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得到-經濟-何帆:2016年的歷史定位

文章出處:何帆:2016年的歷史定位


這條音頻給你轉述一下,“得到”APP訂閱專欄《何帆大局觀》的作者、
經濟學家何帆對2016年的判斷和理解。

歷史上,每一年都有自己的性格。
假設我們能夠把握到不同年份之間的性格差異和性格相似之處,
或許,就能更好地判斷歷史的轉折點。那麼,2016年和歷史上的哪一年最相像?

如果我們非常樂觀,那麼,2016年應該會像1980年。 1980年,里根當選美國總統。
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特朗普和里根一樣,都是媒體明星,都是共和黨人,
都會鼓動群眾,都聲稱要讓美國再次偉大。
特朗普的競選主張表面上看,和里根經濟學也有相似之處。
據說,里根經濟學帶來了美國戰後最長的一次經濟繁榮。
特朗普能給美國經濟帶來福音嗎?
如果美國經濟實現了強勁增長,全球經濟能夠跟著復甦嗎?


從短期來看,特朗普經濟學會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增長。
美國經濟本來就不錯,如果特朗普上台之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結構性改革,
美國經濟或許還能再上一個台階。

不過,特朗普經濟學對美國經濟來說未必是好事。
特朗普施政綱領中的主要問題在於:
第一,我們不知道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兌現承諾。
第二,他的各項政策主張中有相互矛盾之處。
第三,他的保護主義政策很可能會破壞全球經濟復甦。

我們當然希望最好的結局能夠出現,但也要清醒地意識到,
全球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能夠再次進入全球高速增長,
需要的改革力度和難度遠遠超過了各國施政者的能力和魄力。


說完樂觀,下一個關鍵詞是喧鬧。
如果從喧鬧的程度來講2016年堪比1968年。
 1968年,美國的民權運動越來越激進。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捷克斯洛伐克爆發了布拉格之春,蘇軍的坦克很快開進了布拉格街頭。
法國爆發了反對戴高樂的學生運動。 2016年也充滿了戲劇性:
英國退歐、特朗普當選、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歐洲遇到難民潮,
一系列突發事件像連環撞車事件一樣令人猝不及防地發生了。

但是,1968年來得猛烈,去得匆忙。
從歷史的長角度來看,當時戰後經濟處於相當不錯的時候。
發達國家的普通居民也只有到了60年代才真正進入現代社會,
電視、電冰箱等家用電器紛紛湧入尋常百姓家。
人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也開始感到厭倦和不滿。
大致來看,每隔20年,社會思潮就會出現一次巨大的轉向。
新一代人走上了歷史的舞台,就要表達他們的心聲。

2016年,最不滿意的人是各國的中低收入階層,
他們在全球競爭的時代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工作、住房、教育、醫療,
件件都是讓人揪心的事情。全球化列車的速度太快,他們感到暈車,要求減緩車速,
或是把車停下來,他們要下車。

除了不滿,他們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
難道2016年和1968年一樣,都是歷史上定期的宣洩嗎?


說完樂觀和喧鬧,第三個關鍵詞是凶險
20世紀最凶險的一年,是1936年。這一年,美國經濟出現了回暖,
但說好了的經濟復甦並沒有出現。第二年,美國經濟陷入了第二次危機。
 1938年,《慕尼黑協定》簽訂,大家以為避免了一場戰爭。
結果,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1940年德國入侵法國,巴黎很快就淪陷了。
回頭再看,1936年是政治、經濟上的反動力量開始發動總攻的時候,
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堅持立場、果斷阻擊,但當時的領導人或出於怯懦,或出於無能,
並沒有勇敢地站出來,最終的結果是引火燒身。

當年投票支持希特勒的選民,並非都是教育程度最低的無知民眾。
中產階級、大學生、公務員,都有很多人投希特勒的票。

2016年,全球化出現了退潮,民主制度出現了逆流,民粹主義抬頭,保護主義升溫。
當然,我們在今天還​​沒有看到希特勒一樣的人物,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全球經濟將進入更加黯淡的黑鐵時代,國際政治將出現越來越多的不安與衝突。
未來的歷史學家會怎樣看待我們這一代人呢?
會不會和1936年一樣,還是狂人和侏儒的對決?

除了樂觀的1980年、喧鬧的1968年和凶險的1936年,
何帆還說,2016年也有可能像平庸的2015年,或者悲觀的1914年。
雖然他提出了最像哪一年這個問題,但是沒有給出他自己的答案。


何帆說,他對未來的預測比較灰暗。
因為盡可能地想像時局的艱難、人性的險惡,才是不會失望的最好的辦法。
悲觀或樂觀其實都不重要。樂觀很容易,悲觀也很容易,
難的是如何在悲觀中找到樂觀的理由,這需要一點智慧、一點遠見和很多擔當。

以上,就是何帆對2016年的總結和判斷,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得到”App訂閱專欄《何帆大局觀》
稿:何帆
來源:得到

--------------
主旨:
1. 從樂觀角度看2016
 從短期來看,特朗普經濟學會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增長。
 美國經濟本來就不錯,如果特朗普上台之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結構性改革,
 美國經濟或許還能再上一個台階。
 不過,特朗普經濟學對美國經濟來說未必是好事。
 特朗普施政綱領中的主要問題在於:
 第一,我們不知道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兌現承諾。
 第二,他的各項政策主張中有相互矛盾之處。
 第三,他的保護主義政策很可能會破壞全球經濟復甦。
 我們當然希望最好的結局能夠出現,但也要清醒地意識到,
 全球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能夠再次進入全球高速增長,
 需要的改革力度和難度遠遠超過了各國施政者的能力和魄力。
2. 從喧鬧角度看2016
 2016年堪比1968年。
 1968年,美國的民權運動越來越激進。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捷克斯洛伐克爆發了布拉格之春,蘇軍的坦克很快開進了布拉格街頭。
 法國爆發了反對戴高樂的學生運動。 2016年也充滿了戲劇性:
 英國退歐、特朗普當選、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歐洲遇到難民潮,
 一系列突發事件像連環撞車事件一樣令人猝不及防地發生了。
 2016年,最不滿意的人是各國的中低收入階層,
 他們在全球競爭的時代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工作、住房、教育、醫療,
 件件都是讓人揪心的事情。全球化列車的速度太快,他們感到暈車,
 要求減緩車速,或是把車停下來,他們要下車。
2. 從凶險角度看2016
 2016年,全球化出現了退潮,民主制度出現了逆流,民粹主義抬頭,保護主義升溫。
 當然,我們在今天還​​沒有看到希特勒一樣的人物,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全球經濟將進入更加黯淡的黑鐵時代,國際政治將出現越來越多的不安與衝突。
 未來的歷史學家會怎樣看待我們這一代人呢?

❤得到-理財-資產投資教訓2016(1/3)

文章出處:資產投資教訓2016


這條音頻跟你說說,2016年,做資產投資應當吸取哪些經驗教訓?

2016年12月,世界頂尖的資產管理機構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發布了
《瑞銀機構觀點:2017年度展望》,這份報告不僅對2016年的投資業態做了總結回顧,
還就2017年的資產管理,給出了方向性的建議,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分三篇,詳細給你解讀這份報告裡最有價值的內容。

今天先來了解一下,過去的2016年,投資者應當吸取哪些經驗教訓?


第一個教訓是,不要混淆基準情景與現實。
瑞銀報告認為,過去一年來,多項“基準情景”的預測都錯得離譜。
先是英國公投脫歐,大家都認為,脫歐不可能,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繼而是特朗普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不僅獲得共和黨提名,更在最後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那麼面對不確定環境,投資者應該採取什麼對策呢?報告給出了一些建議。
瑞銀的投資專家們認為,市場最不擅長預測的,通常是相對具體的事情,
比如選舉結果、利率的漲跌還有經濟的起伏等等。
所以,投資者應當避免按照無常的事件結果來安排投資,
而應該專注於盈利和貨幣政策的總體趨勢,並且把投資分散在多個資產類別和地區,
這樣才能盡量減輕具體事件帶來的風險。


第二個經驗教訓,不要恐慌。
2016年充滿意外,但也給在不確定環境下保持鎮定的投資者帶來了豐厚回報。
2016年年初,因為擔憂中國外匯儲備不足,MSCI全球指數,
也就是著名的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編制的證券指數,在1月、2月下跌13%,
但結果是到了3月底就恢復回來了。 
6月份發生了英國脫歐,股市出現近年來最深跌幅,
然而市場在短短三週內便重返之前的高位。
近期來看,特朗普勝選之後,市場一開始也出現拋售,但在幾個小時之後就有了反彈。

所以,報告對此給出的建議是,“不要恐慌”,以及“逢低吸納”。
“逢低吸納”簡單點說,就跟咱們平時炒股時“抄底”一樣。
這個道理看起來人人都懂,只是很難做到。
因為,令人沮喪的消息往往會讓市場下跌,引起拋售。
瑞銀的研究表明,如果投資者在發生“不確定事件”時賣出美國股票而持有現金,
平均的虧損達1.8%。而堅定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則能盈利12%,
這裡指的是不含股息的情況。所以,市場下跌要保持鎮定,不要恐慌、著急脫手。


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教訓是,不要低估央行。
報告指出:貨幣政策已經“到極限”,央行已經不會再“發錢”了,這樣的言論屢屢出現。
但過去一年的經驗表明,在“貨幣政策”上,央行仍然會有意外之舉。
比如歐洲央行購買公司債券、英國央行恢復量化寬鬆政策等等,
從效果上來看,都是央行在“發錢”。

對此,報告提出的建議是,投資者必須更具創意,關注自己不太熟悉的資產類別,
比如對沖基金和私募市場,探索構建投資組合的新方法,以便在未來實現更高的回報。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給大家的,瑞銀集團年度報告對2016年投資經驗和教訓的總結,
明天,我們繼續為大家解讀,2017年,如何投資才能獲得豐厚回報。




本文源自:《瑞銀機構觀點:2017年度展望》
稿:泰斯
來源:得到

---------------
主旨:
1. 不要混淆基準情景與現實
 瑞銀報告認為,過去一年來,多項“基準情景”的預測都錯得離譜。
 先是英國公投脫歐,大家都認為,脫歐不可能,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繼而是特朗普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

 不僅獲得共和黨提名,更在最後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2. 不要恐慌
 2016年年初,因為擔憂中國外匯儲備不足,MSCI全球指數,
 也就是著名的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編制的證券指數,在1月、2月下跌13%,
 但結果是到了3月底就恢復回來了。
 6月份發生了英國脫歐,股市出現近年來最深跌幅,
 然而市場在短短三週內便重返之前的高位。
 瑞銀的研究表明,如果投資者在發生“不確定事件”時賣出美國股票而持有現金,
 平均的虧損達1.8%。而堅定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則能盈利12%,
 這裡指的是不含股息的情況。所以,市場下跌要保持鎮定,不要恐慌、著急脫手。
3. 不要低估央行
 但過去一年的經驗表明,在“貨幣政策”上,央行仍然會有意外之舉。
 比如歐洲央行購買公司債券、英國央行恢復量化寬鬆政策等等,
 從效果上來看,都是央行在“發錢”。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得到-經濟-汪丁丁:霧霾持續的經濟學後果

文章出處:汪丁丁:霧霾持續的經濟學後果


這條音頻咱們來說說如果霧霾長期持續下去,會給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這個問題是經濟學家汪丁丁最近在北大國發院的演講中提出來的。
一個經濟學家會用什麼樣的視角看到霧霾問題呢?
下面就來給大家說說汪丁丁教授是怎麼說的。

關於霧霾,在基於國內發表的各種科學研究報告的基礎上,
汪丁丁有一個整體的理解框架,那就是霧霾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現象,
我們用通俗的語言來說說汪丁丁的學術表達,
如果我們建立一個二維的坐標系,
在這個坐標系內,當各類污染的總量低於某一臨界值的時候,任何一種污染的排放,
比如汽車、麥秸、煤炭、空調等等,都不會引發持續霧霾,
不過,一旦污染總量超過了這一臨界值,任何一種污染的微弱增加,就可引發持續霧霾。
然後,出現持續霧霾之後,降低任何一種污染都很難導致霧霾的消失,
除非污染總量低於另一個臨界值,而這個臨界值通常遠低於上述的那個臨界值。

這裡的關鍵,就是上面說到的兩個臨界值的差距,
可使霧霾再度消失的臨界值,很可能對應於工業化之前的社會經濟狀況,
從而社會幾乎不可能容忍工業污染低於這一臨界值,這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人均收入下降至每年1000美元以下。


通過這個分析框架,我們很容易得出,北京等大都市的霧霾,
很可能是一個長期持續的狀況,因為人們很難接受人均收入的急劇下降。
那麼,霧霾長期持續會給大都市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


首先,霧霾持續給大都市帶來的第一個後果是,
人口將從大都市向霧霾還可以忍受的中小城市甚至是山區遷徙。
作為經濟學家,汪丁丁在演講中非常謹慎,
他強調,這個後果的前提是霧霾被醫學確認為是導致肺癌和抑鬱症的長期主因,
這極不利於兒童健康成長;
同時還要確認霧霾是心腦系統疾病的短期主因,這極不利於中老年人養生,
在目前,這些後果還有待醫學上的進一步確認。
同時,汪丁丁教授認為,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
有利於人口從密集到疏朗的遷徙。


其次,如果國內的生存環境持續惡化,
勢必誘使中高收入群體,以及低收入但年輕的群體移民海外。
這一效應和持續戰爭誘致的移民潮非常相似。
因為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當中,基本的安全感,是最低需求,
如果一個社會不能滿足這一最低需求,這一社會就不再是適合人類生活的。
與戰爭難民的年齡結構類似,在成本制約下,
霧霾移民更多由兒童和年輕人組成,因為這些人把他們家族延續下去的概率更高。


對此,汪丁丁教授借用了關於人口遷徙的學說來說明這個問題,
他認為,
人口遷徙學說中適用於霧霾移民的是“pushing-pulling”與“移民成本”的聯合作用模型。
所謂“pushing”,就是被本國的惡劣條件“推出去”的那些人。
所謂“pulling”,就是被他國的優厚條件“拉出去”的那些人。
如果移民成本足夠高,不難想像,最適合移民海外的,
就是那些敏感的、不喜歡本國生活條件,
並且具有高學歷從而很容易被他國“拉出去”的那些人,流失的恰恰是高端人才。
根據報導,北京地區因為霧霾導致的經濟損失大概在每年700億人民幣的水平,
但是高端人才流失的損失,卻一直沒有被考慮進來。
同時,目前也缺乏長期霧霾導致的各類健康損失的數據。
這個估算也沒有把霧霾的長期影響考慮在內,
而且這些估算僅僅是經濟方面的,並未考慮政治的和社會的影響。


第三,在汪丁丁教授看來,霧霾在北京地區似乎有一種類似“收益遞增”的趨勢,
當然,這裡的“收益遞增”是帶引號的,也就是說,嚴重霧霾導致更嚴重的霧霾。
到那時,可以想像,北京的大街小巷能見度不過五米,晝夜燈火通明,
防毒面具和氧氣筒成為與iPad同等重要的日常可穿戴設備。
由於終年不見陽光,“霧霾抑鬱症”成為北京地區最常見且最高發的心理障礙。
這會帶來什麼後果呢?後果就是北京地區工作人群的必要勞保條件之一,
就是每年要有更多時間在外地度假,每年這樣的假期可能長達半年。
而且,由於“高端人才”的流失,北京地區將只有科技含量很低的產業。
第一流的教師和學校將最早遷徙到污染更少的外地。
接送孩子的校車,將從市內大巴改為跨市包機。

最後,汪丁丁教授根據歷史的經驗,提出了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那就是京津冀一體化,將大部分污染企業外遷。
當然,也不排除身處霧霾中的人們集體覺醒,
下決心在行動中把各種造成霧霾的行為減到最低,那當然是人們所願意看到的情況。

以上就是汪丁丁在北大國發院演講的主要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北大國發院(如果霧霾長期存在,北京將會發生什麼)
稿:李佳蓉
轉載:得到

---------------
主旨:
如果我們建立一個二維的坐標系,
在這個坐標系內,當各類污染的總量低於某一臨界值的時候,任何一種污染的排放,
比如汽車、麥秸、煤炭、空調等等,都不會引發持續霧霾,
不過,一旦污染總量超過了這一臨界值,任何一種污染的微弱增加,就可引發持續霧霾。
然後,出現持續霧霾之後,降低任何一種污染都很難導致霧霾的消失,
除非污染總量低於另一個臨界值,而這個臨界值通常遠低於上述的那個臨界值。

這裡的關鍵,就是上面說到的兩個臨界值的差距,
可使霧霾再度消失的臨界值,很可能對應於工業化之前的社會經濟狀況,
從而社會幾乎不可能容忍工業污染低於這一臨界值,這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人均收入下降至每年1000美元以下。
通過這個分析框架,我們很容易得出,北京等大都市的霧霾,
很可能是一個長期持續的狀況,因為人們很難接受人均收入的急劇下降。
那麼,霧霾長期持續會給大都市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
1. 人口將從大都市向霧霾還可以忍受的中小城市,甚至是山區,遷徙。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有利於人口從密集到疏朗的遷徙。
2. 如果國內的生存環境持續惡化,
 勢必誘使中高收入群體,以及低收入但年輕的群體移民海外。
 那些敏感的、不喜歡本國生活條件,
 並且具有高學歷從而很容易被他國“拉出去”的那些人,流失的恰恰是高端人才。
3. 霧霾在北京地區似乎有一種類似“收益遞增”的趨勢,
 當然,這裡的“收益遞增”是帶引號的,也就是說,嚴重霧霾導致更嚴重的霧霾。
 後果就是北京地區工作人群的必要勞保條件之一,
 就是每年要有更多時間在外地度假,每年這樣的假期可能長達半年。
 而且,由於“高端人才”的流失,北京地區將只有科技含量很低的產業。
 第一流的教師和學校將最早遷徙到污染更少的外地。
 接送孩子的校車,將從市內大巴改為跨市包機。
歷史的經驗,有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那就是京津冀一體化,將大部分污染企業外遷。
當然,也不排除身處霧霾中的人們集體覺醒,
下決心在行動中把各種造成霧霾的行為減到最低,那當然是人們所願意看到的情況。

