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為什麼你會覺得別人話裡有話?
這篇文章說的是,為什麼你會覺得別人“話裡有話”。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別人正在跟你說一件事,
你卻在內心裡不停地說,“我沒有”、“不是這樣的”,
想著一會兒該怎麼反駁他,或者覺得,“他一定是話裡有話,
我都聽出來他想說的潛台詞了”。
最近,泛心理科普團隊“KnowYourself”的主創,
在他們的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文章說,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防禦性傾聽”,
這種傾聽方式對人際關係的破壞性非常大。我們來聽一聽它是怎麼說的。
先來說說什麼是防禦性傾聽。
在溝通的過程裡,如果聽對方說話的人覺得對方是在指責自己,
或者對自己有負面評價時,就會很警覺地在心裡設一道屏障,用來保護自己。
但是呢,這道屏障往往會讓兩個人之間的信息傳達失去準確性,導致誤會的發生。
而且,如果傾聽者覺得對方是在攻擊自己,那麼他的回應方式也是會有攻擊性的,
所以才說,防禦性傾聽對人際關係的破壞性很大。
不難看出來,當進入“防禦性傾聽”這種狀態時,
人們的注意力就不在談話的內容上了,而是變成了對對方的警惕,
人們會盡全力去識別,別人說的話裡有多少地方傷害了自己,
或者想著怎麼去反駁對方才能贏。
我們在前面說,防禦性傾聽會導致人和人之間的誤解,這裡的原因可能有幾種。
第一種可能是,傾聽者覺得自己受到了攻擊,就努力去找證據為自己辯護,
但是這個努力的過程,常常讓自己不能準確地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就有了誤會。
比如,伴侶說,你對兩個人的感情不投入,陷入防禦性傾聽的人,
不會去聽這種“不投入”具體是指什麼,而是打斷對方,開始為自己辯解,
比如我給你買過什麼什麼東西。
其實對方說的是陪伴和情感交流不夠,而你說的是你給了他什麼物質上的滿足。
第二種可能是,防禦性傾聽的人會主動指責對方,
讓自己在對話中取勝,因為這樣一來,對方就不能再威脅自己了。
但是這種態度會影響雙方的信任,甚至曲解他人的善意,讓兩個人的關係陷入僵局。
比如同事跟你說,這份報告還有可以完善的地方,陷入防禦性傾聽的人,
不會管他說的建議到底值不值得採納,只會覺得同事多管閒事,
甚至可能說“你上次交的報告都被老闆退回來重寫了,有什麼資格給我提建議呢?”
最後一種可能是,
人們有時會通過轉移話題,來迴避自己感受到的指責和攻擊,
但是這也常常讓他們不能了解對方的想法。比如面對父母的催婚,很多人都會岔開話題,
不讓父母把話說完。其實父母只是希望孩子在外打拼的時候,身邊能有個照應。
文章說,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因為維護自己的尊嚴和立場,阻止對方傷害自己,這是人類非常自然的反應。
但是相比於正常人,人格上不成熟的人、高敏感人群和自我價值感比較低的人,
更容易感到來自別人的攻擊,也就更容易進入自我防御狀態。
既然防禦性傾聽有這麼多問題,那麼我們該怎樣應對它呢?
文章給出了以下幾個建議。
首先,我們要根據前面所說的,及時發現自己已經陷入到了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第二,當確定自己陷入了防禦式傾聽時,我們要好好想一想,
讓我們進入防御狀態的“攻擊”,是不是真的存在。
因為有時候,我們可能確實是誤解了別人的意思,如果只是意見不同的話,
我們就不應該把對方的話當做攻擊。在這裡有一個建議,其實我們可以嘗試把注意力,
放在對方說的客觀事實的部分,而不是判斷評價的部分,這樣就可以更好地避免誤解。
最後,我們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在攻擊對方,
可以學著用更沒有攻擊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把“但是我覺得”,
改成“另外我覺得”,盡量避免說類似“你為什麼總是怎樣怎樣”的這種指責等等。
以上就是關於防禦性傾聽的一些知識,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源自:公眾號“KnowYourself”
(“我總覺得你話裡有話”|為什麼會出現防禦性傾聽)
音頻稿:田正賡
講述:成亞
------------------------------
主旨:
先來說說什麼是防禦性傾聽。
在溝通的過程裡,如果聽對方說話的人覺得對方是在指責自己,
或者對自己有負面評價時,就會很警覺地在心裡設一道屏障,用來保護自己。
但是呢,這道屏障往往會讓兩個人之間的信息傳達失去準確性,導致誤會的發生。
原因可能有幾種:
1. 傾聽者覺得自己受到了攻擊,就努力去找證據為自己辯護,
但是這個努力的過程,常常讓自己不能準確地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就有了誤會。
2. 防禦性傾聽的人會主動指責對方,
讓自己在對話中取勝,因為這樣一來,對方就不能再威脅自己了。
但是這種態度會影響雙方的信任,甚至曲解他人的善意,讓兩個人的關係陷入僵局。
3. 人們有時會通過轉移話題,來迴避自己感受到的指責和攻擊,
但是這也常常讓他們不能了解對方的想法
那麼我們該怎樣應對它呢?
