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得到-教育-如何讓孩子從小就學好數學

文章出處:如何讓孩子從小就學好數學


怎麼讓孩子學好數學,是不少家長的老大難問題。
最近在微信公眾號“常青藤爸爸”上看到一篇文章,
作者就整理出了5歲之前孩子數學發展的時間表,
並且在每個時間段都給出了詳細的具體建議,
說按照這個方法去做,那讓孩子從小就學好數學根本就不是夢。

首先是孩子出生6周到兩歲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剛剛有數量的概念,但是還沒辦法準確地理解數字
也就是說,他們還不知道3個比2個多。
不過呢,他們卻可以理解什麼是“滿”的、什麼是“空”的。
所以在洗澡的時候,你可以給孩子一個杯子,讓他往裡面舀水,
並且有意識地讓他明白越是大的杯子,需要舀水的次數就越多。

另外,這個階段的孩子能理解即刻發生的事件,但不會延遲思考
比如說,他們可以理解“馬上去洗手”,但是卻不會記得每次吃飯前都要洗手。
所以,你就可以稍微給孩子一些挑戰,延長他們對於物體記憶的長度。
比如,給他們三個左右的玩具,過一會讓他們閉上眼,你偷偷拿走一個玩具,
再讓他們睜眼,看看孩子是不是能記住什麼被拿走了。


其次是孩子兩到三歲這個階段。這個階段孩子已經有了空間感
對東西的擺放有了位置的感念,比如他們會開始使用“在……上”、“在……前面”這些詞兒。
而且,他們還學會了連貫地數數,能區分長短。
所以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可以多陪他們讀繪本,
讀的時候,經常停頓一下,給孩子留出數數的時間。
家長也可以嘗試讓孩子去形容家中家具的具體位置,
比如窗台上有花瓶、被子在床上等等。
總之最好能利用孩子熟悉的環境,來促進他們對位置的理解。


再來看第三階段,
孩子三到四歲的時候,對數學的理解會突飛猛進,開始有了對“序列”理解的新技能。
你給他們讀故事的時候,他們能有意識地發現其中圖片的序列,比如“紅色,黃色”等等。
他們也開始能對物體進行排列,比如從“大到小排列”,從“短到長排列”等等。
這個階段,他們開始有了數量的概念,比如“6”這個數字就可以代表有“六個玩具”。
同時,他們也開始學會測量,知道什麼是相等的、什麼是不相等的。

所以針對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你可以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比如,測量孩子的身高,你可以先按照他們手的大小製作手套,
然後讓他們的同伴去擺設手套的高度來測量,
也許他們會說我的身高是“9個手套”,你的身高是“ 7個手套”。
這樣,通過互相的對比,
他們就能對測量這件事兒有了真正的理解,對未來學好數學做好鋪墊。


我們再來看孩子自4到5歲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孩子數學發展最顯著的特點是,他們對數字出現了“加”和“減”的概念
能分出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而且,他們可以準確地說出過去的時間,比如“禮拜六,奶奶來我家接我了。”
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說“大數”,認為這是一件特別酷的事情。
比如,有個孩子說“我有10個玩具。”另外一個就說:“我有100個。”
接著第三個孩子就會說:“我有10千個。”

所以,針對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置一些開動腦筋的遊戲,讓他們在玩樂中就培養起對數學的興趣。
比如,把一大堆紅紅綠綠各種顏色的玩具堆在一起,然後再放幾個裝玩具的空盆子。
這時候就問孩子們:這些玩具你們想怎麼分類啊?
孩子們就會想出各種各樣的分類方法,比如按顏色分類,按大小分,按類別分等等。
總之一個原則,你在跟孩子玩這樣的分類游戲時,盡量不要預設維度,
這樣他們就給出各種出乎意料的分類方式。

再比如,可以找一大片空地,在上面畫一堆正方形表格,就類似於九宮格那種,
每個格子上都寫上數字,然後讓孩子在每個格子上跳來跳去、無拘無束地玩耍。
這樣,孩子們會踩數字,可能跳2的倍數,可能跳3的倍數,
按照他們自己發現的規律在格子間跳來跳去。類似這樣的遊戲可能培養孩子的“數感”,
也就是對數字的感覺,對數字的感覺好了,那學好數學也就不在話下了。


所以你看,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一定不能抽像地讓他們練習數學,
而是要結合孩子的實際生活,分階段地讓他們感受數學,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對數學真正產生興趣,而不會過早就被數學給“嚇”傻了。

其實不止數學哈,孩子成長各個階段的各項技能,
都應該是有針對性地使用特定的方法來引導,而不是一股腦地強迫他們學。
很多家長弄不明白這個道理,結果只能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起不到什麼好效​​果。


本文源自:公眾號“常青藤爸爸”(幼兒數學能力發展時間表&如何在玩中學數學)
稿:歸小無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出生6周到兩歲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剛剛有數量的概念,但是還沒辦法準確地理解數字,
 也就是說,他們還不知道3個比2個多。
 不過,他們卻可以理解什麼是“滿”的、什麼是“空”的。
2. 兩到三歲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孩子已經有了空間感,
 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可以多陪他們讀繪本,
 讀的時候,經常停頓一下,給孩子留出數數的時間。
 家長也可以嘗試讓孩子去形容家中家具的具體位置,
 比如窗台上有花瓶、被子在床上等等。
3. 孩子三到四歲
 對數學的理解會突飛猛進,開始有了對“序列”理解的新技能。
 你可以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比如,測量孩子的身高,你可以先按照他們手的大小製作手套,
 然後讓他們的同伴去擺設手套的高度來測量,
 也許他們會說我的身高是“9個手套”,你的身高是“ 7個手套”。
4. 4到5歲這個階段
 對數字出現了“加”和“減”的概念,能分出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而且,他們可以準確地說出過去的時間,比如“禮拜六,奶奶來我家接我了。”
 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說“大數”,認為這是一件特別酷的事情。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置一些開動腦筋的遊戲,讓他們在玩樂中就培養起對數學的興趣。
 比如,可以找一大片空地,在上面畫一堆正方形表格,就類似於九宮格那種,
 每個格子上都寫上數字,然後讓孩子在每個格子上跳來跳去、無拘無束地玩耍。
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一定不能抽像地讓他們練習數學,
而是要結合孩子的實際生活,分階段地讓他們感受數學,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對數學真正產生興趣,而不會過早就被數學給“嚇”傻了。

❤得到-溝通-怎樣才能讓別人好好聽你說話

文章出處:怎樣才能讓別人好好聽你說話


有人專門統計過,大多數人每天花將近75%-90%的時間用來溝通,
比如和同事商量工作,和家人朋友聊天,這些我們每天都要做。
溝通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效率。如果效率很低,話說不清楚,就容易產生誤會。
那怎麼溝通更高效呢?得到專欄“樊登速讀”就介紹了一本書,叫做《高效演講》,
雖然內容是教你怎麼演講,但其實對提升我們的表達和溝通能力同樣有幫助。

過去我們教演講,有個誤區,就是太關注風格和狀態,忽略了內容的準備。
其實有個好內容,大家才聽得下去。這本書就是把內容當做重點來講的。


首先,無論是演講,還是你和別人溝通一件事,你先要做下面三個準備。
你要做的第一個準備,是提前確定你想要的結果,也就是你想通過演講獲得什麼
比如,你希望談話之後,董事會能同意你的提案;
或者你希望和兒子聊天之後,兒子願意告訴你為什麼他不愛學習。
總之,這個目標越具體越好。

你要做的第二個準備,就是為了達到目的,你需要讓別人知道什麼
比如,你要說服董事會同意你的提案,就要讓董事會了解項目進展得怎麼樣了,
需要花多少錢,都怎麼花,等等。說到這兒,你是不是也感覺到了,
很多時候,我們在演講之前由於準備不充分,
一邊講,一邊還要考慮怎麼說服對方,這樣是達不到一個很好的溝通效果的。
所以事先想好,別人為什麼要聽你說,把對別人有價值的事情想出來。


你要做的第三個準備,就是你為了達到談話效果,需要讓別人感覺到什麼。
人都是感性的,很多時候我們採取行動也都是靠感性,
所以你要事先想一下,你希望對方聽完你說的之後有什麼感覺,激動也好,
受到啟發也好,感動也好,總之這個對方的感覺很重要,
這些感覺決定著你的演講風格和你怎麼說。


上面這三個準備都做好之後,就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了,
書裡講了一個很實用的演講結構,也是三個部分組成的,分別是坡道、發現和甜點

“坡道”就是你的切入點,在演講一開始,你就要迅速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比如,你可以問問題:“你們當中有多少人花了人生近一半的時間開會?”
或者給別人一個震撼的東西:“我們正面臨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或者激發大家的想像力:“想像一下未來10年各位的購物習慣……”你發現了嗎?
這些方法的共同點,就是從關聯性出發
告訴聽眾你為什麼應該知道,這樣就很容易引起聽眾的興趣。


“發現”是你講話的主體,把你需要對方知道的事情講出來。
這裡你要注意,不管你需要講多少事情,都請你把它歸納為三點。
因為人的大腦,只能有效的對付三件事。一定要記住,只說三件事。


“甜點”就是在演講結束的時候,做一個完美的收尾,讓聽眾記住你的演講
這裡你要注意,結尾的時候,你不用再提供新東西了。
這時候你要給大家的是一個完全感性的東西。
因為前面我們說了,人在感性的時候容易行動。
這時候你可以說個小故事,如果能和開頭呼應一下就更好了。


總結一下,想要改善自己的說話溝通能力,你首先要把目標想好,
然後想清楚別人為什麼要聽你說,別人聽了你的話之後有什麼感覺。
其實每一個步驟,都是一個明確目標的過程,
你要做的就是把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目標越清晰,針對性越強,最後達成的效果就越好


本文源自:得到專欄“樊登速讀”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第一個準備,是提前確定你想要的結果,也就是你想通過演講獲得什麼。
第二個準備,就是為了達到目的,你需要讓別人知道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在演講之前由於準備不充分,
 一邊講,一邊還要考慮怎麼說服對方,這樣是達不到一個很好的溝通效果的。
 所以事先想好,別人為什麼要聽你說,把對別人有價值的事情想出來。
第三個準備,就是你為了達到談話效果,需要讓別人感覺到什麼。

三個準備都做好之後,就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很實用的演講結構:坡道、發現和甜點。
1. 坡道”
 就是你的切入點,在演講一開始,你就要迅速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比如,你可以問問題:“你們當中有多少人花了人生近一半的時間開會?”
 或者給別人一個震撼的東西:“我們正面臨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些方法的共同點,就是從關聯性出發
2. “發現”
 你把需要對方知道的事情講出來
 這裡你要注意,不管你需要講多少事情,都請你把它歸納為三點
3. “甜點”
 做一個完美的收尾,讓聽眾記住你的演講
 這時候你要給大家的是一個完全感性的東西,人在感性的時候容易行動。
 這時候你可以說個小故事,如果能和開頭呼應一下就更好了。
其實每一個步驟,都是一個明確目標的過程,
要做的就是把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目標越清晰,針對性越強,最後達成的效果就越好。

❤得到-經濟-為什麼美國人比我們有錢(匯率)

文章出處:為什麼美國人比我們有錢


我們知道,發達國家的人比我們富有許多。
許多國內比較高薪的收入,在發達國家也就是平均水平而已。
但你想過沒有,為什麼發達國家的各行各業都比我們收入更高呢?
就比如同樣是開出租車,中國的司機可能每天幹得比美國的出租車司機更多更辛苦,
創造的價值肯定不比美國的司機低,但就是不如美國的司機富裕。
最近,有個知乎大V叫Angus Lu ,詳細解釋了發達國家的這種全民富裕到底從何而來,
得到了三萬多個贊,我來給您說說他是怎麼解釋的。


首先,想使人民更加富裕,本質就是要讓工資增加的速度超過物價嘛。怎麼才能做到呢?
國家只需要不斷的發行貨幣就行了。
國家發行的鈔票越多,人們的平均工資水平也就越高嘛。
但是同時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得保證物價不漲。
不然工資和物價都翻了一倍,那對老百姓而言就沒啥意義。
那怎麼抑制物價上漲呢?靠國際貿易就行了。
如果一個國家的物價特別高,那麼就會有商人不斷將其它國家廉價的商品賣到這個國家,
大家都去買便宜的國外貨,國內的物價自然就會下降了。


說到這,你肯定已經發現其中的問題了。
要是央行拼命濫發貨幣就行了,
那些通貨膨脹最為嚴重的非洲小國豈不成了最富裕的國家嗎?
沒錯,這種說法確實是有問題的,因為還有一個因素沒考慮到,那就是匯率
而這個匯率可不是一個國家單方面說了算的。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現在拼命發行貨幣,連清潔工每個月都能掙幾億人民幣,
然後央行隨便定一個匯率,說10塊錢兌換1美元。
那麼是不是這個清潔工就擁有了美國千萬富翁的購買力呢?
很顯然不可能,因為這取決於其它國家對這個匯率是不是認賬,
如果在美國1美元可以買一個漢堡,那麼兌換成10塊錢人民幣,
是否能在中國買到同樣多的東西呢?
別忘了,在中國連清潔工月收入都是好幾億,10塊錢別說漢堡了,可能連根火柴都買不到。
這麼懸殊的購買力差別,傻子才會願意這麼跟你換錢。


那匯率是怎麼制定的呢?什麼樣的國家才更有話語權呢?
答案就是一個國家掌握了核心的技術,它在制定匯率時才能擁有主動權
比如說美國,他們能生產波音飛機、蘋果手機、各種尖端武器……
許多產業他們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這些東西,恰好又是其它國家必需的。

這時,不論美國制定的匯率有多高,其它國家也只能咬著牙,
用大把的自己的錢去換少量的美元,來購買這些產品。
然後,美國就能用這些海量的外幣去把那些國家的商品席捲一空了。
比如美國的一瓶礦泉水成本大概是1美元,而生產一架波音飛機,成本大概是幾千萬美元。
但是大家都知道,生產波音飛機這事技術上還是美國最先進,
那他們就能以好幾億人民幣的價格來賣給我們,
然後用這好幾億人民幣大量收購我們國內2塊錢一瓶的礦泉水。
 2塊錢人民幣可比1美元少多了,這樣一來,美國礦泉水的成本就低了,
美國人對礦泉水的購買能力就提高了。
幾個來回下來,美國人的購買力就普遍比其他國家高了,生活水平自然就比其他國家高


所以你看,決定一個國家富裕不富裕的關鍵還是科技水平。
更何況,就算沒有國際貿易,科學技術本身也能提高生產力,給我們帶來更加富裕的生活。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假設我們國家大米市場總共流通10億元人民幣,
而每年的大米產量是1億公斤,那麼1公斤大米平均就得賣10塊錢。
而有了雜交水稻技術之後呢,大米的產量就提高到了10億公斤,
那麼老百姓只需要花1塊錢就能買1公斤大米了。
你看,只要科技能提高生產力,老百姓們就能源源不斷地從科技的發展中受益。

所以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正確的。
你看,近些年來,我們國家玩命地發展高科技產業,
還拼命向其它國家推廣我們的高新技術,
這都是希望能實實在在地通過技術來佔據國際貿易的主動權。


本文源自:知乎(發達國家人均比中國富裕的原因有哪些)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匯率是怎麼制定的呢?什麼樣的國家才更有話語權呢?
答案就是一個國家掌握了核心的技術,它在制定匯率時才能擁有主動權。
比如說美國,他們能生產波音飛機、蘋果手機、各種尖端武器……
許多產業他們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這些東西,恰好又是其它國家必需的。

這時,不論美國制定的匯率有多高,其它國家也只能咬著牙,
用大把的自己的錢去換少量的美元,來購買這些產品。
然後,美國就能用這些海量的外幣去把那些國家的商品席捲一空了。
比如美國的一瓶礦泉水成本大概是1美元,而生產一架波音飛機,成本大概是幾千萬美元。
但是大家都知道,生產波音飛機這事技術上還是美國最先進,
那他們就能以好幾億人民幣的價格來賣給我們,
然後用這好幾億人民幣大量收購我們國內2塊錢一瓶的礦泉水。
2塊錢人民幣可比1美元少多了,這樣一來,美國礦泉水的成本就低了,
美國人對礦泉水的購買能力就提高了。
幾個來回下來,美國人的購買力就普遍比其他國家高了,生活水平自然就比其他國家高。
所以,決定一個國家富裕不富裕的關鍵還是科技水平

❤得到-學習-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

文章出處: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處於不利的地位,這時候怎麼把劣勢轉化成優勢就十分重要了。
有本書叫《逆轉》,作者是怪才格拉德威爾,他在這本書裡說,隨著環境變化,
有些劣勢是能夠轉化成優勢的,有些看起來的優勢,其實是劣勢。
所以這本書主要是幫我們重新理解優勢和劣勢的關係,重新認識“以弱勝強”的內在邏輯

那為什麼優勢不全是優勢呢?
格拉德威爾提出了三條理論:規則理論、倒U型理論和小池塘大魚理論。


第一點,打破規則會讓比較弱的一方增加優勢
格拉德威爾舉了一個矽谷籃球隊的例子。
打籃球的時候,一般都是一方進攻結束之後,
就退回自己的半場防守,然後另一方發動進攻。
但矽谷有個學校的籃球隊的教練,就打破了這種規則。
進攻結束之後,不是退回去防守,而是在對方半場就開始防守,
有點兒類似今天的籃球賽裡,落後一方在最後進行的全場緊逼戰術。
這種從一開始就全場緊逼的戰術,搞得其他隊很不適應,
造成了對手不少失誤,讓這個矽谷球隊變成了一個強隊。
所以如果你處於不利,或者是比較弱的一方,
就要看看能不能打破規則,從別的角度尋找突破。


第二點是倒U型理論,幾乎所有的資源優勢都遵守這個理論。
這個理論的意思是,最開始的時候,增加優勢的資源會帶給你優勢。
但是在過了某個點之後,這種增加資源帶來的優勢就停止了,
如果繼續增加,反而會帶來劣勢。書裡舉了個教育的例子。
過去我們覺得班級人數越少,對學生越有好處,
但很多國家大班和小班教育教學效果差不多。
因為研究發現,一個比較理想的班級人數是18-24人,
學生太多,老師工作量太大,就沒辦法照顧所有的學生,也沒有精力去因材施教。
但如果學生太少,多樣性就不夠, 學生就會變得更單一更從眾。


第三點是“小池塘大魚”理論
是選擇做大池塘中可能被人忽視的小魚,還是選擇在小池塘中做一條大魚。
比如說哈佛,和其他普通大學比肯定有優勢,
但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大部分人都會在哈佛找到挫敗感,因為你周圍都是很厲害的人。
比爾蓋茨就說,他在哈佛最大的發現,就是他不再是班上最聰明的人了。
意志不堅定的人,可能就在這種氛圍中會變得消沉。
而且有數據表明,雖然頂級學校那些優等生髮表論文的數量是最多的,
但普通學校的優等生髮表的論文,其實比頂級學校的好學生要多。
你看,改變環境,也能實現優勢和劣勢的轉換。


第四,有些很負面的經歷,也蘊藏著可以轉化為正面的東西
比如,閱讀障礙會給人理解知識帶來困難。
但研究表明,有些很成功的企業家都有閱讀障礙。
這些有閱讀障礙的人,有的人是因為變得更會聽人說話了,
有的人是變成更擅長辯論,更有說服力;另外一點就是這些人更能接受失敗。

再比如,二戰時期,倫敦遭遇的大轟炸,
專家發現,有一些人經歷不幸之後,對生活的其他恐懼也不那麼害怕了。
所以有些慘痛經歷在傷害我們的時候,也會讓人變得更強大。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那些經歷過不幸的人,會從其中獲得一些心理上的力量。

其實優劣轉換的邏輯是很好理解的,
但很多時候,優劣勢的差距深入人心,
當所有人都在追求優勢的好處的時候,我們就很難冷靜地去看待問題。
所以如何保持一份冷靜,不被固有的觀念所左右,這一點其實更重要。

本文源自:《逆轉》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打破規則會讓比較弱的一方增加優勢
2. 倒U型理論

 最開始時,增加優勢的資源會帶給你優勢。
 但是在過了某個點之後,這種增加資源帶來的優勢就停止了,
 如果繼續增加,反而會帶來劣勢。
 例如:過去我們覺得班級人數越少,對學生越有好處,
 但很多國家大班和小班教育教學效果差不多。
 因為研究發現,一個比較理想的班級人數是18-24人,
 學生太多,老師工作量太大,就沒辦法照顧所有的學生,也沒有精力去因材施教。
3. “小池塘大魚”理論
 寧為雞口,勿為牛後的概念。
4. 有些很負面的經歷,也蘊藏著可以轉化為正面的東西
 比如,二戰時期,倫敦遭遇的大轟炸,
 專家發現,有一些人經歷不幸之後,對生活的其他恐懼也不那麼害怕了
 所以有些慘痛經歷在傷害我們的時候,也會讓人變得更強大。
 很多時候,優劣勢的差距深入人心,
 當所有人都在追求優勢的好處時,我們就很難冷靜地去看待問題。
 所以如何保持一份冷靜,不被固有的觀念所左右,這一點其實更重要。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得到-經濟-象牙那麼貴,為什麼還要銷毀

文章出處:象牙那麼貴,為什麼還要銷毀


我們都知道,象牙是非常珍貴的奢侈品。
於是,有許多犯罪分子為了追求暴利,就對大象展開了殘忍的偷獵,
偷獵大像也一直是世界上許多國家嚴厲打擊的行為。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政府又收繳了多少噸偷獵來的象牙,並集中銷毀,
但是你想過嗎?既然大像都已經死了,為什麼還要將收繳的象牙銷毀掉呢?