❤得到-科學-碳材料電池、合成全新的抗生素和做手術的微型機器人

文章出處:十大創新技術2016


這條音頻來說說,
美國著名的科學雜誌《科學美國人》評選出了2016年科技界的十大創新技術。
我們精選了一部分給你介紹一下。

首先來說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碳呼吸電池的設計方案,
能吸收大氣裡的二氧化碳,轉化成電能。

這種電池為什麼能清除二氧化碳呢?電池的陰極材料採用的是鋁,陽極由多孔碳構成。
研究人員向電池中註入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鋁、氧氣和二氧化碳在電池內部發生反應,就會產生電能和一種叫做草酸鋁的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表示,在一個1.4伏電池的生命​​週期中,電池吸收的碳是製造電池時釋放碳的2.5倍,
也就是說這種電池的碳排放是負的。而且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草酸鋁也很有價值。
包括草酸鋁在內的草酸鹽,能作為清潔劑和漂白劑,全球每年的需求量大概是23萬噸。
製造這種碳呼吸電池產生草酸鹽,還能減少用傳統方法製造草酸鹽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不過,這個設計要轉化成技術,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如果轉化成功,這種電池能配備在發電站和汽車排氣管上,有助於減少碳排放。


再來說兩個跟醫療衛生有關的技術。
一個是設計出新型化合物,來對抗耐藥病菌,也就是抗生素殺不死的病菌。
因為濫用抗生素,人們一旦感染耐藥病菌,就很難治療。
僅僅在美國,每年就有超過2萬人因為感染耐藥病菌而死亡。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修改已有抗生素的化學性質,讓它們更有效地治療耐藥病菌。
比如一種叫做大環內酯的抗生素,能治療很多細菌感染。
但是這種抗生素的化學結構很難修改,過去幾十年一直沒什麼新進展。
但是2016年,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自然》期刊發表論文說,
已經找到了從頭合成大環內酯的方法。他們把大環內酯的結構分解成8個基本模塊,
然後用新的形式把這些模塊組合起來,利用不同的組合方式調節化學性質。
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合成了超過300種新型化合物,其中有很多可以殺死耐藥細菌。
雖然這些化合物只有少部分會成為實用的抗生素,
還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上市,研究人員還是表示很有信心擊敗超級細菌。


說完抗生素研究的新進展,再來說說另一項新的醫療技術,
遠程控制的微型機器人未來可以在人體內治療疾病。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個原型機器人,
可以在胃裡完成簡單的手術,病人只需要把機器人吞下去就行,完全不需要切口。

這種微型機器人包裹在用冰做成的口服含片裡。病人吞下去以後,通過食道進入胃裡。
冰膠囊融化以後,機器人會像摺紙一樣展開。展開後的機器人像一張有皺褶的紙,
材料上的褶皺、縫隙和補丁的位置都是設計好的。
外科醫生可以利用外部磁場來控制機器人的運動。
機器人也可以通過屈伸自己的皺褶,爬到指定的位置。
雖然這款機器人還沒有在活體動物或者人體內進行測試,
但是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相信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未來不用切開人體,就能移除人體裡的異物。


除了碳材料電池、合成全新的抗生素和做手術的微型機器人,
《科學美國人》評選的新技術還有通過模擬病毒突變研發藥物,設計超級原子等等。
感興趣的話可以去詳細了解。



本文源自:《科學美國人》(《科學美國人》評2016年十大創新技術:萬能抗病毒藥、超越元素週期表限制的原子)
稿:羊小苒
轉載:得到

-----------
主旨:
1. 碳材料電池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碳呼吸電池的設計方案,
 能吸收大氣裡的二氧化碳,轉化成電能。
 這種電池為什麼能清除二氧化碳呢?
 電池的陰極材料採用的是鋁,陽極由多孔碳構成。
 研究人員向電池中註入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鋁、氧氣和二氧化碳在電池內部發生反應,
 就會產生電能和一種叫做草酸鋁的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表示,在一個1.4伏電池的生命​​週期中,
 電池吸收的碳是製造電池時釋放碳的2.5倍,
 也就是說這種電池的碳排放是負的。而且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草酸鋁也很有價值。
 包括草酸鋁在內的草酸鹽,能作為清潔劑和漂白劑,
 全球每年的需求量大概是23萬噸。
 製造這種碳呼吸電池產生草酸鹽,
 還能減少用傳統方法製造草酸鹽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不過,這個設計要轉化成技術,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如果轉化成功,這種電池能配備在發電站和汽車排氣管上,有助於減少碳排放。
2. 合成全新的抗生素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修改已有抗生素的化學性質,讓它們更有效地治療耐藥病菌。
 比如一種叫做大環內酯的抗生素,能治療很多細菌感染。
 但是這種抗生素的化學結構很難修改,過去幾十年一直沒什麼新進展。
 但是2016年,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自然》期刊發表論文說,
 已經找到了從頭合成大環內酯的方法。他們把大環內酯的結構分解成8個基本模塊,
 然後用新的形式把這些模塊組合起來,利用不同的組合方式調節化學性質。
 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合成了超過300種新型化合物,其中有很多可以殺死耐藥細菌。
 雖然這些化合物只有少部分會成為實用的抗生素,
 還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上市,研究人員還是表示很有信心擊敗超級細菌。

3. 做手術的微型機器人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個原型機器人,
 可以在胃裡完成簡單的手術,病人只需要把機器人吞下去就行,完全不需要切口。
 這種微型機器人包裹在用冰做成的口服含片裡。病人吞下去以後,通過食道進入胃裡。
 冰膠囊融化以後,機器人會像摺紙一樣展開。展開後的機器人像一張有皺褶的紙,
 材料上的褶皺、縫隙和補丁的位置都是設計好的。
 外科醫生可以利用外部磁場來控制機器人的運動。
 機器人也可以通過屈伸自己的皺褶,爬到指定的位置。
 雖然這款機器人還沒有在活體動物或者人體內進行測試,
 但是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相信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未來不用切開人體,就能移除人體裡的異物。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得到-醫健-高脂肪導致癌細胞擴散&每天20克堅果能降低未來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

文章出處:高脂肪導致癌細胞擴散


這條音頻給你介紹兩項關於癌症的新研究。
第一項研究說的是攝入高脂肪的食物會增加癌細胞擴散的風險,
第二項研究說的是每天吃20克堅果,能降低未來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

先說第一項研究。 《自然》雜誌上最近發表了一項新研究,
說攝入高脂肪的食物會增加癌細胞擴散的風險。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給你說說。

我們知道,癌細胞擴散是造成癌症致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並非所有的癌細胞都會擴散。
根據擴散性,癌細胞可以分為不擴散和易擴散兩類,這二者在生物學上的區別到底在哪呢?
巴塞羅那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發現,
容易發生擴散的癌細胞都包含一種特殊的蛋白,科學家們給這種蛋白命名為CD36。
為了測試這種蛋白是不是真的會導致癌細胞擴散,研究團隊把CD36蛋白提取出來,
注入到不擴散的癌細胞中,結果發現,原來不擴散癌細胞果然出現了擴散的特性,
這也就證明了CD36蛋白確實是導致癌細胞擴散的重要因素。

那導致癌細胞擴散的這種蛋白跟脂肪又有什麼關係呢?
癌細胞產生了CD36蛋白,只說明它們具有了擴散的潛在可能性,
而脂肪就是會導致這些細胞實際發生擴散的外在因素。


研究人員做了這樣一系列實驗:有兩組小鼠,
研究人員先是給一組小鼠餵高脂肪食物,
另一組餵普通食物,然後給這兩組小鼠都注入人類口腔癌細胞,
觀察癌細胞在小鼠體內的擴散過程。
結果發現,之前進行高脂肪餵食的小鼠出現了範圍更大更頻繁的腫瘤擴散。
接著,研究人員又從餵小鼠的高脂肪食物里分離出了棕櫚酸,
注射到人類口腔癌細胞中培養,
然後給一組小鼠注射棕櫚酸培養過的人類口腔癌細胞,
而另一組注射普通的人類口腔癌細胞,結果發現,前者的擴散率是後者的兩倍多。
也就是說,脂肪中的棕櫚酸確實對癌細胞的擴散有誘導作用。

棕櫚酸是我們日常食用的動植物油脂中廣泛存在的一種物質,
所以,這項研究就給有腫瘤的朋友提了個醒:還是少吃高脂肪食物為好。


接下來說第二項研究。最近,英國醫學雜誌BMC Medicine發表了一項研究,
說健康人如果堅持每天吃20克堅果,能降低未來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了全球29項已發表的研究,參與人數高達八十多萬人,
其中包括12000例冠心病、9000例中風、18000例心血管疾病等等。
結果發現,多吃堅果有利於降低患這類疾病的概率,
而且這個規律對不同地區、性別還有年齡段的人群都普遍存在。
但是研究說,平均每天吃20克就可以,
因為研究發現,一旦平均每天的堅果消耗量超過了20克,就沒有明顯的健康作用了。

這項研究指的堅果包括各種各樣的堅果,
比如樹上結的榛子、核桃,也包括實際上屬於豆類的花生。
為什麼這些堅果對人體有好處呢?
這是因為這些堅果中富含抗氧化劑,它能增強人體抗氧化的能力,
從而降低人們患上包括癌症在內的許多疾病的風險。
而且,堅果還富含纖維素和蛋白質,前者能夠促進消化道工作,
將多餘的脂肪和毒素排出體外,後者是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成分。
不過,堅果中也含有不少的脂肪,
根據我們上一項脂肪會促進癌細胞擴散的研究,吃堅果還是要控制好量才行。

以上就是這兩項研究的主要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Nature: Targeting metastasis-initiating cells through the fatty acidreceptor CD36.
BMC Medicine: Nu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cardiovascular disease, total cancer,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稿:李程遠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攝入高脂肪的食物會增加癌細胞擴散的風險
 根據擴散性,
 癌細胞可以分為不擴散和易擴散兩類,這二者在生物學上的區別到底在哪呢?
 巴塞羅那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發現,
 容易發生擴散的癌細胞都包含一種特殊的蛋白,科學家們給這種蛋白命名為CD36。
 為了測試這種蛋白是不是真的會導致癌細胞擴散,研究團隊把CD36蛋白提取出來,
 注入到不擴散的癌細胞中,結果發現,原來不擴散癌細胞果然出現了擴散的特性,
 這也就證明了CD36蛋白確實是導致癌細胞擴散的重要因素。
 那導致癌細胞擴散的這種蛋白跟脂肪又有什麼關係呢?
 根據實驗,脂肪中的棕櫚酸確實對癌細胞的擴散有誘導作用。
 棕櫚酸是我們日常食用的動植物油脂中廣泛存在的一種物質,
 所以,這項研究就給有腫瘤的朋友提了個醒:還是少吃高脂肪食物為好。

2. 每天吃20克堅果,能降低未來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了全球29項已發表的研究,參與人數高達八十多萬人,
 其中包括12000例冠心病、9000例中風、18000例心血管疾病等等。
 結果發現,多吃堅果有利於降低患這類疾病的概率,
 而且這個規律對不同地區、性別還有年齡段的人群都普遍存在。
 但是研究說,平均每天吃20克就可以,
 因為研究發現,一旦平均每天的堅果消耗量超過了20克,就沒有明顯的健康作用了。

 這項研究指的堅果包括各種各樣的堅果,
 比如樹上結的榛子、核桃,也包括實際上屬於豆類的花生。

 為什麼這些堅果對人體有好處呢?
 這是因為這些堅果中富含抗氧化劑,它能增強人體抗氧化的能力,
 從而降低人們患上包括癌症在內的許多疾病的風險。
 而且,堅果還富含纖維素和蛋白質,前者能夠促進消化道工作,
 將多餘的脂肪和毒素排出體外,後者是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成分。
 不過,堅果中也含有不少的脂肪,
 根據我們上一項脂肪會促進癌細胞擴散的研究,吃堅果還是要控制好量才行。

❤得到-經濟-GDP最早是虛構的!

文章出處:GDP最早是虛構的!


這條音頻來說說,GDP最早是經濟學家虛構出來的。

GDP全稱是國內生產總值,
指的是一個國家裡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這是衡量一個國家總體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
不過,經濟學家何帆最近在得到APP訂閱專欄《何帆大局觀》中發表了一篇文章,
GDP最早出自經濟學家的虛構,什麼行業會納入GDP,什麼不納入,經常會變來變去。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給你轉述一下這篇文章。


首先我們來說說,GDP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300多年前,就有西方學者試著測算國家的財富,不過目的是為了徵稅。
但實際上,西方政府一直不太清楚國家經濟是好是壞。
直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爆發了經濟大蕭條,
政府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準確的宏觀經濟數據。
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只關注股票價格和貨物運載量,股票漲得很瘋狂,
誰能說清楚是因為經濟繁榮,還是因為出現泡沫呢?

直到羅斯福上台之後,才開始重視衡量國家財富。
當時有一位經濟學家叫庫茲涅茨,他用自己的方法測算了美國的國民收入,
說在1929年到1932年期間,美國國民收入下降了將近一半。
羅斯福在後來的經濟復甦計劃中還引用了這個數據。
說到這,不難看出來,國民收入核算都是經濟學家的“私學”。
什麼時候,才由政府部門來公佈GDP呢?這要說到二戰。


1940年,經濟學家凱恩斯發表文章說,缺乏可信的宏觀經濟數據,
會嚴重影響到戰時動員和戰爭籌款,甚至會輸掉戰爭。
所以凱恩斯和他的幾個經濟學家朋友,
一起給英國完成了第一個現代版本的國民收入核算,這是估算GDP的重要數據。
所以說,催生GDP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戰爭,
為了戰勝敵人,必須提高對國民經濟管理的水平。
二戰之後,國民收入核算體係正式確立,由政府部門來公佈GDP。

你可能會說,GDP不就是把一個國家生產的所有東西加起來嗎?
沒那麼簡單。什麼行業能算進去,什麼行業不算,很多經濟學家都弄不清楚。


比如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認為,只有製造業才能算進GDP,服務業不能算入。為什麼呢?
他說,只有製造業才創造價值,服務業是消耗價值的。
比如一個企業家雇了10個工人,他們能讓企業家賺錢。
但要是雇了10個僕人,只能讓企業家敗家。
但是現在,發達國家服務業的比重比製造業還高。
要是按照亞當·斯密的算法,發達國家就會變成欠發達國家。

那服務業計入GDP之後,政府部門要不要算進去?
比如戰爭期間,政府投入大量資源用於生產軍火,這也帶動了經濟增長,創造了就業崗位。
不算進去的話豈不是白忙活了?所以,後來政府部門的業務也計入GDP。

如果要較真兒,既然服務業能被計入GDP,
家庭婦女操持各種家務,為什麼不能算進GDP呢?
何帆開了個玩笑說,要想提高GDP,有個最方便的方法,
就是各家都到鄰居家吃飯,然後把錢交給那家的主婦,GDP馬上就增加了。

總結一下,GDP這個數字出自經濟學家的虛構,什麼行業應該算進GDP,
什麼不算入,經常變來變去,而且充滿了爭議。
了解了這段歷史,再看GDP的時候,你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

以上就是何帆的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得到”APP訂閱專欄《何帆大局觀》
稿:王海
轉載:得到

----------------
主旨:
GDP全稱是國內生產總值,
指的是一個國家裡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這是衡量一個國家總體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
GDP最早出自經濟學家的虛構,什麼行業會納入GDP,什麼不納入,經常會變來變去。

首先我們來說說,GDP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300多年前,就有西方學者試著測算國家的財富,不過目的是為了徵稅。
但實際上,西方政府一直不太清楚國家經濟是好是壞。
直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爆發了經濟大蕭條,
政府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準確的宏觀經濟數據。
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只關注股票價格和貨物運載量,股票漲得很瘋狂,
誰能說清楚是因為經濟繁榮,還是因為出現泡沫呢?

