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
今天這條音頻跟你說說,為什麼說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
高天垚,是聯想之星投資副總裁,主要關注AI、無人駕駛、傳感器和機器人等技術類
投資方向。最近,他在一篇文章裡面表示,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沒有之一!
同時,他在文章中還分享了,他對自動駕駛的更多觀點。
下面,我們聽聽他具體是怎麼說的。
首先,高天垚說“自動駕駛”,或稱“無人駕駛”,並不是什麼新鮮詞彙,真要追溯起來,
其實1925年就有了,當然,那隻是雛形。而現在,自動駕駛的發展,主要分為三條路線:
第一條以古歌和優步為代表,他們使用價格高昂的傳感器,
想要“一步到位”實現完全無人駕駛,也就是不需要駕駛員,這麼做的,主要是互聯網公司;
第二條是以傳統車企為代表,走“漸進式”路線,他們從“輔助駕駛”開始做,
然後再過渡到真正的無人駕駛;第三條則是介於前兩條路線之間,
在傳感器與應用場景上進行妥協,可以輔助駕駛,
而在特定場景下實現無人駕駛,代表企業就是特斯拉,很多新興創業公司都這麼做。
高天垚認為,現在的這些自動駕駛技術,在發展上面臨三個問題:
第一個是技術問題,現在的自動駕駛,還是初級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弱人工智能”,
不僅是感知與決策的算法不夠可靠。面對完全開放的外部環境,
比如天氣、光線的變化,突發路況等等,尤其是和有人駕駛汽車共存的情況下,
如何實現100%的安全,在技術上還不夠成熟。
第二個是成本問題,比如以激光雷達為代表的核心傳感器,
現在的售價都非常高昂,在商業化量產上存在很大阻礙。
第三個是政策、法規,以及相應基礎設施的建設問題,
這些都超過了汽車行業本身的範疇,是相當複雜的系統工程。
回到“人工智能”本身,高天垚說,包括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增強學習,GPU,機器人,
傳感器技術等在內,目前的大部分仍在“弱人工智能”的範疇,
而要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就要在這些底層技術上獲得突破,達到“強人工智能”。
他之所以表示“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沒有之一”,
主要是基於兩點原因:
一是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依賴四個基本要素,
分別是計算力、海量數據、算法和決策、以及傳感器的數據採集,
這些與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的要素是高度重合的;
二是想要發展“強人工智能”,就需要與應用場景相結合,
考慮到汽車行業的龐大體量,使用環境的多樣化,
可以說,自動駕駛的平台,可以最大限度的轉化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與突破。
最後,高天垚說,對於自動駕駛的理解,我們還應該回歸汽車行業本身。
自動駕駛,實際上還是汽車在自動化水平上的智能化提升,
驅動力在於汽車產業,準確地說,是汽車電子產業的優化升級。
因此,從汽車電子產業升級的角度,存在兩個投資機會。
第一個是傳感器技術公司,目前還不存在“一步到位”的傳感器解決方案,
關鍵點在於,數據採集的質量,因此,如果能從硬件角度解決此問題,會有很大價值。
另外就是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這對於量產及供應鏈層面很重要,也有很大價值。
第二個是“限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因為這是目前,
能最大限度發揮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領域,比如:
封閉/半封閉區域、低速/高速狀態、有軌交通、特種車輛等,這些都是可行的技術路線。
以上,就是高天垚對自動駕駛的一些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CometLabs”
(聯想之星高天垚:為什麼說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
稿:梁志一
轉載:得到
-------------------
主旨:
自動駕駛技術,在發展上面臨三個問題:
1. 技術問題
現在的自動駕駛,還是初級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弱人工智能”,
不僅是感知與決策的算法不夠可靠。面對完全開放的外部環境,
比如天氣、光線的變化,突發路況等等,尤其是和有人駕駛汽車共存的情況下,
如何實現100%的安全,在技術上還不夠成熟。
2. 成本問題
比如以激光雷達為代表的核心傳感器,現在的售價都非常高昂,
在商業化量產上存在很大阻礙。
3. 政策、法規
以及相應基礎設施的建設問題,這些都超過了汽車行業本身的範疇,
是相當複雜的系統工程。
從汽車電子產業升級的角度,存在兩個投資機會。
1. 傳感器技術公司,目前還不存在“一步到位”的傳感器解決方案,
關鍵點在於,數據採集的質量,因此,如果能從硬件角度解決此問題,會有很大價值。
另外就是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這對於量產及供應鏈層面很重要,也有很大價值。
2. 限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最大限度發揮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領域,比如:封閉/半封閉區域、低速/高速狀態、
有軌交通、特種車輛等,這些都是可行的技術路線。
今天這條音頻跟你說說,為什麼說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
高天垚,是聯想之星投資副總裁,主要關注AI、無人駕駛、傳感器和機器人等技術類
投資方向。最近,他在一篇文章裡面表示,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沒有之一!
