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得到-教育-優秀的綿羊:美高校運作的暗面

文章出處:優秀的綿羊:美高校運作的暗面


這條音頻講的是:美國名校培養出的學生是優秀的綿羊。
我們通常以為,美國的學生很有創造力,尤其是美國名校的學生都特別優秀。
但是有本新書叫《優秀的綿羊》,作者是威廉·德雷謝維奇,
他在常春藤名校工作了24年,光在耶魯大學就教了10年的書,
他從一個美國教育專家的角度反思了美國名校教育之後,
提出了一個觀點,說美國名校培養出來的孩子其實是優秀的綿羊,
也就是說優秀雖優秀,但也是同一個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乖寶寶,同樣缺乏獨特性和創造性。
為什麼這麼說呢?作者給出了幾點原因,下面來給你說一說。


首先第一個原因,作者說,美國名校不搞素質教育,而是變相的應試教育。
我們知道,美國有常春藤盟校,入選的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學,
比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等。
它最早是一個大學的體育賽事聯盟,但本質是美國上層社會子弟上大學的地方。
為了保證大學裡的階層性,常春藤盟校調整了很多次招生標準,
經過反复的拉鋸之後,最後才形成了現在的招生標準,
既重視考試成績,也要求體育特長之類的“素質”。
但是這些素質必須是具有貴族氣質的,而且是美式傳統精英階層的素質,
比如大提琴、擊劍什麼的。很顯然,這些所謂素質教育的本質並不是提高學生的品格,
而是為了確保精英子弟的錄取比例。

此外,這本書還透露了耶魯大學的真實錄取標準。
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特別突出的成就,比如獲得了全國性大獎,那你可能被錄取。
但如果沒有,你就得“全面發展”。想進耶魯,就必須上7到8門的選修課,
參加9到10項課外活動,即便是這樣也不能保證錄取。
最痛苦的是,學生們只知道做什麼準備才能上名校,卻不知道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
只是從小被灌輸“我不能輸”的價值觀,自信都來自於外界的評價。


另外一個原因是,美國名校更注重培養學生所謂的“領導力”。
作者發現:哈佛耶魯的優秀畢業生基本都是同一副面孔。
他們都是學霸,成績一流,擔任過社團的學生幹部,
擅長好幾項體育運動或者樂器,去蓋茨基金會之類的慈善組織學習過等等。
美國社會把這些素質叫做“領導力”,名校也都希望能培養像這樣有領導力的學生。
因為有了這些之後,進入上流社會甚至統治階層的機率就會大很多。
所以,《優秀的綿羊》這本書就說,如果美國名校的任務只是幫學生找一份好工作,
混得好一點兒,那常春藤名校和職業培訓學校好像也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最後一點,作者說所謂的名校們還在主動迎合這種趨勢。
我們知道,美國各所大學的排名標準之一就是錄取率,
錄取率越低,排名越高,也就越受家長孩子的歡迎。
所以,有些學校為了降低錄取率,就會採取行動,一方面多做宣傳,
增大錄取率的分母,另一方面提高標準,降低錄取人數。
作者舉了芝加哥大學的例子。說這所大學比較嚴格,不是所有人都喜歡,
報名的人也就沒那麼多,所以錄取比例相對於同類學校就比較高,有20%多。
但是它排名也不低,十來名的樣子吧。
可芝加哥大學不滿足,就想和哈佛耶魯一樣,把錄取率降到最低。
於是,就調整錄取方式,和其他學校一樣,要求學生多才多藝。
很快,學校的錄取率降到了將近10%,學校排名也上升到了五、六名,
但代價就是,以同樣的標準要求學生就失去了芝加哥大學的獨特性。


作者批評說 :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死循環。新聞機構做出排名,家長和學生按排名選學校。
學校為了迎合家長,就按排名的標準去調整。
於是,各個學校就越來越大同小異,培養出的孩子越來越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書裡說,美國大學的種類很多,大家性質都不一樣。
但高校們硬是要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的標準去衡量自身。
就像是拿橘子和蘋果比,看看這個橘子有多像蘋果。
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獨特性就會受到傷害。

以上就是威廉·德雷謝維奇以一個美國人的身份,
從自己的視角對美國名校教育的解讀,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優秀的綿羊》
稿:賈倩影
轉載:得到

------------------------
主旨:
美國名校培養出來的孩子其實是優秀的綿羊,也就是說優秀雖優秀,
但也是同一個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乖寶寶,同樣缺乏獨特性和創造性。
1. 美國名校不搞素質教育,而是變相的應試教育
 比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等。
 它最早是一個大學的體育賽事聯盟,但本質是美國上層社會子弟上大學的地方。
 為了保證大學裡的階層性,常春藤盟校調整了很多次招生標準,
 經過反复的拉鋸之後,最後才形成了現在的招生標準,
 既重視考試成績,也要求體育特長之類的“素質”。
 但是這些素質必須是具有貴族氣質的,而且是美式傳統精英階層的素質,
 比如大提琴、擊劍什麼的。
 很顯然,這些所謂素質教育的本質並不是提高學生的品格,
 而是為了確保精英子弟的錄取比例。
 根據耶魯大學的真實錄取標準,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特別突出的成就,
 比如獲得了全國性大獎,那你可能被錄取。
 但如果沒有,你就得“全面發展”。想進耶魯,就必須上7到8門的選修課,
 參加9到10項課外活動,即便是這樣也不能保證錄取。
 最痛苦的是,學生們只知道做什麼準備才能上名校,卻不知道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
 只是從小被灌輸“我不能輸”的價值觀,自信都來自於外界的評價。
2. 美國名校更注重培養學生所謂的“領導力”
 哈佛耶魯的優秀畢業生基本都是同一副面孔。
 他們都是學霸,成績一流,擔任過社團的學生幹部,
 擅長好幾項體育運動或者樂器,去蓋茨基金會之類的慈善組織學習過等等。
 美國社會把這些素質叫做“領導力”,名校也都希望能培養像這樣有領導力的學生。
 如果美國名校的任務只是幫學生找一份好工作,
 混得好一點兒,那常春藤名校和職業培訓學校好像也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而且其他所謂的名校們還在主動迎合這種趨勢。
 各個學校就越來越大同小異,培養出的孩子越來越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美國大學的種類很多,大家性質都不一樣。
 但高校們硬是要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的標準去衡量自身。
 就像是拿橘子和蘋果比,看看這個橘子有多像蘋果。
 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獨特性就會受到傷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