你可能會說,這還不簡單,打擊偷獵應該零容忍!政府這是在展示決心唄。但是你想過嗎?
犯罪分子之所以偷獵大象,就是為了追逐利益,政府把收繳上來的象牙全部銷毀了,
市場上的象牙就更加珍稀了,物以稀為貴,這豈不是進一步刺激了偷獵大象的行為嗎?

對於普通的商品,咱們這麼想是有道理的,但是對於牽涉到偷獵等犯罪行為的奢侈品,
其中的利弊可就不是普通的供求關係那麼簡單了。


首先呀,光保存收繳上來的偷獵品,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有大象分佈的國家基本都是東南亞啊,非洲啊這種欠發達國家。
本來打擊盜獵就非常花錢了,
這會兒還得花費更多的錢來防止犯罪分子偷走收繳的象牙,
很顯然會給這些國家造成很大的負擔。
而且由於這些國家本身就很窮,而象牙又很珍貴,
不及時處理掉這些非法偷獵的象牙,反而還容易滋生官員的腐敗。

其次,怎樣辨別像牙來源是否合法本身也是個難題,
你想啊,如果只有政府收繳來的象牙才能合法購買,
那就必然需要用某種方式來區分黑市上的象牙和官方的象牙。
比如說辦理個合法收藏證之類的,咱們中國也不是沒嘗試過。
結果呢,不但沒能打擊象牙的黑市交易,反而還催生了辦假證的違法買賣。
你看,由於象牙本身的珍稀屬性反而滋生了更多的罪惡交易,還不如斬草除根,一律銷毀


最後,其實奢侈品本身並沒有很高的價值,象牙之所以珍稀,是因為人們追捧它。
你想啊,如果人人都不喜歡象牙,
那象牙和狗牙兔牙也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不過是一堆骨頭而已。
因此,銷毀收繳上來的象牙,也是為了告誡人們買賣象牙本身都是違法的,我們不需要它
通過營造一種全社會都不愛象牙的氛圍,
才能從市場根源打擊盜獵者的積極性,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就是這個道理。


同樣的例子還有咱們國家的藏羚羊,
十多年以前,時尚行業還把藏羚羊的羊毛製品追捧為潮流,
一時間盜獵藏羚羊的行為十分猖獗,而當時咱們國家就曾公開銷毀收繳上來的藏羚羊皮毛。
這一信號極大地打壓了與藏羚羊皮毛相關的許多手工業,
中亞的一些國家因此放棄了傳統的手工業,尋找其它羊毛的替代品,
而西方的時尚行業也拋棄了藏羚羊披肩的潮流,
美國還配合咱們國家將藏羚羊納入了珍稀動物保護範疇呢。


你看,對於這些危及物種生存的盜獵行為,
靠經濟的方法來打壓犯罪分子的市場並不是好辦法。
直接用行政手段強制消滅這些偷獵物品,
從根本上不允許它們進入市場,才是立竿見影地好方法。

本文源自:果殼網(象牙,為什麼要銷毀?)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有大象分佈的國家基本都是東南亞啊,非洲啊這種欠發達國家。
本來打擊盜獵就非常花錢了,這會兒還得花費更多的錢來防止犯罪分子偷走收繳的象牙,
很顯然會給這些國家造成很大的負擔。
而且由於這些國家本身就很窮,而象牙又很珍貴,
不及時處理掉這些非法偷獵的象牙,反而還容易滋生官員的腐敗。
其次,怎樣辨別像牙來源是否合法本身也是個難題。
比如說辦理個合法收藏證之類的,
結果呢,不但沒能打擊象牙的黑市交易,反而還催生了辦假證的違法買賣。
由於象牙本身的珍稀屬性反而滋生了更多的罪惡交易,還不如斬草除根,一律銷毀。

象牙之所以珍稀,是因為人們追捧它。
如果人人都不喜歡象牙,
那象牙和狗牙兔牙也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不過是一堆骨頭而已。
因此,銷毀收繳上來的象牙,也是為了告誡人們買賣象牙本身都是違法的,我們不需要它!
通過營造一種全社會都不愛象牙的氛圍,
才能從市場根源打擊盜獵者的積極性,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靠經濟的方法來打壓犯罪分子的市場並不是好辦法。
直接用行政手段強制消滅這些偷獵物品,
從根本上不允許它們進入市場,才是立竿見影地好方法。

❤得到-創業-創業公司融資時,別踩這三個坑

文章出處:創業公司融資時,別踩這三個坑


很多創新企業,明明技術過硬,團隊戰鬥力強,市場也很大,但就是拿不到投資。
就算在經濟繁榮的時期,能拿到投資的公司也不超過2%,大部分有潛力的小公司都死掉了。
這是為什麼呢?復旦大學專門研究創業管理的寧鐘教授,跟很多投資機構都有合作。
他發現,創新企業融資時,容易掉進三個誤區。下面咱們就詳細來說說。


第一個是收入增長誤區。
很多創業者說的收入增長,靠的是地區性的擴張。
但是投資人要的,是“有壁壘的增長”,是持續不斷的升級。
比如你有渠道壁壘、技術壁壘,別人復制起來很難,就會受到投資人的歡迎。

舉個例子:1998年前後,美國出現了無數家手游企業,但真正拿到投資的,只有兩家。
這兩家公司叫啥就不跟大家說了,說了大家也記不住,我們就管它們叫A公司和B公司吧。
其中,A公司拿到3000萬美元投資,差不多是整個行業的一半;
B公司只拿到了800萬美元。為啥兩家公司拿到的錢差距這麼大呢?
就因為它們的壁壘不一樣。

首先,兩家公司都要向國外發展。 A公司要去加拿大,B公司要去歐洲。
而遊戲跟文化因素高度相關啊。加拿大跟美國文化相似,擴張就容易。
歐洲各個國家的玩法不一樣,遊戲不能直接投放,必須不斷地收購歐洲本土企業,
或者合作開發新遊戲。你看,兩家公司面臨的擴張難度完全不同。

另外,在美國和加拿大,運營商的分成比例比較低。
在歐洲,運營商的分成比例要高得多,而且忠誠度也更低。
這麼一比較,A公司在北美擴張,成本更低,容易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壁壘比較高。
 B公司在歐洲擴張,成本要高得多,壁壘就低。該給誰更多錢,投資人很容易判斷吧?
肯定是A公司。


接下來說到第二個誤區,融資額度誤區。
在對項目做估值之前,創業者得先搞清楚:
你到底需要多少錢,要太多或者太少都不行。
有些創業者覺得我報少一點,更容易獲得投資,這種想法不對。
因為很多風險投資人管一個2百萬的項目和管一個5千萬的項目,
花的精力是一樣的,那他當然更願意去搞大項目。
在跟投資人接觸之前,創業者應該去了解人家的投資門檻是多少。

另外,算出自己具體需要多少錢以後,還得多要一點。
因為市場競爭很殘酷,要是增長達不到預期,你就會遇到現金流的問題。
要是你拿了投資人很多錢,遇到資金問題再去找他,他就會覺得你的項目有問題。
可能不光要不到錢,投資人還會考慮要不要撤資,或者提高自己的股權比例。
所以,創業者得適當地多要點。如果你的項目不容易被複製,
在估值的基礎上增加20%到30%就足夠了;如果項目容易被複製,那就增加50%。


第三個誤區是作價的誤區,也就是你願意出讓多少股份。
一定要記住,不能太貪婪,因為市場競爭激烈,變化很快。
舉個例子:
有一批海歸在北京成立了一個藥品企業,專門在歐美買藥品專利,再來中國重新申請專利。
當時,有個外資的風投,願意出400萬佔三成的股份。
那時資本市場很火,藥品企業沒有同意。
三年後,資本市場走下坡路了,藥品企業沒錢了,撐不下去了。
這時上海的一家創投公司,花了300萬就佔了三成的股份。
這家藥品企業不僅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時間,估值還縮了水。

創立一家公司,肯定得跟資本市場打交道。
避開這三個誤區,好的項目和好的團隊,
才有可能順利實現融資目標,才能保障公司按計劃成長。


本文源自:公眾號“秦朔朋友圈”(一上來就把你貶得一文不值的投資人,多半是“看上你了”)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收入增長誤區
 很多創業者說的收入增長,靠的是地區性的擴張。
 但是投資人要的,是“有壁壘的增長”,是持續不斷的升級。
 比如你有渠道壁壘、技術壁壘,別人復制起來很難,就會受到投資人的歡迎。
 例如,兩家公司都要向國外發展。 A公司要去加拿大,B公司要去歐洲。
 而遊戲跟文化因素高度相關啊。加拿大跟美國文化相似,擴張就容易。
 歐洲各個國家的玩法不一樣,遊戲不能直接投放,必須不斷地收購歐洲本土企業,
 或者合作開發新遊戲。你看,兩家公司面臨的擴張難度完全不同。
 美國和加拿大,運營商的分成比例比較低。
 在歐洲,運營商的分成比例要高得多,而且忠誠度也更低。
 這麼一比較,A公司在北美擴張,成本更低,容易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壁壘比較高。
 B公司在歐洲擴張,成本要高得多,壁壘就低。該給誰更多錢,投資人很容易判斷吧?
2. 融資額度誤區
 在對項目做估值之前,創業者得先搞清楚:
 你到底需要多少錢,要太多或者太少都不行。
 創業者得適當地多要點。如果你的項目不容易被複製,
 在估值的基礎上增加20%到30%就足夠了;如果項目容易被複製,那就增加50%。
3. 作價的誤區,也就是你願意出讓多少股份
 一定要記住,不能太貪婪,因為市場競爭激烈,變化很快。
 舉個例子:
 有一批海歸在北京成立了一個藥品企業,
 專門在歐美買藥品專利,再來中國重新申請專利。
 當時,有個外資的風投,願意出400萬佔三成的股份。
 那時資本市場很火,藥品企業沒有同意。
 三年後,資本市場走下坡路了,藥品企業沒錢了,撐不下去了。

得到-醫健-大腦裡的細胞也講民主和獨裁

文章出處:大腦裡的細胞也講民主和獨裁


我們的大腦裡有上百億神經細胞,比地球上的人口多多了,
我們的各種反應和行為,都是這些細胞互相溝通的結果。
那這些細胞之間到底是怎麼工作的呢?
有個科學家就發表了一個看法,說神經細胞中有一個老大,其他細胞都歸他管。
還有科學家認為,神經細胞是民主制,大家商量著做決定。
最近,公眾號“科學媒介中心”介紹了一個國外的研究,裡面用動物做了實驗。
結果發現,神經做決策的時候,有很多規矩,也就是說,從獨裁到民主都有

首先,獨裁的情況,一般發生在緊急逃命的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神經細胞就能指揮一個動作。
比如,小龍蝦尾巴上就有一種神經細胞,當我們碰小龍蝦尾巴的時候,
小龍蝦馬上就會有反應,然後逃跑。這個反應時間特別快,只有百分之一秒。
魚的大腦裡也有這種發出指令的神經細胞。
這些獨裁的細胞有個特點,就是特別大,並且管著一批神經細胞,向它們下命令。

不過,只靠獨裁肯定不行,所以小龍蝦還有別的逃生辦法。
這種辦法就像是人類的寡頭政治,由幾個神經細胞共同決定跑還是不跑。
幾個細胞一起商量的情況,一般發生在不那麼危急的時候。
如果小龍蝦感覺到有危險了,但是逃跑時間比較寬裕,就會由幾個細胞開會,
然後控制其他細胞一起做出逃跑的動作。
這種幾個細胞一起決定的方式是很必要的,
因為如果只有獨裁細胞控制,要是出了什麼意外,動物就沒法逃生了。
但一小批細胞聯合完成逃跑功能,就可靠多了
由於細胞之間要商量,這個時間就讓反應速度變慢了。


當然,大部分的神經活動還是很民主的,也就是大量神經細胞都會參與決策
比如,一個猴子想給自己撓痒癢,它大腦裡的很多神經細胞就會活動起來。
有的說往這邊動,有的說往那邊動,但每個細胞的強度是不一樣的。
這裡面,所有參與的神經元都有投票權,哪個方向的投票最多,信號就強,然
後少數服從多數,誰的信號強聽誰的。
人類的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基本都由這種民主制的神經系統控制的。
比如,我們判斷一個東西是什麼顏色的時候,
視網膜裡很多神經細胞就會進行投票,確定我們到底看到了什麼顏色。
民主的好處是,投票的時候,不會有單個神經細胞發生很激烈的反應,
這時候我們的感知會更靈敏和精確。
而且,少數神經細胞如果出問題了,也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工作。


總之,在同一個生物體內,
獨裁的方法,小組決定的方法,以及民主投票的方法是可以共存的。
而且這種共存對生物也有好處,獨裁雖然很霸道,
但反應最迅速,相當於給生物提供了一個應急的逃生機制,這樣生物生存的機會就增加了。
搞清楚這些不同的機制,對我們實現神經系統的“仿生”也很有幫助。

本文源自:公眾號“科學媒介中心”(簡析神經系統的“民主”和“獨裁”制度)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得到-經濟-中國哪個城市最有發展前景?

文章出處:中國哪個城市最有發展前景?


前不久,各個省市陸續公佈了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基本上冰火兩重天啊。
有21個城市出現了負增長;但是也有發展勢頭好的,有7個城市的增長速度超過10%。
城市經濟學博士李曉鵬,在微信公眾號“正和島”上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
預測了未來哪個城市經濟前景會更好。我們一起來看看。

先說這發展勢頭好的7個城市,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都不一​​樣,具體來說,可以分成三種。

第一種驅動力,是國家政策的扶持,典型代表是廈門和海口。
廈門經濟為啥增長快,因為國家政策支持它所在的省份福建啊。
你看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地區,是第二批自由貿易試驗區,
還是製造強國戰略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的第一個試驗點。
這三大政策都選中了福建, 廈門又是福建的重要經濟城市,GDP能大幅增長也就不奇怪了。

海口的GDP增長快,主要是因為國家大力支持南海開發。
海口作為海南的省會城市,擁有最大的港口,自然是沾了國家政策的光。
而且南海開發是一個持續幾十年的戰略,這只是起步階段,海口未來也很有潛力。


第二種驅動力,是金融創新和產業創新相結合。典型代表是深圳、杭州和重慶。
最近這段時間常說的供給側改革,核心是創新驅動,關鍵就是金融創新和科技創新相結合。
像深圳的前海金融示範區和科技創新就結合得非常好。
另外,最近七八年,深圳引進了北大、清華等國內名校來辦分校區,
還成立了南方科技大學,高學歷人才培養逐漸成了氣候。
李曉鵬預測,深圳良好的經濟前景至少還能保持十年。

再說杭州,杭州跟深圳有相同點,就是把金融創新和科技創新相結合。
但是杭州的創新體系主要是靠民間資本支撐,
特點就是“民間創投+互聯網創新”,草根性比較強。人才戰略也不如深圳。

重慶的模式跟杭州正好相反,重慶的投融資體係是由政府主導建立的,
比如“八大投”投資平台,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完整的地方政府投融資體系。
政府主導的投資,效率更高。比如說,京東方到重慶投資面板生產線,200多億的投資,
超過三分之二都是重慶市政府負責解決的。
還有重慶市機器人產業的高速發展,靠的也是政府主導的投資體系。

李曉鵬認為,中國的創新驅動路徑,一定是金融創新和產業創新相結合的成果。
在這條道路上,深圳、杭州、重慶這三個城市的探索都很有價值。

下面說到第三種驅動力,是製造實力驅動,代表是長沙
這個城市看上去低調,其實暗地裡牛著呢。
它是中國第二個開通磁懸浮列車的城市,排在上海後面。
但是長沙的磁懸浮列車更牛,它是自主設計、自主製造、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
還有,去年5月國務院剛提出製造強國戰略十年行動綱領,
不到三個月,長沙就公佈了具體實施方案。
反應這麼快,可見長沙在智能製造方面早就做足了功課。
李曉鵬判斷,長沙有可能成為中國的裝備製造之都。


說完了GDP增長快的城市,我們再來看看下降的城市。
資源型或者是資源粗加工型的城市,GDP都大幅度下降,甚至負增長。
像甘肅省嘉峪關,主要經濟支柱是初步加工鐵合金, GDP就出現了負增長。
前邊我們說負增長的城市有21個,為什麼會這樣呢?
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現在大規模的鐵路、公路和其他基礎設施,都基本建設完成了,
再加上“去產能”,對煤炭、鋼鐵這樣的資源型產品,需求就會大幅度下滑。
李曉鵬預測,資源型城市GDP的下跌,可能是未來幾年的大趨勢。

資源型城市怎麼辦?唯一的出路是轉型。
你看安徽阜陽,本來嚴重依賴煤炭資源,但是其他煤炭城市一片蕭條,阜陽就能一枝獨秀。為啥呢?人家在煤炭價格最高的時期,就把從煤炭裡面賺的錢,
拿來搞基礎設施和戰略新興產業投資,
現在的城市經濟指望紡織業和裝備製造業,不再依賴煤炭了。


你肯定會問我:
“你嘚不嘚跟我說了這麼多關於城市發展的東西,跟我有啥關係啊?你跟我說這些幹嘛?”
其實啊,你千萬別以為這些離你特別遠,城市的發展跟咱們個人還真就關聯非常大。
不管你是打工族、白領還是創業者、投資人,
都得選擇一個靠譜和有前景的城市,以求將來有更大發展。
也就是說,
只有充分了解了整個宏觀經濟態勢和城市經濟發展前景,你才會比別人更快一步抓住機遇。
希望我們上面對中國城市的分析,能對你的判斷和決策提供個參照。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正和島”(天啊,你的家鄉變窮了!2016中國城市半年報最新出爐)
稿:王海
轉載:得到

❤得到-中史-劉備為什麼要三顧茅廬

文章出處:劉備為什麼要三顧茅廬


《三國演義》裡有這麼個故事,說劉備特別愛才,
為了爭取諸葛亮加入自己的陣營,他不顧自己的身份,三顧茅廬,
終於請動諸葛亮出山輔佐,奠定了蜀國的基業。

可是,劉備三顧茅廬,真的只是出於愛才嗎?有沒有更重要的原因?
歷史作家張程,在一篇文章中為我們解開了答案。


諸葛亮在《出師表》裡說過一句話: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把自己說成是普通老百姓。可是實際上,我們都被諸葛亮給騙了,

歷史上的諸葛亮,根本就不是平民布衣。他的祖上,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
司隸校尉是個什麼官呢,就相當於現在的北京軍區總司令,
比一般的省部級官員地位都要高得多。
諸葛亮的父親,擔任過太山都丞,也是個不小的官兒。

可見,諸葛亮也是世家子弟。但他為什麼要說自己是布衣呢?
這一方面是他自謙,另一方面,也和諸葛亮早年坎坷的經歷有關。
他的父親死得早,從小被叔叔養大。
要說諸葛亮的這個叔叔也不是一般人,官銜不低於現在的市長級別。
不過這位叔叔官運不佳,當官沒多久就被人排擠了,
只好帶著諸葛亮去投奔老朋友——荊州大佬劉表。
諸葛亮十七歲那年,他的叔叔死在了荊州。諸葛亮呢,
在叔父死後遷移到荊州的隆中才穩定下來。
穩定下來之後,諸葛亮便開始在荊州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網。諸葛亮是怎麼做的呢?