直到羅斯福上台之後,才開始重視衡量國家財富。
當時有一位經濟學家叫庫茲涅茨,他用自己的方法測算了美國的國民收入,
說在1929年到1932年期間,美國國民收入下降了將近一半。
羅斯福在後來的經濟復甦計劃中還引用了這個數據。
說到這,不難看出來,國民收入核算都是經濟學家的“私學”。
什麼時候,才由政府部門來公佈GDP呢?這要說到二戰。

1940年,經濟學家凱恩斯發表文章說,缺乏可信的宏觀經濟數據,
會嚴重影響到戰時動員和戰爭籌款,甚至會輸掉戰爭。
所以凱恩斯和他的幾個經濟學家朋友,
一起給英國完成了第一個現代版本的國民收入核算,這是估算GDP的重要數據。
你可能會說,GDP不就是把一個國家生產的所有東西加起來嗎?
沒那麼簡單。什麼行業能算進去,什麼行業不算,很多經濟學家都弄不清楚。

比如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認為,只有製造業才能算進GDP,服務業不能算入。為什麼呢?
他說,只有製造業才創造價值,服務業是消耗價值的。
但是現在,發達國家服務業的比重比製造業還高。
要是按照亞當·斯密的算法,發達國家就會變成欠發達國家。
那服務業計入GDP之後,政府部門要不要算進去?
比如戰爭期間,政府投入大量資源用於生產軍火,這也帶動了經濟增長,創造了就業崗位。
不算進去的話豈不是白忙活了?所以,後來政府部門的業務也計入GDP。

總結一下,GDP這個數字出自經濟學家的虛構,什麼行業應該算進GDP,
什麼不算入,經常變來變去,而且充滿了爭議。
了解了這段歷史,再看GDP的時候,你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

得到-科技-張小龍:我心目中的“小程序”

文章出處:張小龍:我心目中的“小程序”


這條音頻給你介紹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小龍對微信小程序的首次全面闡述。

微信每推出一項新功能,都是一件全民關注的大事,
比如當年微信紅包一推出,就引爆了整個互聯網圈,
到現在,發微信紅包已逐漸成為一種全新的用戶習慣和文化現象。

大概去年這個時候,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小龍就公佈了一項新計劃,就是微信“小程序”。
跟其他應用程序不一樣,小程序在微信裡不用下載安裝就能使用,
這項新計劃一度給很多手機APP造成了恐慌。
一年過去了,“小程序”有什麼進展,會如何呈現?張小龍怎麼看待小程序?
最近,在騰訊公開課上,張小龍首次全面闡述了他眼中的小程序,下面給你分享。


首先,張小龍一直認為好的工具就應該讓用戶用完就走,不要粘著用戶,
所以小程序有四個特性:無須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須卸載。
現在為止所有的程序都需要先下載安裝才能用,
小程序的第一個特性就是免去了下載的過程。那什麼叫觸手可及呢?
觸手可及的意思就是,在類似博物館這樣的場景裡,
用戶在不同的內容前面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獲得當前物體背後的信息,這都是觸手可及。
再有,既然小程序不用下載,你想用它點菜,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了,
你點完了就可以退出,用完就走,無須卸載,這也是小程序的屬性。


關於小程序,大家肯定都有很多關心的問題,比如入口在哪裡?下面就給大家說這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入口在哪裡?
張小龍說,小程序在微信裡是沒有入口的,
也不會有一個類似商店的地方把小程序聚集起來。
大家都關注過微信公眾號,公眾號在微信裡面其實也沒有入口。
一個用戶如果沒有訂閱過任何一個公眾號,他在微信裡面就找不到這樣一個入口,
小程序也是一樣,
如果一個人沒有去運行過任何一個小程序,他在微信裡也找不到小程序的入口。
這就是微信裡一直倡導的去中心化結構。
那你可能要問了,小程序搜索總可以吧?
張小龍說,用戶能搜到小程序,但是他們會極力限制搜索,避免濫用,
這樣才能保證小程序是通過一種用戶觸達的方式來運作。

沒有入口對公眾平台來說其實是有好處的,
因為當微信沒有這樣一個入口的時候,所有提供公眾號服務的企業,
他們會自己想辦法把二維碼鋪到所有能夠舖的地方去,
公眾號的入口就不是在微信裡面,而是在二維碼裡。
如果是微信裡有一個基礎入口的話,大家就可能都去搶微信入口了。


第二個問題:小程序跟訂閱號、公眾號是什麼關係?
張小龍說,小程序跟訂閱號截然不同。
訂閱號的價值是通過粉絲數,或者說訂閱用戶數來判斷的,
但是小程序的目標不是收穫多少粉絲,因為粉絲不意味著訪問量。
對於小程序來說,它只有一種訪問的關係,
所以它跟訂閱號號從本質上來說是截然不同的,是一種新的形態。

那對於公眾號來說,
雖然小程序和公眾號是一種很獨立的關係,
但是因為很多公眾號和小程序可能是一個企業開發的,所以它們應該有某種關聯。
目前微信提供的一種關聯是:
你在公眾號裡面可以看到這個企業還做了哪些小程序,
或者你在一個小程序裡面也可以看到這個企業還做了哪些公眾號,他們是可以互相跳的。


第三個問題:小程序能推送消息嗎?
張小龍給的答案是不能。
如果小程序能推送消息的話,那就意味著你訪問的每一個網站都會發一條消息給你,
那你可能會崩潰掉,所以它是不能推送消息的。
但是微信小程序會提供比較有限的服務觸達能力,
比如當你在小程序裡面做了一個操作,並且希望收到後續通知的時候,
小程序會提供這樣一個通知的機制,但這個通知不是說誰來過就能獲得推送,
而是要用戶主動確認的,所以是一種很有限的通知的能力。

第四個問題:小程序能分享嗎?
答案是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但是可以分享到聊天、群裡面。
小程序的分享更多的是希望能夠帶來一種新的協作方式。

舉個例子,當你把一個投票的小程序發到群裡的時候,
意味著群裡面的每個人都可以立即啟動這個小程序,進行投票,
而且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其他人的投票。

最後,大家最關心的肯定還是小程序什麼時候能用?
對於這個問題,張小龍說,希望1月9號小程序可以被所有的用戶所使用,
也希望到時候能有更多的企業把服務變成一種小程序的形態,提供給微信的所有用戶來用。

以上就是張小龍首次全面闡述小程序的主要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張小龍在騰訊公開課上的分享
稿:王繼玲
轉載:得到

----------------
主旨:
張小龍一直認為好的工具就應該讓用戶用完就走,不要粘著用戶,
所以小程序有四個特性:無須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須卸載。

現在為止所有的程序都需要先下載安裝才能用,
小程序的第一個特性就是免去了下載的過程。那什麼叫觸手可及呢?
觸手可及的意思就是,在類似博物館這樣的場景裡,
用戶在不同的內容前面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獲得當前物體背後的信息,這都是觸手可及。
再有,既然小程序不用下載,你想用它點菜,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了,
你點完了就可以退出,用完就走,無須卸載,這也是小程序的屬性。

關於小程序,大家肯定都有很多關心的問題。
1. 入口在哪裡?
 小程序在微信裡是沒有入口的,
 也不會有一個類似商店的地方把小程序聚集起來。
 大家都關注過微信公眾號,公眾號在微信裡面其實也沒有入口。
 小程序也是一樣,
 如果一個人沒有去運行過任何一個小程序,他在微信裡也找不到小程序的入口。
 這就是微信裡一直倡導的去中心化結構。
2. 小程序跟訂閱號、公眾號是什麼關係?
 小程序跟訂閱號截然不同。小程序的目標不是收穫多少粉絲,
 它只有一種訪問的關係,
 所以它跟訂閱號號從本質上來說是截然不同的,是一種新的形態。
 那對於公眾號來說,雖然小程序和公眾號是一種很獨立的關係,
 但是因為很多公眾號和小程序可能是一個企業開發的,所以它們應該有某種關聯。
3. 程序能推送消息嗎?
 不能。如果小程序能推送消息的話,
 那就意味著你訪問的每一個網站都會發一條消息給你,
 那你可能會崩潰掉,所以它是不能推送消息的。
4. 小程序能分享嗎?
 答案是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但是可以分享到聊天、群裡面。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得到-科學-自閉症與人類進化

文章出處:自閉症與人類進化


這條音頻咱們來說說自閉症如何影響了人類的進化。

在過去,我們說起自閉症,都認為是件不好的事,
可是約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自閉症不僅常常造就天才,還影響了人類的進化。
如果把自閉症基因從人類基因中去除,
人類今天很可能還只顧忙著聚在洞穴口聊天交際,而不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


咱們可能會覺得,人類發展到今天靠的是彼此協作。
現實生活裡的每一種事物,比如公路、商店、智能手機等等,
都是一代又一代人團結協作的結果,集體的力量推動了集體生活的進步,
可是,事情其實並非總是這樣。
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就認為,自閉症在人類進化中可能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他們發現,
上面提及的那種被稱作“協同道德”的群體觀念,是在大約10萬年前的一次進化中出現的。
協同道德的觀念出現之後,
人們才把自己的的注意力從關注個人性格轉向他們才能和技巧的發展,
也開始更加看重自己對於族群的價值。
同時也讓原本有可能被拋棄的自閉症患者在社會上有了一席之地。


這是為什麼呢?
研究團隊發現,原始人中的自閉症患者,往往都會掌握一些特殊技能,
正是這些特殊技能,讓他們不僅沒有被族群拋棄,反倒是承擔了更重要的社會任務,
也在人類長期的發展演化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這種情況,就像現在很多領域內,
比如工程學、數學、法學以及其他一些學術領域內,
自閉症人群的比例非常高的情況是一樣的。
這裡面,尤其以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的成就最為顯著。
什麼叫亞斯伯格症候群呢,這是一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查清致病原因的自閉症,
重要特徵就是社交困難,興趣狹窄而且不斷的重複特定行為。
可就是這種自閉症患者中,出了不少天才式的人物。


有一位約克大學人類起源考古學資深講師就認為,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可能比個人的特性對人類進化的成功更重要。
很多遺傳學家則認為,
自閉症在人類中有著很長的進化歷史,可能在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
雖然在現在這麼好的社會條件下,自閉症依然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但是在研究團隊看來,這些自閉症患者在人類社會早期卻為他們的族群帶來了強大的優勢。

比如, 自閉症往往會伴隨著視覺、嗅覺和味覺的強化,以及超常的記憶能力。
拿亞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來說,他們就常常擁有對細節的高度觀察力,
以及對體系優越的理解力和異於常人的專注度。
比如對細節的高度觀察力可以用來識別不同的植物和動物,
對體系優越的理解則有利於狩獵。
這讓他們基本上成為了那時社會中的首席專家,填補了其他人無法勝任的職位。

不過這個學術上的假說,
對於學者來說還是個挑戰,因為自閉症是不能在骨骼中體現的,
所以在目前的考古記錄中,找到自閉症的確定性證據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不過,學者們還是通過觀察到的舊石器時期部分人與常人的差異,
以及一些史前的器具中推斷出那時的人們已經存在自閉症行為。
巧的是,協同道德的形成,也大約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
這或許是自閉症對於人類進化影響的一個雖然間接卻是有力的證明。

以上就是關於自閉症如何影響人類進化的最新研究,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約克大學(自閉症不僅造就天才,還可能左右了人類進化)
稿:李佳蓉
轉載:得到

--------------------
主旨:
可能會覺得,人類發展到今天靠的是彼此協作。
現實生活裡的每一種事物,比如公路、商店、智能手機等等,
都是一代又一代人團結協作的結果,集體的力量推動了集體生活的進步,
可是,事情其實並非總是這樣。
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就認為,自閉症在人類進化中可能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他們發現,上面提及的那種被稱作“協同道德”的群體觀念,
是在大約10萬年前的一次進化中出現的。
協同道德的觀念出現之後,
人們才把自己的的注意力從關注個人性格轉向他們才能和技巧的發展,
也開始更加看重自己對於族群的價值。
同時也讓原本有可能被拋棄的自閉症患者在社會上有了一席之地。

這是為什麼呢?
研究團隊發現,原始人中的自閉症患者,往往都會掌握一些特殊技能,
正是這些特殊技能,讓他們不僅沒有被族群拋棄,反倒是承擔了更重要的社會任務,
也在人類長期的發展演化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這種情況,就像現在很多領域內,
比如工程學、數學、法學以及其他一些學術領域內,

自閉症人群的比例非常高的情況是一樣的。
這裡面,尤其以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的成就最為顯著。
什麼叫亞斯伯格症候群呢,這是一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查清致病原因的自閉症,
重要特徵就是社交困難,興趣狹窄而且不斷的重複特定行為。
可就是這種自閉症患者中,出了不少天才式的人物。

自閉症往往會伴隨著視覺、嗅覺和味覺的強化,以及超常的記憶能力。
拿亞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來說,他們就常常擁有對細節的高度觀察力,
以及對體系優越的理解力和異於常人的專注度。

比如對細節的高度觀察力可以用來識別不同的植物和動物,
對體系優越的理解則有利於狩獵。
這讓他們基本上成為了那時社會中的首席專家,填補了其他人無法勝任的職位。
不過這個學術上的假說,
對於學者來說還是個挑戰,因為自閉症是不能在骨骼中體現的,
所以在目前的考古記錄中,找到自閉症的確定性證據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得到-企管-四條秘笈:企業如何選擇CEO

文章出處:四條秘笈:企業如何選擇CEO


這條音頻的內容是,企業選擇CEO的4條秘笈。

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選擇一位合適的CEO是成功的關鍵。
那選擇CEO時應該把握哪些原則呢?
最近,管理諮詢大師拉姆·查蘭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一篇文章,講了4條秘笈。
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第一條,叫量坑找蘿蔔
也就是先摸清楚公司的實際需要,然後再根據公司的需要去找CEO。
當然,不用把CEO的必備素質都列出來,只要候選人具備最關鍵的能力就行。

比如20世紀90年代,IBM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兩位董事會成員開始為公司找合適的CEO。當時整個行業都認為,
IBM會選一位技術出身的CEO,甚至《紐約時報》還專門發文章,列舉了幾個人選。

但是IBM公司的兩位董事會成員,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跑到全球各地對專家和客戶做訪談,最後發現,公司的問題不是技術,而是商業模式。
 IBM需要的是一個有商業頭腦、還能以客戶為導向的CEO。
明確了目標之後,他們聯繫了幾位候選者,最終找到了在一家煙草公司任職的郭士納。
郭士納上任不久,就領導IBM公司扭虧為盈,股價翻了一番,讓公司起死回生。


第二條秘笈,保持頭腦的開放,摒棄偏見。
有些公司董事只見過候選人一面,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偏見。
(管理諮詢大師)拉姆·查蘭就見過一些董事,
只因為某位不夠資格的候選人做過成功的報告,
就對人家格外追捧,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客觀的。

為了客觀,很多董事往往會參考獵頭公司的意見,
但是一方面,獵頭公司可能不了解公司對CEO的需求,
會給出一系列雖然很好但是不合適的人選;
另一方面,這些候選人的漂亮履歷,可能會產生迷惑。
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多選幾位候選人,讓董事會有充分的選擇空間,
不要糾結是外邊聘請來的,還是公司內部培養的。


第三條秘笈,深入了解每位候選人
挑選CEO進入最後階段時,董事會成員一般會摸清每位候選人的情況,
弄清楚他們跟公司之間的匹配度,這時候,一定要跟候選人見面談。
根據拉姆·查蘭的經驗,有時候面談深入到一定程度,還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數。

比如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做法就很值得參考。
在換帥之前,他們先成立了一個選拔小組,
確立了公司對未來CEO的特殊要求,然後去找候選人。
進入最終名單的有5人,選拔小組又分頭跟這5人面談。
面談結束後,小組成員交流看法,發現這5位候選人都有軟肋,都不合適。
有意思的是,他們原來認為,未來的CEO應該有能力發展旁支行業,
但是面談以後他們發現,公司的主業務還有成長空間。
這樣一來,公司對未來CEO的要求就變了。
最後,選​​拔小組否定了原來的候選人,按照新的要求重新去找,找到了一位合適的CEO。


第四條秘笈,接受最佳人選的不完美
每位CEO都有缺點,比如很多財經類出身的CEO缺乏運營技巧和人事管理技巧,
技術類出身的CEO又不太了解財務管理。
這時候可以給最佳備選的CEO找一個合適的搭檔,取長補短。

舉個例子,美國德爾福公司在2009年瀕臨破產的時候,
選了史蒂夫·米勒作為CEO,他善於跟投資機構打交道,還精通運營,符合公司的需求。
同時為了彌補他的短板,董事會還特意請了一位很能幹的CFO,
也就是首席財務官來協助他。結果他倆配合得天衣無縫。
曾經快要破產的德爾福,現在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車線束系統製造商。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拉姆·查蘭總結出的四條選擇CEO的秘笈。
第一要量坑找蘿蔔,摸清楚公司的實際需求;
第二是要保持頭腦開放,不要有偏見;
第三是要跟候選者深入面談;
最後就是要接受最佳候選人的不完美。
這些做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哈佛商業評論》(The Secrets of Great CEO Selection)
稿 :羊小苒
轉載:得到

--------------
主旨:
1. 量坑找蘿蔔
 也就是先摸清楚公司的實際需要,然後再根據公司的需要去找CEO。
 當然,不用把CEO的必備素質都列出來,只要候選人具備最關鍵的能力就行。
2. 保持頭腦的開放,摒棄偏見
 有些公司董事只見過候選人一面,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偏見。
 (管理諮詢大師)拉姆·查蘭就見過一些董事,
 只因為某位不夠資格的候選人做過成功的報告,
 就對人家格外追捧,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客觀的。
 為了客觀,很多董事往往會參考獵頭公司的意見,
 但是一方面,獵頭公司可能不了解公司對CEO的需求,
 會給出一系列雖然很好但是不合適的人選;
 另一方面,這些候選人的漂亮履歷,可能會產生迷惑。
 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多選幾位候選人,讓董事會有充分的選擇空間,
 不要糾結是外邊聘請來的,還是公司內部培養的。
3. 深入了解每位候選人
 挑選CEO進入最後階段時,董事會成員一般會摸清每位候選人的情況,
 弄清楚他們跟公司之間的匹配度,這時候,一定要跟候選人見面談。
 有時候面談深入到一定程度,還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數。
 比如美國一家保險公司,
 選拔小組(面試官)原來認為,未來的CEO應該有能力發展旁支行業,
 但是面談以後他們發現,公司的主業務還有成長空間。
 這樣一來,公司對未來CEO的要求就變了。
 最後,選​​拔小組否定了原來的候選人,
 按照新的要求重新去找,找到了一位合適的CEO。
4. 接受最佳人選的不完美
 每位CEO都有缺點,比如很多財經類出身的CEO缺乏運營技巧和人事管理技巧,
 技術類出身的CEO又不太了解財務管理。
 這時候可以給最佳備選的CEO找一個合適的搭檔,取長補短。

❤得到-醫健-孕婦越胖新生兒越“老”&男性患癌機率比女性高,跟X染色體有關

文章出處:孕婦越胖新生兒越“老”


這條音頻介紹的是近期生理學與醫學方面的兩項新研究。
一項研究講的是肥胖女性生的新生兒在生理年齡上比其他新生兒更老,
另一項研究講的是男性患癌機率比女性高,跟X染色體有關。

先說第一項研究。最近,英國的醫學雜誌BMC Medicine的網站上發布了一項研究,
說超重和肥胖的女性生的新生兒,在生理上可能更老。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給你說說。

首先給大家介紹個概念,叫做端粒,
端粒是覆蓋在人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每當細胞分裂時,端粒就會縮短一小段,
因此端粒就好像一個為生命倒計時的時鐘一樣,隨著年紀變大,端粒會越來越短。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端粒的長短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衰老程度。

