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何帆:2016年的歷史定位
這條音頻給你轉述一下,“得到”APP訂閱專欄《何帆大局觀》的作者、
經濟學家何帆對2016年的判斷和理解。
歷史上,每一年都有自己的性格。
假設我們能夠把握到不同年份之間的性格差異和性格相似之處,
或許,就能更好地判斷歷史的轉折點。那麼,2016年和歷史上的哪一年最相像?
如果我們非常樂觀,那麼,2016年應該會像1980年。 1980年,里根當選美國總統。
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特朗普和里根一樣,都是媒體明星,都是共和黨人,
都會鼓動群眾,都聲稱要讓美國再次偉大。
特朗普的競選主張表面上看,和里根經濟學也有相似之處。
據說,里根經濟學帶來了美國戰後最長的一次經濟繁榮。
特朗普也能給美國經濟帶來福音嗎?
如果美國經濟實現了強勁增長,全球經濟能夠跟著復甦嗎?
從短期來看,特朗普經濟學會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增長。
美國經濟本來就不錯,如果特朗普上台之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結構性改革,
美國經濟或許還能再上一個台階。
不過,特朗普經濟學對美國經濟來說未必是好事。
特朗普施政綱領中的主要問題在於:
第一,我們不知道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兌現承諾。
第二,他的各項政策主張中有相互矛盾之處。
第三,他的保護主義政策很可能會破壞全球經濟復甦。
我們當然希望最好的結局能夠出現,但也要清醒地意識到,
全球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能夠再次進入全球高速增長,
需要的改革力度和難度遠遠超過了各國施政者的能力和魄力。
說完樂觀,下一個關鍵詞是喧鬧。
如果從喧鬧的程度來講,2016年堪比1968年。
1968年,美國的民權運動越來越激進。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捷克斯洛伐克爆發了布拉格之春,蘇軍的坦克很快開進了布拉格街頭。
法國爆發了反對戴高樂的學生運動。 2016年也充滿了戲劇性:
英國退歐、特朗普當選、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歐洲遇到難民潮,
一系列突發事件像連環撞車事件一樣令人猝不及防地發生了。
但是,1968年來得猛烈,去得匆忙。
從歷史的長角度來看,當時戰後經濟處於相當不錯的時候。
發達國家的普通居民也只有到了60年代才真正進入現代社會,
電視、電冰箱等家用電器紛紛湧入尋常百姓家。
人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也開始感到厭倦和不滿。
大致來看,每隔20年,社會思潮就會出現一次巨大的轉向。
新一代人走上了歷史的舞台,就要表達他們的心聲。
2016年,最不滿意的人是各國的中低收入階層,
他們在全球競爭的時代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工作、住房、教育、醫療,
件件都是讓人揪心的事情。全球化列車的速度太快,他們感到暈車,要求減緩車速,
或是把車停下來,他們要下車。
除了不滿,他們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
難道2016年和1968年一樣,都是歷史上定期的宣洩嗎?
說完樂觀和喧鬧,第三個關鍵詞是凶險。
20世紀最凶險的一年,是1936年。這一年,美國經濟出現了回暖,
但說好了的經濟復甦並沒有出現。第二年,美國經濟陷入了第二次危機。
1938年,《慕尼黑協定》簽訂,大家以為避免了一場戰爭。
結果,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1940年德國入侵法國,巴黎很快就淪陷了。
回頭再看,1936年是政治、經濟上的反動力量開始發動總攻的時候,
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堅持立場、果斷阻擊,但當時的領導人或出於怯懦,或出於無能,
並沒有勇敢地站出來,最終的結果是引火燒身。
當年投票支持希特勒的選民,並非都是教育程度最低的無知民眾。
中產階級、大學生、公務員,都有很多人投希特勒的票。
2016年,全球化出現了退潮,民主制度出現了逆流,民粹主義抬頭,保護主義升溫。
當然,我們在今天還沒有看到希特勒一樣的人物,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全球經濟將進入更加黯淡的黑鐵時代,國際政治將出現越來越多的不安與衝突。
未來的歷史學家會怎樣看待我們這一代人呢?
會不會和1936年一樣,還是狂人和侏儒的對決?
