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得到-中史-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移民浪潮?

文章出處: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移民浪潮?

喜歡看電視劇的小伙伴,對“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這些名詞兒肯定不陌生。
有好幾部相關題材的電視劇,都在熒屏上火過一陣子。
但您可能不知道,這些個民俗特色鮮明、方言膾炙人口的電視劇,
背後反映的正是我國歷史上三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
這些艱辛跋涉,成了我們現代人尋根問祖、感受地方文化的途徑。

其實呢,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當中,移民現象早就已經很普遍了。
到清朝乾隆年間,全國的人口就已經突破三億了。
您想想,人口密度這麼大,資源又緊張,人地矛盾的尖銳問題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大量內地的貧民們迫於生計,只好另尋他路。於是“走西口”、“闖關東”和“下南洋”,
就成了近代規模最大的三次移民浪潮。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它們是怎麼回事兒。


歷史上的“走西口”,也叫做“走口外”,
指的是山西、陝西等地的老百姓去長城以外的內蒙古草原,開墾耕地或者經商
雖然說“走西口”的這個“西口”具體指哪兒,歷史上還一直爭論不休。
不過目前比較主流的看法是,最早的“西口”指的是今天山西省右玉縣的殺虎口
但因為“走西口”的人實在太龐大又太繁雜,
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對“西口”都有著不同的定義。
廣義地說, “西口”可以泛指秦晉各地通往內蒙的各個通道。


那山西和陝西人為什麼要北上逃難呢?
據記載啊,清朝光緒年間,晉北地區反復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
山西北部更是土地貧瘠,生存環境十分惡劣,晉北人不得已才紛紛到“口外”的內蒙謀生。
所謂“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這首山西土民謠說的就是這些“走西口”的飢荒難民們。
自然災害引起的人口遷徙,在北部的忻州、雁北地區尤為明顯。

從地理上看,地處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是重要的農牧分界線。
相比山西、陝西的地少人多,口外的內蒙地廣人稀。
當地人出於各種需要,也主動招募內地百姓來開墾耕種。
清政府出於移民和貿易等方面的考慮,也逐漸放寬政策,鼓勵放墾蒙地、發展農業。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產生了從清初一直到民國時期,浩浩蕩蕩的“走西口”。


對於背井離鄉的山西人來說,“走西口”更像是一部艱難的創業史。
但對於內蒙古來說,這些人的到來給當地風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僅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文化,甚至改變了內蒙古的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
隨著移民浪潮一浪接著一浪,蒙古地區逐漸形成了“農牧並舉、蒙漢共居”的熱鬧景象。
紛至沓來的山西晉商,也大大刺激了蒙古地區商業的繁榮和城鎮的發展。
 “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稱讚的就是晉商的貢獻,
“復盛公”說的就是以喬致庸為代表的山西喬姓商人的商號。
 “走西口”也大大增進了民族間的融合和交流,使內地文化與草原文化交織在一起。

要說“走西口”是山西移民的辛酸奮鬥史,那“闖關東”就是山東百姓的苦難開拓史了。
 “關東”指的就是今天黑、吉、遼東三省。從明朝以後,民間稱這片土地為“關東”
闖關東最早在明代末期就已經開始了,但真正掀起高潮,還是在清朝。
清朝的統治者曾經實行嚴密的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的“龍興之地”,
對東北更是實行了嚴格的邊界把控。因此,在民間有“邊裡人”、“邊外人”的說法。
哪怕是到了19世紀初,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政府依然不為所動,嚴格禁關。
但那些破產的農民眼看著命都要保不住了,硬著頭皮也得闖這道關卡,
去東北討得一條生路,這就是“闖關東”的由來。

既然是“闖”,那麼甭管是什麼樣的理由,總歸還是屬於越軌犯禁的行為。
所以這些為了謀條生路,不顧禁令,
冒著巨大危險的農民,也的確譜寫了一段移民史上的壯舉。
這一路上,能聽到不少一家老小,前擁後推,踉踉蹌蹌悲壯逃難的故事。
直到咸豐十年以後,前往關東謀生這事兒才慢慢開始解禁,受到法律的保護。
統計數據顯示,“闖關東”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遷徙之一。
造成這場巨大遷徙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天災不斷,二是人禍頻發。
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戰爭還有地方軍閥混戰不斷,都是造成老百姓逃離的主要原因。