這項研究收集了大量女性在懷孕前的身體質量指數,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BMI指數,
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算法是用體重的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
正常人的BMI指數在18.5-25之間,數值越大代表這個人越胖。
另外,研究人員還從他們孩子的臍帶和胎盤中抽取了嬰兒的血樣,
測得了新生兒血細胞中端粒的長度。
結果發現,跟正常體重的女性相比,
超重的女性,也就是BMI指數在25和30之間,她們生的新生兒端粒短了大約2.5%,
而BMI指數在30以上的肥胖女性,他們生的新生兒端粒短了5.5%。
 5.5這個數值聽起來不大,但是研究人員指出,
在正常的老化過程中,人體需要5到10年的時間,端粒才會縮短5.5%。
當然,這不是說肥胖女性生的孩子就一定會少活5-10年,
但這至少意味著,肥胖媽媽的孩子生下來就從生理上老了5到10年。


為什麼體重會對孩子的端粒造成影響呢?研究人員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推測,
一種可能是由於媽媽體內過度的脂肪組織引發了炎症,
炎症產生的有害物質進入胎兒體內,損傷了胎兒的細胞,縮短了細胞端粒;
還有一種可能是超重本身會受基因的影響,
如果有些超重的人是天生的,那麼端粒長度就可能通過基因遺傳下來。
這兩種推測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但是研究還給出了一個參考值,要生寶寶的媽媽們可要注意了,
那就是母親在懷孕前身體質量指數每增加1,所生嬰兒的端粒長度就會縮短0.5%。


接下來介紹第二項研究。這項研究來自英國自然出版集團的雜誌《自然·遺傳學》網站。
根據以往的調查研究,幾乎每一種癌症,男性的發病率都比女性高。
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差異可能很小,只有幾個百分點,
但在某些癌症上,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兩到三倍。這是為什麼呢?
這項研究發現,這與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一條有關,聽我來給你仔細解釋。


我們知道,男性的染色體是XY,而女性的染色體則是XX。
科學家們發現,在X染色體上有一組基因,叫做全功能腫瘤抑制基因,
如果這一基因運轉正常,那麼人體對癌變的抵抗力就很高,
但如果這組基因發生了有害突變,人體就可能發生癌變。
而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因此一旦這條染色體上的有關基因發生了有害突變,
男性體內就會發生癌變,而對於女性來說,她們有兩條X染色體,
當其中一條上的全功能腫瘤抑制基因發生有害突變,
另一條X染色體上同樣的基因就能自動激活,就好像啟動了備用電源一樣,
繼續保護女性的身體免於癌變,
只有當兩條X染色體上的這個基因都突變了,女性的身體才會發生癌變。

研究人員通過檢查4000多份腫瘤樣本有關的基因發現,
其中有6個基因對應的癌變在男性身上發生的概率更高,
而這6個基因中有5個對於女性而言,都存在另一條X染色體上的“備份”。
以上就是這份研究中給出的男性患癌的機率比女性高的原因。

總結一下:肥胖女性生的新生兒在生理年齡上比其他新生兒更老;
男性患癌機率比女性高,跟X染色體有關。以上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
Nature Genetics: Tumor-suppressor genesthat escape from X-inactivation contribute to cancer sex bias
BMC Medicine: Maternal pre-pregnancy bodymass index and newborn telomere length
稿:李程遠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孕婦越胖新生兒越“老”
端粒是覆蓋在人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每當細胞分裂時,端粒就會縮短一小段,
因此端粒就好像一個為生命倒計時的時鐘一樣,隨著年紀變大,端粒會越來越短。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端粒的長短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衰老程度。

BMI指數,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正常人的BMI指數在18.5-25之間,數值越大代表這個人越胖。
研究人員還從受測婦女孩子的臍帶和胎盤中抽取了嬰兒的血樣,
測得了新生兒血細胞中端粒的長度。
結果發現,跟正常體重的女性相比,
超重的女性,也就是BMI指數在25和30之間,她們生的新生兒端粒短了大約2.5%,
而BMI指數在30以上的肥胖女性,他們生的新生兒端粒短了5.5%。
5.5這個數值聽起來不大,但是研究人員指出,
在正常的老化過程中,人體需要5到10年的時間,端粒才會縮短5.5%。
當然,這不是說肥胖女性生的孩子就一定會少活5-10年,
但這至少意味著,肥胖媽媽的孩子生下來就從生理上老了5到10年。

為什麼體重會對孩子的端粒造成影響呢?研究人員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推測,
一種可能是由於媽媽體內過度的脂肪組織引發了炎症,炎症產生的有害物質進入胎兒體內,
損傷了胎兒的細胞,縮短了細胞端粒;
還有一種可能是超重本身會受基因的影響,
如果有些超重的人是天生的,那麼端粒長度就可能通過基因遺傳下來。
這兩種推測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2. 男性患癌機率比女性高,跟X染色體有關
男性的染色體是XY,而女性的染色體則是XX。
科學家們發現,在X染色體上有一組基因,叫做全功能腫瘤抑制基因,
如果這一基因運轉正常,那麼人體對癌變的抵抗力就很高,
但如果這組基因發生了有害突變,人體就可能發生癌變。
而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因此一旦這條染色體上的有關基因發生了有害突變,
男性體內就會發生癌變,而對於女性來說,她們有兩條X染色體,
當其中一條上的全功能腫瘤抑制基因發生有害突變,
另一條X染色體上同樣的基因就能自動激活,就好像啟動了備用電源一樣,
繼續保護女性的身體免於癌變,
只有當兩條X染色體上的這個基因都突變了,女性的身體才會發生癌變。

研究人員通過檢查4000多份腫瘤樣本有關的基因發現,
其中有6個基因對應的癌變在男性身上發生的概率更高,
而這6個基因中有5個對於女性而言,都存在另一條X染色體上的“備份”。
以上就是這份研究中給出的男性患癌的機率比女性高的原因。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得到-中史-鹽:如何影響中國歷史

文章出處:鹽:如何影響中國歷史


這條音頻講的是,鹽如何影響了中國的歷史。

最近,經濟學專欄作家波音出版了一本新書《王朝的家底》,
講到了鹽促進了古代文明的產生和發展,鹽的生產經營影響了古代社會的經濟實力,
鹽的經營政策也影響了古代社會階層的關係,
而古文明的發展,社會經濟力量的變化以及社會階級矛盾的激化又影響了中國的歷史,
所以鹽影響了中國歷史。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給你講一下。


第一,鹽的使用促進了古文明的產生和發展
咱們舉個例子,山西臨汾有一處陶寺遺址,距現在4000多年,
考古發現這處古代城市建築面積非常龐大,出土文物也很豐富。
考古學家推測,這可能是遠古時代首都級別的城市。
咱們知道,大城市人口很多,要養活這麼多人,
只靠周圍的農田的糧食肯定不夠,所以陶寺古人肯定得跟外地人換糧食,
可用什麼東西換呢?考古學家推測,陶寺人用的就是鹽。

另外,根據出土的文物顯示,陶寺的文化狀況很混雜,這就說明陶寺可能是商業中心,
吸引了很多不同文化的人來這裡做生意。咱們知道,商業中心的交易很頻繁,
所以當時可能產生了類似於貨幣的東西幫助交易順利完成,
考古學家推測,這種東西就是鹽。

因此可以說,鹽促進了陶寺文明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鹽影響了古代社會的經濟實力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海水晾曬食鹽的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人類只能用天然鹽,
可天然鹽產量有限,根本趕不上人口的增長,鹽供不應求了,
價格就會越來越高,利潤也越來越大。那時候掌握了鹽,就相當於掌握了國家的命脈。

春秋早期,晉國占有中國最古老的天然鹽產地,
齊國也剛好臨著海,高利潤刺激了精煉海鹽的技術,齊桓公正好趕上了這個好時候。
當時挨著齊國跟晉國的國家都得從他們那進口食鹽,
資料記載,當時的周天子用鹽都得靠齊國跟晉國。

為了掌握鹽帶來的巨大利潤,輔佐齊桓公的管仲訂下了食鹽官營的政策,
抬高鹽的出口價格,同時為了防止老百姓向外國走私食鹽,
管仲還修了一條長城,為了鹽興建這麼大的工程,可見利潤有多大。
可以說經營食鹽讓齊國跟晉國的經濟實力強大起來,這就直接影響了他們的霸業。

鹽也影響了秦國統一天下,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啊,秦國用鹽得從巴國進口,到了後來,巴國貴族開始貪好享樂,
鹽帶來的巨大利益誘惑著巴國周邊的秦國跟楚國。
不久張儀就率秦軍攻取巴國,
楚國也沒閒著,就在秦國和巴國作戰的時候拿下了很多巴國的城池,
並且楚國還禁止巴國向秦國售鹽,
這就相當於掐斷了秦國的命脈,於是秦楚之間的戰爭開始了。
秦楚的食鹽戰爭最終秦國勝了,實力超過了楚國,也奠定了未來統一六國的基礎。


第三,鹽的經營政策也影響了古代社會階層的關係
因為秦漢以後,基本都是政府經營食鹽,可這有兩個問題,
一是效率低,容易產生腐敗,還有就是走私。所以統治者跟私鹽販子的矛盾不可避免。

舉個例子,安史之亂後,唐朝政府為了聚斂財富,
把鹽價從10錢一斗漲到了110錢甚至300錢。
這麼高的價格,老百姓承受不起,於是大量私鹽進入了市場,
這麼一來,政府的收入反而下降了許多。
要解決這個問題,咱們都知道得市場化,可當時的皇帝不懂,
他們的解決辦法就是嚴刑峻法。
私鹽販子世家的黃巢本想著考個公務員給自己洗白,但沒成功,
後來在叛亂途中黃巢也多次向皇帝求官,可皇帝就是不同意。
所以黃巢起義對唐朝產生這麼大的危害,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食鹽政策導致的。
而且鎮壓叛亂的唐朝將領,好多是私鹽販子出身,
他們最後成了割據一方的藩鎮節度使,也成了唐朝垮台的重要推動力。

所以咱們看,鹽從某種程度上講,
可以讓一個王朝興起,也可以讓一個王朝滅亡,還真的是影響了中國的歷史。


本文源自:《王朝的家底》 作者:波音
稿:張欣浩
轉載:得到

-------------
主旨:
1. 鹽的使用促進了古文明的產生和發展
 咱們舉個例子,山西臨汾有一處陶寺遺址,距現在4000多年,
 考古發現這處古代城市建築面積非常龐大,出土文物也很豐富。
 考古學家推測,這可能是遠古時代首都級別的城市。
 咱們知道,大城市人口很多,要養活這麼多人,
 只靠周圍的農田的糧食肯定不夠,所以陶寺古人肯定得跟外地人換糧食,
 可用什麼東西換呢?考古學家推測,陶寺人用的就是鹽。
2. 鹽影響了古代社會的經濟實力
 例如,輔佐齊桓公的管仲訂下了食鹽官營的政策,抬高鹽的出口價格,
 同時為了防止老百姓向外國走私食鹽,
 管仲還修了一條長城,為了鹽興建這麼大的工程,可見利潤有多大。
 鹽也影響了秦國統一天下,為什麼呢?
 原來秦國用鹽得從巴國進口,到了後來,巴國貴族開始貪好享樂,
 鹽帶來的巨大利益誘惑著巴國周邊的秦國跟楚國。
 不久張儀就率秦軍攻取巴國,楚國也沒閒著,
 就在秦國和巴國作戰的時候拿下了很多巴國的城池,
 並且楚國還禁止巴國向秦國售鹽,
 這就相當於掐斷了秦國的命脈,於是秦楚之間的戰爭開始了。
 秦楚的食鹽戰爭最終秦國勝了,實力超過了楚國,也奠定了未來統一六國的基礎。 
3. 鹽的經營政策也影響了古代社會階層的關係
 黃巢起義對唐朝產生這麼大的危害,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食鹽政策導致的
 而且鎮壓叛亂的唐朝將領,好多是私鹽販子出身,
 他們最後成了割據一方的藩鎮節度使,也成了唐朝垮台的重要推動力。

❤得到-科技-胡泳:互聯網時代的5個悖論

文章出處:胡泳:互聯網時代的5個悖論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互聯網時代的悖論。


最近,知名互聯網研究專家、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寫了一篇文章,
解讀了互聯網時代的幾個悖論。


第一個是才智的悖論。
現代企業當中最重要的生產工具叫做知識,但是這個知識是很難被機構所擁有的,
知識往往是在機構中的個人手裡,並且個人可以把它帶走。
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有個說法,叫“U盤化生存”,個人就像U盤一樣,可以隨時拔掉走人。
但胡泳有一次和柳傳志聊這個問題的時候,
柳傳志說,很多人拔了之後,
還是要插到某一個系統裡面去,比如聯想集團就是這樣的系統之一。
我們可以看到,這裡面存在一種衝突,就是組織和個人在知識領域進行爭奪。


第二個是工作的悖論
老闆僱傭一個人工作的時候,實際上是通過發薪水刺激這個人工作,
所以老闆最不能容忍的一種情況就是懈怠。
但人在工作的時候,總會發生怠工,可能是積極的怠工,也可能是消極的怠工,
而一旦發生怠工,老闆就會受到損失,所以這是一個要處理的問題。

還有一個要處理的問題,一般會在項目管理的時候出現。
比如做項目的時候,你明明能在五天完成,但你卻告訴老闆你十天才能完成。
因為你會擔心自己五天做不完,或者中間出了差錯,影響了進度,
所以才要給自己留點兒時間。
這個時間在有關工作的研究裡,被叫做“浮時”,意思是“浮動的時間”。
跟老闆之間永遠會有這個博弈。
怎麼才能走出工作的悖論呢?胡泳說關鍵是要讓工人自己和自己博弈,而不是和老闆博弈。


第三個是生產力的悖論
我們知道,生產力的一個基本的定義是,我們可以用更少的人,來完成更多更好的工作。
所以我們才要不斷地提高效率。但效率的極限在哪裡?
有沒有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只需要少數人的高效工作,
就能給企業帶來很好的回報,同時會有相當多的人被淘汰掉,
但這些被淘汰的人,還要在這個社會裡生存。
所以生產力的悖論,就是要討論效率的極限在哪裡,
如果總有一些人沒辦法實現效率,這些人該怎麼辦。
有的企業會用末位淘汰的方法,那末位淘汰的人怎麼辦?
他們會去哪裡,會幹什麼,這就是這個悖論要處理的問題。


第四個是財富的悖論
資本主義的特點就是不斷促進消費,你不消費這個機器就停擺了。
由於我們一定要消費,就導致了很多現象,
比如我們經常在一個產品還能用的時候,就把它給扔了,所以我們是一個隨用隨棄的社會。
就像你的iPhone 6s還用得挺好呢,但iPhone7出來了,你換不換?
蘋果會告訴你一定要換,因為新手機加了新東西。
只有這樣做,整個消費機器才能不停運轉。

但這樣就會造成一個很大的悖論,
那就是從全球的觀察來看,一個地方一旦富裕了以後,出生率一定是下降的。
出生率下降意味著未來的潛在顧客正在減少,這對消費機器來說是個壞消息。
所以,富國就會做一件事情,幫助窮國進入消費機器,
讓這些國家能盡快進入整個全球化的消費當中。


第五個是組織的悖論
組織的悖論,最大的地方在於組織可能必須要學會極端化生存。
所謂的極端化生存,
指的是一個組織既要有偏向這個極端的能力,又要有偏向另一個極端的能力。
比如說,一家企業,既要是地方的,又要是全球的;
企業的領導,既要是企業家,像領導一個創業公司那樣思考,
同時還得是一個團隊的領導者;
你可能同時需要集權和分權,同時需要整合和差異化,同時需要大眾市場和細分市場。
這些都把組織弄成了一個精神分裂的狀態。

以上就是胡泳對互聯網時代的悖論的解讀,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胡泳”(胡泳|解讀互聯網時代的悖論)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才智的悖論
 現代企業當中最重要的生產工具叫做知識,但是這個知識是很難被機構所擁有的,
 知識往往是在機構中的個人手裡,並且個人可以把它帶走。
 我們可以看到,這裡面存在一種衝突,就是組織和個人在知識領域進行爭奪。
2. 工作的悖論
 比如做項目的時候,你明明能在五天完成,但你卻告訴老闆你十天才能完成。
 因為你會擔心自己五天做不完,或者中間出了差錯,影響了進度,
 所以才要給自己留點兒時間。
 這個時間在有關工作的研究裡,被叫做“浮時”,意思是“浮動的時間”。
 你跟老闆之間永遠會有這個博弈。
 怎麼才能走出工作的悖論呢?
 胡泳說關鍵是要讓工人自己和自己博弈,而不是和老闆博弈。
3. 生產力的悖論
 生產力的一個基本的定義是,我們可以用更少的人,來完成更多更好的工作。
 所以我們才要不斷地提高效率。
 有的企業會用末位淘汰的方法,那末位淘汰的人怎麼辦?
 他們會去哪裡,會幹什麼,這就是這個悖論要處理的問題。
4. 財富的悖論
 資本主義的特點就是不斷促進消費,你不消費這個機器就停擺了。
 但這樣就會造成一個很大的悖論,
 那就是從全球的觀察來看,一個地方一旦富裕了以後,出生率一定是下降的。
 出生率下降意味著未來的潛在顧客正在減少,這對消費機器來說是個壞消息。
 所以,富國就會做一件事情,幫助窮國進入消費機器,
 讓這些國家能盡快進入整個全球化的消費當中。
5. 組織的悖論
 組織的悖論,最大的地方在於組織可能必須要學會極端化生存。
 所謂的極端化生存,
 指的是一個組織既要有偏向這個極端的能力,又要有偏向另一個極端的能力。
 你可能同時需要集權和分權,同時需要整合和差異化,同時需要大眾市場和細分市場。
 這些都把組織弄成了一個精神分裂的狀態。

❤得到-行銷-玩具思維:企業好玩才有未來

文章出處:玩具思維:企業好玩才有未來


這條音頻講的內容是:好玩的企業才有未來。

企業該如何設計自己的產品?生產什麼樣的產品最受歡迎?
最近,《中歐商業評論》雜誌上刊登了心理管理學家陳禹安的一篇文章,
叫《不“好玩”的企業,你們沒有未來! 》。
作者陳禹安說,企業應該從工具思維轉變為玩具思維,因為不好玩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
具體怎麼回事?我來給你說說。


