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得到-商業-小馬宋:內容付費的三種邏輯

出處:小馬宋:內容付費的三種邏輯

這條音頻說的是內容付費的三種邏輯。

近期,內容付費產品層出不窮,那麼,這些內容付費產品在模式上有什麼規律嗎?
最近,著名策劃人小馬宋在他的微信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為我們總結了當今內容付費的三種邏輯,
分別是看病模式、吃藥模式和入教模式。下面來具體說說。

第一種模式叫看病模式
這種模式的代表有分答、知乎live、微博問答、好大夫在線等等。
之所以把這些模式稱為看病模式是因為,你花錢買到的是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
舉個例子,比如你現在在產品設計上有困惑,你可以去分答找人提問,
或者參與知乎live獲得提問機會,總之你得到的是一個具體問題的解決辦法,
這就類似於你生病了,然後醫生給你看病開處方,而你要為這個處方付費。

這種模式的核心在於你的醫生資源,轉換個視角的話,
你的競爭力取決於你擁有的各行各業的專家資源,以及你對專家資源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它的好處是不用專門設計內容產品,而是根據具體病情和經驗來開處方。
但壞處是平台流量太貴。所以能做出來的,大概就是那些本來就有流量的,
在行和分答是從果殼衍生出來的,微博問答有微博的流量。沒有流量,這種模式很難玩。

另外,這個模式還有一個難點,就是如何快速匹配“病人”和醫生?
這在好大夫在線、簡單心理這樣的專業網站不是那麼困難,
但是我要去分答找一個合適的大夫,還是有難度的。
所以這幾個平台,都是大V的舞台,不知名但是有料的內容提供者很難在上面賺到錢。
而平台對與大V們的關係也比較微妙,
大部分錢都被大V們賺走了,平台就只有指望交易額的大幅增長。


第二種模式是吃藥模式。簡單點說,吃藥模式和看病模式的區別是:
看病是先付費後有產品,吃藥是先有產品後付費。
看病是“服務業”,吃藥是“製造業”。
比如你在用的“得到”,它是藥廠,做的是藥物研發生產製造模式,就像拜耳。

那買藥肯定是對藥效有預期的,六味地黃丸,治腎虧;
廣西金嗓子,利咽止痛,所以生產藥品,就要能滿足消費者的預期。
在“得到”上,之所以訂閱《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和劉潤的《五分鐘商學院》的人很多,
就是因為他們有嚴格的產品規劃,給了用戶明確的預期。
在這種模式下,大V就沒有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產品的設計和打磨。

相比看病模式,吃藥模式有幾個好處:
1、自主性強,不過於依靠大V,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打磨設計產品上。
2、收入高,這裡並不是指流水,而是指分成。
因為雙方都高度參與了內容的研發,所以APP拿到的就不只是低比例佣金。
3、可重複出售。看病模式,一個醫生對一個病人,一個處方賣一次出診費,效率不高,
但是吃藥模式,可以大批量出售。

當然,吃藥模式也有它的難點,那就是產品研發。
你來看病,我只要搞個知名大夫放那就好了,具體怎麼看我平台是不關心的,
但是要研究藥物,我就不是平台,我是藥廠,我要有研發人員專門研究。
所以小馬宋說,各有各的好處,看你的能力在哪。


第三種模式叫入教模式,其實是指各種收費社群模式。
社群也存在內容輸出,但它既不會針對某個具體病人開藥方,也不會製造特定的藥物出售,
它出售的是一個社群關係、一種信仰和尊敬,包括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這就像一群信仰基督教的人,他們每週去教堂做禮拜,有事了還要去懺悔,
還能跟其他教友互相交流,本質上是一個互相激發的學習群體,
它往往是基於一個核心人物,如某個互聯網大V組織起來的。
比如,前丁香園網站的CTO、知名博主馮大輝在知識社群工具小密圈上,
有超過一萬的付費用戶,
但是馮大輝並不承諾說我每天要給你們發多少帖子,
也不一定會回答你的問題,他扮演的是組織和篩選的角色。

總結一下,小馬宋說,內容付費有三種邏輯,
分別是看病模式、吃藥模式和入教模式。以上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小馬宋”(看病,吃藥,入教,內容付費的三種邏輯)
稿:孫小婧
轉載:得到

--------------------
主旨:
當今內容付費的三種邏輯,分別是看病模式、吃藥模式和入教模式。
1. 看病模式
 這種模式的代表有分答、知乎live、微博問答、好大夫在線等等。
 之所以把這些模式稱為看病模式是因為,你花錢買到的是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
 這種模式的核心在於你的醫生資源。
 好處是不用專門設計內容產品,而是根據具體病情和經驗來開處方。
 但壞處是平台流量太貴。所以能做出來的,大概就是那些本來就有流量的,
 在行和分答是從果殼衍生出來的,微博問答有微博的流量。沒流量,這種模式很難玩。
 而且都是大V的舞台,不知名但是有料的內容提供者很難在上面賺到錢。
 大部分錢都被大V們賺走了,平台就只有指望交易額的大幅增長。
2. 吃藥模式
 簡單點說,吃藥模式和看病模式的區別是:
 看病是先付費後有產品,吃藥是先有產品後付費。
 看病是“服務業”,吃藥是“製造業”。
 比如你在用的“得到”,它是藥廠,做的是藥物研發生產製造模式,就像拜耳。
 相比看病模式,吃藥模式有幾個好處:
 (1)自主性強,不過於依靠大V,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打磨設計產品上。
 (2)收入高,這裡並不是指流水,而是指分成。
 (3)可重複出售。
3. 入教模式
 指各種收費社群模式。社群也存在內容輸出,但它既不會針對某個具體病人開藥方,
 也不會製造特定的藥物出售,它出售的是一個社群關係、一種信仰和尊敬,
 包括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它往往是基於一個核心人物,如某個互聯網大V組織起來的。
 每天給多少帖子不一定,也不一定會回答你的問題,他扮演的是組織和篩選的角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