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得到-科技-人類能像科幻電影那樣冬眠嗎?

文章出處:人類能像科幻電影那樣冬眠嗎?
我有興趣的是,北極鼠實驗那一段,故摘要下來。


主角是一種動物,叫北極地鼠。它生活在北極圈附近,一年冬眠七個月。
科學家為了研究它是怎麼冬眠的,
給北極地鼠皮下植入了一個芯片,檢測它的各種生理指標。
科學家發現,北極圈夏天的時候,北極地鼠的體溫比較正常,在40度左右。
當北極地鼠冬眠之後,體溫會馬上從40度降到零度附近。
從這個體溫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件有意義的事情:

第一,北極地鼠的體溫降到冰點,為什麼沒有結冰?
生物體結冰是很嚴重的,因為變成冰體積會膨脹,所有的細胞都會被破壞,這是致命的。
北極地鼠的血液沒結冰,
是因為它的血液裡糖和鹽的濃度很高,這會讓水的結冰點明顯降低。


第二,北極地鼠冬眠的時候,體溫不是一直在零度附近
大概每隔半個月,它的體溫就會短暫升回40度左右。
科學家還不知道原因,但有一個假說是,長時間冷凍對任何生物體都是不好的,
所以北極地鼠為了保證自己的肌體不被低溫破壞,
就要周期性地短暫回升體溫,修補器官,製造一些新的蛋白質,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
這對未來人類的冬眠技術很重要,因為我們知道了,
如果一直把人凍著,可能是沒辦法實現健康的冬眠的。


說完了北極地鼠,我們再說一個冬眠的靈長類的故事。
在馬達加斯加有一種肥尾倭狐猴,在冬天的時候會冬眠。
馬達加斯加在熱帶,冬天也有二三十度,
這種猴子進入冬眠之後,它的體溫就可以隨著當地晝夜的溫差變化而變化。
中午的時候溫度最高,差不多有三四十度;
晚上溫度最低,差不多有二十度左右的樣子。它的體溫變化和環境溫度變化完美地吻合。
換句話說,這種動物冬眠之後,不用消耗任何能量,就能維持體溫進行新陳代謝。
這個結果告訴我們,也許人類也能冬眠,因為至少我們有一個近親是可以冬眠的。

另外,這種倭狐猴有很多親緣關係比較近的猴子。
在這幾種動物之中,這種倭狐猴的壽命是最長的。
科學家覺得它之所以特別長壽,就是因為它一年中有半年時間在冬眠。
這也給了我們一些信心:
如果我們真的能把人類放入冬眠,沒準可以有效地延長人類有限的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