說到這裡,我們先要說一下當時的政治生態。在諸葛亮的時代,是以門閥政治為主。
什麼叫門閥政治呢,就是當時的政治力量,以幾個大家族為主。
這種大家族的勢力,甚至超過了皇族,
不管誰當政,要是這幾個大家族不買賬,政權就沒法長久。
有一句特別有名的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其中的王謝,說的就是晉朝的王羲之和謝安家族。地方政治也是這樣。
這樣的門閥,一方面一個個眼睛都長在頭頂上,愛看不起人;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現實利益分配的原因,對於外來的世家子弟,其實一直是排斥的。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有個特別醜的老婆,醜到什麼程度呢?
根據記載,諸葛亮的老婆身體壯碩,頭髮泛黃,皮膚黝黑,臉上還有雀斑疙瘩。
相貌堂堂的諸葛亮,為什麼要娶一個這麼醜的老婆呢?

原來,諸葛亮的老婆雖然醜,可她的家世好,有背景。
在荊州當地是非常有名望一個家族。
所以,諸葛亮要融入當地的人際關係網,
娶一個當地世族不願娶但又出身名門大家的醜老婆,是他唯一的選擇。

而在此之前,諸葛亮的叔叔也沒閒著,早已把諸葛亮的幾個姐姐,
許配給荊州另外的幾個名門望族。這時候,我們再來梳理一下諸葛亮在荊州的關係網:

第一、叔叔是當時荊州一把手劉表的老朋友;

第二、岳父是當地名門大族;

第三、兩個姐姐的婆家,是劉表所依靠的兩個家族;

第四、掌管軍權的蔡瑁則是諸葛亮岳父的舅哥,而劉表和蔡瑁也有姻親;

第五、還有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那時已經是東吳冉冉升起的一顆政治新星。

一句話,諸葛亮在當時是唯一一個打通了荊州所有世家大族的人。

而劉備呢,那時在荊州過得其實挺苦悶,劉表對於劉備並不信任,還處處提防。

我們再看,在劉備拜訪諸葛亮那一年,
出身卑微的曹操已經迎接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做了13年實質上的皇帝。
孫權呢,年紀輕輕就當上了一方霸主。這對於一直圖謀天下霸業的劉備來說,
是個極大的刺激。更重要的是,
在那一年,荊州的一把手劉表病重,眼看就不行了,
這是劉備在荊州打開局面的一個重大機會。
而要在荊州打開局面,就不能不爭取當地名門大族的支持,
要爭取當地名門大族的支持,就要有一個能夠聯絡並調動起荊州各大勢力的人選。
怎麼就那麼巧,恰恰在這個時候,有人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到了這裡,你就明白了,見多了名臣謀士的劉備,
為什麼會對諸葛亮那麼重視,甚至在關羽和張飛不理解的情況下還要堅持三顧茅廬。
不僅如此,還把諸葛亮的地位排在多年跟隨他的兩位義弟之上。


所以你看,不是說諸葛亮沒有才華,
但諸葛亮聯絡調動荊州各方勢力的能力,才是劉備三顧茅廬的原因。
這個故事其實也告訴我們:一個人進入一個系統的時機,決定了他的地位,
而他利用自身資源給系統帶來的助力有多大,他在系統的中位置就有多重要。

本文源自:公眾號“今日值得花時間”(諸葛亮的發蹟之路)
稿:陳遠
轉載:得到

-----------
主旨:
諸葛亮在當時是唯一一個打通了荊州所有世家大族的人。
而劉備呢,那時在荊州過得其實挺苦悶,劉表對於劉備並不信任,還處處提防。
不是說諸葛亮沒有才華,
但諸葛亮聯絡調動荊州各方勢力的能力,才是劉備三顧茅廬的原因。
個故事其實也告訴我們:一個人進入一個系統的時機,決定了他的地位,
而他利用自身資源給系統帶來的助力有多大,他在系統的中位置就有多重要。

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得到-心理-如何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

文章出處:如何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


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面對別人的評價,都願意接受誇獎,
但是如果要接受別人的批評,可能就沒那麼容易了。
但是批評又是不可能避免的,我們追求的,應該是從批評中成長。
怎樣才能正確對待批評呢?微信公眾號“KnowYourself”有一篇文章,
介紹了5個注意事項,咱們一起來聽聽。


第一點是,不要急著證明你沒有責任。面對批評,很多人本能地會說自己沒有錯。
有時候可能確實是別人的錯,但是你急著說不是自己的責任,就會讓人反感。
這提醒我們,面對批評時,千萬別說主觀的、控訴性的話,
比如“不是我的錯”,或者“我是冤枉的”。既然別人批評你,說明你多多少少要承擔點責任。
你應該更多地從事實出發,
先耐心聽完對方的看法,再評述自己在工作中承擔的責任和結果。

舉個例子,你本來要在今天中午交一份報告給老闆。
你提前一天就交待給實習生打印和裝訂報告,結果實習生誤解了,晚了幾個小時才交上去。
在這件事上,儘管你按照流程做,但你的老闆並不會在意是不是實習生的責任,
他看到的事實就是讓你交報告,你交晚了。
這時候,你先得承認,“報告交晚了是我的責任。”
然後表示,“我會建立更完善的流程和機制,確保下一次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第二,不要在批評你的人身上找問題
很多人一聽到批評,會習慣地反駁批評自己的人,說你憑啥批評我,你自己也不行。
其實,你要想明白,大家都是就事論事,這個時候,你們討論的重點不是誰的能力問題,
而是你做錯了這件事。即便對方也犯過錯,也不能拿來反擊對方。


第三,不要過分道歉。
如果對方因為一個具體的錯誤或者行為批評你,道一次歉就夠了。
但是,你的道歉必須嚴肅,就事論事,並且你得搞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以後要避免同樣的問題。這事有可能就過去了。


第四,不要放過進一步解釋和澄清的機會。
當你冷靜下來,自己回頭想想,在批評中,哪幾個點讓你有收穫?哪些地方有誤解和偏見?
如果確實有誤解和偏見,
你可以在批評過去了幾天,或者幾個星期以後,回去和批評你的人討論。
比如,你可以說,“我反思了一下,有三個方面是我特別需要改進的,
還有兩個地方是我覺得之前就做得比較好,需要繼續堅持的。
最後,你提到的一點讓我還有些疑惑和擔心。”
這時候,對方一方面會欣賞你,覺得你在接受批評後能分析和思考;
另一方面,你也可能會澄清一些誤解。


最後一點是,不要陷在對方的批評裡出不來。很多時候,批評會讓你懷疑自己。
如果批評的點是你平時沒有意識到的,但又很難改變的話,就讓人特別糾結。
比如有人說,你演講的時候,怎麼那麼愛用連接詞?
你很有可能會受到打擊,然後不開心,這很正常。
但是,你還是要面對和接受,因為每個人都有缺點。
別人給你指出來,能幫助你更好地認識自己,以後嘗試改變。

你看,別人批評我們時,別急著喊冤或者推卸責任,而是應該反思自己的不足並且改正。
如果你覺得批評裡有誤解或偏見,可以另外找個時間和地方討論。
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受到批評就難過。
成熟的人,會把批評當成墊腳石,幫助自己改進行為,不斷進步,成為更厲害的人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KnowYourself”(如何正確處理來自他人的“批評”?)
稿:陳成康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不要急著證明你沒有責任
 比如“不是我的錯”,或者“我是冤枉的”。
 既然別人批評你,說明你多多少少要承擔點責任。
2. 不要在批評你的人身上找問題
 即便對方也犯過錯,也不能拿來反擊對方。
3. 不要過分道歉
4. 不要放過進一步解釋和澄清的機會
5. 不要陷在對方的批評裡出不來
 成熟的人,會把批評當成墊腳石,幫助自己改進行為,不斷進步,成為更厲害的人。

❤得到-醫健-為什麼女性比男性更長壽

文章出處:為什麼女性比男性更長壽


女性比男性長壽,這似乎已經是一件眾所周知的事了。
統計也表明,如果同一天出生的話,女性平均要比男性長壽三年左右。可這是為什麼呢?
最近,BBC的新聞網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專門的解讀,我來給您講講。

過去,人們認為,男性壽命更短是因為社會分工,
因為以前的男性要幹很多體力活嘛,比如種田啊挖礦啊,這都是高負荷的工作。
逐漸積累到晚年,男性的身體就更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是我們都知道,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體力勞動都被機器取代了,男女之間的工作性質也沒那麼涇渭分明了
比如公司職員,學校教師,這些工作對性別要求都沒有明顯的傾向。
那這回,男女的平均壽命也應該差不多了吧?
但是統計表明,女性還是比男性多那麼百分之五的壽命。
所以,男女壽命的差異並不在於社會分工。


還有人提出過一個原因,就是男性的生活習慣不好,所以壽命短
你看,男性喝酒、抽煙、熬夜都比女性多,他們肯定沒女性長壽。
當然,這個說法也有道理,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的男人特別愛喝酒,
在壽命上,數據就表明,俄羅斯的男人比女人平均少活將近十三年。
但是專家發現,即使排除掉這些生活習性上的因素,男性的壽命還是比不過女性。
有研究發現,咱們的近親靈長類,比如長臂猿啊黑猩猩啊,
它們沒有生活習慣的差異,雌性壽命也普遍長於雄性。
最終,調查甚至發現,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時期,女性的壽命都比男性長。
也就是說,男女在壽命上的差異跟環境的關係並不大。

這樣的話,那就只能在人體自身找原因了。科學家們發現,
第一個影響了男女壽命差異的因素就是性染色體,
也就是決定了我們是男是女的那條染色體。我們都知道,女性的染色體是兩條相同的X;
而男性染色體則是X和Y,隨著年齡的增長,基因也會積累各種各樣的問題,
導致各種衰老疾病。對女性來說呢,如果一條X染色體出了問題,另一條還可以替補
但是對於男性來說呢,X染色體壞了就是壞了,Y染色體沒法代替發揮作用
更何況,男性身材更魁梧,細胞更多,基因出現損傷變異的可能性也更大。
所以啊,年老之後,男性的身體更容易出現致命的問題。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發現了第二個造成男性壽命更短的原因,就是男性的睾丸素
因為睾丸素雖然會在男性年輕的時候讓他更強壯,提高性功能。
但是,它也會讓男性在老年時期,更容易患上心臟病、癌症、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通過分析19世紀以來的宮廷記錄,科學家們就發現,太監活到100歲的可能,
比其他的男性要高130倍,即使是養尊處優的國王,壽命也很少能與太監相比。

相對於男性的睾丸素來說,女性體內大量的雌激素就善良多了。
雌激素不僅是一種非常好的抗氧化劑,
能有效清除女性體內的毒素和化學物質,還有​​助於體內細胞創傷的修復。
科學家們發現,如果把雌性動物的卵巢切除,
它們體內修復細胞創傷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女性過了更年期,雌激素分泌下降之後,就老得快了的原因


你看,看似簡單偶然的壽命差異,其中還包含著許多生物學的知識。
當然,如果你剛好是男性,你也不必為少了這百分之五的壽命而心灰意冷,
畢竟女性一生要承擔各種辛苦,懷胎十月養育後代,
其中艱辛不是男人容易體會得到的,您不妨就把女性這更長的壽命,
當做造物主對她們辛苦的補償,您說是不是呢?


本文源自:BBC(為什麼女性比男性更長壽)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性染色體
 對女性來說呢,如果一條X染色體出了問題,另一條還可以替補。
 但是對於男性來說呢,X染色體壞了就是壞了,Y染色體沒法代替發揮作用。
2. 男性的睾丸素
 它也會讓男性在老年時期,更容易患上心臟病、癌症、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通過分析19世紀以來的宮廷記錄,科學家們就發現,太監活到100歲的可能,
 比其他的男性要高130倍,即使是養尊處優的國王,壽命也很少能與太監相比。
 而女性體內大量的雌激素就善良多了。
 雌激素不僅是一種非常好的抗氧化劑,
 能有效清除女性體內的毒素和化學物質,還有​​助於體內細胞創傷的修復。
 科學家們發現,如果把雌性動物的卵巢切除,
 它們體內修復細胞創傷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女性過了更年期,雌激素分泌下降之後,就老得快了的原因。

得到-科技-能用引力波製造超級武器嗎?

文章出處:能用引力波製造超級武器嗎?


我們得到App的訂閱產品“卓老闆聊科技”的作者卓克,
最近回答了一些朋友的提問,其中有幾個問題很有意思,給大夥分享分享。

還記得年初那會兒,我們探測到了引力波,這消息可以說震動全球啊,
但有個用戶就擔心了,說這引力波會不會被拿來製造超級武器呢?
這種武器一旦煉成了,威力無窮,人類又該面臨一場浩劫了。

卓老闆就回答說,這個腦洞開得可真是夠大的。
但實際上,這回我們探測到的引力波,能量相當於好幾個太陽質量那麼大,
如果你真來一發引力波砲彈,這些能量就都消耗掉了,
但你也不想想,這麼多能量,猴年馬月才能收集得齊呀,更別說還要製作砲彈什麼的了。


現在,我們人類對能源的利用是什麼水平呢?
我們連我們所在的行星,也就是地球上的這些能源,
都還沒完全開發利用完呢,更別說恆星級別了。
那下一個階段,我們對能源的利用應該到什麼程度呢?
應該能充分利用所在星系的能量,具體到我們人類,
就是說起碼太陽的能量可以被我們充分利用起來,
比如用到10%或者20%,這就已經算是充分利用了
再下一個階段,就是利用所在星系的總能量,
比如說​​,讓兩個幾十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撞上,利用它們相撞爆發出的巨大能量。
不過呢,人類應該撐不到這個階段了,
甚至有可能會在第一階段都還沒走完,就整體滅絕了。

還有朋友提到說,最近幾年,中藥能不能治病這個事有越來越多人關注。
卓老闆就是個“中醫黑”,也就是強烈反中醫的,
有朋友就問了,為什麼中暑以後喝藿香正氣水會感覺症狀確實好了呢?

卓老闆說,中暑其實就說明,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已經紊亂了,
本質原因是身體失水太多,就沒有多餘的水分可以調節體溫了。
中暑以後,我們會覺著頭痛、頭昏、食慾不振什麼的,
這時候,但凡喝口刺激性的液體,都會讓人的神經興奮點兒,
更何況藿香正氣水里有那麼多酒精,誰喝了都會覺得神清氣爽啊。
但光神清氣爽沒用,治標不治本,甚至還會加重病情。
中暑是因為身體失水,凡是繼續耗費身體水分的,
或者是起到脫水作用的東西,吃了都會加重你的病情。藿香正氣水恰恰就是這種東西。
所以中暑了以後喝藿香正氣水感覺病會好,完全是治標不治本。


最後再分享一個和大家投資有關係的問題。有人問啊,這個網絡上的雷達幣能不能買啊?
卓老闆的回答簡單粗暴——當然不能買。為啥呢?咱得先說說這雷達幣是個啥東西。
雷達幣和比特幣一樣,都是虛擬貨幣。
但雷達幣實質上只是山寨了比特幣,它不像比特幣那樣安全。
咱們先來看看比特幣是什麼,比特幣實際上是一堆複雜的程序算法生成的結果,
就好像是我們數學課上,學解方程,算啊算啊,最後算出來一個結果,
比特幣這個方程特別複雜,但結果是有限的,只有2100萬個,
換句話說,就是全世界的比特幣最多也就只有2100萬個。
但這2100萬個並不是一開始就全在那放著的,你必須要通過龐大的計算,
不斷去算這個方程,算出更多結果出來,這過程有個專門的詞,叫“挖礦” 。
挖出來的這些比特幣可以兌換現實裡的我們用的貨幣,
但它的匯率是不停變化的,就跟股市差不多。

早期比特幣出現以後,有人通過挖礦賺了不少錢,後來大家都意識到,這是個好機會啊,
就開始瘋狂開發各種虛擬貨幣,除了上面提到的雷達幣,
還有什麼帽子幣、未來幣、物聯幣、中國幣、點點幣、羽毛幣、數據幣、開發幣、黑幣、
紅幣、綠幣、黃幣,眼花繚亂的都來了。這些虛擬貨幣有個統一的稱呼,叫山寨幣,
意思就是他們背後的技術都是抄襲比特幣,而且他們還宣傳自己的技術高於比特幣,
想方設法用各種營銷手段吸引消費者買。
但實際上呢,大部分山寨幣本身就是個騙局,比如說事先就把所有幣都挖出來,
再開放礦山等別人來挖,然後在交易平台上組織一批人哄抬價格,
反正那個交易平台的前台和後台程序都是他們自己寫的嘛,有些甚至連人都不找,
自己就在程序裡設置幾個機器人,互相抬高價格就行了,
等到上當的人足夠多了,就一把都賣掉,套現走人。
這對那些有投機心理又缺乏判斷力的人,肯定是個不小的誘惑,
所以卓老闆就提醒我們,對於這種特新鮮的投資產品,還是要謹慎點,
別頭腦一熱就衝進去,最後損失一大筆錢。


聽了卓老闆說的這些,你就應該已經明白了:
想用引力波做武器在現階段不僅還是個想像,而且很可能到人類滅絕那天,都辦不成這事;而如果你要是中暑了,想讓自己舒服一些,喝點藿香正氣水是沒啥問題的,
但千萬要記著,這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招;
最後,如果有人忽悠你,讓你去買這個幣那個幣,別搭理他,
因為很有可能,到最後你拿出去的是貨真價實的人民幣,
但拿回來的可就不一定是啥玩意了。
只有把科學精神實踐到日常生活裡,才能對我們有實實在在的幫助。


本文源自:得到App訂閱專欄“卓老闆聊科技”
稿:康康
轉載:得到

❤得到-商業-穩虧不賺,為啥還搶著辦奧運?