首先,陳禹安認為,工具思維已經成為過去時了,現在已經進入到了玩具思維的時代,
這個變化的引領者之一就是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
是他率先把IT公司板板正正、技術參數滿天飛的發布會變成了懸念密布的演出秀,
甚至成為了全球IT界發布新產品的標準範式。
而蘋果手機的成功,也恰恰標誌著商業趨勢從工具思維到玩具思維的轉變。


工具思維與玩具思維的區別是什麼呢?
 “工具思維”基於理性的實用主義,
主要是滿足消費者的基本功能性需求,缺點是忽視了消費者的情感反饋;
而玩具思維是在滿足基本功能性需求之外,賦予消費者感官刺激和情感享受,
額外提供好玩有趣、時尚炫酷等更深層次的情感滿足。
如果工具思維對應的消費者是“用戶”,那玩具思維對應的消費者就應該稱為“玩家”。 
“用戶”和“玩家”,代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消費心理模式:
“用戶”是價格敏感,情感不敏感;而“玩家”是情感敏感,價格不敏感。


既然這樣,如何才能將玩具思維付諸實踐呢?
陳禹安提供的解決方案是SP矩陣,下面重點說說SP矩陣怎麼用。

S指的是三個詞,英文的開頭字母都是S,
分別是顛覆感、設計感和參與感,這是玩具性產品的特點;
P指的是英文開頭字母是P的四個詞:產品、價格、渠道和推廣,這是傳統營銷的四個要點。
把這兩組詞分別兩兩對應就能形成一個矩陣,這就是SP矩陣,
比如顛覆感+產品,設計感+價格。
這個矩陣有12個選項,挑其中兩個給你解釋一下具體是怎麼回事。


比如說顛覆感+產品,就是產品顛覆感,是指跳出既有的競爭賽道,推出完全不同的產品。
比如全球領先的照明公司歐司朗推出一款40瓦的LED燈泡,
平均壽命2.5萬小時,是普通40瓦白熾燈泡壽命的40倍,
雖然參數很炫目,但依然沒有跳出工具思維的範疇。
競爭對手飛利浦推出了一款新型的互聯網照明工具,
不僅可以提供不同的白光亮度、由冷到暖的色調變化,還能提供多達1600萬種色彩選擇,
甚至可以將整個房間裝扮出智能手機中某張照片的效果。
這個產品就是對傳統燈泡的極大顛覆。這就是產品顛覆感。


再舉個例子,設計感+價格,也就是價格設計感,指的是價格機制上的設計。
美國有家服裝零售商,在時尚女裝上設置了三個標籤,
分別是全國零售價、當前售價和10天后大幅下降的價格。
這個定價設計的好處就是:巧妙地區分開了時尚敏感型顧客和價格敏感型顧客。
時尚敏感型的顧客不差錢,但特別在意能否引領潮流。
晚下手一天,就少了一天的炫耀。
而價格敏感型的顧客會翹首期盼十天后的大降價,時間一到,趕緊瘋搶。


最後,陳禹安說,企業如果能把玩家意識運用自如,
就能獲得回報豐厚的“玩家紅利”,比如能獲得玩具溢價,
像iPhone、特斯拉,遠超成本的售價就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再比如,銷量倍增。
玩具性產品會在某種程度上激發收藏欲。
像星巴克的杯子,要是用來喝水,一個就夠了,但很多人都是為了收藏而購買。
還有一個效應叫玩具豁免,意思就是說顧客往往關注好玩酷炫的一面,
就算有瑕疵,也會抱有很大的寬容度,豁免了它的問題。再有就是自動傳播。
人們很願意把一件好玩新潮的產品分享到各種社交媒體上,並不需要廠商支付任何費用。

以上就是陳禹安提出的玩具思維,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中歐商業評論》2016年12月刊
稿:王繼玲
轉載:得到

------------
主旨:
企業應該從工具思維轉變為玩具思維,因為不好玩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
而這個變化的引領者之一就是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
是他率先把IT公司板板正正、技術參數滿天飛的發布會變成了懸念密布的演出秀,
甚至成為了全球IT界發布新產品的標準範式。
而蘋果手機的成功,也恰恰標誌著商業趨勢從工具思維到玩具思維的轉變。

工具思維與玩具思維的區別是什麼呢?
“工具思維”基於理性的實用主義,
主要是滿足消費者的基本功能性需求,缺點是忽視了消費者的情感反饋;
玩具思維是在滿足基本功能性需求之外,賦予消費者感官刺激和情感享受,
額外提供好玩有趣、時尚炫酷等更深層次的情感滿足。
如果工具思維對應的消費者是“用戶”,那玩具思維對應的消費者就應該稱為“玩家”。
“用戶”和“玩家”,代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消費心理模式:
“用戶”是價格敏感,情感不敏感;而“玩家”是情感敏感,價格不敏感。

企業如果能把玩家意識運用自如,
就能獲得回報豐厚的“玩家紅利”,比如能獲得玩具溢價,
像iPhone、特斯拉,遠超成本的售價就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再比如,銷量倍增。
玩具性產品會在某種程度上激發收藏欲。
像星巴克的杯子,要是用來喝水,一個就夠了,但很多人都是為了收藏而購買。
還有一個效應叫玩具豁免,意思就是說顧客往往關注好玩酷炫的一面,
就算有瑕疵,也會抱有很大的寬容度,豁免了它的問題。再有就是自動傳播。
人們很願意把一件好玩新潮的產品分享到各種社交媒體上,並不需要廠商支付任何費用。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得到-職場-職場:融入集體還是展現自我?

文章出處:職場:融入集體還是展現自我?


這條音頻給大家說一個,在職場中人人都需要面對的難題,融入集體還是展現自我。

我們都知道,如果無法在職場中做出點成績,顯示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那麼升職加薪就會變得遙遙無期,可是,融入集體也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動力,
那就是,使我們在集體中擁有存在感,
這樣一來,公司成員之間就會變得非常團結,具有凝聚力。
所以,在工作中是應該積極融入集體還是展現自我,如何選擇才對自己更有利呢?
前不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了針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融入集體還是展現自我,
這個問題取決於我們個人在單位中的地位以及對公司文化的認同程度
也就是說,特立獨行的人,不會像別人那樣遵守公司的規則,
那麼為了獲得成功,他們就必須努力晉升到一個重要的職位。
如果在職位上並不歸屬於任何一個部門,
而是屬於那種溝通各個部門工作的,協調性質的工作人員,如果想要獲得成功,
就必須得老老實實地去接受、認同公司文化,每天循規蹈矩的處理工作。


那這些研究成果又是怎麼得到的呢?下面咱們就來說說這個實驗的過程。
研究人員首先收集了2009年到2014年間,
一家中型科技公司的601名全職員工的往來郵件信息。
有了這些原始數據之後,研究人員又編了個程序來分析郵件中的語言風格。
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對這些員工進行分類。
主要就是以某一員工在郵件中使用的語言風格為基礎,
將其與公司其他員工使用的語言風格進行比對,
最後根據相似程度將這些員工進行分類,
語言風格一致就代表他們是接受公司文化的一類,不一致的就被視為是特立獨行的人群。

根據這一原則,這些員工大致被分為四類。
第一類,叫做“雙重嵌入式”員工。
這類員工指的是那些既在文化準則上循規蹈矩,又在組織結構上是中流砥柱的人。
這類人的郵件內容平淡無奇,但是言語之間始終透露著想展現自我、被人記住的想法,
但他們在行動上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這類人其實就是有一定的職位,內心也有一些想法,
但是迫於從眾心理,又不敢特立獨行地把想法付諸行動的那類人。
研究者發現這種員工在公司裁員時,總是首當其衝。


第二類,叫做“非嵌入式”員工。
這類員工正好與第一類相反,他們既不認同公司的文化又在公司沒有地位,
他們的郵件語言風格和其他人的匹配度極低,這部分人是最容易被公司邊緣化的。
但好的一點是,這些人大部分是公司的新人,他們還有學習和改變的機會。


第三類,被稱為“同化型中間人”。
這類員工在郵件中的語言風格和其他員工的匹配度最高,
他們可能就是協調公司各部門工作的那些人,
這類人深知如何不露痕跡地在各部門間穿梭,
儘管各部門之間的文化完全不同,
他們也依然可以混得風生水起。但是他們始終也無法獲得晉升。
研究者認為他們不被提拔正是因為他們跟誰都談得來,
如果一個人太過八面玲瓏,就會很容易給人一種虛偽、不值得信任的印象,
因而也就得不到晉升。


第四類,叫做“綜合性不守規則者”。
通常,因為他們在工作中處於重要的地位,
在組織結構中站得穩當,即使他們郵件中的語言風格不同於他人,
他們仍能通過自己的創新性的思想和行為,大放異彩
這類人在職場中是最有利,也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
因為他們敢想敢做,在重要的崗位上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綜上可知,要想在職場上平步青雲,我們不僅得與各部門成員相處融洽,
同時還得保持自己的個性,適當地展現自我。做好二者之間的平衡,這點非常重要。



文章源自:Science daily(在工作中融入集體更好,還是展現自我更好?)

稿:藺小英

轉載:得到

--------------------
主旨:
融入集體還是展現自我,
這個問題取決於我們個人在單位中的地位以及對公司文化的認同程度。
也就是說,特立獨行的人,不會像別人那樣遵守公司的規則,
那麼為了獲得成功,他們就必須努力晉升到一個重要的職位。
如果在職位上並不歸屬於任何一個部門,而是屬於那種溝通各個部門工作的,
協調性質的工作人員,如果想要獲得成功,

就必須得老老實實地去接受、認同公司文化,每天循規蹈矩的處理工作。

那這些研究成果又是怎麼得到的呢?下面咱們就來說說這個實驗的過程。
研究人員首先收集了2009年到2014年間,
一家中型科技公司的601名全職員工的往來郵件信息。
這些員工大致被分為四類。
1. “雙重嵌入式”員工
 這類員工指的是那些既在文化準則上循規蹈矩,又在組織結構上是中流砥柱的人。
 這類人的郵件內容平淡無奇,但是言語之間始終透露著想展現自我、被人記住的想法,
 但是迫於從眾心理,又不敢特立獨行地把想法付諸行動的那類人。
 研究者發現這種員工在公司裁員時,總是首當其衝。
2. “非嵌入式”員工
 這類員工正好與第一類相反,
 他們既不認同公司的文化又在公司沒有地位,最容易被公司邊緣化的。
 但好的一點是,這些人大部分是公司的新人,他們還有學習和改變的機會。
3. 同化型中間人
 這類員工在郵件中的語言風格和其他員工的匹配度最高,
 儘管各部門之間的文化完全不同,他們也依然可以混得風生水起。
 但是他們始終也無法獲得晉升。
 因為如果一個人太過八面玲瓏,就會很容易給人一種虛偽、不值得信任的印象。
4. 綜合性不守規則者
 他們在工作中處於重要的地位,在組織結構中站得穩當,

 即使他們郵件中的語言風格不同於他人,
 他們仍能通過自己的創新性的思想和行為,大放異彩。
綜上可知,要想在職場上平步青雲,我們不僅得與各部門成員相處融洽,
同時還得保持自己的個性,適當地展現自我。

❤得到-醫健-雙向關係:肥胖與記憶減退

雙向關係:肥胖與記憶減退


這條音頻跟你說說兩項新研究,
肥胖很可能會導致記憶減退,反過來,記憶力不好也會導致肥胖。

我們都知道,肥胖有各種負面的影響,
比如會影響我們的外表,帶來各種疾病等等,最近發表在英國《衛報》上的一個新研究說,
肥胖也會導致記憶減退,而且這種關係還是雙向的,
也就是說,肥胖會導致記憶減退,而記憶不好呢,又會反過來導致肥胖。
咱們一起聽聽文章裡都說了啥。


劍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露西·奇克做了這樣的實驗,
邀請參與者在他的實驗室裡做一個“尋寶遊戲”。
在計算機的虛擬環境下,會有各種東西掉在參與者的虛擬形象周圍,參與者會進行“尋寶”。
之後呢,計算機會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檢驗這些人的記憶力,比如在哪裡找到了什麼。
那什麼因素影響了他們的表現呢?
你可能覺得應該是智商,但研究者們發現,
參與者的體重指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BMI值,和記憶力衰退之間有清晰的聯繫。
在尋寶遊戲裡,體重指數高,也就是越胖的人表現越差。

最近的一項包括500名參與者的腦部掃描研究也發現,超重和年齡增長都會導致大腦退化。
而且這種影響在中年人當中非常明顯,肥胖會讓腦年齡增長大約10歲。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發現,這個結論在其他動物身上也成立。
拿囓齒動物來說,越胖的動物在“水迷宮”裡的學習能力也越差。


奇克教授覺得,這個聯繫很合理,之前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就報導說,
那些腹部脂肪含量較高的中年人,他們的腦容量,特別是海馬體的容量更小。
我們知道,大腦的海馬體主要負責的就是學習和記憶,被稱為是“大腦的打印機”,
而胖人的海馬體比瘦人的小,也就意味著肥胖會影響人們的記憶力。

有趣的是,現在也有研究顯示了,肥胖和記憶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
記憶力會控制我們的食慾和進食行為,
也就是說,肥胖者的記憶缺陷會讓他們的體重進一步增長。


之前就有研究發現,
患有健忘症的患者會一頓接一頓的吃飯,因為他們並不記得自己剛剛吃過飯。
對此,利物浦大學實驗心理學家埃里克·羅賓森提出了他的觀點,
他說,在我們決定要吃多少東西的時候,
可能並不是根據胃裡有多少食物的生理信號來判斷,而是根據認知過程,
比如記憶,如果你的記憶受損或是不太好,你就有可能吃過多的東西。

為了證明這一點,羅賓森和他的同事們先後進行了兩次實驗,
一共招募了150多名超重的參與者,在他們的實驗室裡吃午餐。
這些參與者被隨機分成兩組,研究者會告訴其中一組要專注於食物,
另一組呢,要讓他們盡量分心,注意力別在食物上。
結果發現,那些更清楚自己正在吃飯的人,比其他人要少吃三分之一的食物。


雖然注意力和記憶力相互獨立,但研究者認為,它們之間的聯繫很緊密。
因為如果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很多事情,
我們就很難記住其中沒有過多留意的事,而被關注的事情呢,才會很清晰地出現在記憶裡。

那麼,為什麼肥胖會導致記憶衰退呢?
具體如何影響,科學家還不確定,但目前有兩種猜測。

第一種猜測是說,肥胖的人體內脂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高就會引起人體各種激素的變化。比如說胰島素,我們知道,如果體內缺少胰島素,就會得糖尿病。
現在有很多研究可以證明,糖尿病和學習、記憶都有很密切聯繫。


另一種猜測是炎症。亞利桑那大學的心理學家,
分析了包括2萬名參與者的英國老齡化研究數據。
他們發現,會引發炎症的蛋白質含​​量越高,老年人的體重就越重,而且記憶力越不好。
而且他們也發現,肥胖會激活一種叫做小膠質的細胞,這是一種在大腦中的免疫細胞,
被激活之後就會清除海馬體的神經突觸。
而海馬體的神經突觸越少,我們的記憶力也就越不好。

以上就是這兩項新研究的主要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The Guardian(Obesity alters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稿:桃子
轉載:得到

--------------
主旨:
肥胖很可能會導致記憶減退,反過來,記憶力不好也會導致肥胖。

劍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露西·奇克做了這樣的實驗,
邀請參與者在他的實驗室裡做一個“尋寶遊戲”。
在計算機的虛擬環境下,會有各種東西掉在參與者的虛擬形象周圍,參與者會進行“尋寶”。
之後呢,計算機會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檢驗這些人的記憶力,比如在哪裡找到了什麼。
那什麼因素影響了他們的表現呢?
你可能覺得應該是智商,但研究者們發現,
參與者的體重指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BMI值,和記憶力衰退之間有清晰的聯繫。
在尋寶遊戲裡,體重指數高,也就是越胖的人表現越差。

最近的一項包括500名參與者的腦部掃描研究也發現,超重和年齡增長都會導致大腦退化。
而且這種影響在中年人當中非常明顯,肥胖會讓腦年齡增長大約10歲。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發現,這個結論在其他動物身上也成立。
拿囓齒動物來說,越胖的動物在“水迷宮”裡的學習能力也越差。

之前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就報導說,
那些腹部脂肪含量較高的中年人,他們的腦容量,特別是海馬體的容量更小。
也就意味著肥胖會影響人們的記憶力。
現在也有研究顯示了,肥胖和記憶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
記憶力會控制我們的食慾和進食行為,
也就是說,肥胖者的記憶缺陷會讓他們的體重進一步增長。

為什麼肥胖會導致記憶衰退呢?
第一種猜測是說,肥胖的人體內脂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高就會引起人體各種激素的變化。
現在有很多研究可以證明,糖尿病和學習、記憶都有很密切聯繫。
另一種猜測是炎症。
研究發現,會引發炎症的蛋白質含​​量越高,老年人的體重就越重,而且記憶力越不好。
而且也發現,肥胖會激活一種叫做小膠質的細胞,這是一種在大腦中的免疫細胞,
被激活之後就會清除海馬體的神經突觸。
而海馬體的神經突觸越少,我們的記憶力也就越不好。

❤得到-理財-徐小平:五年來我的投資哲學

文章出處:徐小平:五年來我的投資哲學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著名投資人徐小平的投資哲學。

最近,中國著名天使投資人、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接受了鈦媒體的採訪。
徐小平在創辦真格基金之前,是中國最大的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的聯合創始人,
他和俞敏洪、王強並稱為新東方“三駕馬車”。
在這次採訪中,徐小平對自己在真格基金五年來的投資哲學進行了系統的梳理,
提出了創業者的“時間原點”理論。


徐小平說,當一個人想創業的時候,他就是站在創業的“時間原點”上。
這個站在時間原點上的創業者能不能成功,主要是由三個要素決定的。
這三個要素就是創始動力、創始資源和創始技能。

拿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來說,他的創始動力是為了掙足夠的錢,然後去美國留學。
等俞敏洪掙的錢越來越多,他的奮鬥動力也慢慢在昇華,
但那種賺錢的創始動力一直沒變,最終新東方成了一家偉大的公司。

