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恐聲症:腦機制已被確認
今天,我來跟你說說一個新概念,“恐聲症”。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聽到別人正常吃飯的聲音、咬蘋果的聲音、
敲擊鍵盤的聲音,甚至旁人抖腿的聲音,都會覺得百爪撓心、很受折磨?
那麼,你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恐聲症”患者了。
“恐聲症”其實在以前並沒有明確的結論,雖然很多人常常會反映說,
對聲音的過度敏感讓他們很不安,但這個“恐聲症”到底算不算一種“病”,
直到最近,才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出現了一篇相關的論證。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研團隊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找了兩組人,一組人覺得自己患有“恐聲症”,另一組人是正常人。
兩組人一起去聽三種聲音:
第一種聲音是一些會引發恐聲症患者強烈反應的日常聲響,
比如正常的咀嚼聲和呼吸聲,這些聲音叫做“觸發聲音”;
第二種聲音是平時就讓大家不愉快的,有嬰兒的哭聲和人的尖叫聲;
第三種聲音,是作為對照的中性聲,像雨聲這一類的。
聽完這三種聲音之後,兩組人要對聲音的煩人指數去評分,
同時,也有專門的設備去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
測試結束後,科研團隊發現兩組人的大腦活動還真是有區別的,
主要體現在一個地方,叫“前腦島皮層”。
這個“前腦島皮層”,會受到人的主觀情緒體驗的影響,
引導我們去注意和探測周圍那些有意義的刺激,這裡的“有意義”,
就是專指那些對個體有特殊含義的刺激。
比如對於恐聲者來說,咀嚼聲和呼吸聲這樣的“觸發聲音”就是有特殊含義的刺激,
從監測結果來看,恐聲者聽到這些聲音時,“前腦島皮層”的活動就會變得比正常人更強烈,這樣的強烈活動正是在向恐聲者釋放信號,讓他們對聽到的聲音格外注意。
對照恐聲者對聲音煩人指數的打分情況來看,也佐證了上面的結果,
他們聽到的聲音的“煩人指數”越高,“前腦島皮層”就越活躍。
但這樣的“觸發聲音”,對另一組正常人的“前腦島皮層”卻沒有任何影響。
監測結果還顯示,在恐聲者的大腦裡,還有一個和正常人不同的地方,就是:
他們的“前腦島皮層”和另外兩個腦區之間的功能連接比正常人要強,
這兩個腦區就是腹內側前額葉和後內側皮層,這兩個腦區會影響記憶的提取和視覺的想像。
所以,這個連接的增強,很可能讓恐聲者在聽到“觸發聲音”的時候,
會想到與這些聲音有關的記憶和場景,讓這些聲音充滿個性化的情緒色彩,
從而扭曲大腦對聲音意義的判斷。這也就解釋了,
為什麼一些被正常人大腦判定為正常的聲音,
在恐聲者那裡,卻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引發了一系列的過度反應。
不過,到底是因為恐聲者對聲音刺激的意義評定出了問題,導致了恐聲症的發作,
還是因為恐聲症的存在,才使得原本普通的聲音搖身一變成為了“觸發聲音”?
基於現有的結果,研究者還無法得出明確的答案。
但這個研究,至少確定了恐聲症的存在,也為恐聲症的診斷標準和治療指明了方向。
以上內容,供你參考。
文稿來源:《當代生物學》2月刊、果殼網科學人
音頻稿:袁格格
講述:成亞
---------------------
主旨: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研團隊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找了兩組人,一組人覺得自己患有“恐聲症”,另一組人是正常人。
兩組人一起去聽三種聲音:
第一種聲音是一些會引發恐聲症患者強烈反應的日常聲響,
比如正常的咀嚼聲和呼吸聲,這些聲音叫做“觸發聲音”;
第二種聲音是平時就讓大家不愉快的,有嬰兒的哭聲和人的尖叫聲;
第三種聲音,是作為對照的中性聲,像雨聲這一類的。
聽完這三種聲音之後,兩組人要對聲音的煩人指數去評分,
同時,也有專門的設備去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
測試結束後,科研團隊發現兩組人的大腦活動還真是有區別的,
主要體現在一個地方,叫“前腦島皮層”。
監測結果還顯示,在恐聲者的大腦裡,還有一個和正常人不同的地方,
就是:他們的“前腦島皮層”和另外兩個腦區之間的功能連接比正常人要強,
這兩個腦區就是腹內側前額葉和後內側皮層,這兩個腦區會影響記憶的提取和視覺的想像。
所以,這個連接的增強,很可能讓恐聲者在聽到“觸發聲音”的時候,
會想到與這些聲音有關的記憶和場景,讓這些聲音充滿個性化的情緒色彩,
從而扭曲大腦對聲音意義的判斷。這也就解釋了,
為什麼一些被正常人大腦判定為正常的聲音,
在恐聲者那裡,卻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引發了一系列的過度反應。
不過,到底是因為恐聲者對聲音刺激的意義評定出了問題,導致了恐聲症的發作,
還是因為恐聲症的存在,才使得原本普通的聲音搖身一變成為了“觸發聲音”?