我們都覺得,舉辦奧運會是個只賺不虧的事,不僅能光耀門楣,還能藉機撈一筆錢。
但是最近,微信公眾號“經濟學漫談”說,歷史上,
幾乎所有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都是虧錢的。
就算一開始以為能賺錢,也一定會超過預算,最終還是虧本。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文章裡給出了解釋,我來給大家說說。


辦奧運會要花很多錢,這個我們都知道,
因為基礎設施建設、場館建設還有開幕式、閉幕式,都是巨額的花銷,
像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一共支出了450個億。
所以支出大這件事咱們就不多說,虧損還是因為該掙錢的地方,沒有預想中收益那麼多。
下面咱就把奧運會的收益拆開來,
一個一個說,為啥一開始都以為能掙錢,幹著幹著就賠了。


首先,我們都認為,電視轉播收入、國內外贊助和門票收入,這部分收益肯定不少。
事實上也確實不少,但是相對於支出就是杯水車薪。
舉個例子,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直接收入大概是33億美元,
就算這部分收入全部歸主辦國,跟支出之間還差80億。

再有,我們覺得舉辦奧運會能帶來很多短期收益,
比如亞特蘭大奧運會就給當地帶來7萬多個就業機會和50多億美元的GDP,
但是這沒有考慮到奧運會對當地經濟的負面影響,文章管這叫“替代效應”。
意思就是說,一個居民消費看了幾場比賽。
但是如果沒有奧運,他也可能會去其他地方消費,這部分被替代的消費支出應該減掉。
而且,奧運會還有所謂的“擠出效應”。
意思就是說,當某地承辦一項大型活動的時候,很多遊客都會因為害怕當地交通不便啊、
人多擁擠啊,就避免到這個地方去。
數據顯示,2012年倫敦奧運會召開的7至8月間,遊客數量大概是610萬,
而前一年同期,這個數字是650萬。
類似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同上一年同期比,
國際遊客也下降了30%,賓館入住率下降了39%。

最後,我們所以為的長期收益也不存在
比如奧運場館,我們以為可以服務千秋萬代,以後還能作為旅遊地收門票。
但事實上,許多冷門場館其實都是專門為奧運的特殊需求而建的,
當地人根本用不上,不僅不實用,維護費還高。雅典的好多奧運場館都已經雜草叢生了。
再比如,我們覺得奧運會能給城市提高知名度,帶來一些廣告和旅遊收益。
但歷史上從中獲過益的只有兩個城市,巴塞羅那和鹽湖城,
大多數城市還是像挪威的利爾汗馬和加拿大的卡爾格里一樣,默默無聞。
還有,你可能覺得促進國際貿易這個作用總是有的吧?
但是調查顯示,還真沒有。一項研究發現,
舉辦奧運會的國家確實在申奧和舉辦奧運會期間,GDP有明顯的增長,
但是申奧失敗的國家同樣也有。也就是說,
其實所有申辦奧運會的國家都是在當時欣欣向榮,
而且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國家,後續發展好很正常,跟舉辦奧運會並沒有關係。

說到這,你肯定要問了,既然舉辦奧運會是穩虧不賺,那為啥還有那麼多國家趨之若鶩呢?文章提供了三個理由。

首先,雖然舉辦奧運的整體收益是負的,
但是某些行業還是能從中撈一筆的,比如旅遊業啊,建築業等等
像波士頓申辦2024年奧運會,就是建築業和旅遊業的領頭羊推動的。

其次,一個國家舉辦奧運會,也全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展示自己的經濟實力
像日本申請舉辦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就是因為戰後經濟高速發展了,
希望能通過一個機會向世界展示一下;
再有,韓國申辦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
也是因為七八十年代的經濟奇蹟,給韓國帶來了展示實力的可能。

最後,文章裡說,部分的虧損情況可以歸結為競拍理論上的“贏者詛咒(winner's curse)”
意思就是競爭者們人傻錢多,
把價格拱上去了,如果只有一個城市申請,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比如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就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盈利的奧運會。
申辦的時候,蒙特利爾奧運會剛出現過巨大的虧空,所以誰也不願意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洛杉磯申請的時候就跟奧運組委會討價還價,通過利用舊有的設施等手段,
只用了不到蒙特利爾奧運會四分之一的成本,就成功舉辦了奧運會。

所以你看啊,經濟原因雖然是我們大多數行為的一個風向標,
但是放在一個國家身上,就沒那麼簡單了。
能不能掙錢,絕對不是評判一個國家做不做一件事的標準。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經濟學漫談”(舉辦奧運的總體收益是賺錢還是虧本)
稿:趙敏芝
轉載:得到

----------
主旨:
1. 雖然舉辦奧運的整體收益是負的,
 但是某些行業還是能從中撈一筆的,比如旅遊業啊,建築業等等。
2. 不全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展示自己的經濟實力
3. 部分的虧損情況可以歸結為競拍理論上的“贏者詛咒(winner's curse)”,
 意思就是競爭者們人傻錢多,
 把價格拱上去了,如果只有一個城市申請,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能不能掙錢,絕對不是評判一個國家做不做一件事的標準。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得到-教育-立規矩不當,反而會害了孩子

文章出處:立規矩不當,反而會害了孩子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長平時少不了給孩子定這樣那樣的規矩。
那談起規矩,大家意見就不統一了,有的主張規矩要嚴,鬆了沒效果;
有的認為應該鬆一些,太嚴了孩子會太壓抑。
那這規矩到底應該怎麼定,才能既有效果、又利於孩子健康發展呢?
美國有位腦科學家寫了本書叫《去情緒化管教》,
這本書裡面,作者最主要的觀點,就是管孩子的方法要符合大腦發育規律。


我們先來說一個例子。
小孩犯錯誤了,很多家長都會採取關禁閉的方法,因為這樣特別有效,孩子馬上就老實了。
但是這種方法好不好呢?作者說不好。
因為這種情況下,孩子變乖並不是因為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而是因為害怕而產生了一種孤立感,人在害怕的時候肯定不會說話嘛。
我這麼說,你肯定就知道什麼方法更好了,那就是跟孩子多​​溝通,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但是作者說,這個溝通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明白道理,而是讓孩子感受到你是理解他的。
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大腦發育的原理。


這個原理是這樣的:
我們的大腦其實有兩部分,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套複式樓房,有樓上和樓下兩層。
樓下比較基礎,主要管我們的身體本能,像呼吸、眨眼、心率,憤怒、恐懼都歸它管;
樓上呢比較高級,負責計劃決策、控制情緒、同理心、道德等等這些。

這兩部分功能是相互聯繫的,如果樓上運行良好,就能平衡下腦原始本能,
也就是說,他就能很好地控制情緒、做出理性判斷。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犯錯誤不能關禁閉,而要讓他感受到理解:
因為他恐懼的時候,全部是樓下在發揮作用,樓上是不工作的 。
所以你跟他講多少道理,讓他安靜都沒用,
而只有當你把孩子的情緒安撫好的時候,他才能控制情緒,然後明白你在說什麼。


說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我們教育孩子,從腦科學的角度講,
就是發展他們的上腦系統,讓他能良好地平衡和抑制下腦。
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第一,大腦這兩部分發育很不平衡,小孩一出生,下腦系統就已經發育得很充分,
而上腦系統通常得到二十五六歲才能發育完全。

第二,不光上腦能平衡下腦,下腦也可能控制上腦。
我們常聽說人腦中有個區域叫杏仁核,對危險特別敏感。
一旦它感覺到危險,就會醞釀出強烈的憤怒和恐懼,讓人失去理智。
這杏仁核就在下腦,
它一工作,就會阻斷與上腦的連結,讓人失去思考能力,行為上就會表現得很衝動。
而且,長此以往的話,孩子的大腦結構也會被改變,就有可能給孩子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知道了這些之後,你可能會問,
那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最科學、最符合大腦的發育規律呢?這本書給出了三個步驟。

第一步,自我提問。
當孩子犯錯誤時,你在做出反應之前,首先要習慣性地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做?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第二,我想教導孩子什麼?注意不是懲罰,是教導,
比如讓他學會自我控制、承擔後果等等。
第三,該怎樣教導效果才能最好?
也就是提醒自己的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年齡和所處的大腦發育階段。


第二步,連接。
前面說過,當孩子感到憤怒、恐懼和壓力時,杏仁核會激活,大人的話他根本聽不進去。
所以孩子犯錯時,不要急著懲罰、說教,首先要安撫他,讓他的上腦系統恢復運作。
這時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進行連接。
也就是要用同理心、寬容心和愛的心態,進入孩子的內心,
和他形成共振,讓他對你產生信任。

等孩子的上腦系統開始恢復運作,你才可以實施第三步,也就是教導和糾正
你就可以根據前面想好的策略,和孩子講道理,幫他分析他的錯誤行為會帶來的後果,
教孩子如何判斷正確和錯誤、如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等等。
這時候,孩子的大腦才會真正接受和消化這些信息,
並且促進上腦的發育,慢慢學會用越來越多的理性來思考和支配自己的行為。

所以你看,管孩子,定規矩,不在於嚴還是鬆,關鍵是理解,關愛,
走進孩子的內心去,這才符合科學的發展規律。

本文源自:《去情緒化管教》
稿:徐棄疾
來源:得到

----------
主旨:
小孩犯錯誤了,最好的方法,是跟孩子多​​溝通,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我們的大腦其實有兩部分,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套複式樓房,有樓上和樓下兩層。
樓下比較基礎,主要管我們的身體本能,像呼吸、眨眼、心率,憤怒、恐懼都歸它管;
樓上呢比較高級,負責計劃決策、控制情緒、同理心、道德等等這些。
而只有當你把孩子的情緒安撫好的時候,他才能控制情緒,然後明白你在說什麼。
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什麼呢?
1. 大腦這兩部分發育很不平衡,小孩一出生,下腦系統就已經發育得很充分,
 而上腦系統通常得到二十五六歲才能發育完全。
2. 常聽說人腦中有個區域叫杏仁核,對危險特別敏感。
 一旦它感覺到危險,就會醞釀出強烈的憤怒和恐懼,讓人失去理智。
 這杏仁核就在下腦,
 它一工作,就會阻斷與上腦的連結,讓人失去思考能力,行為上就會表現得很衝動。
 而且,長此以往的話,孩子的大腦結構也會被改變,就有可能給孩子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那該怎麼做呢?
1. 自我提問
 當孩子犯錯誤時,你在做出反應之前,首先要習慣性地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做?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第二,我想教導孩子什麼?注意不是懲罰,是教導,
 比如讓他學會自我控制、承擔後果等等。
 第三,該怎樣教導效果才能最好?
 也就是提醒自己的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年齡和所處的大腦發育階段。
2. 連接
 所以孩子犯錯時,不要急著懲罰、說教,首先要安撫他,讓他的上腦系統恢復運作
 這時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進行連接。
 也就是要用同理心、寬容心和愛的心態,進入孩子的內心,
 和他形成共振,讓他對你產生信任。
3. 教導和糾正
 你就可以根據前面想好的策略,和孩子講道理,幫他分析他的錯誤行為會帶來的後果,
 教孩子如何判斷正確和錯誤、如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等等。

❤得到-醫健-人老了還有這些意想不到的好處

文章出處:人老了還有這些意想不到的好處


今天,隨著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齡化是很多國家要面臨的問題。
而且大部分人肯定是不願意變老的,我們也經常把衰老和生病聯繫到一起。
但BBC網站上有篇文章說,
其實變老並不是一​​件完全不好的事情,它也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一些有益的影響。


第一點,衰老會讓人免疫力下降,但這不是說老人就更容易生病。
而且,和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反而更不容易得一些常見病。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決定我們身體健康的,除了免疫系統的強度,還有免疫系統的記憶
我們的免疫系統,每天都面臨很多細菌病毒的威脅,
為了保護我們,免疫系統就要把敵人找出來。
而且,當發現敵人的時候,免疫系統會形成一種記憶,
下次再碰到這些敵人,應對的速度就會更快。
所以我們老了的時候,雖然免疫系統強度下降了,但記憶力卻更高。
有研究發現,我們的免疫系統有時候甚至能記住四五十年前入侵過的病毒。
這種記憶在我們40歲的時候會達到一個高峰,然後一直持續到七十歲之後。
當這種保護措施積累起來之後,我們生病的機率就變小了。
比如,年輕的時候可能比老的時候感冒的次數多。


第二點,免疫系統強度下降不一定全是壞事
因為一個很活躍的免疫系統,在工作的時候也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當免疫細胞發現敵人之後,會發布信息求助,這時候更多的免疫細胞就過來支援了。
但有時候,這種情況會失控,消滅病毒的同時,
把健康的細胞也給殺死了,嚴重的時候可能是致命的。
而老年人的免疫系統不像年輕人那麼活躍,被誤傷的情況就比較少。
舉個例子,20世紀初全球發生了一次很大的流感,死了數千萬人,其中大部分都在20-40歲;
再比如2009年的豬流感,大部分死亡的人也都在65歲以下。


第三點,變老還會讓人變聰明。
你可能會說,不是都說二十歲左右是人智力的頂峰嗎?怎麼老了還會更聰明呢?
的確,年輕人的大腦神經元比老年人多,從智力上來看,就是數學和反應速度更好。
智力不只是神經元決定的,神經元的末梢,包了一層脂質。
脂質,就像電線外面裹著的橡膠一樣,作用是讓我們大腦發出的電信號更準確,
不至於到處放電,導致各種出錯。年老會讓人聰明的原因就在這裡。
這個絕緣的脂質,會隨著年齡增長變強,提高我們語言上的、空間上的記憶能力,
這些可以後天學習的能力,能提高老年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看,無論從健康上,還是智力上,年老其實都沒那麼可怕。
對於年齡的增長,我們應該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
如果我們很清楚在每段年齡中都獲得了什麼,人生就可以活得更加精彩。


本文源自:BBC(人老了還有這些想不到的好處)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來源:得到

--------------
主旨:
1. 衰老會讓人免疫力下降,但這不是說老人就更容易生病
 除了免疫系統的強度,還有免疫系統的記憶。
 有研究發現,我們的免疫系統有時候甚至能記住四五十年前入侵過的病毒。
 這種記憶在我們40歲的時候會達到一個高峰,然後一直持續到七十歲之後。
 當這種保護措施積累起來之後,我們生病的機率就變小了。
2. 免疫系統強度下降不一定全是壞事
 免疫細胞發現敵人之後,會發布信息求助,這時候更多的免疫細胞就過來支援了。
 但有時候,這種情況會失控,消滅病毒的同時,
 把健康的細胞也給殺死了,嚴重的時候可能是致命的。
 而老年人的免疫系統不像年輕人那麼活躍,被誤傷的情況就比較少。
3. 變老會讓人變聰明
 智力不只是神經元決定的,神經元的末梢,包了一層脂質。
 脂質,就像電線外面裹著的橡膠一樣,作用是讓我們大腦發出的電信號更準確,
 不至於到處放電,導致各種出錯。年老會讓人聰明的原因就在這裡。
 這個絕緣的脂質,會隨著年齡增長變強,提高我們語言上的、空間上的記憶能力,
 這些可以後天學習的能力,能提高老年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得到-商業-吳軍:矽谷成功的三個秘密

文章出處:吳軍:矽谷成功的三個秘密


創業的人幾乎都把矽谷看成是一個聖地。
最近公眾號“投資人說”發表了矽谷投資人、前谷歌資深工程師吳軍的文章,
他分享了矽谷成功的三個秘訣。咱們一起來聽聽。

矽谷能夠成功的​​第一個秘訣,是背叛,以及對背叛的寬容。
咱們在之前的音頻也說過,矽谷起家靠的是一家叫仙童的半導體公司,
這個半導體公司的八個創始人都是從另一家叛逃出來的。
現在矽谷很多公司都在不斷地“叛變”中誕生的。
另外,加州的法律也鼓勵挖牆角,
如果公司之間不互相挖牆腳,政府會告這些公司破壞競爭。

舉個例子,矽谷有個做移動安全的公司,這個公司幾乎所有人,
都是從另一家已經上市的公司裡出來的,
有意思的是,原來的公司還給這些叛變的人投了錢。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矽谷鼓勵競爭,你告他也告不倒;
其次,這種大的上市公司,他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其他上市公司,
所以投錢的意思是,如果你沒做起來,這個錢就算打水漂了。
一旦你做成了,我可以優先收購回來,這樣和其他大公司競爭我還保持了優勢。
所以雖然你離開我單幹,但還是我這系統裡的人。

正是由於這個秘訣,矽谷很難出現那種說一不二的大公司,但整個行業發展很快。
因為不斷分出一些新公司,原來的公司又可以隨時收回來,就造成了很多併購和收購。
這是矽谷公司的一個重要手段,看到對自己有用的新技術或者新公司,就開始併購。
像谷歌地球,還有谷歌的安卓系統,都是這麼併購發展起來的。
這是就是矽谷崛起的第一個奧秘——叛逆,而且對叛逆很寬容。


矽谷崛起的第二個秘訣,是多元文化。能賣到全世界的產品,常常是多元文化的產物。
比如蘋果手機能在全世界都賣得好,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喬布斯本身就有多元文化的氣質。
他在印度住過,去過很多次日本,蘋果的設計很簡潔,其實有東方文化的形態在裡面。

矽谷從人口結構上,就是多元的,白人、亞裔、西班牙籍,各種人都有。
而且矽谷人口流動很快,每年都會進來很多人。
這裡的人想法多,對新東西很好奇,也很包容。所以在矽谷,
就算你是個小公司,他一開始做的也是全球化的產品。
比如有個和微信差不多的App,一開始做的時候就是全球化的。
比如在產品的優先級上, 很多微信的功能他都沒做,但他把多語言的系統先做了。
微信呢,先把產品做得很完善,先做中國市場,再向海外拓展,
但如果這個產品一開始就是用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做的,想全球化就很難了。


矽谷第三個秘訣是拒絕平庸。首先,對矽谷的公司來講,模仿是可恥的。
在矽谷開公司找投資,如果你說你做的別人已經做了,但你比別人便宜,肯定沒人投你。
其次,因為贏者通吃,政府允許公司倒閉,如果你很平庸,很快就會被別人吃掉。
所以矽谷很多公司會把世界上很多市場給通吃掉。你要是很平庸,在矽谷是沒有出路的。


最後吳軍總結說,中國成功的企業和矽谷的公司不一樣,
所以模仿矽谷的必要性不大,況且像叛逆、多元化這種我們也很難模仿。
但是有些東西是可以藉鑑的,比如對現代工業企業製度的重新認識,
更好地定義人和企業的關係。另外就是我們要有世界情懷,這樣我們才能走向國際化。


本文源自:公眾號“投資人說”(吳軍:叛逆、多元文化、拒絕平庸,這就是矽谷成功的奧秘)
稿:寶利
來源:得到

❤得到-科學-想知道星星離我多遠,怎麼測?

文章出處:想知道星星離我多遠,怎麼測?

許多人都對天文學著迷,因為它每天都和壯麗的宇宙打交道,
動不動就是百億光年外的奇特現象,真是酷極了!但是有個問題你想過沒?
宇宙這麼浩瀚,除了咱們的鄰居月球,人類壓根就沒有親身探訪過別的天體,
天文學家是怎麼知道一個天體的距離的呢?