俞敏洪的創始資源是北大。新東方的人才有三個來源:
俞敏洪北大的同學、同事,俞敏洪江陰一中的同學圈,以及新東方自己培養的學生。
比如,新東方前執行總裁陳向東是新東方的學生,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周成剛是俞敏洪的中學同學。
而徐小平自己,以及新東方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王強,都是俞敏洪的北大校友。

俞敏洪的創始技能就是英語老師、托福老師。
新東方在最初創立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俞敏洪本人一直是新東方的骨干教師,
最忙的時候曾經連著好幾天,每天上十幾個小時的課。

徐小平認為,在這三個創始要素中,
創始動力最重要,應該排在第一位,創始資源排第二,創始技能排第三。
投資人從見一個創業者到決定投資,一般就是見一次面。
在這麼短的時間,很難看出這個人的價值觀,
但從他和合夥人的人生履歷中,就比較容易判斷他的創始動機,從而找到投資決策的依據。


此外,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最糾結的一件事,就是投還是不投?
徐小平也說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徐小平說,自己有三個投資理論。第一個理論叫做“牛二理論”,
意思是說,投人就是投牛人,
但牛人有沒有強大二把手、三把手,也能證明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很牛。
比如在新東方,俞敏洪的二三把手是王強和徐小平,這更能證明俞敏洪很牛。
所以如果沒有強大的團隊,只有一個看似很強的創始人,這種項目徐小平是不會投的。


第二個理論叫“單一利益主體論”
意思是說,早期創業者在主體業務還沒有做大的時候,
絕對不應該同時做兩家公司,更不能同時有兩個不同的利益主體。
徐小平認為,創業者是公司的大家長,在你的家還風雨飄搖、團隊還飢寒交迫的時候,
在外面再養一個家,會分散你的精力和資源,這不僅是愚蠢的,也是不道德的。

徐小平的第三個理論是,兼職的人是不能給股份的。
要給也是在一定的周期之後,業績回顧的時候給一點兒。
股份誰都想要,但股份不是給出來的,股份是“掙”出來的。
如果一個人的股份高於他的貢獻,並且還不能往下調節,就會出現內鬥和亂局。

以上就是徐小平對自己投資哲學的最新總結,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鈦媒體”(徐小平創業五年首次全面自我解剖:重回創投原點)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創業者能不能成功,主要是由三個要素決定的。
這三個要素就是創始動力、創始資源和創始技能。
拿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來說,
他的創始動力是為了掙足夠的錢,然後去美國留學。
俞敏洪的創始資源是北大。新東方的人才有三個來源:
俞敏洪北大的同學、同事,俞敏洪江陰一中的同學圈,以及新東方自己培養的學生。
俞敏洪的創始技能就是英語老師、托福老師。
在這三個創始要素中,
創始動力最重要,應該排在第一位,創始資源排第二,創始技能排第三。
投資人從見一個創業者到決定投資,一般就是見一次面。
在這麼短的時間,很難看出這個人的價值觀,
但從他和合夥人的人生履歷中,就比較容易判斷他的創始動機,從而找到投資決策的依據。

徐小平有三個投資理論。
1. 牛二理論
 投人就是投牛人,但牛人有沒有強大二把手、三把手,
 也能證明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很牛。
 比如在新東方,俞敏洪的二三把手是王強和徐小平,這更能證明俞敏洪很牛。
 所以如果沒有強大的團隊,只有一個看似很強的創始人,這種項目徐小平是不會投的。
2. 單一利益主體論
 早期創業者在主體業務還沒有做大的時候,
 絕對不應該同時做兩家公司,更不能同時有兩個不同的利益主體。
3. 兼職的人是不能給股份
 股份誰都想要,但股份不是給出來的,股份是“掙”出來的。
 如果一個人的股份高於他的貢獻,並且還不能往下調節,就會出現內鬥和亂局。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得到-教育-養育孩子:哪些大眾知識是錯的

文章出處:養育孩子:哪些大眾知識是錯的


這條音頻說的是,如何用腦科學養育孩子。

最近,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黃楊名寫了一篇文章,
發表在《聰明養育:像科學家一樣養孩子》這本書裡。
黃楊名說,在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大量真假難辨的育兒知識。
面對這些育兒知識,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來養育孩子呢?
下面就听聽黃楊名是怎麼說的。

首先,在面對眾多育兒秘籍的時候,
我們要知道,自己用在孩子身上的育兒經是否靠譜,
我們參考的這個資訊來源是不是權威的,值得信賴的。
而且就算這個來源是值得信賴的,父母也要採取一種開放的態度,
不要覺得這個一定可以成功,先試一試,
如果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效果不好,就放棄,不要有太強的執念。
因為現在媒體都喜歡用很誇張的東西來吸引讀者,有些效果可能並沒有那麼神奇。


其次,很多流傳廣泛的科學知識,其實只是迷思。
比如大家在媒體上可以看到說,
要掌握孩子出生後的最初幾年,如果過了這個時間沒學什麼,就永遠學不會了。
事實上,並沒有那麼誇張,沒有什麼事情非要在某一時段必須學會的,
所謂關鍵期,只是一個敏感期,也就是說,在某一段時間發展特定的心智功能特別容易,
錯過了這個時間,也可以發展,只不過可能發展沒那麼快。
人不管在什麼年紀都是可以學習的,
所以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急著給他灌輸很多東西,生怕他跟不上別人。
有很多人覺得,孩子的發展在3歲前就定下來了。
其實,這種說法和一個實驗有關,但當時的研究是在猴子身上做的,
科學家發現,猴子在3歲時,腦細胞連接密度和成年猴子差不多。
但猴子發展歷程比人快,3歲的猴子其實相當於12歲或者13歲的人,
所以真要說幾歲前決定,在人類身上肯定不是3歲。


關於如何促進大腦發展方面的迷思也有很多,
比如,民間有一種說法,古典音樂能開發潛能,讓孩子更聰明,
結果科學家發現,想要提升孩子的心智,關鍵在於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不管是聽莫扎特的音樂,還是看偵探小說,只要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對孩子的心智都有提升。
不過,如果只是培養孩子的性情,聽聽古典音樂倒是不錯的做法。

除了擔心孩子聰不聰明之外,現在的家長還擔心孩子快不快樂,
在歐美的一些地方,情緒教育已經是教育當中的重要環節了,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他已經受到情緒影響了,
受到影響時他應該先冷靜,然後再作出反應。
所以大人應該通過示範和引導,幫助孩子調節情緒,降低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最後,作者結合腦科學給出了幾條育兒建議。
第一點,要讓孩子有自主權。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初步的篩選,但不要替孩子處理好一切。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小,所以就安排好所有事情,
這會讓孩子的大腦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
而且也會讓他們在自己做決策的時候,缺乏判斷能力。

第二點,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適合孩子的個性。
給孩子多元刺激,早點挖掘長處是重要的。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不需要強迫孩子一定要和某某孩子一樣,
2歲開始學英文,3歲學鋼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項目,
爸媽應該提供的是不同的刺激,早點了解孩子的長處。

第三點,家長要適當引導孩子離開舒適區,
走入學習區,挑戰一下自己,這樣孩子才能有所成長。
但這個挑戰難度不要一下子提升太多,否則孩子會產生挫敗感。

以上就是一些如何用腦科學養育孩子的方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聰明養育,像科學家一樣養孩子》
稿:崔靖桐
來源:得到

------------
主旨:
1. 育兒秘籍的迷失
 面對眾多育兒秘籍,我們要知道,自己用在孩子身上的育兒經是否靠譜,
 我們參考的這個資訊來源是不是權威的,值得信賴的。
 而且就算這個來源是值得信賴的,父母也要採取一種開放的態度,
 不要覺得這個一定可以成功,先試一試,
 如果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效果不好,就放棄,不要有太強的執念。
 現在媒體都喜歡用很誇張的東西來吸引讀者,有些效果可能並沒有那麼神奇。
2. 很多流傳廣泛的科學知識,其實只是迷思
 例如關鍵期,只是一個敏感期,
 也就是說,在某一段時間發展特定的心智功能特別容易,
 錯過了這個時間,也可以發展,只不過可能發展沒那麼快。
 人不管在什麼年紀都是可以學習的
 所以不要在孩子很小時,就急著給他灌輸很多東西,生怕他跟不上別人。
3. 促進大腦發展方面的迷思
 比如,民間有一種說法,古典音樂能開發潛能,讓孩子更聰明,
 結果科學家發現,想要提升孩子的心智,關鍵在於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不管是聽莫扎特的音樂,還是看偵探小說,只要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對孩子的心智都有提升。
 不過,如果只是培養孩子的性情,聽聽古典音樂倒是不錯的做法。
有幾條育兒建議:
1. 要讓孩子有自主權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初步的篩選,但不要替孩子處理好一切。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小,所以就安排好所有事情,
 這會讓孩子的大腦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
 而且也會讓他們在自己做決策的時候,缺乏判斷能力。
2. 教育孩子時,要適合孩子的個性
 給孩子多元刺激,早點挖掘長處是重要的。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不需要強迫孩子一定要和某某孩子一樣,
 2歲開始學英文,3歲學鋼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項目,
 爸媽應該提供的是不同的刺激,早點了解孩子的長處。
3. 適當引導孩子離開舒適區
 讓孩子走入學習區,挑戰一下自己,這樣孩子才能有所成長。
 但這個挑戰難度不要一下子提升太多,否則孩子會產生挫敗感。

❤得到-兩性-好伴侶意象:我們擇偶的潛規則

文章出處:好伴侶意象:我們擇偶的潛規則


這條音頻說的是擇偶的邏輯,我們是怎麼挑選配偶的。

每個人都會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我們尋找的是像我們一樣的人,還是完全不一樣的?
為什麼不同的族群,擇偶的標準也不一樣?最近一本經典書再版,叫《第三種黑猩猩》,
作者是美國著名的演化生物學家戴蒙德。
他從生物學的角度,解釋了擇偶的邏輯,我給你轉述一下他的觀點。

先來說說,為什麼每個人的擇偶標準不一樣呢?
心理學家提出一個概念,叫“搜尋參考意象”。
意思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腦子裡都有一個“好伴侶”的意象。
我們在尋找的過程裡,會不斷地把身邊的人跟這個意像做比較,
符合這個意象的人才是我們想要的。


那這個“好伴侶”的意像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大多數夫妻在這幾個指標是非常相似的,
包括宗教、族裔、人種、社會經濟條件、年齡、政治觀點等。
而且,在身體特徵上,夫妻之間幾乎每一項都顯著相似,
比如耳垂長度、腰圍、兩眼的距離,甚至是肺活量。
有意思的是,中指長度的相關係數很高,說明丈夫和妻子的中指長度是很相近的。

那我們的“搜尋參考意象”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這個意象深受我們身邊異性的影響。
像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童年夥伴都會影響我們的參考意象。
如果你有疑問,我的伴侶跟我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也不是很像啊,該怎麼解釋?

原因有兩點。
第一,所有研究都顯示,人格特質比體貌特徵更影響我們的擇偶標準。
第二,參考意象容納了很多彼此不相關的體貌特徵。
大多數人找到的配偶,是在很多特徵上平均來說跟“搜尋參考意象”接近的人,
而不是在少數特徵上最接近“搜尋參考意象”的人。


我們拿“豐滿的紅發女郎”理論來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男人的母親和姐妹都是豐滿的紅發女郎,
他長大後可能會對豐滿的紅發女郎特別感興趣。
但是這樣的人數量不多,再考慮到其他擇偶因素,
實際上豐滿的紅發女郎生的男孩長大後,只有少數人能找到跟母親一樣的女人。
大多數人的老婆,既不是紅頭髮,也沒有豐滿的身材。


那既然“搜尋參考意象”影響著我們的擇偶觀,我們為什麼不選近親做伴侶呢?
他們應該是最接近意象的人呀。
我們來看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把一隻雄性鵪鶉和兩隻陌生的雌性鵪鶉放到一個籠子裡,
一隻雌鵪鶉長得像雄鵪鶉的表妹,另一隻不像。
結果顯示,雄性鵪鶉更喜歡長得像自己表妹的那一隻。
但是,如果把這隻雄性鵪鶉和它的親妹妹以及表妹關到一起,它還是會選擇表妹。
也就是說,找配偶要跟兄弟姐妹有點像,但又不能太像。

這個實驗說明,動物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學會辨認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成年之後,體內就形成了一個程序,
找配偶會找那些跟父母、同胞相似的異性,但絕對不是父母或者同胞。
當然,這只是一個動物實驗,
對於人來說,亂倫禁忌究竟是本能,還是後天形成的呢?


再來說一個案例。
以色列有一個合作農場,實行集體制,所有孩子都是由大人共同撫養,
這些孩子一起長大,就好像一個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
研究發現,2769個在農場長大的孩子,只有13對新人出生在同一個農場,
其他人都是到農場之外找伴侶。而且,這13對新人裡,還有11個是6歲以後才搬到農場的。
這個研究也說明了,我們可能在6歲之前,就形成了自己的擇偶偏好,
我們會覺得,6歲之前的親密關係,不能做成年以後的伴侶,但要找和他們相似的人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在找伴侶的時候,會和腦中的“搜尋參考意象”進行對比,
“搜尋參考意象”的建立和父母姊妹,以及小時候的親密玩伴有關,
我們會找和他們相似的人作為伴侶。希望這個結論對你有啟發。



本文源自:《第三種黑猩猩》
稿:王海
來源:得到

-------------
主旨:
為什麼每個人的擇偶標準不一樣呢?
心理學家提出一個概念,叫“搜尋參考意象”。
意思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腦子裡都有一個“好伴侶”的意象。
我們在尋找的過程裡,會不斷地把身邊的人跟這個意像做比較,
符合這個意象的人才是我們想要的。

“好伴侶”的意像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大多數夫妻在這幾個指標是非常相似的,
包括宗教、族裔、人種、社會經濟條件、年齡、政治觀點等。
而且,在身體特徵上,夫妻之間幾乎每一項都顯著相似,
比如耳垂長度、腰圍、兩眼的距離,甚至是肺活量。

“搜尋參考意象”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這個意象深受我們身邊異性的影響。
像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童年夥伴都會影響我們的參考意象。
第一,所有研究都顯示,人格特質比體貌特徵更影響我們的擇偶標準。
第二,參考意象容納了很多彼此不相關的體貌特徵。
大多數人找到的配偶,是在很多特徵上平均來說跟“搜尋參考意象”接近的人,
而不是在少數特徵上最接近“搜尋參考意象”的人。

我們拿“豐滿的紅發女郎”理論來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男人的母親和姐妹都是豐滿的紅發女郎,
他長大後可能會對豐滿的紅發女郎特別感興趣。
但是這樣的人數量不多,再考慮到其他擇偶因素,
實際上豐滿的紅發女郎生的男孩長大後,只有少數人能找到跟母親一樣的女人。
大多數人的老婆,既不是紅頭髮,也沒有豐滿的身材。

既然“搜尋參考意象”影響著我們的擇偶觀,我們為什麼不選近親做伴侶呢?
說一個案例。
以色列有一個合作農場,實行集體制,所有孩子都是由大人共同撫養,
這些孩子一起長大,就好像一個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
研究發現,2769個在農場長大的孩子,只有13對新人出生在同一個農場,
其他人都是到農場之外找伴侶。而且,這13對新人裡,還有11個是6歲以後才搬到農場的。
這個研究也說明了,我們可能在6歲之前,就形成了自己的擇偶偏好,
我們會覺得,6歲之前的親密關係,不能做成年以後的伴侶,但要找和他們相似的人。

得到-行銷-商場:進門第一個位置並不最好

文章出處:商場:進門第一個位置並不最好


這條音頻說的是,走進商場後看到的第一個位置,不是最好的位置。

一般我們認為,走進商場後,看到的第一個位置最顯眼,
在商場做生意一定要佔第一個位置。但是最近有本再版的經典書《顧客為什麼購買》,
作者帕科·昂德希爾,是美國著名的消費行為學專家,被稱為“零售業的福爾摩斯”。
這位專家說,顧客走進商場後看到的第一個位置,不是最好的位置,相反,還容易被忽略。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先來說一個概念,叫過渡區,指的是什麼呢?
作者長期觀察顧客的行為,發現顧客走進商場大門之後,會放慢腳步,
適應光線和距離的變化,開始四處看。但是,這還不算真正進入商場。
他們什麼時候慢下來,才算真正進入。
這個讓顧客慢下來的點,就是轉折點。從大門到轉折點的區域,叫做商場的過渡區。

在這個過渡區,顧客基本什麼都不會做。
這個區域的廣告、海報會被忽略,推銷員派發優惠券,也容易被拒絕。
像IBM曾經給某個百貨公司設計了一款能和顧客交流的機器,把它放在門口,
可以給顧客提供搜索和導購等服務,聽起來是不錯,但實際上沒什麼人用。
因為這台機器放在了過渡區,顧客進入商場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注意到。
只有顧客走過這個過渡區,才會正式進入購物的狀態。
你看,佈置在商場門口的櫃檯,正好處在過渡區,位置並不好。


這個“第一不一定最好”的發現,不光過渡區適用,整個商場都適用。
不管在哪個銷售區,顧客看到的第一家店鋪、第一個商品,不一定都有優勢。
一方面,在入口和商品之間保持一些距離,可以讓顧客在走近商品之前多看幾眼,
產生視覺預期。另一方面,俗話說貨比三家,一般顧客不會對商品一見鍾情,
往往會對比幾家的產品。到了商場的中間,覺得看得差不多了,才會決定購買。
所以說,第一家店鋪不一定是最好的。

說回過渡區,為了節省空間,商場可以用一些手段盡量縮短過渡區,
比如在門口設置一個特殊的照明效果,或者是門口上面安裝一個空調,
通過光線和溫度的變化,讓消費者提前進入購物狀態。


如果想利用過渡區,該在這個區域做什麼?
作者說,一方面,可以安排工作人員和顧客打聲招呼,但是目的不是推銷,而是要防盜。
研究人員發現,即便聘請一位和藹的老太太站在門口,
對進來的顧客打招呼,也能降低盜竊率。

