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大師:如何“聽懂”古典音樂
很多人都會時常聽音樂。不過,在聽音樂尤其是在聽一些古典音樂和交響樂時,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個問題:怎麼樣才算“聽懂了”音樂呢?
美國作曲家艾倫•科普蘭(Aaron Copland)寫了一本書《怎樣聽懂音樂》來回答這個問題。
艾倫·科普蘭是1967年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獲得者,他同時還是指揮家和鋼琴家。
科普蘭觀察,
對於很多人來說,
聽音樂的狀態首先就是去感受一個曲子好聽不好聽,
然後是想這個音樂在表達什麼含義,含義越具體,自己越喜歡,就會越覺得“聽懂了”。
的確有一些音樂能讓聽眾在腦海裡展現出一幅幅的畫面出來。
但是,科普蘭說, 能讓聽眾聯想到畫面的經典音樂作品其實並不多。
而且,哪怕是能夠讓聽眾腦海裡產生畫面的作品,
作曲家在創作時,其實也不希望聽眾按照標準答案去聽。
比如聽到某一段時,就必須想到葬禮。
更多時候,聽音樂其實是在體驗某種心理和情緒的感應過程,
平靜或者激昂,憤怒還是高興,失望還是得意等等。
如果不是以好聽不好聽,
是否能聯想到具體場景來作為聽懂音樂的標準,那麼該如何去聽音樂呢?
科普蘭把“聽音樂”分為三個層面,
按照這三個層面去聽,就能“欣賞”而不僅僅是“聽見”音樂了。
首先,第一層次是感官層次。
最簡單的聽音樂的方式,是純粹為了聲音悅耳。在這個層次聽音樂,不用做任何思考。
把音響打開,手上做著其他的事情,便可以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樂中了。
此時單憑音樂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們帶入一種不必動腦筋又引人入勝的境界。
你可以設想眼下這個時候,你正坐在屋子裡讀書,
正好有人在鋼琴上彈奏出了一個音符,那麼一下子音符就可以改變房間裡的氛圍。
所以,音樂的確是一種強大而神秘的力量,感染力不言而喻。
不過,科普蘭說,我們不能一味沉溺於“不思考,只聽”的這第一個層次,
而要開始對不同的作曲家使用的不同音響素材變得更為敏感。
第二個層次是表達層次。
科普蘭認為,所有的音樂都有表達能力,只不過有的強些有的弱些。
所有的音符背後都有某種意義,這些構成了作品想要表達的內涵。
科普蘭建議我們
多聽聽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四十八個賦格主題,一個主題接著一個主題去聽。
你很快就會意識到,其實每一個主題都反映著一種不同的情感世界。
而且,越是優美的主題,似乎越難找出一個讓人完全滿意的詞彙去描述。
但大體上,我們還是可以把握這個主題究竟是快活的還是悲哀的,
然後圍繞這個主題,我們在自己的頭腦中勾勒一個情感的框架。
另外,每個聽眾都對一個主題或者整首樂曲表達的特性有自己的理解。
如果那是一首經典作品,你會發現,不但不同人理解不同,
即使是自己,每當重聽時,它所表達的意思都有可能與你上次聽到的也不一樣。
第三層次是純音樂層次。
除了讓人愉快的樂音和表達的情感之外,
音樂確實存在於音符自身和對音符的處理方式中。
科普蘭最初寫作這本書的初衷也是希望聽眾們能在這個層面上認識音樂。
在這個層次,
理解能力強的音樂愛好者必須強化自己對音樂素材的意識,知道它們是怎麼發展推進的;
必須更有意識地去聽音樂里的旋律、節奏、和聲和音色。
為了跟上作曲家的思想脈絡,還必須懂得一些音樂結構形式的原理,這一點尤其重要。
這就好比電影愛好者看電影到一定階段,
他會關注電影裡的燈光、鏡頭運用以及敘事結構和固定的一些橋段。
在音樂中,當我們能聽出旋律、節奏等要素的時候,
我們慢慢就會在純音樂的層次上聽出門道。
科普蘭之所以把聽音樂分成三個層次是為了便於分析介紹。
實際上,聽懂音樂是在這三個層面同時欣賞的,而且,聽懂音樂也沒有什麼標準答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理想的聽眾在同一時刻既能進入音樂也能超脫音樂,
既可以品評音樂也可以欣賞音樂。
以上就是作曲家艾倫•科普蘭對怎樣才算聽懂音樂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文參考來源:《如何聽懂音樂》;作者:艾倫•科普蘭;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
摘要:
對於很多人來說,
聽音樂的狀態首先就是去感受一個曲子好聽不好聽,
然後是想這個音樂在表達什麼含義,含義越具體,自己越喜歡,就會越覺得“聽懂了”。
的確有一些音樂能讓聽眾在腦海裡展現出一幅幅的畫面出來。
但是,科普蘭說, 能讓聽眾聯想到畫面的經典音樂作品其實並不多。
而且,哪怕是能夠讓聽眾腦海裡產生畫面的作品,
作曲家在創作時,其實也不希望聽眾按照標準答案去聽。
比如聽到某一段時,就必須想到葬禮。
更多時候,聽音樂其實是在體驗某種心理和情緒的感應過程,
平靜或者激昂,憤怒還是高興,失望還是得意等等。
如果不是以好聽不好聽,
是否能聯想到具體場景來作為聽懂音樂的標準,那麼該如何去聽音樂呢?