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一個方法是電磁波反射法
比如科學家們對著月球發射一束激光,兩秒多以後,就能收到從月球表面反射回來的激光。
通過計算激光往返過程所走的距離,就能推測出月球離我們有多遠。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個方法只能測量離我們最近的天體,
對於稍微遠一點的天體,它就不適用了。
比如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也在四點幾光年開外,
發射一束激光來回就需要八九年,顯然利用激光反射已經不靠譜了。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天文學家還有一個方法,叫“三角視差法”
它的原理很簡單:比如咱們坐火車時,離我們近的風景總是呼嘯而過,
而遠方的風景移動得就特別緩慢。這個在科學上叫視差。
而地球呢,每時每刻都在繞著太陽轉,當我們看地球外的天體時,
我們的感覺也是一樣的,離得近的天體移動得快,遠的慢。
通過這個快慢的差距和距離的關係,天文學家們就能計算出一個天體相對我們的距離。


那存不存在這種可能,就是某個天體離我們太遠了,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在動呢?
當然是有可能的,而且那些距離在一百多光年以外的恆星,連儀器也測不出來它們的移動。
這個時候,就要採取另一個方法了——通過亮度計算
這時,天文學家們就得知道一顆星星的真實亮度,然後再比較它們實際的亮度,
通過這個差值來計算星星離我們的距離。那麼怎麼知道星星的真實亮度呢?
依靠剛才提到的視差就可以了。
通過分析離我們近的恆星的性質,
科學家們發現,
大多數恆星的顏色和亮度是有特定的關係的,而恆星的顏色是不會隨著距離改變的。
因此只要假定這樣一個亮度顏色的關係對遙遠的恆星也適用,
天文學家就能通過比較它們的顏色來推測更遙遠恆星的真實亮度了,
從而就能計算出它們的真實距離。


利用剛才的方法,還是只能測量銀河系及其附近幾個星系中天體的距離,
對於再遠一點的天體,普通亮度的恆星也看不見了,那又該怎麼辦呢?
參照上一個方法,想辦法知道它的亮度就可以了。
天文學家們發現,有一類超級亮的恆星,叫做造父變星
它們的亮度在更遠的距離上也能觀測到,而且,它們的亮度是周期性變化的,
造父變星越亮,亮度變化的周期就越長。
這樣一來,科學家們只要測量出它亮度的變化週期,就能推斷出它的真實亮度。
知道了它的真實亮度之後,我們可能還沒法知道它所在星系所有星星離我們的距離,
但是​​至少,我們就可以通過上一個方法計算出這個星系大概離我們多遠了。


接下來你肯定要繼續問,如果一個星系遙遠得連造父變星也看不到,
那該怎麼知道它的距離呢?沒關係,我們還有更亮的天體,那就是超新星,
一顆超新星爆炸時的亮度幾乎等於整個星系,小半個宇宙都能看得到它們。
天文學家們發現,有一類超新星很可愛,
它們爆炸時最大的亮度總是恆定的,就像一個給定了功率的燈泡一樣。
因此,天文學家們只要分析光譜確認出這些特殊的超新星,
就能知道它們的最大亮度是多少,從而它們所在的星系距離我們多遠就能推斷出來了。

說到這,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不是太麻煩了啊?就沒有直接一點的方法嗎?
當然有,那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哈勃通過分析已經確定距離的超新星之後發現,
離我們越遠的星系,它們的顏色就越紅,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它實際上反應的是我們宇宙在膨脹這樣一件事情。
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也越快,
它發出光的顏色也就因此而被拉長而顯得更紅。
因此,只要查看一個遙遠星系相對近一點的星系變紅了多少,就能推算出它的真實距離
通過哈勃定律,人們幾乎已經可以探測到宇宙的邊緣了。

現在你可能覺得我在逗你,明明有簡單的哈勃定律就能探測到宇宙的邊緣,
為什麼還要跟我扯這麼多視差、亮度的方法呢?
因為即使是看似神通廣大的哈勃定律,它的原理也和我們提到的方法一樣簡單
而且就是以視差、亮度這些簡單的方法為基礎,
再通過一代代人不斷的分析研究和補充,才總結出來的
所以不要以為科學原理多高深,根本上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罷了


本文源自:新浪科技(宇宙的距離階梯:我們是如何測量浩瀚宇宙的大小)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來源:得到

---------------
主旨:
1. 電磁波反射法
 比如科學家們對著月球發射一束激光,兩秒多以後,

 就能收到從月球表面反射回來的激光。
 但對於稍微遠一點的天體,它就不適用了。
2. 三角視差法
 離得近的天體移動得快,遠的慢。
 通過這個快慢的差距和距離的關係,天文學家們就能計算出一個天體相對我們的距離。
3. 通過亮度計算
 科學家們發現,大多數恆星的顏色和亮度是有特定的關係的,
 而恆星的顏色是不會隨著距離改變的。
 因此只要假定這樣一個亮度顏色的關係對遙遠的恆星也適用,
 天文學家就能通過比較它們的顏色來推測更遙遠恆星的真實亮度了,
 從而就能計算出它們的真實距離。
 例如:有一類超級亮的恆星,叫做造父變星。
 造父變星越亮,亮度變化的周期就越長。
 這樣一來,科學家們只要測量出它亮度的變化週期,就能推斷出它的真實亮度。
 知道了它的真實亮度之後,我們可能還沒法知道它所在星系所有星星離我們的距離,
 但是​​至少,我們就可以通過上一個方法計算出這個星系大概離我們多遠了。
4. 哈勃定律(紅移)
 哈勃通過分析已經確定距離的超新星之後發現,
 離我們越遠的星系,它們的顏色就越紅,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也越快,
 它發出光的顏色也就因此而被拉長而顯得更紅。
 因此,只要查看一個遙遠星系相對近一點的星系變紅了多少,就能推算出它的真實距離。
即使是看似神通廣大的哈勃定律,它的原理也和我們提到的方法一樣簡單。
而且就是以視差、亮度這些簡單的方法為基礎,
再通過一代代人不斷的分析研究和補充,才總結出來的。
所以不要以為科學原理多高深,根本上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罷了。

❤得到-學習-怎麼才能讓做事的成功率更高

文章出處:怎麼才能讓做事的成功率更高


平常我們做事情的時候,經常會設定一個目標,
比如說,我一個月要減肥10斤,或者說半年我把煙給戒了。
但這些目標,經常會做著做著就沒動力了,很容易半途而廢。那怎麼才能把目標給做成呢?
有本新書叫《細節》,裡面介紹了幾個完成目標的好辦法。

第一點,在你剛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要把關注點放在那些已經做完,並且佔的比例比較小的部分,這樣你就會更有動力
研究人員在一個壽司店做了個實驗,給來吃壽司的人發了一個空白卡片,
告訴他們,吃一次,店裡就給你記一次,記滿十次,就可以免費吃一頓。
結果,那些一開始記了一兩次的人,以後更願意來回到餐廳吃飯。
但如果一開始你找朋友幫你吃,幫你往卡片上增加次數,反而到後來你就不願意來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任務的最開始,注意小數字的人更容易行動,
比如,從吃了2次到吃了4次,相當於翻了一倍,會讓人覺得效率高。
但如果從6次到8次,雖然也是增加了2次,但你感覺好像只完成了任務的四分之一。
所以,當進程過半的時候,你的聚焦點就要變一下了,注意力要集中在剩下的少量任務。
“你離免費午餐只差兩次了”比“你已經完成了八次”更讓人有動力。
所以,如果你減肥,剛開始的時候,你應該想的是已經減掉了多少,
到了後期,你應該想想自己還有幾斤沒減掉。


第二點,設定目標的時候,不要給一個單一的目標,要給一個浮動範圍
研究人員做了個實驗,找了個健身俱樂部,幫人進行十週的減肥。
參加減肥的人被分成兩組,一組固定組,每週減3斤,一組是浮動組,每週減2-4斤。
十週之後,從減肥效果上,兩組都差不多,
但願意繼續減肥的人數上,
浮動組有將近八成的人願意接著參加減肥課,固定組只有一半的人願意留下來。
這背後原理是什麼呢?
因為讓人實現目標的重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挑戰性,一個是可實現性。
有挑戰,才能讓人有幹勁,但前提是這個挑戰得是可實現的。
面對單一的目標,人就會選一個相對容易完成的,
並且還有點挑戰性的數字,或者是選一個折中的方案。但浮動目標呢?
兩個因素都有了,所以目標更容易實現。


第三, 如果想讓人實現目標,推遲一點兒比立刻做要好。
因為未來和現在,對於人來說,意義是不一樣的。
一想到馬上就要做的事情,人們會想得很具體,
但很久之後才做的事情,大家會想得很抽象。

比如,你想組織同事去做義工,給他們兩個選擇,
一個選擇是這個週末就去,
還有一個選擇是八個月之後的某個週末再去,他們的反應就會不一樣。
如果這個週末就去,他們就會想,
自己看球賽或者逛街的時間被佔用了,可能去的人就不多。
如果是八個月之後再去,他們就不太會想自己願不願意做,而是應不應該做
當他們覺得自己應該去做點慈善的時候,就更容易答應你的請求。
行為科學家把這種方法叫做未來綁定法
當你想說服人做一個小改變的時候,不要讓他馬上改,而是把改的時間推遲。
當然這個改變得是對他們有好處的,或者符合他們的價值觀。
所以,如果你確定讓某個人做一件事會遭到拒絕,
那你就可以換個方式,讓對方答應在未來某個時間段做出改變,這樣你成功率會更高。


你看,有了上面這三個方法,在制定計劃或者實現目標的時候,
把注意力的重點變一變,人們完成任務的干勁兒就會變得更強。


本文源自:《細節》
稿:亞平寧
來源:得到

-----------
主旨:
1. 看佔的比例比較小的部分,這樣你就會更有動力
 研究人員在一個壽司店做了個實驗,給來吃壽司的人發了一個空白卡片,
 告訴他們,吃一次,店裡就給你記一次,記滿十次,就可以免費吃一頓。
 結果,那些一開始記了一兩次的人,以後更願意來回到餐廳吃飯。
 因為從吃了2次到吃了4次,相當於翻了一倍,會讓人覺得效率高。
 但如果從6次到8次,雖然也是增加了2次,但你感覺好像只完成了任務的四分之一。
 因此,當進程過半的時候,你的聚焦點就要變一下了,注意力要集中在剩下的少量任務。
 “你離免費午餐只差兩次了”比“你已經完成了八次”更讓人有動力。
2. 設定目標的時候,不要給一個單一的目標,要給一個浮動範圍
3. 如果想讓人實現目標,推遲一點比立刻做要好
 比如,你想組織同事去做義工,給他們兩個選擇,
 一個選擇是這個週末就去,
 還有一個選擇是八個月之後的某個週末再去,他們的反應就會不一樣。
 如果是八個月之後再去,他們就不太會想自己願不願意做,而是應不應該做。
 行為科學家把這種方法叫做未來綁定法。

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得到-推薦書-獲大獎的《北京折疊》寫了些啥

文章出處:獲大獎的《北京折疊》寫了些啥


這個月,
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的科幻小說《北京折疊》,獲得了第74屆雨果獎的最佳中短篇小說獎。
雨果獎堪稱是世界科幻界的“諾貝爾文學獎”,分量非常重,這是亞洲人第二次獲獎。
前一次獲獎的亞洲作家,是咱中國寫出《三體》的劉慈欣。

《北京折疊》這部小說兩萬多字,很多人可能還沒看過,
如果您不打算專門抽時間看,那我就給您快速轉述一下。


小說描繪的是未來某個不確定的時間。那時候,北京已經是超級大城市,
一共住了8000萬人口,啥概念呢?現在咱北京的常住人口是2000多萬,
那時候人口差不多是現在的4倍。這麼多人怎麼待在一個城裡呢?

小說裡給的解決方案是“把城市分層”——6環以內的北京城區,變成了三層,
像夾心餅乾一樣,三層只有一層能露出地面,
大家得按48小時為一個大週期,輪流到地面上來。

比如說,第一層住了500萬人,都是城市裡的精英階層。
他們從早上6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露出地面24小時。

第二層住了2500萬人,基本是公司白領什麼的中產階級,
他們第二天早上6點到當晚10點,能露出地面16個小時。

第三層人最多,5000萬人,都是城市底層平民,但他們露出地面的時間最短,
只有晚上10點到轉天凌晨6點這8個小時,也就是說,他們幾乎看不見真正的太陽。

那沒露出地面的時候,大家怎麼生活呢?
這就和小說名字“北京折疊”有關了——每層空間被翻轉到地下的時候,
建築物都會像變形金剛一樣自動折疊,
居民都鑽進自家的休眠艙裡,被氣體催眠,睡到下一次露出地面為止。
這樣算起來,每48小時裡,
第一層的人要被催眠24小時,第二層的人被催眠32小時,
第三層的人最慘,要被催眠整整40個小時。


故事就在這樣的城市裡展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
講的是生活在第三層一個叫老刀的垃圾工人。
為了賺錢給孩子上學,冒著坐牢的風險,
幫第二層的男學生給他在第一層的暗戀對象送情書。為啥送個情書要坐牢呢?
因為在那個時候,不同空間裡的人有截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你要是敢隨便跑到另一個空間去,就是犯法。

這三個空間的差距有多大,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老刀在第三層算混得不錯的,當個垃圾工,每月賺1萬。
但和第二層那位男學生比就差遠了,人家實習期工資就是他的10倍。
第三層更不得了,
高檔酒席的一個菜就抵得上老刀三四個月工資,普通人的月收入是他的40倍。


通過各種奇遇,老刀揭開了這個折疊城市的最大秘密。
原來,那個時候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智能機器時代,
機器比人工便宜,生產線一改成機器的,效率蹭蹭往上漲,根本不需要人來幹活。
人沒活幹,造成大面積失業怎麼辦?
兩個辦法:一是把一些低層次手工勞動故意留給人去幹。
比如那個時候技術上早就實現了垃圾自動化處理,
但就是為了讓第三層的人有事幹,城市管理者硬是雇了2000萬垃圾工人,
讓他們手工分揀整個城市的垃圾。即使這樣,還是不行,
最後的解決方案是,乾脆所有人都催眠、睡覺,徹底減少每個人的生活時間,明白了吧。
最終被折疊的不僅僅是城市,還有每個人的生命。

這篇作品在科幻領域裡叫反烏托邦式小說,啥叫反烏托邦呢?
烏托邦是人類思想意識裡最美好的社會,就像世外桃源。
反烏托邦小說就是把黑暗悲劇的一面撕開給你看,警醒你、刺痛你,讓你沉思。

這個小說表面上說了很多階層分化的東西,
但深層次凸顯了對人類進入機器智能時代的擔憂,
當機器真正取代人以後,人類該往何處去呢?

聽完《北京折疊》,不知您有沒有隱隱感覺到一絲焦慮:
它彷彿是我們的生活,但又不是,而且誰也不知道,將來會不會真的是。

❤得到-企管-為什麼矽谷的公司都那麼牛

文章出處:為什麼矽谷的公司都那麼牛


一個公司想要做到百年老店,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那什麼是好的企業文化呢?
前不久,曾經在Facebook做過工程師的陳爾東在混沌研習社做了一次演講,
分享了矽谷那些頂級公司是怎麼打造企業文化的。

首先,全公司有唯一的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是可測量的,然後大家一起朝這個目標努力。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你創業的大部分時候都是不確定的,
所以就要快速迭代。在快速迭代的時候,
由於剛創業,沒那麼多產品經理,沒人去組織,怎麼保證大家往一個方向跑十分重要。
這時候就需要全公司有一個唯一的,並且是能夠測量的目標。
注意,一定要是能測量的目標,
比如在軟件時代,最重要的就是你的軟件有多少人買了,有多少人下載了。
到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是每月有多少活躍用戶,而不是說多少註冊用戶
然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天天都帶著手機,
所以就變成了日活躍用戶,過去七天有多少人天天都登錄了,
這些才是你的粉絲級用戶,這個數據非常重要。
這就是矽谷文化的第一點,全公司有一個唯一的、可測量的目標。

矽谷文化的第二點,就是有了好目標之後,讓公司的一線人員去自己創新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組織。這種自組織的創新怎麼做呢?矽谷有一個方法,叫黑客馬拉松。
簡單說就是馬上上手,快速搞定,快速迭代。這種黑客馬拉鬆一般一個月進行一次,
大概在周三或者周四晚上8點。參加的人裡面,就有人說我想做這個,我想做那個,
然後大家就開始做了。從晚上8點開始做,工作到早上六七點,做出來一些能夠演示的雛形。
然後到那一周週五下午,開一個會。公司的人都在,每個人用60秒去展示他的產品,
如果覺得好,就給用戶試用。

黑客馬拉松好在哪呢?首先它是用產品和程序來決定公司怎麼走。
很多公司定計劃的時候,都是老闆在爭來爭去,很多時候機會就錯過了。
有了黑客馬拉松,把產品做出來看一看,就減少了很多沒必要的爭論。
其次是打破了組織架構,你做一個產品,需要別的組的人配合,
這樣每個月你都會和別的小組的人一起做一個東西。
你們不僅可以成為朋友,你也會了解其他人在幹什麼,
這樣很自然地就打破了組織架構的邊界。
最後一點就是黑客馬拉松鼓勵冒險,因為很多產品做了也不一定成功,
但做的時候你也知道就用了一個晚上,這樣也鼓勵了很多創新。

矽谷很多獨角獸公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大平台、小組織的模式,用精英團隊去打攻堅戰。在這種文化裡,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工程師要是產品的粉絲,
然後利用內部機制,用更少的工程師做出更完善的產品。
比如,Facebook內部都是用Facebook來交流的,很多Facebook的工程師,
基本上每天除了睡覺吃飯,都在Facebook上和朋友交流,或者進行工作。
谷歌也是一樣,它剛成立的時候,還是軟件時代,大部分公司都是用軟件。
但谷歌就說,我們一定要用網頁工作,所以谷歌內部很早開始就是用網頁工具進行工作的。
所以每個公司在打造自己的產品文化的時候,有個很重要的機制就是內部試用,
這樣你需要的工程師和測試人員就少了。
舉個例子,Facebook有兩億活躍用戶的時候,當時只有200位工程師和不到十位產品經理。
WhatsApp在去年的時候達到了10億月活躍用戶,
他們只有57位工程師,全公司只有1位產品經理。這就是內部試用的力量。

總結一下,矽谷的企業文化有這麼幾個共同點,
一是全公司要有唯一的,並且可測量的目標;
二是有了好目標之後,讓公司的一線人員去自己創新;
三是利用大平台、小組織的模式,用精英團隊去打攻堅戰。
如果能做到這幾點,你的公司離矽谷文化就更近了一些。

本文源自:混沌研習社精品課(成就矽谷文化靠的是什麼)
稿:陳軼男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全公司要有唯一的,並且可測量的目標;
2. 有了好目標之後,讓公司的一線人員去自己創新;
3. 是利用大平台、小組織的模式,用精英團隊去打攻堅戰。

❤得到-數學-為什麼預測未來那麼難?

文章出處:什麼預測未來那麼難?