同時,他在文章中還分享了,他對自動駕駛的更多觀點。
下面,我們聽聽他具體是怎麼說的。
首先,高天垚說“自動駕駛”,或稱“無人駕駛”,並不是什麼新鮮詞彙,真要追溯起來,
其實1925年就有了,當然,那隻是雛形。而現在,自動駕駛的發展,主要分為三條路線:
第一條以古歌和優步為代表,他們使用價格高昂的傳感器,
想要“一步到位”實現完全無人駕駛,也就是不需要駕駛員,這麼做的,主要是互聯網公司;
第二條是以傳統車企為代表,走“漸進式”路線,他們從“輔助駕駛”開始做,
然後再過渡到真正的無人駕駛;第三條則是介於前兩條路線之間,
在傳感器與應用場景上進行妥協,可以輔助駕駛,
而在特定場景下實現無人駕駛,代表企業就是特斯拉,很多新興創業公司都這麼做。
高天垚認為,現在的這些自動駕駛技術,在發展上面臨三個問題:
第一個是技術問題,現在的自動駕駛,還是初級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弱人工智能”,
不僅是感知與決策的算法不夠可靠。面對完全開放的外部環境,
比如天氣、光線的變化,突發路況等等,尤其是和有人駕駛汽車共存的情況下,
如何實現100%的安全,在技術上還不夠成熟。
第二個是成本問題,比如以激光雷達為代表的核心傳感器,
現在的售價都非常高昂,在商業化量產上存在很大阻礙。
第三個是政策、法規,以及相應基礎設施的建設問題,
這些都超過了汽車行業本身的範疇,是相當複雜的系統工程。
回到“人工智能”本身,高天垚說,包括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增強學習,GPU,機器人,
傳感器技術等在內,目前的大部分仍在“弱人工智能”的範疇,
而要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就要在這些底層技術上獲得突破,達到“強人工智能”。
他之所以表示“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沒有之一”,
主要是基於兩點原因:
一是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依賴四個基本要素,
分別是計算力、海量數據、算法和決策、以及傳感器的數據採集,
這些與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的要素是高度重合的;
二是想要發展“強人工智能”,就需要與應用場景相結合,
考慮到汽車行業的龐大體量,使用環境的多樣化,
可以說,自動駕駛的平台,可以最大限度的轉化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與突破。
最後,高天垚說,對於自動駕駛的理解,我們還應該回歸汽車行業本身。
自動駕駛,實際上還是汽車在自動化水平上的智能化提升,
驅動力在於汽車產業,準確地說,是汽車電子產業的優化升級。
因此,從汽車電子產業升級的角度,存在兩個投資機會。
第一個是傳感器技術公司,目前還不存在“一步到位”的傳感器解決方案,
關鍵點在於,數據採集的質量,因此,如果能從硬件角度解決此問題,會有很大價值。
另外就是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這對於量產及供應鏈層面很重要,也有很大價值。
第二個是“限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因為這是目前,
能最大限度發揮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領域,比如:
封閉/半封閉區域、低速/高速狀態、有軌交通、特種車輛等,這些都是可行的技術路線。
以上,就是高天垚對自動駕駛的一些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CometLabs”
(聯想之星高天垚:為什麼說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
稿:梁志一
轉載:得到
-------------------
主旨:
自動駕駛技術,在發展上面臨三個問題:
1. 技術問題
現在的自動駕駛,還是初級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弱人工智能”,
不僅是感知與決策的算法不夠可靠。面對完全開放的外部環境,
比如天氣、光線的變化,突發路況等等,尤其是和有人駕駛汽車共存的情況下,
如何實現100%的安全,在技術上還不夠成熟。
2. 成本問題
比如以激光雷達為代表的核心傳感器,現在的售價都非常高昂,
在商業化量產上存在很大阻礙。
3. 政策、法規
以及相應基礎設施的建設問題,這些都超過了汽車行業本身的範疇,
是相當複雜的系統工程。
從汽車電子產業升級的角度,存在兩個投資機會。
1. 傳感器技術公司,目前還不存在“一步到位”的傳感器解決方案,
關鍵點在於,數據採集的質量,因此,如果能從硬件角度解決此問題,會有很大價值。
另外就是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這對於量產及供應鏈層面很重要,也有很大價值。
2. 限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最大限度發揮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領域,比如:封閉/半封閉區域、低速/高速狀態、
有軌交通、特種車輛等,這些都是可行的技術路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