1. 我們要根據前面所說的,及時發現自己已經陷入到了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2. 當確定自己陷入了防禦式傾聽時,我們要好好想一想,
讓我們進入防御狀態的“攻擊”,是不是真的存在。
3. 我們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在攻擊對方,
可以學著用更沒有攻擊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把“但是我覺得”,
改成“另外我覺得”,盡量避免說類似“你為什麼總是怎樣怎樣”的這種指責等等。
這篇文章說的是,為什麼你會覺得別人“話裡有話”。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別人正在跟你說一件事,
你卻在內心裡不停地說,“我沒有”、“不是這樣的”,
想著一會兒該怎麼反駁他,或者覺得,“他一定是話裡有話,
我都聽出來他想說的潛台詞了”。
最近,泛心理科普團隊“KnowYourself”的主創,
在他們的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文章說,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防禦性傾聽”,
這種傾聽方式對人際關係的破壞性非常大。我們來聽一聽它是怎麼說的。
先來說說什麼是防禦性傾聽。
在溝通的過程裡,如果聽對方說話的人覺得對方是在指責自己,
或者對自己有負面評價時,就會很警覺地在心裡設一道屏障,用來保護自己。
但是呢,這道屏障往往會讓兩個人之間的信息傳達失去準確性,導致誤會的發生。
而且,如果傾聽者覺得對方是在攻擊自己,那麼他的回應方式也是會有攻擊性的,
所以才說,防禦性傾聽對人際關係的破壞性很大。
不難看出來,當進入“防禦性傾聽”這種狀態時,
人們的注意力就不在談話的內容上了,而是變成了對對方的警惕,
人們會盡全力去識別,別人說的話裡有多少地方傷害了自己,
或者想著怎麼去反駁對方才能贏。
我們在前面說,防禦性傾聽會導致人和人之間的誤解,這裡的原因可能有幾種。
第一種可能是,傾聽者覺得自己受到了攻擊,就努力去找證據為自己辯護,
但是這個努力的過程,常常讓自己不能準確地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就有了誤會。
比如,伴侶說,你對兩個人的感情不投入,陷入防禦性傾聽的人,
不會去聽這種“不投入”具體是指什麼,而是打斷對方,開始為自己辯解,
比如我給你買過什麼什麼東西。
其實對方說的是陪伴和情感交流不夠,而你說的是你給了他什麼物質上的滿足。
第二種可能是,防禦性傾聽的人會主動指責對方,
讓自己在對話中取勝,因為這樣一來,對方就不能再威脅自己了。
但是這種態度會影響雙方的信任,甚至曲解他人的善意,讓兩個人的關係陷入僵局。
比如同事跟你說,這份報告還有可以完善的地方,陷入防禦性傾聽的人,
不會管他說的建議到底值不值得採納,只會覺得同事多管閒事,
甚至可能說“你上次交的報告都被老闆退回來重寫了,有什麼資格給我提建議呢?”
最後一種可能是,
人們有時會通過轉移話題,來迴避自己感受到的指責和攻擊,
但是這也常常讓他們不能了解對方的想法。比如面對父母的催婚,很多人都會岔開話題,
不讓父母把話說完。其實父母只是希望孩子在外打拼的時候,身邊能有個照應。
文章說,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因為維護自己的尊嚴和立場,阻止對方傷害自己,這是人類非常自然的反應。
但是相比於正常人,人格上不成熟的人、高敏感人群和自我價值感比較低的人,
更容易感到來自別人的攻擊,也就更容易進入自我防御狀態。
既然防禦性傾聽有這麼多問題,那麼我們該怎樣應對它呢?
文章給出了以下幾個建議。
首先,我們要根據前面所說的,及時發現自己已經陷入到了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第二,當確定自己陷入了防禦式傾聽時,我們要好好想一想,
讓我們進入防御狀態的“攻擊”,是不是真的存在。
因為有時候,我們可能確實是誤解了別人的意思,如果只是意見不同的話,
我們就不應該把對方的話當做攻擊。在這裡有一個建議,其實我們可以嘗試把注意力,
放在對方說的客觀事實的部分,而不是判斷評價的部分,這樣就可以更好地避免誤解。
最後,我們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在攻擊對方,
可以學著用更沒有攻擊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把“但是我覺得”,
改成“另外我覺得”,盡量避免說類似“你為什麼總是怎樣怎樣”的這種指責等等。
以上就是關於防禦性傾聽的一些知識,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源自:公眾號“KnowYourself”
(“我總覺得你話裡有話”|為什麼會出現防禦性傾聽)
音頻稿:田正賡
講述:成亞
------------------------------
主旨:
先來說說什麼是防禦性傾聽。
在溝通的過程裡,如果聽對方說話的人覺得對方是在指責自己,
或者對自己有負面評價時,就會很警覺地在心裡設一道屏障,用來保護自己。
但是呢,這道屏障往往會讓兩個人之間的信息傳達失去準確性,導致誤會的發生。
原因可能有幾種:
1. 傾聽者覺得自己受到了攻擊,就努力去找證據為自己辯護,
但是這個努力的過程,常常讓自己不能準確地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就有了誤會。
2. 防禦性傾聽的人會主動指責對方,
讓自己在對話中取勝,因為這樣一來,對方就不能再威脅自己了。
但是這種態度會影響雙方的信任,甚至曲解他人的善意,讓兩個人的關係陷入僵局。
3. 人們有時會通過轉移話題,來迴避自己感受到的指責和攻擊,
但是這也常常讓他們不能了解對方的想法
那麼我們該怎樣應對它呢?
1. 我們要根據前面所說的,及時發現自己已經陷入到了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2. 當確定自己陷入了防禦式傾聽時,我們要好好想一想,
讓我們進入防御狀態的“攻擊”,是不是真的存在。
3. 我們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在攻擊對方,
可以學著用更沒有攻擊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把“但是我覺得”,
改成“另外我覺得”,盡量避免說類似“你為什麼總是怎樣怎樣”的這種指責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