縱觀歷史上的人口遷移,在近代以前,
主要的大方向是由北向南遷移。從秦漢到宋元,
乎每一次大的社會動盪,都會帶來大規模的人口南遷
西漢末年的戰亂,讓中原人口大量南遷到長江流域。
到了東漢末年,軍事征服與懷柔政策,讓很多西北少數民族內遷,
然後逐漸一路往南,中國的經濟重心由此開始南移。


不過,比起這些內部的遷移,明末清初的“下南洋”運動,
生生持續了數百年,甚至奠定了今天東南亞國家的人口格局。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啊,明末清初改朝換代的時候,
有很多漢族人不忍心看著自己的祖國家鄉就這麼落在了滿人的手裡,於是紛紛移民東南亞。
這其中啊,有大量的難民、也有抗清失敗的農民軍、以及不願侍奉朝廷的明朝遺民,
以中原和兩廣的百姓為主,掀起了移民東南亞的高潮。

所謂南洋,主要包括今天東盟十國在內的廣大區域。
廣義的南洋還包含今天的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諸島
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係,東南亞往往成了中國難民首屈一指的避難所。
除了地緣上的親近,歷史上,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也一直很密切。
最早的交情,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朝。
早在那個時候,中國就與緬甸、越南等國互相有來往。唐代的時候,移民人數開始增多,
他們被東南亞當地人稱為“唐人”。而“下南洋”,一直到明朝和清朝初期,規模才越來越大。

“下南洋”也符合大部分移民浪潮發生的規律
比如,遇到改朝換代、政權更迭的年代,大多伴隨著農民起義、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等等,
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往往會在這個時候選擇移居海外
除此以外,“下南洋”也是一個改變命運的好時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經濟壓迫是造成他們下南洋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那個時候“下南洋”的人,往往孤注一擲賭上自己的命運,也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其次,勞動力的需求也是華人下南洋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英國、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南洋各國,為了促進發展,吸引華工,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比如,馬來西亞聯邦最大的一個州——沙撈越,就頒布過一個特別通告:
說只要移民肯來,我們就給你免費的土地,隨便想種啥就種啥;
政府還負責提供臨時住所安置移民;大米、食鹽統統免費一年;
連交通運輸工具我們都給你包了,還會找一批精良警力,專門保護你們華人的安全。

您瞧瞧,對當時那些流離失所的無業流民來說,這誘惑簡直是太大了。
很多人就趁著這時候,要嘛攜妻帶子,要嘛孤身一人,
坐上了命運的帆船,漂洋過海去了南洋。

移民浪潮,就像一部生動的史書一樣,
以故事集、連續劇的形式,反映了中國近代文化和歷史的變遷。
從文化角度來看,中華民族是一個傳統的農耕民族,固有屬性就是固守舊土,
願意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靜生活,享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家常倫樂。
對於移民浪潮中顛沛流離的人們來說,每一次的遷徙,都是去一個新的世界拼搏和開拓。
做一個離家的遊子,的確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智慧。


本文源自:公眾號“水煮歷史”(中國史上最大移民潮: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
稿:胡雨薇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走西口
 “走西口”,也叫做“走口外”,
 指的是山西、陝西等地的老百姓去長城以外的內蒙古草原,開墾耕地或者經商。
 最早的“西口”指的是今天山西省右玉縣的殺虎口。
 但因為“走西口”的人實在太龐大又太繁雜,

 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對“西口”都有著不同的定義。
 廣義地說, “西口”可以泛指秦晉各地通往內蒙的各個通道。
2. 闖關東
 那“闖關東”就是山東百姓的苦難開拓史了。
 “關東”指的就是今天黑、吉、遼東三省。從明朝以後,民間稱這片土地為“關東”。
 清朝的統治者曾經實行嚴密的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
 嚴禁漢人進入滿洲的“龍興之地”,對東北更是實行了嚴格的邊界把控。
 到了19世紀初,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政府依然不為所動,嚴格禁關。
 但那些破產的農民眼看著命都要保不住了,硬著頭皮也得闖這道關卡,
 去東北討得一條生路,這就是“闖關東”的由來。
3. 下南洋
 “下南洋”也符合大部分移民浪潮發生的規律:
 比如,遇到改朝換代、政權更迭的年代,
 大多伴隨著農民起義、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等等,
 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往往會在這個時候選擇移居海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