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得到-心理-為什麼有些人會敏感和內向

文章出處:為什麼有些人會敏感和內向

主旨:
關於敏感內向,
1. 敏感是天生的。
2. 敏感怎麼讓人變內向?
(1)敏感的人不喜歡過分刺激,故內向
(2)把人群當作是一種危險
3. 敏感內向的人的優勢和劣勢?
(1)優勢:共情能力都很強
(2)劣勢: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讓人不自信
 並非內向一定不自信,
 敏感內向+生活逆境,容易不自信。
4. 敏感內向的人怎麼解決劣勢?
(1)人格面:不可能改變內向的性格,只能接納
(2)技術面:
 a.可以(勉強)了解他人和回應他人,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內向
 b.適度地對危險不那麼敏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看做威脅,而是當成挑戰
 c.找一個恢復能量的方法

(作者沒說明敏感跟內向的對應關係,敏感人一定內向嗎?)



生活中有的人性格很內向,對人對事很敏感。
而且很多人會把這種敏感內向當成一種缺陷,
覺得內向會讓人自卑,並且想著能戰勝這種自卑。
最近,心理學博士陳海賢在自己的公眾號“幸福課”發表了一篇文章,
專門討論了敏感內向這個話題。

第一,敏感內向的人,首先得敏感。這種氣質很有可能是天生的
哈佛大學有個研究氣質的心理學家,做了個研究。
讓一些嬰兒聽錄音,看他們有什麼反應。結果有20%的嬰兒會一邊哭,一邊揮手蹬腿;
但也有20%的孩子,完全沒反應。
這些容易激動的嬰兒,就被叫做“高度應激群體”。
意思是說,他們對外界環境的刺激的反應程度很高。
這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這種敏感氣質會一直持續到這些孩子成年之後。
還有個實驗更直接,就是往人嘴裡滴檸檬汁,
結果這些敏感的人,就會比別人分泌的唾液要多。
有一些腦科學的研究也都證明了,
確實有一些人在神經系統上更加敏感,這種敏感是天生的。


第二,那這種敏感是怎麼讓人變得內向的呢
有一個原因是,人會給自己找一個最舒服的刺激
而社交的時候,就會獲得很多外界的刺激。
那些外向的人,覺得人多熱鬧會讓自己很舒服,
但內向的人就覺得這種刺激太強烈了,所以他們寧可自己呆著,也不願意去社交。

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敏感內向的人,把人群當成是一種危險,而他們對危險又恰好很敏感
如果他們被別人責備過,受過傷,就更容易把別人當成威脅。
比如,小時候考試沒考好,被家長說了幾次,他們可能就會不自覺地遠離別人。
由於這種迴避,敏感的人練習社交技能的機會就更少了,
而缺乏社交技能,會讓他們更想遠離人群。


第三,我們說說敏感內向的人的優勢和問題
先說優勢。大部分敏感內向的人,共情能力都很強
對別人的痛苦能感同身受,所以願意幫助別人
如果有心事,很多人都更願意和這種人說,因為他們會非常在乎別人的感受
敏感內向的人更容易害羞和尷尬,換個角度說,尷尬就是他們更在乎別人的證明。因為你一臉紅,就把真誠寫在臉上了,人家就知道你沒套路了。所以真誠也是敏感內向人的特點。

當然,敏感內向的人也有問題,就是比較以自我為中心。
害羞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更在乎別人怎麼看你
敏感內向的人,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和別人的交往就會不順暢。
另外,敏感內向的人對危險也很敏感,更害怕受傷,也更害怕失敗。
所以當真正的危險和傷害出現時,對他們的影響也更大一些。

此外,敏感內向還會讓人不自信,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而產生了自卑感
當然,我們不是說敏感內向一定會讓人不自信,
但如果敏感內向加上生活逆境,就很容易造成不自信

自卑會讓人啟動一些心理防禦機制。
外向的人對自卑的防禦,更多的是隔離和攻擊。
如果他覺得自卑了,他可能會覺得是別人的錯,而不是自己的問題。
但一個敏感內向的人,他的防禦機制更容易把外在的問題變成對自己的攻擊。
比如,當一件事情不如意的時候,哪怕不是自己的錯,
他們也會怪自己,表現得很內疚和自責。


第四,敏感內向的人面對這些問題,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說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敏感內向的人是不是要做出改變

陳海賢​​覺得,內向的人在人際交往上,可以分成技能層面人格層面
技能層面如何更好地了解他人和回應他人,這是可以改變的
但是在人格層面,如果一個內向的人非要變成外向的人,其實很難做到

比如,陳海賢有個學生,曾經非常內向。到大學後,他決定做一個外向的人。
於是他抓住每個機會和別人說話,參加各種活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他變得很外向。
但他卻一直覺得自己的外向好像是裝出來的,
覺得自己在扮演別人,有時候甚至覺得這些都沒意義。
其實很多改變性格的人,都會有一種不安全感,就是覺得自己在扮演別人
之所以會有不安全感,是因為我們想要改變自己的時候,就是在提示自己,我不夠好
這本身就是一種不自信的行為,而不自信才是內向敏感者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想要有所改變,就要先了解和接納自己的天性,發揮自己的優勢

其次,對內向和敏感者來說,最重要的是適度地對危險不那麼敏感
不要把所有的事情看做威脅,而是當成挑戰
比如,有個人覺得自己老是做錯事情,擔心自己會付出代價,就找陳海賢,問他怎麼辦。
其實這個人把錯誤跟自己聯繫起來了,
好像自己如果犯了錯誤,就不是一個好人了,這樣做就忽略了錯誤的價值。

陳海賢​​建議他制定一個“犯錯誤的計劃”,
每週爭取犯10個錯誤,然後把這些錯誤記下來,
看看後果是不是像自己想得那麼嚴重,並且想想能從這些錯誤中學到什麼。
其實在今天這個時代,錯誤能給我們最有價值的反饋,反而是我們最重要的學習機會。


最後,內​​向的人應該給自己找一個恢復能量的方法
就好像是人的能量充電器,能恢復你消耗的能量。
這個恢復的方法,可以是時間上的,也可以是空間上的。
比如你可以看書,養花,也可以一個人靜靜地呆著,
花一些時間做正念冥想,給自己一個恢復能量的機會


本文源自:公眾號“幸福課”(知乎live——敏感和內向者的幸福課)
稿:寶利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