第一層次:感官層次
最簡單的聽音樂的方式,是純粹為了聲音悅耳。在這個層次聽音樂,不用做任何思考。
把音響打開,手上做著其他的事情,便可以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樂中了。
此時單憑音樂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們帶入一種不必動腦筋又引人入勝的境界。
第二層次:表達層次
所有的音樂都有表達能力,只不過有的強些有的弱些。
所有的音符背後都有某種意義,這些構成了作品想要表達的內涵。
多聽聽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四十八個賦格主題,
一個主題接著一個主題去聽。
你很快就會意識到,其實每一個主題都反映著一種不同的情感世界。
而且,越是優美的主題,似乎越難找出一個讓人完全滿意的詞彙去描述。
但大體上,我們還是可以把握這個主題究竟是快活的還是悲哀的,
然後圍繞這個主題,我們在自己的頭腦中勾勒一個情感的框架。
另外,每個聽眾都對一個主題或者整首樂曲表達的特性有自己的理解。
如果那是一首經典作品,你會發現,不但不同人理解不同,
即使是自己,每當重聽時,它所表達的意思都有可能與你上次聽到的也不一樣。
第三純音樂層次
理解能力強的音樂愛好者必須強化自己對音樂素材的意識,
知道它們是怎麼發展推進的;
必須更有意識地去聽音樂里的旋律、節奏、和聲和音色。
為了跟上作曲家的思想脈絡,
還必須懂得一些音樂結構形式的原理,這一點尤其重要。
這就好比電影愛好者看電影到一定階段,
他會關注電影裡的燈光、鏡頭運用以及敘事結構和固定的一些橋段。
在音樂中,當我們能聽出旋律、節奏等要素的時候,
我們慢慢就會在純音樂的層次上聽出門道。
很多人都會時常聽音樂。不過,在聽音樂尤其是在聽一些古典音樂和交響樂時,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個問題:怎麼樣才算“聽懂了”音樂呢?
美國作曲家艾倫•科普蘭(Aaron Copland)寫了一本書《怎樣聽懂音樂》來回答這個問題。
艾倫·科普蘭是1967年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獲得者,他同時還是指揮家和鋼琴家。
科普蘭觀察,
對於很多人來說,
聽音樂的狀態首先就是去感受一個曲子好聽不好聽,
然後是想這個音樂在表達什麼含義,含義越具體,自己越喜歡,就會越覺得“聽懂了”。
的確有一些音樂能讓聽眾在腦海裡展現出一幅幅的畫面出來。
但是,科普蘭說, 能讓聽眾聯想到畫面的經典音樂作品其實並不多。
而且,哪怕是能夠讓聽眾腦海裡產生畫面的作品,
作曲家在創作時,其實也不希望聽眾按照標準答案去聽。
比如聽到某一段時,就必須想到葬禮。
更多時候,聽音樂其實是在體驗某種心理和情緒的感應過程,
平靜或者激昂,憤怒還是高興,失望還是得意等等。
如果不是以好聽不好聽,
是否能聯想到具體場景來作為聽懂音樂的標準,那麼該如何去聽音樂呢?