可能一提預測未來,馬上就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聲音,
有人說,預測未來就跟算命一樣,不靠譜,也有人說,預測就是科學,
你看很多專家預測一些事情,都挺準的。其實兩種說法都對。
有些事情確實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預測,但是在預測的時候,我們也經常會犯一些錯誤。
給你介紹一本書,書名叫《信號與噪聲》,
如果你想知道人類為什麼會預測錯誤,這裡告訴你幾個因素

第一,我們一般人對概率的估計不是很準確。
比如說,有兩個數,99.9%和99.99999%,
前面的小數點後只有1個9,後面的有5個9,你說這兩個數差別有多大。
一般人覺得差不多,但如果是在一個突發事件裡,
生存率99.9%意思是一千人裡面死一個,後面的概率是一千萬人才死一個。
這時候,兩個數的差別就大多了,千萬分之一,你根本不用擔心,
如果是千分之一,恐怕人人都害怕。可見,我們人類對概率是缺乏直覺的。


第二,在面對概率問題的時候,
我們容易相信那些確定型的人,而不願意相信那些猶豫的人。
前者被叫做刺猬型專家,後者被叫做狐狸型專家。
打個比方,如果要預測房價會不會漲,你問刺猬型專家,
他的回答肯定是斬釘截鐵的,一定會漲。
大家一聽,挺好,這個人觀點鮮明,一旦他說對了,名聲就有了,說錯了,大家也忘了。
所以刺猬型專家很受歡迎。
如果你問狐狸型專家房價漲不漲,他可能會告訴你,我的先算一下,
 有可能漲,也有可能跌。但普通人就不樂意聽了,大家要的是一個准信,你不能說沒有準。

其實我們需要的是狐狸型專家,而不是刺猬型專家。
刺猬型專家最危險在於,他給世界建立一套簡單的解釋模式,
認為通過幾個規則就證明這個事就一定如此。
如果我們大量聽這種專家的,就容易在判斷上出現問題。


第三,我們對數學的錯誤認識,也容易讓我們在預測的時候出問題。
舉個例子,在美國體育界,有很多數字分析師,他們通過數據來判斷球員未來會怎麼樣。
比方說歷史數據顯示,凡是速度快的,成才率比較高,大概30%。
選球員的時候,找了十個人,裡面有兩三個速度快的,就可以把他們選出來,
因為30%的成功率,總有一個人能成功。
但球探就不這麼看,他看綜合因素,除了身體素質,球探還要看球員的職業性。
一個球員對這個事業是不是熱愛,這個數據看不到。
一些在職業生涯取得優異成績的運動員,未必就是天賦有多好,
而是他對這個項目有非常深的熱愛,他不斷去琢磨,
不斷去提高,主動地去訓練,所以他成績就好。球探是能看出這些的。
這個就是我們在數據分析中經常容易犯的錯誤,
就是凡是我們無法統計的數據,比如說這個人的主動性,積極性,統計不了,
那麼就往往覺得這些不重要,結果就導致判斷的錯誤。
按作者的調查結果,大概球探判斷的準確率比這些數據分析師高15%。

當然我們說球探也容易犯錯誤,球探犯錯誤是什麼呢?他容易沉浸在審美中。
比如說一看這個球員,動作漂亮,平常人做不出來,
就認為這個球員將來有前途,從而降低預測的準確率。


那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首先是用概率的方法去思考問題,我們現在思考問題很多方法是規律的方法。
以為世界會如何,以為這必然如此,
這就形成了一套決定論的解釋體系,結果把自己的思路給堵死了。

其次,你要知道自己的觀點是從哪來​​的
很多人把一些東西奉為真理,
實際上可能只是因為你周圍的人都這麼說,你就認為它肯定正確。
這就是我們會被刺猬型專家誘導的原因,
因為我們就喜歡這種格局,斬釘截鐵,說一是一,說二是二,這個可能是很危險的。
所以你要知道自己的觀點從哪來,
不能因為你習慣了聽大家這麼說,就覺得這些東西是你自己的。


最後,我們要在不斷的試錯中進步
因為即使是你有很好的預測能力,那你也得是拿幾個預測結果去試,而且要反複試驗。
所以說科學預測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去試驗,更好地去參與這個世界。
如果說它增進我們對這個世界了解,那也是一個將來的過程。
我們不是說掌握了科學的預測工具就可以預測明年高考題是什麼,
讓我孩子考一高分,或者說去弄個股票,明天就發大財。
我們更重要的是把這個思維工具運用到我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這樣才會提高我們的智慧。


本文源自:蔡輝說書《信號與噪聲》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如果你想知道人類為什麼會預測錯誤,這裡告訴你幾個因素。
1. 一般人對概率的估計不是很準確
 比如說,有兩個數,99.9%和99.99999%,
 前面的小數點後只有1個9,後面的有5個9,你說這兩個數差別有多大。
 一般人覺得差不多,但如果是在一個突發事件裡,
 生存率99.9%意思是一千人裡面死一個,後面的概率是一千萬人才死一個。
2. 在面對概率問題的時候,
我們容易相信那些確定型的人,而不願意相信那些猶豫的人
3. 對數學的錯誤認識
 一些在職業生涯取得優異成績的運動員,未必就是天賦有多好,
 而是他對這個項目有非常深的熱愛,他不斷去琢磨,
 不斷去提高,主動地去訓練,所以他成績就好。球探是能看出這些的。
 這個就是我們在數據分析中經常容易犯的錯誤,
 就是凡是我們無法統計的數據,比如說這個人的主動性,積極性,統計不了,
 那麼就往往覺得這些不重要,結果就導致判斷的錯誤。
 按作者的調查結果,大概球探判斷的準確率比這些數據分析師高15%。
 當然我們說球探也容易犯錯誤,球探犯錯誤是什麼呢?他容易沉浸在審美中。
 比如說一看這個球員,動作漂亮,平常人做不出來,
 就認為這個球員將來有前途,從而降低預測的準確率。
對此,有三個建議:
1. 用概率的方法去思考問題
2. 你要知道自己的觀點是從哪來​​的

 很多人把一些東西奉為真理,
 實際上可能只是因為你周圍的人都這麼說,你就認為它肯定正確。
 這就是我們會被刺猬型專家誘導的原因,
 因為我們就喜歡這種格局,斬釘截鐵,說一是一,說二是二,這個可能是很危險的。
 所以你要知道自己的觀點從哪來,
 不能因為你習慣了聽大家這麼說,就覺得這些東西是你自己的。
3. 不斷的試錯中進步
 即使是你有很好的預測能力,那你也得是拿幾個預測結果去試,而且要反複試驗。
 所以說科學預測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去試驗,更好地去參與這個世界。
 我們更重要的是把這個思維工具運用到我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

 這樣才會提高我們的智慧。

得到-行銷-什麼樣的用戶需求應該優先滿足



做產品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分析用戶需求。
最近,公眾號“中歐商業評論”發表了一篇演講,
作者是原迅雷產品總監蘭軍,他分享了自己在分析用戶需求方面的經驗和心得。

第一個問題,怎麼才能找到用戶需求,這裡介紹兩個很基本的方法
一個是從用戶那裡找。蘭軍說,他在迅雷的時候,經常用畫表格的方法,
就是建立兩個坐標軸,
縱向的坐標是用戶角色,像白領、老人、學生,等等;
橫向的是時間軸,一天24小時,每個時間段會發生什麼事情。
然後把這些人和他們要做的事情聯繫起來,找到交叉點,看看他們在這些時間都會幹什麼。
比如,有個公眾號叫“十點讀書”,
他們就是發現晚上10點很多人有刷朋友圈的習慣,然後滿足了大家這個需求。

還有一個方法是通過聯想來找需求
尤其是當你怎麼都想不出來的時候,可以找個別的東西來聯想。
比如,你要做手機,不知道怎麼做了,可以找一張紙巾,看看紙巾有什麼特點。
比如,紙巾是白的,顏色很純。你可以想一下,
手機的顏色外觀是不是一定要純色的,能不能有突破;
再比如,紙巾很軟,很容易疊起來,好保存,這些特點能不能在產品上得到體現;
另外,紙巾很輕,你的手機能不能再輕幾克。
所以做產品時,如果實在沒有想法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聯想的方法,從第三方借鑒思路


第二個問題,找到需求之後,我們要給需求分類
一般來說,用戶需求有四大類,分別是基礎需求、期望需求、興奮需求,以及反向需求
第一種基礎需求,是最基本的,一定要有的需求,
就像手機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打電話、發短信,沒有就不叫手機。

第二個是期望需求,有了這個需求,用戶會覺得你的產品還可以,
比如手機能玩遊戲、能上網,挺好的。但如果你不提供,他會說怎麼連這個都沒有。

第三種是興奮需求,這個很重要,它會讓用戶覺得你這個太牛了,
然後他們就會幫你傳播,可以幫你製造好口碑。

第四種是反向需求,這種需求是用戶不想要的,
也許你做了會掙到錢,但用戶會罵你,怎麼會搞這種東西出來。

第三個問題,用戶需求也是有先後的,我們說說怎麼確定需求的優先級

首先,基礎需求肯定要做,要不你的產品就不成立。
比如,直播最基礎的需求,肯定是要流暢。但曾經有一個直播產品,也挺流暢的,
可沒人看,這是為什麼?因為還有一個需求沒有被滿足,那就是美顏功能。
因為有的主播長得不是很好看,沒有美顏功能,直播的時候主播的真面目就暴露了。
所以基礎需求還是要甄別一下的,不要想當然。

其次,影響用戶主路徑的必須做。用戶的需求就像是電商漏斗一樣,一級一級漏下來。
你的整個路徑要跑得通,不能說東西都放購物車裡面了,
要付款的時候,支付寶不能用,銀聯也不能用,這就有問題。
至少你要滿足主流的支付方式。所以主路徑一定要先做,分支路徑可以到後面再做。

另外,符合項目目標的需求優先做。也就是你最初創業的初衷,
這個要你自己來設定,如果是要掙錢,就滿足掙錢;
如果是讓用戶體驗更好,就把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
這是團隊自己設定的,看創業的初衷是什麼,要掙錢,還是讓用戶更加快樂。

最後一個就是用戶覆蓋面廣的優先做。有些功能可能只有10%的用戶在用,有些80%的人在用,這時候就優先做80%用戶需要的功能。


總之,在分析用戶需求的時候,首先需求是從用戶那裡來的。
你要通過分類、聯想這些手段,明確用戶到底需要什麼,
然後把不同需求都列出來,確定優先級,這樣你的產品邏輯才會更清楚。

本文源自:公眾號“中歐商業評論”
(用戶需求分析是個技術活,前騰訊、YY、迅雷產品總監為你細細拆解)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得到-企管-成功管理者的5個習慣

文章出處:成功管理者的5個習慣


企業管理是個技術活兒。成功的管理者有很多,但是他們的管理原則絕對不會完全​​一樣。
最近,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分析了自己65年諮詢生涯里合作過的優秀管理者,
發現他們有很多做事習慣是相似的。我們來詳細說說其中的5個。


第一個習慣是:管理者要做必須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
舉個例子,杜魯門在1945年當上美國總統後,
就想盡快完成“羅斯福新政”倡導的經濟和社會改革。
但是,當他真正開始工作的時候,發現當務之急在外交。
然後,他每天的第一項工作,就改成了和外交部長、國防部長討論外交政策。
最後,他推行的“馬歇爾計劃”促進了全球經濟持續50年的增長,
杜魯門也成了美國歷史上在外交方面最有成就的總統。


第二個習慣是:制定一個行動計劃,思考你要做什麼和怎麼做。
比如說,你要思考在未來的18個月裡,公司希望你做出什麼貢獻?
你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要花多長時間?
制定好計劃以後,還要思考是不是合理,能不能被組織接受?
在執行計劃的時候,還要不斷調整。

比如,你制定了一項18個月的計劃,第9個月的時候要檢查一下這個計劃,
不合適的地方要馬上做出調整。
拿破崙就說過,他打的每一場勝仗都不是完全按計劃打的,
但他還是會在打仗前制定詳細的計劃,
因為計劃可以提醒他充分利用時間,這樣做事的效率才會更高。


第三個習慣是:不管結果是好是壞,成功的管理者都願意承擔決策的責任
企業決策中最難的就是人事決策,
研究發現:在所有關於人員的決策中,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成功的。
怎樣避免錯誤決策帶來的後果呢?
成功的管理者經常會在人事決策做出的6到9個月後,評估結果。
一旦發現效果不好,他們會馬上主動反省自己的失誤,而不是把責任推給員工。
他們還會及時地通過調動崗位等方式去彌補失誤。


第四個習慣是:認識到企業發展中,機會是主要的,問題是次要的。
你把問題解決得再完美,也不過只是避免了損失。
只有把握住了機會,你的企業才可能再上一個台階。
比如:有的成功管理者會要求高管團隊的每個成員,
每隔6個月準備兩份清單,一份列出整個企業的機會,另一份列出業績最好的員工
接下來對每個成員列出的清單進行討論然後合併,
把優秀人​​員和最佳機會進行匹配,這樣做可以更高效地把握公司面臨的每一個機會
日本的大企業和政府部門,就經常做這種匹配,這也是日本企業的重要優勢之一。


第五個習慣是:提高會議的效率。
開會是不可避免的,可是,高效率的會議應該怎麼開呢?
德魯克給了三點建議:
首先,你得搞清楚會議的目的。根據會議的不同類型,做好不同的準備工作。
其次,開會時如果把該解決的問題解決了,就立馬散會,不要拖沓。
最後,會開完了,要有後期的跟進
舉個例子:通用汽車的管理者一周有六天都在開會,
每次開會之前,他都先宣布會議目的,然後就一直聽別人講。
在會上他很少說話,只在最後的時候做個總結。
但是會後,他會做出一份備忘錄發給所有參加會議的人員,
這份備忘錄包含了這次會議決定的所有工作任務,完成任務的時間,以及由誰來負責。
這個總結讓他開會的效率特別高。

你看,成功的管理者在性格、價值觀和信念等方面都有很多區別,
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
他們知道什麼事是正確的,然後用主要精力和時間去做正確的事。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管理學之父”德魯克:高效領導者只做8件事)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1. 管理者要做必須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
2. 制定一個行動計劃,思考你要做什麼和怎麼做
 在執行計劃的時候,還要不斷調整。
 拿破崙就說過,他打的每一場勝仗都不是完全按計劃打的,
 但他還是會在打仗前制定詳細的計劃,
 因為計劃可以提醒他充分利用時間,這樣做事的效率才會更高。

3. 不管結果是好是壞,成功的管理者都願意承擔決策的責任
4. 認識到企業發展中,機會是主要的,問題是次要的
 每隔6個月準備兩份清單,一份列出整個企業的機會,另一份列出業績最好的員工。
 接下來對每個成員列出的清單進行討論然後合併,
 把優秀人​​員和最佳機會進行匹配,這樣做可以更高效地把握公司面臨的每一個機會。
5. 提高會議的效率
 (1)你得搞清楚會議的目的
 (2)該解決的問題解決了,就立馬散會
 (3)會開完了,要有後期的跟進

❤得到-科學-改變世界的“木桌子效應”

文章出處:改變世界的“木桌子效應”


你聽說過這麼一個說法嗎?
說是有個諾貝爾獎級別的實驗,
只能在一個特定的木桌子上進行,如果換一個實驗桌就做不出同樣的結果了。
這並不是某個木桌子品牌的廣告炒作,
而是真實在科學界發生過的一個著名的故事,叫“木桌子效應”。
這個“木桌子效應”這麼有名,
是因為由它引出的一系列發現不僅影響了科學界,還改變了整個世界。


故事發生於20世紀初的歐洲物理學界,
當時物理學的一個熱門研究方向是“放射性”,
在這個研究領域誕生了很多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
在意大利,有一個物理學家叫費米,他24歲的時候就是教授了,
29歲的時候,就成了意大利皇家院士。他的主要成果來自於對放射性反應的研究。
他一共發現了22種能與中子發生反應的物質。
 20世紀30年代的某一天,費米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出來了。
但怪異的事出現了,其他科學家試圖重複費米報告中的實驗,
卻怎麼也得不到和費米相同的實驗結果。於是有些科學家開始懷疑費米的實驗結果是錯的。

費米當然不願意看到自己辛苦做出的發現是錯的,
所以,他又一次回到實驗室重複了他的實驗,結果和之前一樣。
哎,這就奇了怪了,難道上帝顯靈了?為啥他做就能得到這個結果,別人做就做不出來呢?
幸虧費米不單單是一位實驗物理學家,他還是理論物理學家
為了捍衛自己的研究成果,他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他說中子有快有慢,而他做實驗的時候用到的木桌子表面有氫原子。
這些氫原子會把快中子變慢,這就增加了打破其他原子核的效果。
所以,在木桌子上用中子撞擊某些物質,就會有明顯的反應,
而其他人因為沒有在木桌子上重複這些實驗所以得不出相同的結果。
為了證明這個理論的可靠性,費米又進行了其他的實驗。
他在中子源和被攻擊的物質之間放了一片石蠟,
讓中子先穿過石蠟再進行撞擊,效果竟然提高了百倍。
有了這麼有力的實驗結果,費米提出的中子有快有慢的理論很快就被科學界接受了。
而且他憑藉木桌子上的中子實驗獲得了諾貝爾獎

20世紀30年代,費米把他的慢中子理論帶到了美國,
用它來控制核反應速度,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原子反應堆,為美國的核彈計劃做出了貢獻
在某種意義上,正是原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木桌子效應改變了世界。


實際上,
“木桌子效應”是科學界裡一個並不罕見的現象,指的是某些科學實驗的不可重複性。
也就是說一些實驗在此時此地得到一個結果,換一個時間地點就沒辦法得出同樣的結果。
這種不可重複性在如今的科學界也並不少見。
比如說,在針對心理學和腫瘤生物學的相關研究中,
就發現,這兩個領域裡的實驗,不可重複性分別高達60%和90%。
這並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它恰恰說明了,
科學實驗的外部環境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有時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而外部環境又往往是很複雜的,當發生了這種不可重複性的時候,
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能像費米那樣,很快找到理論解釋。

儘管到今天,費米提出的中子有快有慢理論,
到底是不是當初那個“木桌子效應”的正確答案,依舊是個謎。
但是他的解釋卻誤打誤撞,開啟了核物理學的大門。
因此我們應該有信心,只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去發現,
那些謎題都只是暫時的,總有一天會得到解答。


本文源自:公眾號“利維坦”(木桌子效應和諾貝爾獎級的實驗)
稿:zisen
轉載:得到

------------
主旨:
有個諾貝爾獎級別的實驗,只能在一個特定的木桌子上進行,
如果換一個實驗桌就做不出同樣的結果了。
這並不是某個木桌子品牌的廣告炒作,
而是真實在科學界發生過的一個著名的故事,叫“木桌子效應”。
這個“木桌子效應”這麼有名,
是因為由它引出的一系列發現不僅影響了科學界,還改變了整個世界。

故事發生於20世紀初的歐洲物理學界,
在意大利,有一個物理學家叫費米,他24歲的時候就是教授了,
29歲的時候,就成了意大利皇家院士。他的主要成果來自於對放射性反應的研究。
他一共發現了22種能與中子發生反應的物質。
20世紀30年代的某一天,費米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出來了。
但怪異的事出現了,其他科學家試圖重複費米報告中的實驗,
卻怎麼也得不到和費米相同的實驗結果。於是有些科學家開始懷疑費米的實驗結果是錯的。
幸虧費米不單單是一位實驗物理學家,他還是理論物理學家。
為了捍衛自己的研究成果,他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他說中子有快有慢,而他做實驗的時候用到的木桌子表面有氫原子。
這些氫原子會把快中子變慢,這就增加了打破其他原子核的效果。
他憑藉木桌子上的中子實驗獲得了諾貝爾獎。
20世紀30年代,費米把他的慢中子理論帶到了美國,
用它來控制核反應速度,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原子反應堆,為美國的核彈計劃做出了貢獻。
實際上,
“木桌子效應”是科學界裡一個並不罕見的現象,指的是某些科學實驗的不可重複性。

