然後分析它們的語言信息,可以診斷他們是否得了病,
尤其是那些缺少明確生理指標的病。
而我們的大腦,在學習抽象科學知識的時候,用的就是日常處理節奏和句法的那些腦區。
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本文源自:《環球科學》雜誌2016年9月號
稿:星光
轉載:得到
------------
主旨:
一。患者語言模式成了診斷依據
我們平時去醫院的時候,醫生會讓就診者描述自己的感受,
比如“哪不舒服啊?怎麼個不舒服法啊?”之類的,
但是這只是收集信息,而不是真的在分析診斷的對象。
不過,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有一批神經科學家、精神病醫生和計算機專家在研究病人的語言。
例如:漸凍症,研究人員給受試者看24幅圖,
圖與圖之間有很緊密的關係,然後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講述這些圖。
結果發現,漸凍症患者說出的句子,更不完整,而且在動詞的時態上也有很多錯。
核磁共振的圖像顯示,語法錯誤多的人,大腦里語言腦區惡化的情況就更明顯,
這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用語法,來分析評估漸凍症的發病和嚴重程度。
二。大腦是怎麼學習科學知識
古老的大腦是怎麼學習這些新的抽象知識的呢?
科學家說,大腦用的是平時處理節律和句法的腦區。
比如說學生學習“引力”這個概念,
就算他們學習環境不同、老師也不一樣、理解能力也有差別,
但只要他們學的是同一個概念,調動的腦區就是一樣的。
科學家還發現,思考“頻率”、“波長”這些概念的時候,活躍的大腦區域,
跟觀看舞蹈、聽音樂或聽到有節奏的聲響是一樣的,
很可能是因為它們都傳遞了“週期性”的概念。
而學生在解數學方程的時候,活躍的腦區和處理句子的時候是一樣的。
這個研究可以幫我們確定,哪些課程放在一起開設,學習效率最高。
比如我們可以在學習頻率、波長概念的時候,聽聽音樂,很可能有助於我們的理解。
今年9月刊的《環球科學》雜誌,有兩篇文章,
分別講了有關健康和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挺有意思的,給大夥說說。
第一篇是和健康有關的。
我們平時去醫院的時候,醫生會讓就診者描述自己的感受,
比如“哪不舒服啊?怎麼個不舒服法啊?”之類的,
但是這只是收集信息,而不是真的在分析診斷的對象。
不過,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有一批神經科學家、精神病醫生和計算機專家在研究病人的語言。
他們認為,在還沒做任何化驗之前,僅僅靠和病人談話,就能提供有助於診斷病情的信息。
儘管通過談話做診斷這事兒的精確度,可能還不如直接去做個基因測序或者核磁共振,
但對那些疑難雜症,尤其是缺乏明確生物指標的病,這招還挺管用的。
比如說精神錯亂吧。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有個研究,醫生找了34個可能會患精神錯亂的年輕人,
和他們談話,兩年半以後,發現受訪對象裡有5個人得了精神病,剩下的都正常。
然後,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計算機程序,分析兩年半以前的那次談話。
結果他們就發現,後來得了精神病這5個人,說話的時候句子更短,
句與句之間跳躍性很強,而且幾乎不用“that”、“what”、“which”之類的關係代詞。
後來他們又用這個程序反向分析了一遍談話,
電腦程序能百分之百地預測出哪些人會得精神病,哪些人不會。
再來看看帕金森病,研究人員讓27個受試者聽一些句子,
句子裡有一些跟特定的手形有關的動詞,比如說“鼓掌”或者“揮拳”什麼的。
研究人員要求這些受試者,根據他們自己的意願,要么雙手攤開,要么握緊雙拳,
然後當他們聽到鼓掌或者揮拳指令的時候,要去按身體前面的一個按鈕。
結果就發現,句子裡的指令和受試者的手形恰好一致的時候,
所謂一致就是鼓掌對應雙手攤開,而揮拳對應握緊雙拳。
健康的受試者,在動作和指令一致的時候,按按鈕的速度會比不一致的時候要快,
而那些帕金森症早期的受試者,在反應時間上就沒有這種差別。
這種脫節現象,是帕金森早期的症狀,而且會越來越嚴重。
最後是漸凍症,研究人員給受試者看24幅圖,
圖與圖之間有很緊密的關係,然後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講述這些圖。
結果發現,漸凍症患者說出的句子,更不完整,而且在動詞的時態上也有很多錯。
核磁共振的圖像顯示,語法錯誤多的人,大腦裡語言腦區惡化的情況就更明顯,
這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用語法,來分析評估漸凍症的發病和嚴重程度。
下面再來看第二項最新研究,那就是我們的大腦是怎麼學習科學知識的。
科學知識是現代化發展的產物,
我們的大腦遠比科學知識的年齡要大得多,
那古老的大腦是怎麼學習這些新的抽象知識的呢?
科學家說,大腦用的是平時處理節律和句法的腦區。
比如說學生學習“引力”這個概念,
就算他們學習環境不同、老師也不一樣、理解能力也有差別,
但只要他們學的是同一個概念,調動的腦區就是一樣的。
科學家還發現,思考“頻率”、“波長”這些概念的時候,活躍的大腦區域,
跟觀看舞蹈、聽音樂或聽到有節奏的聲響是一樣的,
很可能是因為它們都傳遞了“週期性”的概念。
而學生在解數學方程的時候,活躍的腦區和處理句子的時候是一樣的。
這個研究可以幫我們確定,哪些課程放在一起開設,學習效率最高。
比如我們可以在學習頻率、波長概念的時候,聽聽音樂,很可能有助於我們的理解。
再回顧一下上面提到的這期《環球科學》雜誌的兩篇文章。
與病人談話,然後分析它們的語言信息,可以診斷他們是否得了病,
尤其是那些缺少明確生理指標的病。
而我們的大腦,在學習抽象科學知識的時候,用的就是日常處理節奏和句法的那些腦區。
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本文源自:《環球科學》雜誌2016年9月號
稿:星光
轉載:得到
------------
主旨:
一。患者語言模式成了診斷依據
我們平時去醫院的時候,醫生會讓就診者描述自己的感受,
比如“哪不舒服啊?怎麼個不舒服法啊?”之類的,
但是這只是收集信息,而不是真的在分析診斷的對象。
不過,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有一批神經科學家、精神病醫生和計算機專家在研究病人的語言。
例如:漸凍症,研究人員給受試者看24幅圖,
圖與圖之間有很緊密的關係,然後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講述這些圖。
結果發現,漸凍症患者說出的句子,更不完整,而且在動詞的時態上也有很多錯。
核磁共振的圖像顯示,語法錯誤多的人,大腦里語言腦區惡化的情況就更明顯,
這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用語法,來分析評估漸凍症的發病和嚴重程度。
二。大腦是怎麼學習科學知識
古老的大腦是怎麼學習這些新的抽象知識的呢?
科學家說,大腦用的是平時處理節律和句法的腦區。
比如說學生學習“引力”這個概念,
就算他們學習環境不同、老師也不一樣、理解能力也有差別,
但只要他們學的是同一個概念,調動的腦區就是一樣的。
科學家還發現,思考“頻率”、“波長”這些概念的時候,活躍的大腦區域,
跟觀看舞蹈、聽音樂或聽到有節奏的聲響是一樣的,
很可能是因為它們都傳遞了“週期性”的概念。
而學生在解數學方程的時候,活躍的腦區和處理句子的時候是一樣的。
這個研究可以幫我們確定,哪些課程放在一起開設,學習效率最高。
比如我們可以在學習頻率、波長概念的時候,聽聽音樂,很可能有助於我們的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