科普蘭把“聽音樂”分為三個層面,
按照這三個層面去聽,就能“欣賞”而不僅僅是“聽見”音樂了。
首先,第一層次是感官層次。
最簡單的聽音樂的方式,是純粹為了聲音悅耳。在這個層次聽音樂,不用做任何思考。
把音響打開,手上做著其他的事情,便可以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樂中了。
此時單憑音樂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們帶入一種不必動腦筋又引人入勝的境界。
你可以設想眼下這個時候,你正坐在屋子裡讀書,
正好有人在鋼琴上彈奏出了一個音符,那麼一下子音符就可以改變房間裡的氛圍。
所以,音樂的確是一種強大而神秘的力量,感染力不言而喻。
不過,科普蘭說,我們不能一味沉溺於“不思考,只聽”的這第一個層次,
而要開始對不同的作曲家使用的不同音響素材變得更為敏感。
第二個層次是表達層次。
科普蘭認為,所有的音樂都有表達能力,只不過有的強些有的弱些。
所有的音符背後都有某種意義,這些構成了作品想要表達的內涵。
科普蘭建議我們
多聽聽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四十八個賦格主題,一個主題接著一個主題去聽。
你很快就會意識到,其實每一個主題都反映著一種不同的情感世界。
而且,越是優美的主題,似乎越難找出一個讓人完全滿意的詞彙去描述。
但大體上,我們還是可以把握這個主題究竟是快活的還是悲哀的,
然後圍繞這個主題,我們在自己的頭腦中勾勒一個情感的框架。
另外,每個聽眾都對一個主題或者整首樂曲表達的特性有自己的理解。
如果那是一首經典作品,你會發現,不但不同人理解不同,
即使是自己,每當重聽時,它所表達的意思都有可能與你上次聽到的也不一樣。
第三層次是純音樂層次。
除了讓人愉快的樂音和表達的情感之外,
音樂確實存在於音符自身和對音符的處理方式中。
科普蘭最初寫作這本書的初衷也是希望聽眾們能在這個層面上認識音樂。
在這個層次,
理解能力強的音樂愛好者必須強化自己對音樂素材的意識,知道它們是怎麼發展推進的;
必須更有意識地去聽音樂里的旋律、節奏、和聲和音色。
為了跟上作曲家的思想脈絡,還必須懂得一些音樂結構形式的原理,這一點尤其重要。
這就好比電影愛好者看電影到一定階段,
他會關注電影裡的燈光、鏡頭運用以及敘事結構和固定的一些橋段。
在音樂中,當我們能聽出旋律、節奏等要素的時候,
我們慢慢就會在純音樂的層次上聽出門道。
科普蘭之所以把聽音樂分成三個層次是為了便於分析介紹。
實際上,聽懂音樂是在這三個層面同時欣賞的,而且,聽懂音樂也沒有什麼標準答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理想的聽眾在同一時刻既能進入音樂也能超脫音樂,
既可以品評音樂也可以欣賞音樂。
以上就是作曲家艾倫•科普蘭對怎樣才算聽懂音樂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文參考來源:《如何聽懂音樂》;作者:艾倫•科普蘭;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
摘要:
對於很多人來說,
聽音樂的狀態首先就是去感受一個曲子好聽不好聽,
然後是想這個音樂在表達什麼含義,含義越具體,自己越喜歡,就會越覺得“聽懂了”。
的確有一些音樂能讓聽眾在腦海裡展現出一幅幅的畫面出來。
但是,科普蘭說, 能讓聽眾聯想到畫面的經典音樂作品其實並不多。
而且,哪怕是能夠讓聽眾腦海裡產生畫面的作品,
作曲家在創作時,其實也不希望聽眾按照標準答案去聽。
比如聽到某一段時,就必須想到葬禮。
更多時候,聽音樂其實是在體驗某種心理和情緒的感應過程,
平靜或者激昂,憤怒還是高興,失望還是得意等等。
如果不是以好聽不好聽,
是否能聯想到具體場景來作為聽懂音樂的標準,那麼該如何去聽音樂呢?
第一層次:感官層次
最簡單的聽音樂的方式,是純粹為了聲音悅耳。在這個層次聽音樂,不用做任何思考。
把音響打開,手上做著其他的事情,便可以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樂中了。
此時單憑音樂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們帶入一種不必動腦筋又引人入勝的境界。
第二層次:表達層次
所有的音樂都有表達能力,只不過有的強些有的弱些。
所有的音符背後都有某種意義,這些構成了作品想要表達的內涵。
多聽聽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四十八個賦格主題,
一個主題接著一個主題去聽。
你很快就會意識到,其實每一個主題都反映著一種不同的情感世界。
而且,越是優美的主題,似乎越難找出一個讓人完全滿意的詞彙去描述。
但大體上,我們還是可以把握這個主題究竟是快活的還是悲哀的,
然後圍繞這個主題,我們在自己的頭腦中勾勒一個情感的框架。
另外,每個聽眾都對一個主題或者整首樂曲表達的特性有自己的理解。
如果那是一首經典作品,你會發現,不但不同人理解不同,
即使是自己,每當重聽時,它所表達的意思都有可能與你上次聽到的也不一樣。
第三純音樂層次
理解能力強的音樂愛好者必須強化自己對音樂素材的意識,
知道它們是怎麼發展推進的;
必須更有意識地去聽音樂里的旋律、節奏、和聲和音色。
為了跟上作曲家的思想脈絡,
還必須懂得一些音樂結構形式的原理,這一點尤其重要。
這就好比電影愛好者看電影到一定階段,
他會關注電影裡的燈光、鏡頭運用以及敘事結構和固定的一些橋段。
在音樂中,當我們能聽出旋律、節奏等要素的時候,
我們慢慢就會在純音樂的層次上聽出門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