另一方面,還可以安排工作人員,給顧客遞上購物筐。
如果只是把購物筐堆在門口,會有很多顧客忽略掉。
而且,很多人以為自己只買一點點東西,不會去拿購物筐,
進去之後才發現想買的東西很多。
所以,要主動提供購物筐,還要在商場裡面多個醒目的位置放置購物筐,
這樣能明顯提高銷量。


這是為什麼呢?作者說,只有解放顧客的雙手,
讓他們能空出手來摸一摸某些東西,他們才可能會買。
如果空不出手來,他們可能根本都不會考慮去買。
比如現在的超市門口都有儲物櫃,其實就是為了讓顧客解放雙手,買更多的東西。

總結一下,剛進入商場的區域是過渡區,並不是銷售的好位置。
要利用過渡區,可以安排工作人員跟顧客打招呼,也可以遞上購物筐。
以上,就是作者對於消費者行為的觀察總結,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顧客為什麼購買》
稿:王海
來源:得到


----------------
主旨:
顧客走進商場後看到的第一個位置,不是最好的位置,相反,還容易被忽略。

先來說一個概念,叫過渡區,指的是什麼呢?
期觀察顧客的行為,發現顧客走進商場大門之後,會放慢腳步,
適應光線和距離的變化,開始四處看。但是,這還不算真正進入商場。
他們什麼時候慢下來,才算真正進入。
這個讓顧客慢下來的點,就是轉折點。從大門到轉折點的區域,叫做商場的過渡區。
在這個過渡區,顧客基本什麼都不會做。
這個區域的廣告、海報會被忽略,推銷員派發優惠券,也容易被拒絕。

這個“第一不一定最好”的發現,不光過渡區適用,整個商場都適用。
不管在哪個銷售區,顧客看到的第一家店鋪、第一個商品,不一定都有優勢。
俗話說貨比三家,一般顧客不會對商品一見鍾情,
往往會對比幾家的產品。到了商場的中間,覺得看得差不多了,才會決定購買。
所以說,第一家店鋪不一定是最好的。

為了節省空間,商場可以用一些手段盡量縮短過渡區,
比如在門口設置一個特殊的照明效果,或者是門口上面安裝一個空調,
通過光線和溫度的變化,讓消費者提前進入購物狀態。
如果想利用過渡區,該在這個區域做什麼?
以安排工作人員和顧客打聲招呼,但是目的不是推銷,而是要防盜。
研究人員發現,即便聘請一位和藹的老太太站在門口,
對進來的顧客打招呼,也能降低盜竊率。
或者還可以安排工作人員,給顧客遞上購物筐。
如果只是把購物筐堆在門口,會有很多顧客忽略掉。
而且,很多人以為自己只買一點點東西,不會去拿購物筐,
進去之後才發現想買的東西很多。

❤得到-時間-時間管理:哪種方案證明是對的

文章出處:時間管理:哪種方案證明是對的


這條音頻來說說,哪一種時間管理的方法是最好的。

你一定接觸過很多時間管理的方法,有的說先做簡單的事再做複雜的事。
有的說只做重要的事,別的沒有必要做。有的說,最優先的是重要但不緊急的那些事情。
那麼,哪一種時間管理的方法是最好的呢?
“得到”APP訂閱專欄“精英日課”作者萬維鋼最近寫了篇文章,
介紹了數學家的相關研究成果。總的來說,是一個壞消息,一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並不存在適用所有情況的最好的時間管理方法。
但是,好消息是,如果設定一些條件,那麼可以用數學證明,
找到適合這類情況的最好的時間管理方法。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先來說說,如果你面臨的是這樣的情況,
你有幾個任務,所有的任務都是急事,
也就是說,每個任務都有完成截止日期,那麼數學家的建議是什麼呢?


第一個辦法就是按照截止日期的早晚來安排任務,先做最早截止的任務
做完一個再做下一個。這樣做可能每個任務都會拖延一點,但是都不會拖得太久。

不過,按照這種做法,有的任務還是會完不成,
但是我們希望按時完成的任務越多越好,那怎麼辦呢?
這時候就要採取另一種方法,叫“摩爾算法”,就是放棄佔用時間最長的任務。
舉個例子,冰箱裡有很多水果,都有自己的保質期,
為了盡可能地減少浪費,你應該先吃最早過期的那個。
當你發現自己肯定吃不完的時候,就應該把剩下的水果中最大的那個扔掉,
因為吃掉它最費時間。也就是說,不管西瓜還有幾天過期,
你都應該把西瓜扔了,繼續按照到期的先後順序來吃剩下的水果。


再來說說,如果你面臨的是這樣的情況,你手頭有一些任務,
每一個任務的截止日期都比較寬裕,都不是急事,那麼哪種方法最好?

處理不是急事,你可以用“小事優先”方法,就是優先做那些時間更短的事。
一項任務涉及到別人的等待時間,可以用這個方法。
舉個例子,有兩個人都要跟你談話,一個要談3分鐘,一個要談10分鐘。
如果先跟3分鐘的人談,另外一個人就要等3分鐘,那麼佔用的總時間是3+3+10=16分鐘。
如果先跟10分鐘的人談,另一個人要等10分鐘,佔用的總時間是10+10+3=23分鐘。
所以先跟3分鐘的人談話更省時間。

如果沒有人在等,我們也應該小事優先,
因為心裡一直被任務壓著,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就能減輕一點心理負擔。

以上說了兩種情況,適用的範圍其實不多,因為你經常面臨的是這樣的情況,
你手頭有一些任務,雖然截止日期比較寬裕,但是每件事的重要程度並不一樣。
這個時候用什麼方法最好呢?

數學家說,此時的原則是“任務密度高者優先”。
就是說,要計算每一個任務的密度,按照密度從高到低的順序去做。
如何計算任務密度呢?就是任務的重要程度,除以完成時間。

那麼如何確定任務的重要程度呢?
這裡沒有統一的作法,但是重要的是理解,這裡的關鍵在於這個量化的思想。
不能光說要事優先,到底多重要的事才算要事呢?
這個方法就是把事情的重要程度用數字表現出來,幫助你判斷。

作者也舉了一個例子,說明可以簡單地估算任務的重要程度,
就是估算每一個任務完成後的收入。這樣就可以方便地計算任務密度了。

比如有兩項任務,
A任務收入200元,1小時完成;
B任務收入300元,3小時完成。用任務的收入除以完成時間,
A任務的密度是200,B任務的密度是100。
所以,雖然B任務收入更多,也要排在A任務的後邊。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
那些不能折算成收入的任務怎麼辦,怎麼去估算這些任務的密度呢?
你可以用自己的標準去給每一個任務設定一個值,讓這些任務的重要性可以比較就可以。
記住,關鍵在於這個量化的思想,把任務的重要性可以用數值的方式表示出來。


最後,我們來說一個最複雜的情況,就是你要同時考慮的方面很多,
比如,既要考慮不同任務的截止日期,每個任務的重要程度也不同,
而且,任務之間可能還是有聯繫的,必須完成A任務,才能繼續做B任務。這種情況怎麼辦?數學家說,這種情況沒有一個最優解。

但是數學家說,
只要改一個小條件,就會有一個好辦法,這個小條件是可以允許任務中斷的。

舉個例子,就是你正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來了新的任務。
此時,你應該繼續做原來的任務呢,還是去做新的任務呢?這個問題是有解決辦法的。
你可以比較一下新任務和手裡任務的截止時間,哪個先截止就做哪個。
你還可以比較一下新任務和手裡任務的密度,哪個密度更高就先做哪個。

最後總結一下,數學家說,時間管理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好辦法。
但是,如果設定一些條件,
也就是說,如果可以簡化到某一種情況,數學家就能告訴你這種情況下的最好辦法。

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每一種時間管理的方法其實都是有適用條件的。

以上關於時間管理的辦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得到”APP訂閱專欄《精英日課》(數學家告訴你最好的時間管理)
稿:谷文彩
來源:得到


-------------
主旨:
哪一種時間管理的方法是最好的呢?
總的來說,是一個壞消息,一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並不存在適用所有情況的最好的時間管理方法。
但是,好消息是,如果設定一些條件,
那麼可以用數學證明,找到適合這類情況的最好的時間管理方法。


情況1. 如果你面臨的是這樣的情況,你有幾個任務,所有的任務都是急事,
也就是說,每個任務都有完成截止日期,那麼數學家的建議是什麼呢?
 按照截止日期的早晚來安排任務,先做最早截止的任務,做完一個再做下一個。
 若有的任務完成不了,就要採取另一種方法,叫“摩爾算法”,
 就是放棄佔用時間最長的任務。
情況2. 手頭有一些任務,每一個任務的截止日期都比較寬裕,
都不是急事,那麼哪種方法最好?
 你可以用“小事優先”方法,就是優先做那些時間更短的事。
 因為心裡一直被任務壓著,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就能減輕一點心理負擔。
情況3. 截止日期比較寬裕,但是每件事的重要程度並不一樣。
這個時候用什麼方法最好呢?
 "任務密度高者優先",如何計算任務密度呢?就是任務的重要程度,除以完成時間。
 那麼如何確定任務的重要程度呢?
 這裡沒有統一的作法,但是重要的是理解,這裡的關鍵在於這個量化的思想。
情況4. 任務之間可能還是有聯繫的,必須完成A任務,才能繼續做B任務。這種情況怎麼辦?
 這種情況沒有一個最優解。

最後總結一下,數學家說,時間管理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好辦法。
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每一種時間管理的方法其實都是有適用條件的。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得到-科技-網絡素養:騰訊研究院2016

文章出處:網絡素養:騰訊研究院2016


這條音頻講的是,中國網民的網絡素養怎麼樣,
以及為什麼說網絡素養是數字社會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了,因為網絡而出現的問題,
比如說網絡空間健不健康,網民的網絡素養怎麼樣,這些問題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前不久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騰訊研究院發布了行業第一份
《中國網民網絡素養研究報告》,我們來聽聽報告裡都說了啥。


首先,網絡素養是什麼呢?
這是說一個人在用各種數字設備,比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時,他掌握的使用知識,
使用技能,還有在網上的行為模式是怎樣的。
當然,看一個人有沒有網絡素養,不只是看他會不會上網,
還要看他其他方面的素質,比如,他能不能發現、捕捉以及評價網上的信息?
會不會參與在線社群,或者社交網絡中的活動,還不違反行為規範?
他知不知道數字技術會帶來什麼樣的社會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網絡素養的一部分。


在這份報告裡,他們把網絡素養分成了五個發展階段,
從只把網絡當做是最基礎的工具,到能夠識別網絡中的信息,
到能參與網絡活動,再到能利用網絡進行協作,最後達到“智慧網絡人”的階段。
到了這個階段,就意味著這個人能夠熟練使用互聯網,解決複雜的現實問題。


其次,報告還顯示,在咱們國家,超過97%的網民都會關注關於網絡安全的消息,
超過七成的網民會定期清理網絡瀏覽記錄,
六成的網民會在確認網站正規性之後再填寫個人信息。
遇到不良信息時,網民的態度也比較積極主動,
比如,近七成的網民會選擇刪除,或屏蔽垃圾信息,五成多的網民會舉報不良信息和賬號。
而且大部分網民也認為,網絡空間法制化能更有效地打擊網絡不良行為,
對保障網民權益更加有利。我們可以看出,只要這些有社會責任意識、
希望自己是個合格信息傳播者的網民越來越多,
網絡也會變成一個更好的溝通和傳播的渠道。


另外,報告還發現,在網上發起的公益活動也提高了網民參與的積極性。
在網上參與公益活動的網民,是線下參與比例的近兩倍。
而且在這些網民中,有一多半的人只在網上參與公益活動。
這就意味著,網絡素養在促進社會協作、公益等方面有很大的潛力。


針對這份報告,北大教授、中國傳播學會常務理事胡泳覺得,
網民的網絡素養可以說是數字社會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現在網絡社會的基礎有兩個,一個是網絡的接入權,一個就是網民的網絡素質。
對此,胡泳還提出,21世紀的文盲已經不是那些不識字,不會讀寫的人了,
而是那些沒有網絡素養的人,這些人沒有學習能力,總忘記自己學過什麼,又得重新學習。


雖然從這份報告中我們能發現,中國網民的網絡素養正在提高。
但胡泳也說,這份報告也有缺點,比如它更強調網民該有什麼義務,
但很少考慮政府和企業應該怎樣保護網民的權利。
再比如,想要提高網民的數字素養,他們的年齡、教育程度,
還有所處的社會階層也都應該在考慮範圍內,但報告對這方面的研究還有不足。

以上就是騰訊研究院發布的這份報告,以及胡泳對中國網民數字素養的看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胡泳”(21世紀的文盲);《中國網民網絡素養研究報告(2016)》
稿:桃子
轉載:得到

----------
主旨:
看一個人有沒有網絡素養,不只是看他會不會上網,
還要看他其他方面的素質,比如,他能不能發現、捕捉以及評價網上的信息?
會不會參與在線社群,或者社交網絡中的活動,還不違反行為規範?
他知不知道數字技術會帶來什麼樣的社會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網絡素養的一部分。

在這份報告裡,他們把網絡素養分成了五個發展階段,
從只把網絡當做是最基礎的工具,到能夠識別網絡中的信息,
到能參與網絡活動,再到能利用網絡進行協作,最後達到“智慧網絡人”的階段。

到了這個階段,就意味著這個人能夠熟練使用互聯網,解決複雜的現實問題。

現在網絡社會的基礎有兩個,一個是網絡的接入權,一個就是網民的網絡素質。
21世紀的文盲已經不是那些不識字,不會讀寫的人了,
而是那些沒有網絡素養的人,這些人沒有學習能力,總忘記自己學過什麼,又得重新學習。


雖然從這份報告中我們能發現,中國網民的網絡素養正在提高。
但胡泳也說,這份報告也有缺點,比如它更強調網民該有什麼義務,
但很少考慮政府和企業應該怎樣保護網民的權利。

❤得到-心理-微習慣:巧破“新年綜合症”

文章出處:微習慣:巧破“新年綜合徵”


這個音頻跟你介紹一則,新的習慣養成策略。

大部分人都曾有過“新年目標綜合徵”,
我們在新年伊始時雄心勃勃制定的目標,往往難以實現,為什麼會這樣?怎麼解決?
美國專門研究習慣養成策略的專家斯蒂芬·蓋斯最近出版的一本書《微習慣》,
介紹了一種“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習慣培養法——微習慣

什麼是微習慣?簡單來說,微習慣就是設定一個輕而易舉能完成的“小目標”。
斯蒂芬·蓋斯說,如果你想培養一個新習慣,微習慣基本上就是它大幅縮減的版本——
把“每天做100個俯臥撑”的目標縮減成每天1個,
把“每天寫3000字”的目標縮成每天寫50字,這就是“微習慣”。

微習慣太小了,小到不可能失敗,所以它不會給人造成任何負擔。
你讓自己每天鍛煉半小時,可能想想都覺得困難而不想動,
而微習慣恰恰幫人掃除猶豫,馬上可以開始行動。

為什麼微習慣會有這麼好的效果?斯蒂芬·蓋斯是這樣解釋的,
人們常常會以為,一項自我改變的行動,無法持續下去,
是因為自己的原因,但其實有問題的不是他們,而是他們採用的策略。


斯蒂芬·蓋斯特別指出,“21天養成習慣”這個說法是個謬誤。
研究表明,不同行為養成習慣所需時間從18天到254天不等,平均時間為66天。
對於大多數有價值的習慣而言,養成它需要長久的堅持。
要把行為變成習慣,主要有兩個途徑:動力和意志力。
動力就是強烈做一件事的意願,是願望,
而意志力呢,就是讓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努力去做這件事。
養成習慣的過程中,意志力遠比動力要重要、更可靠。

而微習慣,恰恰能有效消除一些損耗意志力的威脅。
比如,微習慣所需要的努力非常小,這就降低了努力的程度。


那麼,大家現在可能最關心的就是,微習慣到底要怎麼培養?
斯蒂芬·蓋斯列出了八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適合你的微習慣和計劃。
把你想要擁有的微習慣列一個清單,有針對性的篩選,可以一次性建立多個微習慣。

第二步,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制定這項微習慣,自己真正的想法是什麼?改變點在哪裡?

第三步,明確習慣依據,將其納入日程。
生活比較規律的人可以根據時間來選擇習慣,比如確定某個行動要在晚上八點準時開始;
生活不規律的人可以根據行為方式選擇習慣,比如吃完午飯30分鐘後去鍛煉。
前者缺乏靈活性但更能養成習慣慣性,後者略微混亂,但更加隨意更有助於堅持。

第四步,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
對自己有回報的習慣,更容易堅持下去。

第五步,記錄與追踪完成情況。比如用打卡來記錄完成情況。
作者特別指出,在紙上記錄,比在電子設備上打卡,更能強化印象並帶給人成就感。

第六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微習慣很容易,
但切記,行動時,只能超額完成,不能調整習慣難度,因為這樣可以減輕意志力消耗。

第七步,完成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培養新習慣是一個脫離自己舒適區的過程,放棄是最容易出現的念頭。
所以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和決心,要明白,
你的首要認務就是完成這個小小的計劃,不要過高期待。

第八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誌。
習慣養成的標誌有:沒有抵觸情緒;行動時無須考慮;你不再擔心完不成;
常態化;以及,你有了一個自我身份的認同:
比如我是一個馬拉松跑者,我是一個讀書人等等。
通過這一步,你可以了解自己的習慣是否已經養成。

以上就是我們為你精選的,《微習慣》這本書的大致內容,
相信你能從中有所收穫。新年快到了,希望你制定並完成自己滿意的目標。



本文源自:斯蒂芬·蓋斯《微習慣》
稿:泰斯
轉載:得到

--------------
主旨:
介紹一種“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習慣培養法——微習慣。
什麼是微習慣?簡單來說,微習慣就是設定一個輕而易舉能完成的“小目標”。
斯蒂芬·蓋斯說,如果你想培養一個新習慣,微習慣基本上就是它大幅縮減的版本——
把“每天做100個俯臥撑”的目標縮減成每天1個,
把“每天寫3000字”的目標縮成每天寫50字,這就是“微習慣”。

要把行為變成習慣,主要有兩個途徑:動力和意志力。
動力就是強烈做一件事的意願,是願望,
而意志力呢,就是讓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努力去做這件事。
養成習慣的過程中,意志力遠比動力要重要、更可靠。
而微習慣,恰恰能有效消除一些損耗意志力的威脅。
比如,微習慣所需要的努力非常小,這就降低了努力的程度。

有八個步驟培養微習慣。
第一步,選擇適合你的微習慣和計劃
把你想要擁有的微習慣列一個清單,有針對性的篩選,可以一次性建立多個微習慣。

第二步,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制定這項微習慣,自己真正的想法是什麼?改變點在哪裡?

