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得到-醫健-急速減肥百斤的人後來咋樣了

文章出處:急速減肥百斤的人後來咋樣了

這篇文章有爭議:
反駁論點:
(1)瘦體素 脂聯素 : 減肥新理論真的有效嗎?
(2)台中榮總:瘦素抵抗-這部份仍有待進一歩的研究釐清



最近,美國的《肥胖》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
研究者用6年的時間,追踪研究了參加真人秀減肥節目的14位減肥者,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些選手千辛萬苦減下的肉,絕大部分又都長了回來。
 14個人裡只有1個,成功保住了減肥的成果,有些人甚至比參賽前更胖。
對於這些人來說
最慘的是,它們基本得每天少吃一頓飯,才能阻止自己繼續發胖,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身體的靜止代謝率出問題了。什麼叫靜止代謝率?
它指的是,身體為了維持生命所必須耗費的能量。
一般來說,年輕的男性,靜止代謝率比較高。
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你每天身體燒掉的絕大多數熱量,
不是消耗在那些有意識的運動上,而是在無意識中消耗的。
你要維持呼吸、心跳、體溫,要內分泌、要分解合成、要排泄循環、
要保證神經元和骨骼肌能正常運作,絕大多數熱量都被消耗在這些事上了。
靜止代謝率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我們想想就知道,要不是靜止代謝率能屈能伸能改變,人類哪能捱過那麼多次的飢荒?

你在忍飢挨餓時,一般靜止代謝率就會下降,
但是科學家沒想到的是,這些急速減肥者的體重漲回來了,但它們的代謝率卻沒回來。
也就是說,選手們的身體,自從經歷過快速減肥的“飢荒災難”後,
似乎一直“心有餘悸”,拒絕從“節約模式”調回“普通模式”了。


仔細分析一下這些人復胖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是新陳代謝低
這些參加選秀的選手們,在賽前雖然肥胖,
但靜止代謝率還都正常,至少是符合自己年齡、身高和體重的。
但一場比賽,讓他們“脫胎換骨”,
整個身體的靜止代謝率,還有內分泌的激素水平,都改變了不少。
賽后,選手們就發現,
自己開始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就是“長久飢餓導致極度渴望食物,然後開始暴飲暴食

”這引發了他們體內的激素水平紊亂,也是讓他們复胖的第二個因素。
科學家還發現,參加比賽以後,他們體內的瘦素出現了暴跌。
瘦素呢,是一種能把脂肪細胞的合成情況,送入血液循環裡的信號。
這種信號傳遞給大腦,用來分辨自己是否 “夠胖”。
一般來說,脂肪少、瘦素少,大腦就會讓我們食慾好;
脂肪多,瘦素多,大腦就會讓我們少吃點東西。
但是有些人雖然脂肪多,瘦素也多,
但大腦卻對體內大量的瘦素無動於衷,這叫“瘦素抵抗”。
參加比賽的選手們,面臨的正是這個問題,
這意味著他們會一直覺得餓, 比一般人更渴望高油高糖的垃圾食品
他們的情況,也許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
一日為胖子,終身為胖子,迅速瘦下來,還是“瘦胖子”


這個研究也澄清了許多人在肥胖問題上存在的認識誤區。
第一個誤區就是,“胖子都是太懶太饞才會變胖的。 ”
但其實,肥胖是一種受生理因素影響的慢性疾病。
既然是疾病,那麼在減肥這件事上,意志力能起到的作用,就真的不多。
所以再也別說節食減肥很容易了,當心把自己餓胖了。

關於肥胖的第二個誤區是,
 “小時候胖沒關係,長大就自然會瘦了,實在不行再減肥。 ”
因為這個錯誤的觀念,很多家長都生怕自己的孩子挨餓,
卻不知肥胖會給孩子的未來帶去更多健康隱患。
所以說,千萬別再把“疾病”當成​​“福氣”了。

誤區三,是很多人看到胖人,總愛諷刺幾句,還會說,“諷刺你胖,是為了幫你減肥。 ”
但其實啊,許多研究都顯示,超重者越是感覺被羞辱、被歧視,就越是容易發胖。
因為這些嘲諷增加了他們的心理壓力。
而我們要知道,哺乳動物解除壓力的一個傳統辦法,
就是吃吃吃,尤其是吃那些能急速升血糖的高熱量甜食。
所以千萬別再嘲諷胖人了,除非你想讓他們增肥


還有一種觀念,認為對於肥胖者來說,“減肥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
其實,頭等大事應該是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況。
只要吃健康食譜,而且定期鍛煉,就算你的體重變化不大,
你的健康狀況也會有巨大的改變。

所以說,在減肥這件事上,需要放棄的,只是“急速減肥”的虛幻希望。
現在你可以做到的,是減得慢一點、減得穩一點,
如果能有專業的健身教練、營養師或內分泌醫師的建議,那當然會更好。


本文源自:
公眾號“果殼網”(人艱不拆:在減肥真人秀上甩掉100斤的人,後來怎樣了?)
稿:刁敏桓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