基於現有的結果,研究者還無法得出明確的答案。
但這個研究,至少確定了恐聲症的存在,也為恐聲症的診斷標準和治療指明了方向。
今天,我來跟你說說一個新概念,“恐聲症”。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聽到別人正常吃飯的聲音、咬蘋果的聲音、
敲擊鍵盤的聲音,甚至旁人抖腿的聲音,都會覺得百爪撓心、很受折磨?
那麼,你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恐聲症”患者了。
“恐聲症”其實在以前並沒有明確的結論,雖然很多人常常會反映說,
對聲音的過度敏感讓他們很不安,但這個“恐聲症”到底算不算一種“病”,
直到最近,才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出現了一篇相關的論證。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研團隊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找了兩組人,一組人覺得自己患有“恐聲症”,另一組人是正常人。
兩組人一起去聽三種聲音:
第一種聲音是一些會引發恐聲症患者強烈反應的日常聲響,
比如正常的咀嚼聲和呼吸聲,這些聲音叫做“觸發聲音”;
第二種聲音是平時就讓大家不愉快的,有嬰兒的哭聲和人的尖叫聲;
第三種聲音,是作為對照的中性聲,像雨聲這一類的。
聽完這三種聲音之後,兩組人要對聲音的煩人指數去評分,
同時,也有專門的設備去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
測試結束後,科研團隊發現兩組人的大腦活動還真是有區別的,
主要體現在一個地方,叫“前腦島皮層”。
這個“前腦島皮層”,會受到人的主觀情緒體驗的影響,
引導我們去注意和探測周圍那些有意義的刺激,這裡的“有意義”,
就是專指那些對個體有特殊含義的刺激。
比如對於恐聲者來說,咀嚼聲和呼吸聲這樣的“觸發聲音”就是有特殊含義的刺激,
從監測結果來看,恐聲者聽到這些聲音時,“前腦島皮層”的活動就會變得比正常人更強烈,這樣的強烈活動正是在向恐聲者釋放信號,讓他們對聽到的聲音格外注意。
對照恐聲者對聲音煩人指數的打分情況來看,也佐證了上面的結果,
他們聽到的聲音的“煩人指數”越高,“前腦島皮層”就越活躍。
但這樣的“觸發聲音”,對另一組正常人的“前腦島皮層”卻沒有任何影響。
監測結果還顯示,在恐聲者的大腦裡,還有一個和正常人不同的地方,就是:
他們的“前腦島皮層”和另外兩個腦區之間的功能連接比正常人要強,
這兩個腦區就是腹內側前額葉和後內側皮層,這兩個腦區會影響記憶的提取和視覺的想像。
所以,這個連接的增強,很可能讓恐聲者在聽到“觸發聲音”的時候,
會想到與這些聲音有關的記憶和場景,讓這些聲音充滿個性化的情緒色彩,
從而扭曲大腦對聲音意義的判斷。這也就解釋了,
為什麼一些被正常人大腦判定為正常的聲音,
在恐聲者那裡,卻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引發了一系列的過度反應。
不過,到底是因為恐聲者對聲音刺激的意義評定出了問題,導致了恐聲症的發作,
還是因為恐聲症的存在,才使得原本普通的聲音搖身一變成為了“觸發聲音”?
基於現有的結果,研究者還無法得出明確的答案。
但這個研究,至少確定了恐聲症的存在,也為恐聲症的診斷標準和治療指明了方向。
以上內容,供你參考。
文稿來源:《當代生物學》2月刊、果殼網科學人
音頻稿:袁格格
講述:成亞
---------------------
主旨: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研團隊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找了兩組人,一組人覺得自己患有“恐聲症”,另一組人是正常人。
兩組人一起去聽三種聲音:
第一種聲音是一些會引發恐聲症患者強烈反應的日常聲響,
比如正常的咀嚼聲和呼吸聲,這些聲音叫做“觸發聲音”;
第二種聲音是平時就讓大家不愉快的,有嬰兒的哭聲和人的尖叫聲;
第三種聲音,是作為對照的中性聲,像雨聲這一類的。
聽完這三種聲音之後,兩組人要對聲音的煩人指數去評分,
同時,也有專門的設備去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
測試結束後,科研團隊發現兩組人的大腦活動還真是有區別的,
主要體現在一個地方,叫“前腦島皮層”。
監測結果還顯示,在恐聲者的大腦裡,還有一個和正常人不同的地方,
就是:他們的“前腦島皮層”和另外兩個腦區之間的功能連接比正常人要強,
這兩個腦區就是腹內側前額葉和後內側皮層,這兩個腦區會影響記憶的提取和視覺的想像。
所以,這個連接的增強,很可能讓恐聲者在聽到“觸發聲音”的時候,
會想到與這些聲音有關的記憶和場景,讓這些聲音充滿個性化的情緒色彩,
從而扭曲大腦對聲音意義的判斷。這也就解釋了,
為什麼一些被正常人大腦判定為正常的聲音,
在恐聲者那裡,卻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引發了一系列的過度反應。
不過,到底是因為恐聲者對聲音刺激的意義評定出了問題,導致了恐聲症的發作,
還是因為恐聲症的存在,才使得原本普通的聲音搖身一變成為了“觸發聲音”?
基於現有的結果,研究者還無法得出明確的答案。
但這個研究,至少確定了恐聲症的存在,也為恐聲症的診斷標準和治療指明了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