第三步,明確習慣依據,將其納入日程
生活比較規律的人可以根據時間來選擇習慣,比如確定某個行動要在晚上八點準時開始;
生活不規律的人可以根據行為方式選擇習慣,比如吃完午飯30分鐘後去鍛煉。
前者缺乏靈活性但更能養成習慣慣性,後者略微混亂,但更加隨意更有助於堅持。

第四步,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

第五步,記錄與追踪完成情況。比如用打卡來記錄完成情況。

第六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微習慣很容易,但切記,行動時,只能超額完成,
不能調整習慣難度,因為這樣可以減輕意志力消耗。

第七步,完成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培養新習慣是一個脫離自己舒適區的過程,放棄是最容易出現的念頭。
所以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和決心,要明白,
你的首要認務就是完成這個小小的計劃,不要過高期待。

第八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誌。
習慣養成的標誌有:沒有抵觸情緒;行動時無須考慮;你不再擔心完不成;
常態化;以及,你有了一個自我身份的認同:
比如我是一個馬拉松跑者,我是一個讀書人等等。
通過這一步,你可以了解自己的習慣是否已經養成。

❤得到-心理-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

文章出處: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


這條音頻給你介紹一本新書叫《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

聰明人確實會招來別人的嫉妒,
但是“聰明”也會給聰明人自己帶來陰影,歷史上有很多天才最終隕落甚至選擇自殺的例子。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聰明人不斷受傷?又該怎樣避免這些傷害呢?
有本新書叫《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作者是心理學家埃里克·麥瑟爾博士,
他從多年與聰明人共事的經歷中總結出了幾點原因和解決辦法。我們一起來聽聽。


先說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思考能力強讓聰明人更容易狂躁和焦慮。
一方面,聰明人比普通人擁有更強大的思維能力,
他們會迫使大腦加速運轉來讓生活更有意義。
假如遇到某種壓力或刺激,阻礙了這種不斷向前的狀態,
就會引發大腦紊亂,患上狂躁症或焦慮症。
另一方面,聰明人常常會過度思考,自尋煩惱。
比如,在超市看見一袋熏牛肉,第一感覺是垂涎三尺,
可是緊接著,大腦就開始理性地權衡各種情況:
這個價格合理嗎?吃醺牛肉健康嗎?卡路里攝入合適嗎?超市給員工最低工資了嗎?等等。
這些問題顯然已經超出了醺牛肉本身,
但是與安全感、道德感息息相關,聰明人很難放棄這種貌似合情合理的擔憂。
事實上,合理並不意味著對自己有益,
這個評判過程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過度重視和自我消耗。
 
 
第二,心有餘而力不足讓聰明人更加痛苦。
當聰明人認識到自己熱愛的工作並沒有那麼難,就像在原地踏步時,就會感到很痛苦。
假如智力遠勝於能力,心有餘而力不足,那就更悲傷了。
比如,作家在寫小說的時候,腦海中能很清晰地“聽到”一種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散文語調,
但是,寫出來的散文卻總是比她期待的要遜色很多。
當不能讓自己滿意時,就會喪失自信,懷疑自己能不能支撐起作家這個頭銜。
這些你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以及你擁有什麼之間的差距,對於聰明人來說就是切膚之痛。


第三,洞察世事會讓聰明人倍感沮喪。
聰明人與生俱來的判斷和解構能力,會迫使他看到自己的錯誤和缺點,
以及周圍環境的真相,因而很容易對工作和生活感到反感。
舉個例子,你的興趣是看動作電影,從純電影的角度,
你會忽視男主角為了逃脫壞人的追捕,撞壞的汽車和誤傷的無辜路人。
但是很明顯,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被誤傷的是你的親人,你是不可能認同這種做法的。
當聰明人洞察了這種潛在的威脅之後,他就會因此難過。
每一次旁觀或評判,都會讓聰明人更加憂傷,
最嚴重的後果之一就是對自己產生懷疑,從職業到娛樂,從思想、選擇到價值觀。


第四,“厭倦感”讓聰明人逐漸消沉
聰明人會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種怪圈,那就是他們會胸懷熱情、志趣,去追求自己的事業,
但是很快就會感到乏味和厭倦,貌似沒有什麼事物能讓他產生興趣。
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無數的聰明人都過著百無聊賴、日漸絕望的生活。


那聰明人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或減少上面這些傷害呢?
作者說,聰明人受傷,歸根結底是遇到了“意義”危機。
意義是一種純粹主觀的心理體驗,不是社會、環境或家庭認為它有沒有意義,
而是自己有沒有感受到意義。因此,聰明人避免傷害的一個最重要方式就是:
不要等待或尋找那些與個人情況不符的意義,而是要從日常需求出發,
主動構建或創造以價值為基礎的個人意義。
比如,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審視一下日程安排,
確定今天在哪些方面可以賦予意義,要抓住哪些有意義的機會,
並且定期審視自己的意義清單,隨時確保當前的行為對自己來說是有意義的。
這種主動創造意義的生活可以最妥善地維護聰明人的價值觀和原則,緩解焦慮和痛苦,
幫助聰明人選擇一種引以為傲的生活方式。

以上就是《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
稿:宋碧瓊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思考能力強讓聰明人更容易狂躁和焦慮
 一方面,聰明人比普通人擁有更強大的思維能力,
 他們會迫使大腦加速運轉來讓生活更有意義。
 假如遇到某種壓力或刺激,阻礙了這種不斷向前的狀態,
 就會引發大腦紊亂,患上狂躁症或焦慮症。
 另一方面,聰明人常常會過度思考,自尋煩惱。
 比如,在超市看見一袋熏牛肉,第一感覺是垂涎三尺,
 可是緊接著,大腦就開始理性地權衡各種情況:
 這個價格合理嗎?吃醺牛肉健康嗎?卡路里攝入合適嗎?
 超市給員工最低工資了嗎?等等。
2. 心有餘而力不足讓聰明人更加痛苦
 當聰明人認識到自己熱愛的工作並沒有那麼難,
 就像在原地踏步時,就會感到很痛苦。
 假如智力遠勝於能力,心有餘而力不足,那就更悲傷了。
3. 洞察世事會讓聰明人倍感沮喪
 聰明人與生俱來的判斷和解構能力,會迫使他看到自己的錯誤和缺點,
 以及周圍環境的真相,因而很容易對工作和生活感到反感。
 舉個例子,你的興趣是看動作電影,從純電影的角度,
 你會忽視男主角為了逃脫壞人的追捕,撞壞的汽車和誤傷的無辜路人。
4. “厭倦感”讓聰明人逐漸消沉
 聰明人受傷,歸根結底是遇到了“意義”危機。
 聰明人避免傷害的一個最重要方式就是:
 不要等待或尋找那些與個人情況不符的意義,而是要從日常需求出發,
 主動構建或創造以價值為基礎的個人意義。
 比如,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審視一下日程安排,
 確定今天在哪些方面可以賦予意義,要抓住哪些有意義的機會,
 並且定期審視自己的意義清單,隨時確保當前的行為對自己來說是有意義的。
 這種主動創造意義的生活可以最妥善地維護聰明人的價值觀和原則,緩解焦慮和痛苦,
 幫助聰明人選擇一種引以為傲的生活方式。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得到-心理-為什麼人要自己騙自己

出處:為什麼人要自己騙自己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為什麼人要自己騙自己。

你知道嗎?人不僅會騙別人,也經常欺騙自己。
今年出版了一本書,名叫《愚昧者的愚昧》,
作者羅伯特·特里弗斯是一位進化生物學革命的先驅。
他在書裡說,人類的心智存在明顯的核心矛盾:
我們搜尋信息,但在接受信息的時候,會把這些信息處理得面目全非。
這正是自我欺騙的一種表現方式。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自欺與欺騙背後的原因。


比如,在個體自欺中,男性往往會高估女性對自己的興趣,
也許對方只是無意當中多看了你一眼,你可能就會覺得她對你有意思,
這種對自己魅力的錯誤估計,會讓男人更有信心和勇氣主動出擊,
這種主動性的提高,可以提升他們約女生出去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這種男性關於自己魅力的自欺,
能幫助他們抓住真正對自己有意思的女人,從而傳播自己的基因。


但是當個體的自欺與欺騙被放大到了組織、社會、甚至國家層面,
就可能產生災難性的後果。
書中給大家舉了一個大型組織自欺的例子。
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航天器起飛後爆炸,上面的宇航員都遇難了。
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負責調查事故原因。
費曼得出的結論是,NASA作為一個整體在欺騙著美國。
為了增加經費的投入,NASA開始不斷地鼓吹航空計劃的重要性,
費曼認為NASA的太空計劃實際上是以賺錢為目的的,
在決定重要的設計方案時,原則是哪個最賺錢,就採用哪個。
而且,當時太空中沒有太多需要人去做的實驗,只不過是載人飛行器看起來有吸引力,
更能刺激政府花錢的熱情,NASA才反复推銷載人飛行的計劃。
如果進行的是無人航天飛行器的計劃,即使出現事故,也不會導致人員傷亡。
 NASA的安全部門,為了自己的利益掩蓋了事故問題,從而協助組織完成了自欺。


那如果自欺發生在國家層面會是什麼樣子呢?
作者說,歷史教科書裡的那些虛假敘述,就是典型的國家層面主導的群體自欺。
比如,日本就曾經在歷史教科書裡敘述過虛假的歷史,美化自己在二戰中犯下的罪行。
而一旦虛假的歷史被構建出來,自欺就會在群體層面發揮作用。
當大家都被往同一個方向誤導時,就會堅定彼此的錯誤觀念。
從國家利益或某些群體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許是一件好事。
但對於曾經的受害人來說,這卻是非常傷害感情的做法,很容易引發爭端。

總之,從個體關係一直到社會組織國家層面,自欺和欺騙都無處不在。
自欺也許有積極的一面,讓我們獲得了一些進化上的優勢,
但在某些層面上,自欺也有非常消極的一面,讓我們對很多風險視而不見。

在這本書的最後,作者勸告我們說,
通過自欺而達成的欺騙,
雖然有可能占到一連串的小便宜,但後面卻有可能跟著一場大災難。
眾多錯誤暗示帶給我們過度自信和自我膨脹,可能毀掉我們自己。
儘管同自欺搏鬥非常艱難,我們還是要為清醒而努力。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部分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愚昧者的愚昧》
稿:崔靖桐
轉載:得到

---------------------
主旨:
我們搜尋信息,但在接受信息的時候,會把這些信息處理得面目全非。
這正是自我欺騙的一種表現方式。

舉個大型組織自欺的例子。
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航天器起飛後爆炸,上面的宇航員都遇難了。
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負責調查事故原因。
費曼得出的結論是,NASA作為一個整體在欺騙著美國。
為了增加經費的投入,NASA開始不斷地鼓吹航空計劃的重要性,
費曼認為NASA的太空計劃實際上是以賺錢為目的的,
在決定重要的設計方案時,原則是哪個最賺錢,就採用哪個。
而且,當時太空中沒有太多需要人去做的實驗,只不過是載人飛行器看起來有吸引力,
更能刺激政府花錢的熱情,NASA才反复推銷載人飛行的計劃。
如果進行的是無人航天飛行器的計劃,即使出現事故,也不會導致人員傷亡。
NASA的安全部門,為了自己的利益掩蓋了事故問題,從而協助組織完成了自欺。

從個體關係一直到社會組織國家層面,自欺和欺騙都無處不在。
自欺也許有積極的一面,讓我們獲得了一些進化上的優勢,
但在某些層面上,自欺也有非常消極的一面,讓我們對很多風險視而不見。
通過自欺而達成的欺騙,
雖然有可能占到一連串的小便宜,但後面卻有可能跟著一場大災難。
眾多錯誤暗示帶給我們過度自信和自我膨脹,可能毀掉我們自己。
儘管同自欺搏鬥非常艱難,我們還是要為清醒而努力。

❤得到-表達-怎樣講個好故事

文章出處:怎樣講個好故事


這條音頻給你說一說,怎樣才能講一個好故事。

很多場合需要我們具備講故事的能力。
比如創業者融資,要是能給投資人講一個跟創業項目有關的好故事,就容易獲得投資。
做營銷如果能講個好故事,就容易讓消費者買單。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故事講好。
最近有本新書,叫《你的團隊需要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分享了很多關於講故事的技巧。
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先來說一說,講故事的本質是什麼呢?
大部分情況下,講故事就是利用你偏愛的背景,來傳遞一條信息。
所以要講有益的故事,也就是能幫助我們達到目的的故事。
舉個例子,老闆想跟員工建立信任,好讓員工更願意執行自己的決策,該怎麼辦呢?
可以試著講清楚這個重要決策是怎麼形成的,決策人是誰,什麼時候做出的決策,
在哪兒做出的,這些細節也加進去,就能一步一步建立信任。
如果有一天,老闆沒有空解釋,直接發布任務,
員工也會認為這回的決策跟以前一樣,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來的。


那麼,應該講什麼樣的故事呢?
書裡說,親身經歷是特別好的影響力故事,主要有四個來源。
第一種,是你自豪的時刻。
如果你想宣揚正面的價值觀,或者鼓勵學習,就可以講這一類的故事。
第二種,是你失敗的時刻。
因為公開講自己的錯誤,能更快贏得對方的信任。
第三種,可以講你生命裡的關鍵人物,
比如良師益友,或者沒見過面但是對你影響特別大的人。
這個人的身上應該有你看重的品質,或者他是你的理想目標。
這樣一方面能向聽故事的人宣揚這類品質,
另一方面,對方也會覺得你本身就有這些好的品質。
第四種,就是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或者一條新聞。
講清楚這個故事對你的意義,或者你分享這個故事的原因,就能把這個故事變成你自己的。


那麼怎樣才能講好故事呢?書裡說,要培養故事思維
故事思維偏重情感,跟理性思維是不一樣的。
按照理性思維思考,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觀點:比如事實更準確,比逸聞趣事更有價值;
以及解決方案和問題之間要有直接聯繫等等。但是故事思維看問題的角度就不一樣。

比如要解決酗酒問題。
酗酒的根本原因就是喝酒太多,直接的解決方案就是停止喝酒。
但是這種方法成功率很低。戒酒小組這種組織,就讓酗酒的人聚集到一起,
分享自己的經歷、故事,最後就能幫助一部分人成功戒酒。

再比如一位高層經理,要鼓勵員工創新,就想了這麼一招。
他給每位員工發了兩張寬容券,要是員工在嘗試新想法時犯了錯,
就可以用寬容券來抵消失誤。而且,這兩張寬容券必須在年底前用完。
這就比口頭鼓勵創新效果要好得多。這也是用故事思維來做管理的正面案例。


怎樣培養故事思維呢?書裡給出了這樣幾個方法。
首先,忘掉圖表和電子表格,這些工具會阻礙想像力。
然後多消化那些能拿出來分享的經歷,提前總結出結論。
其次,要鼓勵聽故事的人參與進來,
你去引導他們,讓他們觀察你注意到的內容,他們就有可能接受你的觀點。
再次,激發人們的感情,盡量不要用邏輯來控制人們。
如果對方發現了這一點,就會增強戒備心理,離你越來越遠。

最後,對故事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
一個好故事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只需要讓70%的聽眾滿意就好,給自己留下發揮的空間。

以上就是這本書裡的部分內容,感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一看。


本文源自:安妮特·西蒙斯《你的團隊需要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稿:王鵬
轉載:得到

--------------
主旨:
講故事就是利用你偏愛的背景,來傳遞一條信息。
所以要講有益的故事,也就是能幫助我們達到目的的故事。
舉個例子,老闆想跟員工建立信任,好讓員工更願意執行自己的決策,該怎麼辦呢?
可以試著講清楚這個重要決策是怎麼形成的,決策人是誰,什麼時候做出的決策,
在哪兒做出的,這些細節也加進去,就能一步一步建立信任。
如果有一天,老闆沒有空解釋,直接發布任務,
員工也會認為這回的決策跟以前一樣,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來的。

應該講什麼樣的故事呢?親身經歷是特別好的影響力故事,主要有四個來源。
1. 自豪的時刻
 如果你想宣揚正面的價值觀,或者鼓勵學習,就可以講這一類的故事。
2. 失敗的時刻
 因為公開講自己的錯誤,能更快贏得對方的信任。
3. 可以講你生命裡的關鍵人物,
 比如良師益友,或者沒見過面但是對你影響特別大的人。
 這個人的身上應該有你看重的品質,或者他是你的理想目標。
 這樣一方面能向聽故事的人宣揚這類品質,
 另一方面,對方也會覺得你本身就有這些好的品質。
4. 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或者一條新聞對你的意義
 講清楚這個故事對你的意義,或者你分享這個故事的原因,
 就能把這個故事變成你自己的。

怎樣才能講好故事呢?要培養故事思維。
故事思維偏重情感,跟理性思維是不一樣的。
比如要解決酗酒問題。
酗酒的根本原因就是喝酒太多,直接的解決方案就是停止喝酒。
但是這種方法成功率很低。戒酒小組這種組織,就讓酗酒的人聚集到一起,
分享自己的經歷、故事,最後就能幫助一部分人成功戒酒。

怎樣培養故事思維呢?
1. 忘掉圖表和電子表格,這些工具會阻礙想像力。
2. 要鼓勵聽故事的人參與進來
 你去引導他們,讓他們觀察你注意到的內容,他們就有可能接受你的觀點。
3. 激發人們的感情,盡量不要用邏輯來控制人們
4. 對故事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一個好故事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
 只需要讓70%的聽眾滿意就好,給自己留下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