得到-行銷-想做好運營?先掌握這些要領

文章出處:想做好運營?先掌握這些要領


互聯網從業者都喜歡看一些關於產品運營的乾貨文章。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雖然看的時候感覺腦洞大開,
結果還是做不好運營,這是為什麼呢
前不久36氪發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了這種現象的成因,咱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大多數搞不好運營的人,根本就不喜歡自己的產品
遇到困難時,第一想法就是產品不行,沒辦法通過運營來挽回局面。
那怎樣才算熱愛自己的產品?一般來說,熱愛一款產品你就會把這個產品用到極致。
比如說被稱為“百度貼吧之父”的俞軍做搜索的時候,
持續每天至少搜索 200 個以上的問題,對比搜索結果,然後思考產品策略。
這樣的深度用戶,對產品屬性有足夠的了解,做起運營來才得心應手。


做不好運營的第二點就是​​因為你沒有目標。
在決定怎麼做一件事之前,必須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做。如果沒想好目標就去做了,
過程中只會越來越迷茫,甚至跑偏方向。
比如很多公司在用微信紅包做運營的時候,往往打著回饋用戶的名義,
申請經費給用戶發紅包。發完紅包之後呢?用戶退群了,或者群裡沒人說話。
這就是典型的沒想好目標就做事情的失敗案例。


做不好運營的第三個原因在於,總是想投機取巧。
比如說微信公眾號想要漲粉,你要想投機的話,最快的方法就是去買粉絲。
不過這對於後期運營沒有幫助啊,粉絲都是假的嘛。那什麼叫高效的運營呢?
幾年前微信公眾號剛興起的時候,幾個業內的知名軟件公眾號,都做過互推。
那時候做互推的人還很少,用戶接受程度高,所以效果很好。
後來甚至成立了一個品牌聯盟,定期組織搞一搞活動,
各家的微信號粉絲都迅速積累起來了。
所以說產品運營是一個沒有付出就沒有產出的工作,總想投機取巧的結果就是很難成長。


搞不好運營的第四個原因,是不少人自以為是地把用戶當傻子
自從“臉萌”、“足記”這些產品藉著微信朋友圈爆火以後。
很多公司都覺得引爆朋友圈是個做營銷的好辦法,那他們會怎麼做呢?
在產品上加個分享按鈕,以為這樣就可以引爆朋友圈了。
結果可想而知,根本沒有用戶去分享。
有的app更新之後甚至還會自動發一條微博,這些都是把用戶當傻子的案例。
這種錯誤觀念認為,
用戶一定會按照設定的邏輯去操作,甚至強制去幫用戶做他們不願意的操作。
這種粗暴的營銷方式,最後失去的不僅僅是單個用戶,還有自己的口碑。


第五個原因在於運營者對這個世界缺乏好奇心
馬化騰有一句話很經典,他說有時你什麼錯都沒有,就錯在太老了。
這個老不僅僅是年齡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理解能力的下降。所以說,保持年輕的心態,跟上時代的步伐,也是做運營的必要條件。

最後,做不好運營最大的硬傷就在於你的生活太無趣。
你每天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10個小時,從朋友圈、微博、各種網絡渠道獲取信息,
看著用戶相關的資料和留下的數據,然後去猜測用戶平常的生活是怎樣的。

與其靠猜測,倒不如自己親身去感受生活。
比如,支付寶集五福的運營活動為什麼大家一看就會,
因為和小時候收集乾脆面卡片的規則一模一樣,只是卡片換成了福字,
交換卡片的過程從線下變成了線上。還有微信紅包,也是起源於生活。
比如廣東一帶春節開工要發紅包,我們也都有收發紅包的經歷,
經過改造後復製到微信裡,就成了全民參與的現象級活動。
好的運營活動一定是來源於生活。


所以說,想做好運營,
首先要成為自己產品的鐵桿粉絲,
有明確的運營目標;
其次不要想著投機取巧,
不要把用戶當傻子;
最後要保持年輕的心態,豐富的生活體驗。
掌握了這些要領,做好運營就不難了。

本文源自:36氪(你看過很多乾貨,卻依然做不好運營)
稿:王鵬
轉載:得到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得到-工業-為什麼說塑料很委屈?

文章出處:為什麼說塑料很委屈?


一提起塑料,我們會很自然地聯想到不環保、廉價、劣質這些詞兒。
好多環保人士號召我們抵制塑料,專家也站出來說塑料是怎麼怎麼危害人體……
好像塑料已經成了惡魔​​,人人喊打喊殺,特別不受待見。

但你可能並不知道,塑料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富有創造力的材料。
如果沒有塑料,人類的視覺文化史就至少要倒退好幾十年。為什麼這麼說呢?

19世紀的時候,台球都是用象牙做的,成本特別高。
 《紐約時報》刊登了一個懸賞廣告,說誰能發明一種新材料,代替象牙,就給誰一萬美元。

一個叫海厄特的人,就在自己的小屋裡鼓搗實驗,準備拿走這個懸賞。
他發現硝化纖維在酒精中溶解以後,再摻上點樟腦溶劑,然後塗在某個東西上,
等它乾了,就能形成一層透明又結實的膜。
他就把這玩意塗在木球的表面,然後給台球店老闆看,但對方並不滿意。
因為這硝化纖維原來是做火藥原料的,容易爆炸,比較危險,所以不敢用。
後來,海厄特不斷改進工藝,把這種材料命名為“賽璐珞”,而它就是塑料的老祖宗。

這種輕便、耐磨、透明的材料被發明出來以後,
人們很快就發現,它不僅能用在台球上,它還能降低拍照片的費用。這是咋回事呢?


塑料發明以前啊,攝影特別貴。
因為底片的成本特別高,那時候底片都是玻璃做的,很笨重,
每次都得僱人或者馬才能馱得動,拍張照片都得大費周章才行。
有個叫伊士曼的人,他就想把攝影變成大家都能做的事,
可以拿著相機去海邊、派對拍照,輕便小巧。他就想,
要是能把照相乳塗在一根細長帶子上就好了,這樣把這帶子捲起來,就可以隨身攜帶。

他就用賽璐珞做軟片,然後捲起來裝在小桶裡,取代了玻璃成為底片;
之後他又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了柯達相機,
讓所有人都能接觸到攝影,把拍照變成了一件方便而且便宜的事,
掀起了人類視覺文化史的革命。

賽璐珞促成了膠卷的發明,而膠卷催生了電影科技。
人類在幾百年前就已經知道了,連續呈現小幅變化的影像可以創造出影像在動的效果。
但是在透明柔軟的材料出現以前,我們只能用滾筒跑馬燈。
賽璐珞就能讓連續影像留存在同一卷膠片上,快速播放,創造出動態效果,
不僅讓電影可以放更長的故事,還可以把影像向外投射,讓一群人同時觀看。

緊跟著電影的腳步,動漫產業也是靠賽璐珞發展起來的。
最早美國人在製作動畫的時候,使用賽璐珞製作的透明膠片。
把人物畫在膠片上,背景畫在紙上,一拖動膠片層,角色就可以在背景上移動。
這套方法很快被日本畫師學到了手,採用賽璐珞來製作的動畫也叫“賽璐珞動畫”。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賽璐珞動畫幾乎就是“手繪動畫”的代名詞。
現在的畫師們已經不用賽璐珞了,但是手繪動畫的複古色彩和質感,
讓賽璐珞動漫成為了一種獨特風格。它通過多層底色和陰影,
在平面上通過不同顏色的層疊,塑造出立體感,線條分明、色彩柔和。


塑料家族對人類的貢獻還沒完,在賽璐珞之後,又出現了電木、尼龍和黑膠這幾類塑料。
電木是一種酚醛塑料,不吸水、不導電、耐高溫,可以當木頭的替代品。
比木頭更好的是,可以呈現鮮紅、淡綠、澄黃這些人造色彩。
在電話、收音機、耳機剛剛發明出來那會,正需要摩登又鮮豔的外殼。

尼龍攻占了時裝業以後,衍生出徠卡、聚氯乙烯等一系列新材料,
讓我們的衣服不至於越穿越鬆,最後起球褪色、領口變形什麼的。

另外,黑膠製成的唱片,改變了我們錄音和聆聽的方式。
可見這些塑料製品,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多麼深遠的影響。

不誇張地說,沒有賽璐珞,就沒有照片、電影、動漫和音樂。
我們就只能去看小人書,書上的小人也永遠不能連續、流暢地動起來。
我們也還是可以用相機拍照,但你要做好用大箱子拖著一堆玻璃底片上路的心理準備。

因此,承受攻擊和厭惡,對塑料來說很委屈。
塑料本身是無辜的,那些對它過度使用、不當焚燒和隨手丟棄的人,才應該承擔罪責。


本文源自:公眾號“十五言” (塑料有毒,但塑料無罪)
稿:呂黎
轉載:得到

---------------
主旨:
一個叫海厄特的人,就在自己的小屋裡鼓搗實驗,準備拿走這個懸賞。
他發現硝化纖維在酒精中溶解以後,再摻上點樟腦溶劑,然後塗在某個東西上,
等它乾了,就能形成一層透明又結實的膜。
他就把這玩意塗在木球的表面,然後給台球店老闆看,但對方並不滿意。
因為這硝化纖維原來是做火藥原料的,容易爆炸,比較危險,所以不敢用。
後來,海厄特不斷改進工藝,把這種材料命名為“賽璐珞”,而它就是塑料的老祖宗。

塑料發明以前,攝影特別貴。
因為底片的成本特別高,那時候底片都是玻璃做的,很笨重,
每次都得僱人或者馬才能馱得動,拍張照片都得大費周章才行。
有個叫伊士曼的人,他就想把攝影變成大家都能做的事,
可以拿著相機去海邊、派對拍照,輕便小巧。他就想,
要是能把照相乳塗在一根細長帶子上就好了,這樣把這帶子捲起來,就可以隨身攜帶。
他就用賽璐珞做軟片,然後捲起來裝在小桶裡,取代了玻璃成為底片;
之後他又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了柯達相機,
讓所有人都能接觸到攝影,把拍照變成了一件方便而且便宜的事,
掀起了人類視覺文化史的革命。
不誇張地說,沒有賽璐珞,就沒有照片、電影、動漫和音樂。
我們就只能去看小人書,書上的小人也永遠不能連續、流暢地動起來。
我們也還是可以用相機拍照,但你要做好用大箱子拖著一堆玻璃底片上路的心理準備。

因此,承受攻擊和厭惡,對塑料來說很委屈。
塑料本身是無辜的,那些對它過度使用、不當焚燒和隨手丟棄的人,才應該承擔罪責。

❤得到-創新-關於市場和創新,我們理解錯了

文章出處:關於市場和創新,我們理解錯了


一說起市場經濟,大家肯定不陌生。
很多人都覺得,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去中心化,
無論誰有了想法,可以立刻去做,不像計劃經濟,不僅搞大鍋飯,
做什麼事還要向上級請示,大家都不為自己謀私利,幹起活來當然沒動力。
但是科學作家萬維鋼在一篇文章裡說,
其實我們對市場經濟的理解是錯的,
市場經濟的關鍵,不是說要給自己謀私利,而是“不知道”。
其實這和生物進化的道理差不多。

比如說,南美有一種孔雀魚,有個生物進化學家用這種魚做了個實驗,
他搞了十個魚池來養孔雀魚,每個池子底下都鋪了不同的鵝卵石,
然後有的池子放了孔雀魚的天敵,有的沒有。
結果過了一年多,沒有天敵的魚池裡的孔雀魚,長了很多漂亮的花紋,
而那些放了天敵的魚池裡的孔雀魚,沒什麼色彩,
身上的紋路和池塘底部的石頭差不多,這是它們為了躲避天敵進化出來的保護色。

這就是生物進化的智慧,因為遺傳變異是隨機的,所以魚也不知道自己後代長什麼樣
面對自然選擇,只能賭一把,誰賭對了,誰就活下去。
這種盲目的變異和賭博,看起來好像很落後,但其實是適應環境的最好辦法。
如果你不知道未來怎麼變,最好什麼樣的後代都生一點兒。

市場和進化的套路是一樣的。首先,市場也有隨機變異的特點。
不管是誰開公司,都是一種冒險。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的好處,就是你可以拿別人的錢冒險。
沒人知道哪個方向肯定對,這時候如果所有方向上都有人去試一試,好東西肯定能出來


市場的第二個特點是自由交配
就像生物進化出來了雙性繁殖一樣,效率比單性繁殖高太多了。
好東西要互相結合起來,才能出現更好的東西。
喬布斯就說過,蘋果的DNA就是從來不單靠技術,而是讓技術跟人文藝術結合。
實際上大部分所謂新發明,都是把舊的想法連接起來。
而且有些東西單獨看可能不是什麼好東西,可是一旦與別的東西結合就不一樣了。


市場的第三個特點就是無情淘汰。環境不變,我們就看不到這麼多新物種。
所以當你看到新物種出現的時候,別忘了有很多舊的物種因為適應不了改變被淘汰了。
歷史上有那麼多曾經很風光的大公司,但現在已經不在了,所以市場裡隨時都有人被淘汰。


其實對創新來說,生物進化法則也適用。
比如美國的AT&T公司,也就是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曾經壟斷了美國的電話業,特別有錢。
那時候美國家家都用它的電話。他們還搞了個貝爾實驗室,專門進行發明創造,
給美國帶來七個諾貝爾獎,也發明了很多足夠改變電話業務的創新。
但這些創新都被扼殺了。

舉個例子,錄音磁帶做的電話留言機,就是貝爾實驗室先發明的,
可是公司覺得,如果有了電話錄音,大家就會少打電話,於是把所有的研究都停了。
最後的結果就是,美國要從德國進口磁帶錄音技術。
這個公司還扼殺了很多創新,最後對他們也沒什麼好處,衰落不可避免。
所以創新的代價除了燒錢冒險,還包括讓偉大的公司死亡,以及容忍不好的東西出現。

所以,我們在市場和創新方面,要多學學進化的智慧,在不知道方向的時候,
先去嘗試,然後等東西出來之後讓市場選擇,最後好東西肯定會出來。


本文源自:《南方周末》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市場和進化的套路是一樣的。
1. 市場也有隨機變異的特點
 不管是誰開公司,都是一種冒險。
 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的好處,就是你可以拿別人的錢冒險。
 沒人知道哪個方向肯定對,這時候如果所有方向上都有人去試一試,好東西肯定能出來。
2. 自由交配
 喬布斯就說過,蘋果的DNA就是從來不單靠技術,而是讓技術跟人文藝術結合。
3. 無情淘汰
 舉個例子,錄音磁帶做的電話留言機,就是貝爾實驗室先發明的,
 可是公司覺得,如果有了電話錄音,大家就會少打電話,於是把所有的研究都停了。
 最後的結果就是,美國要從德國進口磁帶錄音技術。
 這個公司還扼殺了很多創新,最後對他們也沒什麼好處,衰落不可避免。
 所以創新的代價除了燒錢冒險,還包括讓偉大的公司死亡,以及容忍不好的東西出現。

❤得到-企管-未來的公司應該怎麼管(VISA卡由來)

文章出處:未來的公司應該怎麼管


一提到管理,很多人都覺得應該是直線式的,要講規則,講秩序。
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組織結構都變了,企業內部各種項目不僅是交叉重合的,
而且需要協作,大家都混在一起。那這時候企業該怎麼管呢?
最近公眾號“華夏基石e洞察”發表了一篇文章,作者是華夏基石諮詢集團的副總裁苗兆光。
他在文章中說,未來企業需要保持一種適度的混沌,
也就是在秩序和混沌找到一個中間狀態。


我們先看一個VISA卡的例子。
 VISA卡的前身是美國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剛開始發行頭兩年,銀行虧了很多錢。
因為當時美國的做法是,大銀行做了信用卡,
然後給那些信用不夠高的小銀行代理,按照分銷體系往下走。
但那個時代互聯網不發達,風險也不好控制,
結果很多人都用信用卡詐騙,出現了很多壞賬,一年虧損幾億美金。
於是美國銀行就把各級代理叫到一起開會,其中有個叫霍克的人說,
你們做的不對,這樣沒法控制風險,
美國銀行必須放棄對信用卡的控制權,把它變成大家的。

結果美國銀行真就按照霍克說的做了,
把信用卡改造成鬆散的組織,一下子就加進來了50家銀行。
大家共同定了一個規則,風險大家平攤,賺到的錢大家一起分。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沒有權威,也沒有管理當局的機構

這個霍克後來就成了VISA卡的創始人。他得出一個結論,
這個世界的組織,不應該是模糊不清的,也不該是被一個中心控制的,而是介於二者之間。這個認識很厲害,互聯網模式,以及現在一些組織模式,就是霍克說的這種形態。
要想保持這種中間狀態,你就要打破原有結構和秩序,吸收新能量。


那企業應該如何保持適度混沌呢?文章說了三點建議,分別是耗散、包容和激發

首先是耗散,意思是打破原來的平衡狀態
任正非就說過,華為的管理結構是一個耗散的結構。
企業不但要積攢能量,還要想辦法把這些能量發散出去。任正非用忠誠度舉了個例子。

忠誠度對企業來說,就是一種積極的能量,如果員工都很忠誠,那企業就會做得持久。
很多企業給員工提供高工資、高福利,就是希望員工更忠誠。
不過,任正非說,這種忠誠到了一定程度,可能會變成負能量。
因為想要讓員工一直忠誠,就要不斷地提高福利,
用高工資刺激他們,這樣就會導致成本越來越高。
這種忠誠是不創造績效的,反而會消耗企業大量的績效。
所以任正非建立了一個奮鬥者機制,
找到企業裡那些奮鬥的人,和他們分享企業產生的成果,而不是維持員工忠誠。
要把這個結構耗散掉,不斷打破秩序來維持企業的活力。
所以企業打破原來的平衡態,恰恰是企業往高處走的表現。


第二點是包容。有人研究了很多大企業,得到一個結論,
真正優秀的公司都是開放包容的,從來不是非此即彼,這樣反而把自己限制死了。
很多大企業雖然企業文化很鮮明,但也都有很另類的地方。
比如,IBM很嚴謹,穿西服、打領帶,到客戶那兒一定要用規範的動作。
但IBM也有很多像嬉皮士一樣的員工,
這種人和他的企業文化是相反的,能容忍這種人,恰恰是企業活力的表現。


第三點是混沌。你要在不同的層面上進行區分,
比如說新業務,或者新增長點,一定要保持混沌,在成熟的業務上就要保持秩序。
現在很多企業恰恰相反,在新的業務上,反而程序成熟,讓業務員承包;
基層的員工基建,卻不管過程,反而把成熟的業務結果化。
其實成熟的業務,模式已經很清楚了,你知道成敗的關鍵點在哪兒,
只要管好,一定會有結果。
所以,一定要在成熟的業務上講秩序,新業務上講混沌,
因為新業務還沒成熟,應該是邊幹邊去調整。


總之,由於互聯網時代組織結構的變化,
未來的企業管理既不是混沌模糊的,也不是死板地講秩序,
而是要找到一個中間狀態,要敢於打破原有的秩序,這樣企業才會越走越遠。


本文源自:公眾號“華夏基石e洞察”(秩序已死,混序永生——公司的未來再思考)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耗散
 意思是打破原來的平衡狀態
 任正非用忠誠度舉了個例子。
 想要讓員工一直忠誠,就要不斷地提高福利,
 用高工資刺激他們,這樣就會導致成本越來越高。
 這種忠誠是不創造績效的,反而會消耗企業大量的績效。
 所以任正非建立了一個奮鬥者機制,
 找到企業裡那些奮鬥的人,和他們分享企業產生的成果,而不是維持員工忠誠。
2. 包容
 真正優秀的公司都是開放包容的,從來不是非此即彼,這樣反而把自己限制死了。
3. 混沌
 一定要在成熟的業務上講秩序,新業務上講混沌,
 因為新業務還沒成熟,應該是邊幹邊去調整。