除了樂觀的1980年、喧鬧的1968年和凶險的1936年,
何帆還說,2016年也有可能像平庸的2015年,或者悲觀的1914年。
雖然他提出了最像哪一年這個問題,但是沒有給出他自己的答案。
何帆說,他對未來的預測比較灰暗。
因為盡可能地想像時局的艱難、人性的險惡,才是不會失望的最好的辦法。
悲觀或樂觀其實都不重要。樂觀很容易,悲觀也很容易,
難的是如何在悲觀中找到樂觀的理由,這需要一點智慧、一點遠見和很多擔當。
以上,就是何帆對2016年的總結和判斷,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得到”App訂閱專欄《何帆大局觀》
稿:何帆
來源:得到
--------------
主旨:
1. 從樂觀角度看2016
從短期來看,特朗普經濟學會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增長。
美國經濟本來就不錯,如果特朗普上台之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結構性改革,
美國經濟或許還能再上一個台階。
不過,特朗普經濟學對美國經濟來說未必是好事。
特朗普施政綱領中的主要問題在於:
第一,我們不知道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兌現承諾。
第二,他的各項政策主張中有相互矛盾之處。
第三,他的保護主義政策很可能會破壞全球經濟復甦。
我們當然希望最好的結局能夠出現,但也要清醒地意識到,
全球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能夠再次進入全球高速增長,
需要的改革力度和難度遠遠超過了各國施政者的能力和魄力。
2. 從喧鬧角度看2016
2016年堪比1968年。
1968年,美國的民權運動越來越激進。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捷克斯洛伐克爆發了布拉格之春,蘇軍的坦克很快開進了布拉格街頭。
法國爆發了反對戴高樂的學生運動。 2016年也充滿了戲劇性:
英國退歐、特朗普當選、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歐洲遇到難民潮,
一系列突發事件像連環撞車事件一樣令人猝不及防地發生了。
2016年,最不滿意的人是各國的中低收入階層,
他們在全球競爭的時代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工作、住房、教育、醫療,
件件都是讓人揪心的事情。全球化列車的速度太快,他們感到暈車,
要求減緩車速,或是把車停下來,他們要下車。
2. 從凶險角度看2016
2016年,全球化出現了退潮,民主制度出現了逆流,民粹主義抬頭,保護主義升溫。
當然,我們在今天還沒有看到希特勒一樣的人物,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全球經濟將進入更加黯淡的黑鐵時代,國際政治將出現越來越多的不安與衝突。
未來的歷史學家會怎樣看待我們這一代人呢?
這條音頻給你轉述一下,“得到”APP訂閱專欄《何帆大局觀》的作者、
經濟學家何帆對2016年的判斷和理解。
歷史上,每一年都有自己的性格。
假設我們能夠把握到不同年份之間的性格差異和性格相似之處,
或許,就能更好地判斷歷史的轉折點。那麼,2016年和歷史上的哪一年最相像?
如果我們非常樂觀,那麼,2016年應該會像1980年。 1980年,里根當選美國總統。
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特朗普和里根一樣,都是媒體明星,都是共和黨人,
都會鼓動群眾,都聲稱要讓美國再次偉大。
特朗普的競選主張表面上看,和里根經濟學也有相似之處。
據說,里根經濟學帶來了美國戰後最長的一次經濟繁榮。
特朗普也能給美國經濟帶來福音嗎?
如果美國經濟實現了強勁增長,全球經濟能夠跟著復甦嗎?
從短期來看,特朗普經濟學會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增長。
美國經濟本來就不錯,如果特朗普上台之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結構性改革,
美國經濟或許還能再上一個台階。
不過,特朗普經濟學對美國經濟來說未必是好事。
特朗普施政綱領中的主要問題在於:
第一,我們不知道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兌現承諾。
第二,他的各項政策主張中有相互矛盾之處。
第三,他的保護主義政策很可能會破壞全球經濟復甦。
我們當然希望最好的結局能夠出現,但也要清醒地意識到,
全球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能夠再次進入全球高速增長,
需要的改革力度和難度遠遠超過了各國施政者的能力和魄力。
說完樂觀,下一個關鍵詞是喧鬧。
如果從喧鬧的程度來講,2016年堪比1968年。
1968年,美國的民權運動越來越激進。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捷克斯洛伐克爆發了布拉格之春,蘇軍的坦克很快開進了布拉格街頭。
法國爆發了反對戴高樂的學生運動。 2016年也充滿了戲劇性:
英國退歐、特朗普當選、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歐洲遇到難民潮,
一系列突發事件像連環撞車事件一樣令人猝不及防地發生了。
但是,1968年來得猛烈,去得匆忙。
從歷史的長角度來看,當時戰後經濟處於相當不錯的時候。
發達國家的普通居民也只有到了60年代才真正進入現代社會,
電視、電冰箱等家用電器紛紛湧入尋常百姓家。
人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也開始感到厭倦和不滿。
大致來看,每隔20年,社會思潮就會出現一次巨大的轉向。
新一代人走上了歷史的舞台,就要表達他們的心聲。
2016年,最不滿意的人是各國的中低收入階層,
他們在全球競爭的時代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工作、住房、教育、醫療,
件件都是讓人揪心的事情。全球化列車的速度太快,他們感到暈車,要求減緩車速,
或是把車停下來,他們要下車。
除了不滿,他們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
難道2016年和1968年一樣,都是歷史上定期的宣洩嗎?