得到-數學-做什麼決定,可以用數學算出來

文章出處:做什麼決定,可以用數學算出來


我們人類歷史上有各種勾心鬥角的故事,比如三國演義中著名的空城計,
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個人的一次精彩較量。
另外,我們平時打撲克,也能用到各種見招拆招和相互震懾這樣的花招,
著實讓人感嘆博弈的複雜和精妙。但你知道嗎,這些看起來複雜的博弈行為,
在數學上是可以預測的,這門描述人與人之間相互博弈的科學就叫博弈論。
最近,科普達人卓老闆卓克,就在《卓老闆聊科技》這個專欄裡,
跟大家介紹了關於博弈論,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關於博弈論,有個著名的案例,叫囚徒困境,這個你一定聽說過。
就是兩個囚犯,全部招供,那每人判兩年;都不招,那就都無罪釋放;
而如果一個人招而另一個人沒招的話,那招的人判一年,沒招的人判三年。
這倆囚犯最終怎麼選?雖然都不招符合他們的最大利益,
但最可能的結果是,他們兩人都招了,然後各蹲兩年。
你看,這就是博弈論,每個人都會想著自己的最大利益。


博弈論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案例。
比如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相互都不信任對方,還懷疑對方在發展大規模的核武器。
如果你以囚徒困境的方式來分析美國和蘇聯,就會發現對他們各自而言,
秘密地發展核武器是最符合自身利益的。
你看,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當時冷戰時期會發生美蘇之間大規模的軍備競賽。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原來博弈論就和謀略沒什麼區別嘛。
你這麼想就錯了,博弈的情形遠比我們剛剛看到的複雜得多,
其中可能涉及多方博弈,各自的利益也可能不同。
不過,不論對於什麼形式、多麼複雜的博弈,就算人腦想不清楚了,
但根據博弈論嚴格的數學推導,
就不僅能知道在這些情形下的最優策略,還能知道該以多大的概率來採用這些策略。


舉個例子。咱倆通過猜硬幣賭錢,我放出硬幣,你來猜硬幣正反面。
如果你猜錯了,你就給我一塊錢,猜對了,我就給你一塊錢。
看上去,這個遊戲沒什麼意思,我只要隨機放出硬幣正反面就行了。
但如果規則稍微變一點,博弈論就派上用場了,比如咱們這麼玩:
如果你猜錯了,你還是給我一塊錢。
但如果你猜對了,而且你猜對的是反面,那我就依然給你一塊錢。
但如果你猜對了,而且猜對的恰好是正面,那我就要給你一百萬。

你看,這個時候,最優的博弈策略又是怎樣的呢?
相信你也看出來了,這規則對我太不公平了,只要被你猜對一次正面,
之前你猜錯100萬次都可以一把全拿回去,
所以我的最佳策略肯定是不斷出反面,就算損失也只損失一塊錢。

而你呢,也會猜到我會這麼做,也會不斷猜反面。
所以結果就是,我一塊錢一塊錢地給你。但怎樣做才能稍微挽回一些我的損失呢?
博弈論的分析告訴我們,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放出正面,
賭你不會突然轉變策略剛好猜中這次例外,就能稍微賺回一些錢。
不過用數學分析的方法算一下,我採取這種策略的概率非常小,大約是一億分之2。
具體怎麼算的,咱們就不細說了,非常複雜。

實際上,像打撲克炸金花、美蘇軍備競賽這些,博弈不論大小,
都可以通過數學來分析出最優策略。雖說這些都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
但正經的博弈論絕不是什麼心理遊戲或者人性分析,
這其中博弈雙方是否有意識甚至都是不重要的。
將人與人之間的博弈數學化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首先要將博弈各方的利益量化。
比如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各種不同的結果心裡會有個譜,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等等。
當把博弈本身量化以後,博弈就成了數學問題。
在數學上將這些數字填進一個專門的表中,
再將一些數學過程作用在這些數字上,最優的策略就會被計算出來了。


你看,即使是博弈這麼複雜的人類行為,
利用數學工具依然可以對它們進行描述和預測,甚至比我們基於經驗作出的謀略還要高明。
很多時候,數學計算這樣的理性工具,比我們的感性決策要準確得多。


本文源自:“得到”App “卓老闆聊科技”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

❤得到-心理-三個方法幫你克服選擇恐懼症

文章出處:三個方法幫你克服選擇恐懼症


很多人都有“選擇恐懼症”,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不知道怎麼選。
比如去飯店吃飯,覺得菜單上每個菜都好吃,拿不定主意到底應該點哪個。
那怎樣才能高效地做出決定呢?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發了篇文章,
介紹了三個克服選擇困難的方法,也許會對你有幫助。

第一個方法是:利用習慣養成一些習慣,可以讓你在決定的時候節約時間和精力。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吃午飯的時候,總是點固定的幾個菜。
養成了這習慣之後,你就不用在點菜上浪費時間了,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做別的事情。
養成習慣這種方法,對一些可以預測的常規決定比較有用。


第二個方法是:用“如果……那麼……”的思維。
在面對一些不能預測的情況的時候,你可以用這個方法把選擇程序化。
我們舉個例子,你說話的時候,有個人總是打斷你,但你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回應他。
這時你就可以用“如果……那麼……”的思維:“
如果這個人在我說一段話時打斷我兩次,那我就得說點什麼了。”
這樣就可以把不可預測的選擇程序化了。

很多日常的選擇,我們都可以用上面兩個方法來解決。
但有些重大決策,既不是常規的,也不能預測,我們該怎麼應對呢?


作者提出了第三個方法:計時法。
如果你對某個的問題已經深思熟慮了,但就是沒辦法下決定,
因為你覺得每個選擇都有道理。
一般這類事情都沒有絕對正確的結果,你就要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快速做決定。


舉個例子,有一家高科技公司的高層團隊,平時經常會做出一些一次性的決定,
比如說:面對其他企業競爭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如何更好地進行併購,應該削減哪一部分開支,等等。
這些決策一般持續的時間都比較長,幾週、幾個月甚至幾年,對企業的影響也比較大。
而且這些決策一般都沒辦法預測結果,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
所以在做決策之前,這些高層一般都會深思熟慮,
花很多時間收集數據,徵求很多人的想法。
但深思熟慮也有個問題,就是會把做決策的時間拖得很久。
這個公司的總裁就有個辦法,每到高層會議問題討論很久,沒辦法做決定的時候,
他就會要求所有人在15分鐘表態,必須把決定做出來。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不可能,但在規定了時間之後,真的就在15分鐘內做出了決定。
你可能會說,如果再花多一點兒時間,也許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了。
但在沒辦法預測結果的時候,漫無目的的思考,還不如把時間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所以這時候最好果斷做決定,然後往前走。

生活中我們可以進行一些小練習,
比如,挑一個你一直猶豫不決的問題,然後給自己三分鐘的時間做決定。
如果你有太多問題需要決定,就拿張紙列個單子,然後給自己定時,一個一個去做決定。
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決定,只要你做了,就可以減少你的焦慮。
你看,要克服“選擇恐懼症”,最好的辦法就是向前走,這樣就會慢慢提高我們的決策能力。

下次你再犯“選擇恐懼症”,不知道如何做決定的時候,也可以用這三個方法試試看。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99%的人都有“選擇恐懼症”,剩下的那1%看了這篇文章)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利用習慣
 養成一些習慣,可以讓你在決定的時候節約時間和精力。
2. 用“如果……那麼……”的思維
 在面對一些不能預測的情況的時候,你可以用這個方法把選擇程序化。
3. 計時法
 生活中我們可以進行一些小練習,
 比如,挑一個你一直猶豫不決的問題,然後給自己三分鐘的時間做決定。
 如果你有太多問題需要決定,就拿張紙列個單子,然後給自己定時,一個一個去做決定。
 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決定,只要你做了,就可以減少你的焦慮。
 你看,要克服“選擇恐懼症”,
 最好的辦法就是向前走,這樣就會慢慢提高我們的決策能力。

❤得到-溝通-怎樣進行有效的溝通

文章出處:怎樣進行有效的溝通


最近,心理學家武志紅在自己的公眾號發了篇文章,
說了一種心理學的溝通方法,叫做“P.E.T父母效能訓練”。
主要是教家長怎麼和孩子溝通的,提出這個方法的戈登博士,
因為這個連著三年都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雖然這個溝通方法是給家長和孩子的,但平常我們交流也能用得上,咱們一起來聽聽。

這種方法主要解決三個問題,
一個是怎麼聽別人說,
一個是怎麼表達,
還有一個是有了衝突的時候怎麼辦。


先說怎麼聽,它教的方法叫“反應式傾聽”。
心理諮詢師經常用這種方法,就是接待來訪者的時候,
相信對方完全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是現在被情緒卡住了而已。
心理諮詢師的作用,就是幫他們梳理情緒,等情緒穩定了,怎麼辦他們自己知道。

再說一下怎麼表達。我們對溝通一直有個誤會,覺得自己對某個人有不好的感覺時,
最好別說,要不就傷害他了。但實際上,造成傷害的是你沒表達好,而不是溝通本身

那該怎麼表達呢?這種方法提出,
你指出對方的問題時,主語一定要用“我”,而不要說“你”怎樣怎樣。
咱們舉個例子,有個孩子,吃飯的時候把筷子扔地上了,
一般家長會說,你這麼做不對,不能扔筷子。但這時候孩子不一定會理你。
如果用“我”作為主語,家長可以這麼說,
筷子掉地上了,萬一我走路踩到了,可能會摔倒的。這時候孩子可能就會把筷子撿起來了。
你看,用“我”作為主語,把信息告訴孩子,不僅不會傷害到孩子,還能幫助孩子的成長。


最後我們看看怎麼應對沖突
一般我們都覺得衝突不好,有衝突了,我們的關係就被破壞了。
但心理學家說,衝突也有好的一面,甚至能成為人際關係的開始。
因為衝突能讓我們看到更真實的對方,如果沒有衝突,我們的交往可能就一直停在表面上。
那有衝突的時候怎麼辦呢?
在親子關係中,家長要知道,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是一樣的。
比如,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太小,孩子要什麼都不給買;
而有的家長有太溺愛孩子,孩子要什麼都答應,只看到自己的需求,
或者只看到對方的需求,都不對。


P.E.T還有一個精髓,就是教了我們怎麼劃分責任
它的標準是,誰當時有情緒,責任就在誰哪兒,誰就有問題。
比如,家長想休息了,孩子卻在那聽音樂,而且聲音很大,
過去我們肯定覺得,這肯定是孩子的問題,其實不對。
在P.E.T這個方法裡,孩子放大聲,可能是喜歡那首歌,沒有情緒問題,
有情緒的是家長,所以問題就在家長身上。

那有人可能會說了,我怎麼知道孩子怎麼想的呢?
這裡給你介紹一個理論,叫“剝洋蔥”,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孩子表面的問題,可能不是實質問題,家長要像剝洋蔥那樣找到真正的問題。

舉個例子,家裡來客人了,對方也帶著孩子,這時候,就會發生兩個小孩搶玩具情況。
家長想知道為什麼他不給別的小朋友玩玩具,就問孩子。
一開始,孩子只是說,別人玩什麼,我就玩什麼。
多問了幾次,孩子終於說,有一次,自己很喜歡的玩具被家里人送給這個小朋友了。

你看,其實孩子搶玩具,是擔心自己的玩具被別人拿走。
如果不知道這一點,家長可能只是教育孩子,你要懂得分享,但孩子肯定聽不進去。
弄清楚真正的問題之後,家長就可以和孩子商量,
比如可以允許別人玩,但不給別人帶回家。

我們總結一下,PET的溝通方法,
首先我們要聽對方說,相信對方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說對方的問題的時候,主語要用“我”,不要指責對方;
有衝突的時候,也不要害怕,如果我們關注彼此的需求,衝突也是可以增進關係的

本文源自:公眾號“武志紅”(P.E.T<父母效能訓練到底是個啥?)
稿:一顆得意的荷包蛋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怎麼聽別人說
 相信對方完全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是現在被情緒卡住了。
 心理諮詢師的作用,就是幫他們梳理情緒,
 等情緒穩定了,怎麼辦他們自己知道。
2. 怎麼表達
 你指出對方的問題時,主語一定要用“我”,而不要說“你”怎樣怎樣。
 舉個例子,有個孩子,吃飯的時候把筷子扔地上了,
 一般家長會說,你這麼做不對,不能扔筷子。但這時候孩子不一定會理你。
 如果用“我”作為主語,家長可以這麼說,
 筷子掉地上了,萬一我走路踩到了,可能會摔倒的。
 這時候孩子可能就會把筷子撿起來了。
 你看,用“我”作為主語,把信息告訴孩子,
不僅不會傷害到孩子,還能幫助孩子的成長。
3. 有了衝突的時候怎麼辦
 衝突也有好的一面,甚至能成為人際關係的開始。
 因為衝突能讓我們看到更真實的對方,
 如果沒有衝突,我們的交往可能就一直停在表面上。
 P.E.T有一個精髓,就是教了我們怎麼劃分責任。
 它的標準是,誰當時有情緒,責任就在誰哪兒,誰就有問題

 如果我們關注彼此的需求,衝突也是可以增進關係的。

❤得到-科技-為什麼說概率有時不靠譜

文章出處:為什麼說概率有時不靠譜


說起概率我們都不陌生,但它的真正含義你卻未必搞得懂。
比如說,天氣預報說,明天降雨的概率是30%,這是什麼意思呢?
難不成我們可以把生活倒帶重來,反覆地把明天過上100次,其中大約有30次會下雨嗎?
又比如,體檢結果表明,某人換上肝癌的可能性是70%,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得了就得了,沒得就沒得,70%的可能性患病,這到底是得了還是沒得呢?

你可能會說:這大概是氣象局和醫生在描述對事情發生的信心吧。
比如氣象局想說的是,對於明天會下雨這件事,數據帶給我們的信心不足;
而醫生想說的是,根據體檢結果,我們對這人得了肝癌還是挺有把握的。

但再想想你就會覺得不對,作為權威的氣象局或者醫生,
既然都已經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了,肯定是有原因的呀?
沒錯,對於個人的健康啊或者俱體某一天的天氣啊這類的,
只能通過過去有限的測量來推測它們發生的概率,這種分析概率的方法叫做貝葉斯分析

最近,科普達人卓老闆卓克,在“卓老闆聊科技”專欄裡,
就跟大家詳細介紹了這種方法,它不僅對預測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有重要的意義,
有時還十分出人意料,我來給您講講。


什麼叫做通過過去的測量來推測事情發生的概率呢?
比如,如果人得了肝癌,在一些身體指標上就會有異常。
貝葉斯分析,就會通過各種測量本身的概率,
比如如果這人指標有異常了,儀器測出來的概率是多少,測不出來的概率又是多少,
儀器誤測出異常的概率又是多少,等等這些間接的知識,來綜合分析一個人患病的概率。

這種稱為貝葉斯分析的方法,數學形式非常複雜
但我給您舉個例子,會有助於您的理解。
比如如果人得了肝癌,有一項指標會呈陽性,通過測量這項指標,
就知道這人是不是有肝癌了。但是即使是正常人,醫學上也有0.1%​​的可能性被誤測成陽性,
而真的肝癌患者,這項指標也有1%的可能性誤測成陰性。
那麼,如果現在有一個人做篩查的結果是陽性,你覺得他患有肝癌的可能性是多少?

你可能會覺得,這測量準確率都99.9%了,誤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吧?
所以你覺得這人肯定有肝癌了對不對?但我們用貝葉斯分析算一下,
實際上,肝癌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大約是每10000個人中有4個,
如果這10000人全都去做篩查,那麼其中的9996個正常人,
會有9到10個人因為誤測而體現出陽性,咱們就算10個吧;
而那4個真的有肝癌的人,由於人數太少,誤測忽略不計,就算4人全測出陽性吧。
所以在10000個人中,總共還會有14個人會被查出陽性,而其中10個人是因為誤測導致的。
這麼算下來,一個查出是陽性的人,真正是肝癌患者的可能性是4除以14,還不到30%。

你看,這篩查的正確性都到了99%以上了,通過體檢判斷有沒有得病的概率卻還不到三成。同樣的例子還有艾滋病,
如果一個人的艾滋病檢測結果呈陽性,考慮到儀器誤測和艾滋病的人群發​​病率,
那麼通過貝葉斯分析,這人真正患有艾滋病的可能性大約是50%,可能有也可能沒有。


你可能會說,再也不相信那些吹的天花亂墜的技術了,說好了篩查準確率那麼高,
結果篩查的結果對於確診疾病一點用都沒有,這還要醫學技術幹什麼?
沒錯,這就是貝葉斯分析告訴我們的。
再拿肝癌做例子吧,由於發生肝癌實在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當我們對一大群人做肝癌篩查時,雖說準確率有99%,
但仍然會有相當一部分人因為誤測而被診斷為肝癌,
這一部分人在人群中的數目甚至比真正肝癌患者的數目還要高。

你肯定要問了,那該怎樣糾正測量帶來的這麼高的誤診呢?
剛剛我們也說了,造成這麼不靠譜的誤診的原因,
是我們無差別地給一大群人做篩查,而不論測量準確率有多高,
因為正常人的數目遠大於實際的患者,所以誤測造成的干擾就非常大了。


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是鎖定可疑的樣本,
比如10000人中檢查出現問題的那14個人,再獨立重複檢測一次,
因為正常人連續兩次體檢都出現誤測的概率極低,
這時篩選出真正患者的準確率就很高了,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疾病的檢測,往往還要送交獨立機構多次檢查的原因。


你看,我們平時都覺得很奇怪,說很多像醫院這樣的權威機構,
按理說它們給出的數據肯定沒問題,不會錯,為什麼還總是出現偏差呢?
知道了貝葉斯分析這種方法後,你就會發現,概率有時候是不靠譜的,
或者說,概率是有局限性的。
只有利用更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誤判帶來的影響。


本文源自:“得到”App訂閱專欄“卓老闆聊科技”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貝葉斯分析,就會通過各種測量本身的概率,
比如如果這人指標有異常了,儀器測出來的概率是多少,測不出來的概率又是多少,
儀器誤測出異常的概率又是多少,等等這些間接的知識,來綜合分析一個人患病的概率。
這種稱為貝葉斯分析的方法,數學形式非常複雜,
但我給您舉個例子,會有助於您的理解。
比如如果人得了肝癌,有一項指標會呈陽性,通過測量這項指標,
就知道這人是不是有肝癌了。
但是即使是正常人,醫學上也有0.1%​​的可能性被誤測成陽性,
而真的肝癌患者,這項指標也有1%的可能性誤測成陰性。
那麼,如果現在有一個人做篩查的結果是陽性,你覺得他患有肝癌的可能性是多少?

你可能會覺得,這測量準確率都99.9%了,誤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吧?
所以你覺得這人肯定有肝癌了對不對?但我們用貝葉斯分析算一下,
實際上,肝癌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大約是每10000個人中有4個,
如果這10000人全都去做篩查,那麼其中的9996個正常人,
會有9到10個人因為誤測而體現出陽性,咱們就算10個吧;
而那4個真的有肝癌的人,由於人數太少,誤測忽略不計,就算4人全測出陽性吧。
所以在10000個人中,總共還會有14個人會被查出陽性,而其中10個人是因為誤測導致的。
這麼算下來,一個查出是陽性的人,真正是肝癌患者的可能性是4除以14,還不到30%。
你看,這篩查的正確性都到了99%以上了,通過體檢判斷有沒有得病的概率卻還不到三成。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疾病的檢測,往往還要送交獨立機構多次檢查的原因。