說完樂觀和喧鬧,第三個關鍵詞是凶險。
20世紀最凶險的一年,是1936年。這一年,美國經濟出現了回暖,
但說好了的經濟復甦並沒有出現。第二年,美國經濟陷入了第二次危機。
1938年,《慕尼黑協定》簽訂,大家以為避免了一場戰爭。
結果,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1940年德國入侵法國,巴黎很快就淪陷了。
回頭再看,1936年是政治、經濟上的反動力量開始發動總攻的時候,
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堅持立場、果斷阻擊,但當時的領導人或出於怯懦,或出於無能,
並沒有勇敢地站出來,最終的結果是引火燒身。
當年投票支持希特勒的選民,並非都是教育程度最低的無知民眾。
中產階級、大學生、公務員,都有很多人投希特勒的票。
2016年,全球化出現了退潮,民主制度出現了逆流,民粹主義抬頭,保護主義升溫。
當然,我們在今天還沒有看到希特勒一樣的人物,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全球經濟將進入更加黯淡的黑鐵時代,國際政治將出現越來越多的不安與衝突。
未來的歷史學家會怎樣看待我們這一代人呢?
會不會和1936年一樣,還是狂人和侏儒的對決?
除了樂觀的1980年、喧鬧的1968年和凶險的1936年,
何帆還說,2016年也有可能像平庸的2015年,或者悲觀的1914年。
雖然他提出了最像哪一年這個問題,但是沒有給出他自己的答案。
何帆說,他對未來的預測比較灰暗。
因為盡可能地想像時局的艱難、人性的險惡,才是不會失望的最好的辦法。
悲觀或樂觀其實都不重要。樂觀很容易,悲觀也很容易,
難的是如何在悲觀中找到樂觀的理由,這需要一點智慧、一點遠見和很多擔當。
以上,就是何帆對2016年的總結和判斷,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得到”App訂閱專欄《何帆大局觀》
稿:何帆
來源:得到
--------------
主旨:
1. 從樂觀角度看2016
從短期來看,特朗普經濟學會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增長。
美國經濟本來就不錯,如果特朗普上台之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結構性改革,
美國經濟或許還能再上一個台階。
不過,特朗普經濟學對美國經濟來說未必是好事。
特朗普施政綱領中的主要問題在於:
第一,我們不知道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兌現承諾。
第二,他的各項政策主張中有相互矛盾之處。
第三,他的保護主義政策很可能會破壞全球經濟復甦。
我們當然希望最好的結局能夠出現,但也要清醒地意識到,
全球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能夠再次進入全球高速增長,
需要的改革力度和難度遠遠超過了各國施政者的能力和魄力。
2. 從喧鬧角度看2016
2016年堪比1968年。
1968年,美國的民權運動越來越激進。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捷克斯洛伐克爆發了布拉格之春,蘇軍的坦克很快開進了布拉格街頭。
法國爆發了反對戴高樂的學生運動。 2016年也充滿了戲劇性:
英國退歐、特朗普當選、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歐洲遇到難民潮,
一系列突發事件像連環撞車事件一樣令人猝不及防地發生了。
2016年,最不滿意的人是各國的中低收入階層,
他們在全球競爭的時代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工作、住房、教育、醫療,
件件都是讓人揪心的事情。全球化列車的速度太快,他們感到暈車,
要求減緩車速,或是把車停下來,他們要下車。
2. 從凶險角度看2016
2016年,全球化出現了退潮,民主制度出現了逆流,民粹主義抬頭,保護主義升溫。
當然,我們在今天還沒有看到希特勒一樣的人物,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全球經濟將進入更加黯淡的黑鐵時代,國際政治將出現越來越多的不安與衝突。
未來的歷史學家會怎樣看待我們這一代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